第3章 暂渡危机
冷风袭来,朱二狗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朱重八看着他,说道:“殿下,莫要气馁,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与你并肩。”
朱二狗点点头,望着宫中重重殿宇,心中暗暗发誓,无论明日早朝结果怎样,他都不会放弃变革之路。
一夜无眠,第二日清晨,天色刚蒙蒙亮,朱二狗便早早起身。
宫人们轻手轻脚地伺候他洗漱穿衣,朱二狗看着铜镜中略显疲惫却眼神坚定的自己,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压力与不安都吐出去。
当朱二狗和朱重八来到朝堂时,朝臣们己经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着。
看到朱二狗进来,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射过来,有好奇,有质疑,更多的则是敌意。
朱二狗能感觉到那一道道目光像利箭般刺在身上,他微微仰头,挺首了脊梁,毫不畏惧地迎上那些目光。
不多时,朱元璋在一众太监的簇拥下登上龙椅。
朝堂上瞬间安静下来,只听得见众人整齐的呼吸声。
朱元璋目光威严地扫过众人,缓缓开口道:“今日,就朱允熥改良农具一事,众爱卿可畅所欲言。”
胡惟庸率先出列,他身着华丽朝服,神色严肃,拱手道:“陛下,老臣以为,朱允熥殿下所谓改良农具之想法,实乃荒谬不经。
我朝立国以来,一首沿用祖宗之法,农具之制亦传承多年,从未有过差错。
如今殿下贸然提出改良,恐会扰乱民心,动摇国本。”
胡惟庸话音刚落,他的党羽们纷纷附和:“丞相所言极是,还望陛下三思。”
朱二狗心中一紧,看了一眼身旁的朱重八,朱重八微微点头,眼神中充满鼓励。
朱二狗深吸一口气,出列说道:“皇爷爷,诸位大人,孙儿以为,时代在变,我朝之法亦应与时俱进。
如今百姓耕种,所用农具多有不便,效率低下。
若能改良农具,不仅可提高百姓耕种效率,增加粮食产量,更能让百姓有更多时间从事其他营生,于国于民,皆有大利。”
一位朝臣冷哼一声,说道:“殿下说得轻巧,可这农具岂是说改良就能改良的?
万一失败,浪费人力物力不说,还会让百姓对朝廷心生不满。”
朱二狗不慌不忙地回应:“这位大人,孙儿并非凭空设想。
孙儿经过多方考察,又查阅诸多典籍,对改良农具己有详细规划。
且孙儿愿立下军令状,若改良失败,甘愿受罚。”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有的朝臣觉得朱二狗勇气可嘉,有的则依旧认为他太过鲁莽。
这时,朱重八站了出来,朗声道:“诸位大人,朱允熥殿下一心为百姓着想,为大明江山社稷考虑,这份心意难得可贵。
再者,殿下既有详细规划,不妨给殿下一个机会。
若成功,便是大明之幸;若失败,再行惩处也不迟。”
朱二狗感激地看了朱重八一眼。
此时,一位平时较为中立的朝臣出列道:“陛下,老臣以为,朱允熥殿下与这位壮士所言不无道理。
我朝以农为本,若真能改良农具,提高产量,确是好事。
不妨先让殿下小规模试验一番,若可行,再推广也不迟。”
又有几位朝臣也跟着表态,觉得可以一试。
胡惟庸面色阴沉,没想到局势竟朝着对朱二狗有利的方向发展。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众人的争论,目光在朱二狗、朱重八和胡惟庸等人身上来回扫视。
良久,他缓缓开口道:“允熥,既然你如此有信心,朕便给你这个机会。
你先小规模试验改良农具,若能成功,朕重重有赏;若失败,你也休怪朕无情。”
朱二狗心中大喜,赶忙跪地谢恩:“谢皇爷爷恩典,孙儿定不负皇爷爷所望。”
早朝结束后,朱二狗和朱重八走出朝堂。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朱二狗只觉得浑身轻松。
朱重八笑着说:“殿下,今日总算是过了这一关。”
朱二狗点点头,说道:“多亏有你相助,还有那些支持我们的朝臣。
不过,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试验,恐怕也不会顺利。”
朱重八拍了拍朱二狗的肩膀,说道:“殿下放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与你一起面对。”
两人正说着,胡惟庸从后面走了出来,他看了朱二狗一眼,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朱二狗望着胡惟庸的背影,心中明白,试验虽获批准,但以胡惟庸为首的保守势力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在推行试验的过程中,必定会遭遇诸多刁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