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科学修仙者
第一个跳出来的念头带着理工科宅男特有的精准吐槽:“我家的天花板呢?”
映入眼帘的不是他熟悉的、贴着泛黄动漫海报的石膏顶,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冠。
叶片上滚动的露珠折射着奇异的霞光,红的、紫的、金的,像打翻了的调色盘,完全不符合地球大气层的光折射规律。
更离谱的是,这棵树——或者说这片森林——竟然悬浮在半空中。
***在外的根系像无数条虬龙缠绕盘旋,根须间萦绕着淡淡的白雾,雾气中还夹杂着点荧光,像某种化学反应产生的发光现象。
“这树怎么在天上飘?
违反万有引力定律啊。”
李明下意识地摸了摸后脑勺,试图用物理知识解释眼前的景象。
下一秒,第三个念头如同系统提示音般炸响在脑海:“***,我穿越了!”
这个结论来得猝不及防,却又无比合理。
作为一个在番茄小说网浸泡多年,日均阅读量超过五万字的资深读者,李明对穿越的套路熟稔于心。
眼前这超自然的景象,再加上身上那件印着“我爱物理”字样的卡通睡衣,无一不在印证这个判断。
他摸了摸睡衣口袋,掏出半包昨晚没吃完的烧烤味薯片,包装袋上的动漫角色正咧着嘴傻笑,与这仙气缭绕的环境格格不入,像个错误的像素点。
“也罢,穿越就穿越吧。”
李明拆开薯片,往嘴里塞了一片,咔嚓作响,“好歹不是开局就被追杀,还有零食储备,评级至少是B+。”
他试图用这种方式缓解内心的震惊,手指却不由自主地在手机惯常所在的口袋里摸索——当然,空空如也。
就在这时,一个白胡子老头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他面前,像从空气中首接渲染出来的3D模型。
老头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道袍,布料上还打着几个补丁,手里拄着根光溜溜的木杖,杖头雕着个歪歪扭扭的太极图案,看起来颇有年代感。
李明吓得差点把薯片撒出去,喉咙里发出“呃”的一声,括约肌瞬间收紧,差点应验了“吓得尿裤子”这个穿越小说的经典桥段。
他猛地后退一步,薯片渣掉了一地,警惕地打量着对方:“你是谁?
特效做的不错啊,哪个剧组的?
道具组经费挺足啊,这悬浮森林场景够逼真的。”
老头捋了捋白胡子,那双浑浊却透着精光的眼睛上下打量着李明,像是在观察一件有趣的实验样本。
“这位道友,何谓‘科学’?”
他的声音苍老却有力,带着一种穿透空气的质感。
“科学?”
李明愣住了,这个词从一个古装老头嘴里说出来,违和感堪比在寺庙里听摇滚。
他绞尽脑汁,试图将量子力学、相对论这些复杂概念转化为对方能理解的语言,但转念一想,跟一个可能连牛顿三定律都不知道的人讲这些,纯属对牛弹琴。
电光火石间,他想起了某本穿越小说里的经典台词,硬着头皮道:“科学就是……就是研究天地法则的学问!
用观察、实验、推理来搞懂这世界运行的规律!”
老头眼睛猛地一亮,白胡子都跟着翘了起来,像两撇受惊的毛毛虫。
“妙啊!”
他拊掌赞叹,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道友对天地法则的见解独到!
老朽活了八百年,还没听过如此精辟的解释!”
他围着李明转了三圈,木杖在地上划出淡淡的光圈,光圈内的空气似乎都在微微震颤。
“老朽观你骨骼清奇,虽灵力微弱,但对天地法则的认知颇有见地,不如拜入我青云门如何?”
李明眨巴眨巴眼睛,有点懵。
这剧情发展是不是太快了?
他不过是随口胡诌了一句,怎么就被拉着要拜师了?
但转念一想,在这个看起来就很危险的陌生世界,有个组织收留总比单打独斗强。
而且,青云门?
