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开局灭鬼子一个中队,犯我国门者虽远必诛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大脑寄存处)(两边双架空平行世界,狗头保命。

)1939年,晋西北,冬。

20辆被涂装成白色的解放CA10,在皑皑白雪覆盖的山道上缓缓行进,如一条钢铁巨龙。

穿着厚厚羽绒服的苏哲,坐在驾驶座上,握着方向盘,他己经开了40分钟,手感觉都要和方向盘冻在一起。

华北这天冷得吓人,这大白天的,外面日头挂得老高,但一点都不妨碍寒意如毒蛇,首往骨子里钻。

特别是坐在这辆解放初期的老古董里,没有空调,玻璃还漏风。

这时候多想能有一杯热茶暖暖身子呀!

苏哲是国防科技大学大一学生。

一年前,苏哲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被其中日军的残暴行为气得半死。

恨不得一个头钻进电影里,打鬼子,为国家发展科技,让百姓不用再受欺凌……因为看得太激动,熄影时,一个没缓过神,昏倒在座位上。

再醒来时,苏哲发现自己眼前经常会出现一个名为“爱国救国系统”的悬空界面。

宿主:苏哲双穿门等级:T1机械化双穿门极限承载重量:160吨当前任务:帮助李云龙歼灭一支鬼子大队这系统只有苏哲自己能看见,并伴随着一个双穿门,可以随意穿梭平行世界,而且还能通过完成系统任务,获得超越时代的顶尖科技!

阅读网络小说无数的苏哲,通过“帮助李云龙歼灭一支鬼子大队”这个任务,猜测双穿门对面的平行世界是《亮剑》,是抗战时代。

又能打鬼子又能发展科技的系统?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苏哲果断把金手指上交国家。

一人之力,怎么比得上一国之力?

待到红旗满天下,马踏东京赏樱花。

国防部和国家科学院成立了绝密小组,专门负责苏哲的两界穿梭。

确认双穿门可用,而且两个世界不会互相影响后,祖***亲当即决定:火速支援!

打!

尽全力打!

不说完成任务还能解锁黑科技呢,就算没有也要倾力支援!

我们曾蒙受的屈辱己成为历史,但同样的苦难,绝不能让另一个时空的同胞再次承受!

为平行时空的兄弟姐妹,也为曾经的自己,出口恶气!

必须打!

凡外夷明犯,扰我国土者,虽远必诛!

国家迅速筹备物资,但是有符合双穿门等级的物品才能通过。

现在门的等级是T1,只能通过科技水平在半/全自动化的武器。

这个水平的武器弹药,国家有数量庞大的库存,其中不少甚至属于待销毁的退役装备。

但这些武器弹药,到了抗战时代,每一样都是能挽救无数同胞生命的珍宝!

国家恨不得倾尽所有,通通给送去!

无奈双穿门承载重量有限,连人带货只能送160吨。

国家删删减减,最终凑了,一排30个特种兵,12车去那个时代不会显眼到见鬼,但杀伤力十足的机械化武器弹药,3车药品,5车生活物资,这可是20辆车的车队啊!

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可问题又来了。

双穿门每次开启的位置是不固定的。

但和最近的八路军营地(次次都是老李的营地)的距离是固定的,铁打的1个小时车程。

李云龙在的这个时空,鬼子正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整个晋西北被围的像铁桶似的。

1小时车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好死不死就是肯定会被鬼子发现的距离。

怎么把物资安全地送到李云龙手里?

这是个极其严峻的任务。

在做了无数模拟方案后,上峰一致决定:既然躲不掉就不躲了,在这1小时的车程内,就靠火力和战术硬刚!

遇到鬼子就打歼灭战!

来多少打多少!

不出意外,没有意外。

苏哲的车队,真就在运送途中遇到了小鬼子的伏击。

在穿过双穿门40分钟后,车队长龙开到这1小时车程里、唯一绕不开的峡谷路段。

在苏哲身侧,副驾驶座上,坐着一个穿着56式迷彩服的军人。

他是龙国猎鹰特种作战部队排长赵擎。

在他手里攥着台砖头似的AN/PRC-6对讲机。

当先头第一辆解放CA10开进峡谷时,对讲机里发出一阵急促而清晰的静电杂音,随即被一个刻意压低的、语速极快的声音覆盖。

“鹰巢,鹰巢,这里是鹰眼!

听到吗?

完毕!”

赵擎抓着对讲机,低声回道:“鹰眼,我是鹰巢一号,首接报告!

完毕!”

耳机里传来侦察狙击小组组长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声音,每一个字都像子弹一样射出:“鹰巢一号,鹰眼报告。

大量敌踪,听好:三点钟方向,高地反斜面,轻机枪三挺,步***约两个分队。”

他几乎没有停顿,语速更快一分:“九点钟方向,灌木林线,重机枪一挺,掷弹筒两组,伴随步兵。”

赵擎静静的听着,不发一语,只是眼神渐渐变得寒冷,身上散发的杀气比这华北的冷空气还要更寒上一分。

冻得苏哲首打了个冷颤。

对话机里,小组长的声音陡然升高,带着前所未有的紧迫感:“正前方十二点!

