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现代思维/江湖规矩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东方晴很快发现,在同福客栈“混日子”,比她想象中难——不是因为武功,是因为“代沟”。

就说记账吧。

佟湘玉让她帮郭芙蓉对账,小郭拿着账本哭丧着脸来找她时,账本上的字迹歪歪扭扭,还涂涂改改,密密麻麻写着“王二:包子两个,酒一碗,共三十文李三:住店一晚,五十文,欠十文”,连个分类都没有。

“这账怎么算都不对,少了五十文,”小郭把账本拍在桌上,皱着眉说,“肯定是大嘴偷吃了我的糖葫芦,把我脑子都搅乱了!”

东方晴凑过去一看,忍不住笑了——这记账方式,跟现代的流水账都差远了。

她从口袋里掏出根炭笔(穿越时不知为啥揣在兜里,现在倒派上了用场),在一张空白纸上画了个表格:左边写“收入”,右边写“支出”,下面还分了“餐饮住宿杂项”,每个分类下面留了几行空,用来填日期和金额。

“这样记,每笔钱都能对上,”东方晴一边画一边说,“比如你昨天给李大嘴买调料花了二十文,就记在‘支出-杂项’里,日期写昨天,金额写二十文;今天卖包子赚了五十文,记在‘收入-餐饮’里,这样一减一加,就知道剩多少了。”

郭芙蓉凑过来看,眼睛都首了:“还有这种办法?

这格子叫啥?

画得还挺整齐!”

“叫表格,”东方晴随口说,“我老家那边记账都用这个。”

佟湘玉正好路过,看见表格也凑了过来。

她指着“杂项”那栏,疑惑地问:“杂项是啥?

买针线、修门板的钱也算吗?”

“算!”

东方晴点头,“只要不是吃饭和住店的钱,都算杂项,这样一目了然,不容易错。”

佟湘玉拍了下手:“好!

以后客栈的账就按这个算!

小郭,你跟东方好好学,别再把账算错了!”

小郭虽然有点不服气,但看着表格确实清楚,也只好点头:“知道了掌柜的。”

这还不算,做饭也成了“代沟现场”。

李大嘴最近总抱怨客人说菜吃腻了,天天不是酱牛肉就是卤猪蹄,连他自己都快吃吐了。

东方晴想起自己以前常做的番茄炒蛋,就找李大嘴说:“大嘴哥,你厨房有没有那种红果子?

圆圆的,皮能剥掉,咬着酸酸甜甜的。”

李大嘴想了想:“你说的是番茄吧?

有啊,昨天佟掌柜刚买了一筐,说要腌咸菜。”

“别腌咸菜!”

东方晴赶紧说,“你把番茄切了,跟鸡蛋一起炒,放点糖和盐,肯定好吃。”

李大嘴将信将疑:“番茄炒鸡蛋?

这能好吃吗?

酸的跟腥的放一起,不怪吗?”

“你试试就知道了!”

东方晴推着他往厨房走。

李大嘴没办法,只好拿出两个番茄,去皮切丁,又打了三个鸡蛋。

油热了,先炒鸡蛋,金黄的蛋液在锅里起泡,香味一下子就飘了出来。

再放番茄丁,加半勺糖、少许盐,翻炒几下,番茄出了汁,裹在鸡蛋上,红的红,黄的黄,看着就有食欲。

菜刚端上桌,正好有个客人进来吃饭,闻着香味就点了这道菜。

吃了一口,客人眼睛一亮:“掌柜的,这菜好吃!

再来一盘!”

没一会儿,两桌客人都点了番茄炒蛋,李大嘴忙得满头大汗,嘴里却乐呵呵的:“东方姑娘,你可真是个天才!

这菜比酱牛肉卖得还好!”

东方晴笑着说:“还有呢,青椒肉丝、酸辣土豆丝,这些都能做,下次我教你。”

这些小事,让东方晴渐渐融入了客栈。

可白展堂看她的眼神,却越来越复杂——她的想法太奇怪了,跟江湖女子完全不一样。

比如她说“人人平等,掌柜的和伙计没区别”,比如她劝小郭“别总想着行侠仗义,先把账算明白”,再比如……她给感冒的老白敷湿毛巾。

那天晚上,老白突然发烧,躺在床上头晕脑胀。

东方晴煮了碗小米粥,还端了盆温水,拧了条毛巾敷在他额头。

“这样能降温,”东方晴一边帮他掖好被子,一边说,“你要是觉得烫,就跟我说,我再换条凉的。”

老白看着她的侧脸,灯光落在她睫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

他忽然问:“你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东方晴手一顿,粥碗晃了晃,差点洒出来。

她轻声说:“一个很远的地方,远到再也回不去了。”

老白没再追问,只是轻声说了句:“那这儿,就当你家吧。”

东方晴心里一暖,低头说了句“谢谢”。

窗外的月光照进来,落在两人之间,气氛忽然变得有点微妙——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悄悄改变。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