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青云路引
她坐在桌前,指尖拂过父母留下的旧木盒,白天从后山捡回来后,她特意用细布擦去了盒上的灰尘。
露出盒盖内侧刻着的细小纹路,那是母亲亲手刻的“清玄平安”西个字。
她打开木盒,除了那枚黑色混沌珠,里面还放着几张泛黄的纸:一张是药庐的地契,边角己经磨损;一张是母亲留下的草药图谱,上面记着许多罕见灵植的用法;最底下,还压着一块巴掌大的玉牌,玉牌呈淡青色,正面刻着“青云”二字。
背面是一道简单的云纹,触手生凉,带着一股不同于凡物的温润气息。
“这是……”林清玄拿起玉牌,眉头微蹙。
她记得母亲生前从未提过青云宗,这玉牌是从哪里来的?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不是风声,倒像是有人刻意放轻了脚步。
林清玄心头一紧,握紧混沌珠,悄声走到窗边,撩起窗帘一角往外看。
院门外站着一个穿着灰布长衫的老者,头发花白,背着一个旧布囊,手里拿着一根拐杖,正抬头望着药庐的窗户,眼神温和,不像是坏人。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打开了院门:“老人家,您是……小姑娘,别害怕。”
老者笑了笑,声音沙哑却有力,“我是个游医,路过青阳城,听说这里有位懂草药的林姑娘,特意来讨碗水喝,顺便问问,你这里有没有止血草’?”
林清玄看着老者的眼睛,那双眼睛里没有恶意,反而透着几分熟悉。
她侧身让老者进屋,倒了碗热水递过去,又从药篓里拿出一把晒干的止血草:“老人家,您要这个做什么?
是自己用,还是帮别人找的?”
老者接过水碗,却没急着喝,目光落在桌角的青色玉牌上,眼神变了变:“这玉牌,是你母亲留给你的?”
林清玄心里一惊:“您认识我娘?”
“算是旧识吧。”
老者叹了口气,放下水碗,从布囊里拿出一张折叠的纸,递给林清玄。
“三年前,你母亲找过我,说她可能要遇到危险,让我若是以后见到你,就把这张纸交给你。
她说,你若是想寻求庇护,想查***相,就拿着这玉牌去青云宗,这是青云宗外门弟子的入门令牌,有了它,你参加入门考核时,能多几分机会。”
林清玄接过纸,展开一看,上面是母亲熟悉的字迹,虽然有些潦草,却字字清晰。
“清玄,若你看到这封信,娘恐怕己不在人世。
害娘的人不简单,你不要冲动,若想自保,便去青云宗找一位姓云的长老,她会帮你。
记住,娘留下的黑色珠子,能护你周全,不到万不得己,不要轻易示人。”
信的末尾,还画着一个简单的地图,标注着从青阳城到青云宗的路线。
林清玄看着信上的字迹,眼眶瞬间红了,原来母亲早就预料到了危险,早就为她铺好了后路。
“老人家,您说的那位云长老,是什么人?
我娘为什么会认识青云宗的长老?”
林清玄急切地问。
老者摇摇头:“具体的我也不清楚,你母亲没多说,只说那位云长老欠她一个人情。”
他顿了顿,看着林清玄,“青云宗每三年招收一次外门弟子,下个月就是考核的日子,你若是想去,得尽快准备。
青阳城不宜久留,李三背后的人,恐怕不会让你安稳待下去。”
“您怎么知道李三?”
林清玄更惊讶了。
“我在城里听说的,李三昨天去药庐闹事,被你用特殊法子打跑了。”
老者笑了笑。
“你母亲留下的珠子,是个好东西,你要好好保管,别让外人知道。
青云宗虽然是正道宗门,却也不是铁板一块,凡事要多留个心眼,靠自己最靠谱。”
老者没再多说,喝完水就起身告辞。
林清玄送老者到院门口,想问清楚他的名字,老者却摆了摆手。
“不用问我是谁,你只要记住,去了青云宗,好好修炼,保护好自己,就是对你母亲最好的交代。”
看着老者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林清玄握紧手里的信和玉牌,心里的念头越来越坚定。
她一定要去青云宗,不仅要学到本事,还要找到那位云长老,查清父母被害的真相。
回到屋里,她把地契和母亲的信仔细收好。
又把青色玉牌系在腰间,藏在衣服里。
她看着桌上的混沌珠,轻声说:“娘,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活着,一定会查***相。”
第二天一早,林清玄就去了萧衍家。
萧衍听说她要在下个月去青云宗,连忙帮她收拾行李。
又拿出自己攒下的几两银子塞给她:“清玄,路上不安全,你拿着这些钱,买点干粮和防身的东西。
要是遇到危险,就赶紧找地方躲起来,别硬拼。”
林清玄接过银子,心里暖暖的:“萧衍,谢谢你。
药庐就拜托你帮我照看一下,我一定会回来的。”
“你放心去吧,药庐有我在,李三不敢再来闹事。”
萧衍拍着胸脯保证。
接下来的几天,林清玄一边整理草药,把常用的药材打包好,一边按照母亲信上的地图,记熟去青云宗的路线。
她还特意去后山挖了些新鲜的紫心草和止血草,晒干后装进行囊。
这些草药不仅能自己用,说不定到了青云宗,还能派上用场。
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林清玄最后看了一眼药庐,锁上院门,把钥匙交给萧衍。
月光洒在青石街上,她背着行囊,手里握着混沌珠,一步步朝着城外走去。
前路或许充满危险,但她知道,这是她唯一的出路,也是她寻找真相、守护一切的开始。
青云宗,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