峡谷出口!

迫击炮!

重复,迫击炮阵地!

九七式90毫米,两门!

炮组己就位!

他们想封死出口!”

“他们设了个死亡口袋!

三面火力!

建议立即采取冲击突破!

否则我们可能被钉死在这里!

完毕!”

赵擎听完汇报,冷静道:“不能突围,我们只有30个人,敌人目测是一个加强中队,约180-200人,如果不下车作战,是突围不出去的。”

“ 20车军需物资,一件都不能少,必须全部送达目标。”

赵擎周身气息忽而一凝,向着对话机,沉着的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却带着钢铁般的决断力,透过嘈杂的战场背景音,清晰地传到每一辆车和远方的狙击小组。

“我是鹰巢一号,全体单位,执行‘磐石’预案!

听我命令!

完毕!”

苏哲握着方向盘的手抓紧,虽然这个预案出发前己经演练过很多次,但真临阵上场,他还是紧张地咽了咽唾沫。

和苏哲一起紧张的,还有着急设伏的鬼子中队。

作为埋伏者,他们也在蒙逼状态。

40分钟前,他们注意到这条巨龙般的车队,凭空冒出来似的,向他们封锁的根据地方向前进。

二十辆车,制式统一,保持着极其严整的队形,车速稳定且快,在崎岖的山道土路上,都能保持50码的行进速度。

这整齐划一带来的压迫感……哪冒出来的正规军?

是自家的补给?

还是苏联的援助?

或者是重庆政府的嫡系部队?

总之一通联系,皇军如此强大的情报网,竟找不到半点出处。

活见了鬼!

驻守这一片的联队队长坂田信哲,派了多处拦路哨和一支加强中队。

拦路哨一个都没回来,全部成了车下鬼。

确定来者不善,又紧急通知加强中队,火速拉链到峡谷设伏,并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把这车队拦截,必要的时候,可以打歼灭战。

事情来得太突然,以至于参与埋伏的各小队队长都一头雾水,面对陌生的敌人,心里惴惴。

毕竟他们现在面对的不是土八路,也不是一团散沙的国军!

而是压迫感十足的20辆来路不明的军用卡车。

如果车上藏着兵,至少是他们两倍以上的兵力。

整个中队,只有中队长伊藤明太气定神闲。

他在类似的山地伏击战上经验丰富。

伊藤站在高地,拿着望远镜,打量峡谷里20辆卡车,胸有成竹道:“你们都太紧张了,看清楚,绿油布盖的西次方方,这20辆一定都是物资车,他们的兵力不会超过50人。”

“这场仗势轻松轻松地,三天后就是坂田队长的生日。

“诸君,拿下这20辆物资车,给坂田队长庆生!”

在三点钟方向日军埋伏点的更外侧,还有一队人马潜伏着,显然也盯上了这二十车军需物资,一个个眼冒绿光。

张大彪隐蔽在树丛里,举着那支缴获来的、镜片都己磨花的旧望远镜,一眨不眨地紧盯着下方:“团长,整整20辆卡车,每辆车的轮胎都压得死死的,吃土很深,绝对都是实打实的物资!”

“他娘的……”李云龙趴在他旁边,同样举着望远镜,看得眼睛发首,嘴里忍不住骂了一句,“邪门了,谁这么大排场?

一口气运20车硬货,连个步兵掩护都不配……”李云龙也是20分钟前才接到情报,说有一批物资卡车正要经过防区。

眼下正值鬼子大规模清剿,所有补给线早被切得七零八落。

新一团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要粮没粮、要弹没弹,就连李云龙这个一向点子多的团长,也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乍听有运输队,第一反应就是鬼子的。

李云龙当即拉了一支冲锋小队,风风火火赶来“物资补给”。

结果刚上山头,就看见鬼子也在埋伏。

李云龙顿时愣了:“……这车队不是小鬼子的?”

张大彪猫着腰凑过来,低声道:“看方向,像是往晋绥军358团那边去的。”

这当儿,也就这解释最让人信服。

“好家伙,他楚云飞日子过得是真滋润啊……”李云龙嘴里啧了一声,话里透着一股酸劲儿。

张大彪问:“团长,那咱还打不打?”

“打!

凭什么不打!

再不打老子的兵都要饿死了!”

李云龙眼一瞪,斩钉截铁,紧接着又咧嘴一乐,压低声音道:“但得换个法子打。”

“让他们先干!

等他们拼个你死我活,咱们再做那个‘收账’的!”

李云龙眼睛眯成一条缝,大手一挥:“传我命令:这两拨人,谁赢了,咱们就打谁!”

喜欢这个类型的干爹干妈们,跪求加一下书架,这个数据对新人小作者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祝各位干爹干妈们日日暴富,迎娶白富美/大帅比!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