这名字听起来就很有修仙小说那味儿。
“呃……可以是可以,”李明挠了挠头,习惯性地开始讨价还价,“包吃住吗?
有工资吗?
周末双休吗?”
老头显然没听懂后面几个词,只是乐呵呵地大手一挥:“入我青云门,修炼资源管够,自有你的立足之地!”
话音刚落,李明脚下突然出现一个发光的阵盘,无数符文在盘上流转,看得他眼花缭乱。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一阵天旋地转袭来,像是被扔进了滚筒洗衣机。
他下意识地闭上眼,再睁开时,己经站在了一座宏伟的山门殿前。
门楣上“青云门”三个大字苍劲有力,散发着淡淡的金光,字体边缘似乎有灵力在流动。
山门两侧立着巨大的石狮子,石狮眼睛里嵌着玉石闪烁着微光,看起来就不好惹。
周围云雾缭绕,仙气十足,远处隐约可见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悬浮在半山腰,比刚才那棵飘着的树更违反物理规律。
李明深吸一口气,薯片的碎屑还粘在嘴角。
他看了看自己身上的卡通睡衣,又看了看远处穿着统一道袍、往来穿梭的弟子,突然有种格格不入的荒诞感。
“那个……长老,”李明拉了拉老头的袖子,“有没有新手套装?
至少给件像样的衣服啊,我这造型,怕不是要被当成怪物打。”
老头捋着胡子笑了:“不急不急,入了山门,自有你的份例。
跟我来吧,先去登记入册,再给你安排住处。”
李明跟在老头身后,一边走一边快速整理着思路。
穿越,修仙世界,青云门……作为一个信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工科宅男,他觉得自己或许可以尝试用科学的方法来解读这个修仙世界。
比如,先测量一下这里的重力加速度是不是9.8m/s²,再分析一下所谓的“灵气”是不是某种未被发现的能量粒子,然后建立数学模型来计算修炼效率……嗯,听起来是个庞大的科研项目。
李明舔了舔嘴唇,眼神里闪过一丝兴奋。
或许,这个不科学的世界,反而能让他这个学科学的找到用武之地?
他摸了摸口袋里剩下的半包薯片,决定把这当成自己科学修仙之路上的第一个样本。
“首先,分析薯片在修仙世界的保质期变化,记录环境因素对食品***的影响……”他小声嘀咕着,跟在三长老身后,一步步走进了这座名为青云门的修仙宗门,开启了他啼笑皆非又充满挑战的科学修仙之路。
穿过厚重的山门,眼前的景象愈发开阔。
一条由青石板铺就的大道蜿蜒向前,两侧是修剪整齐的灵草,叶片上泛着淡淡的灵光,偶尔有几只色彩斑斓的小鸟从草丛中飞出,翅膀扇动时带起细碎的光点,如同萤火虫般在空中飘散。
“这些是引路雀,专门用来指引新来的弟子,”三长老似乎看出了李明的好奇,主动介绍道,“它们天生对灵力敏感,能感知到宗门内的路径。”
李明盯着那些小鸟,心里却在盘算:“引路雀?
难道是经过特殊训练的鸟类?
还是说它们的生理结构能感知到某种能量场?
这可以作为第二个研究课题,分析其视觉频谱和感知范围。”
沿着石板路走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两人来到一座古朴的大殿前。
殿门上方悬挂着“录事堂”三个字,字体沉稳,没有之前山门那般张扬的金光,却透着一股严谨肃穆的气息。
殿内光线明亮,几名身着青色道袍的弟子正坐在案前,低头处理着什么。
看到三长老进来,纷纷起身行礼:“见过三长老。”
三长老摆了摆手:“不必多礼,这位是新来的弟子李明,你们给他登记一下,办理入门手续。”
其中一名看起来像是管事的中年弟子上前一步,对着李明拱手道:“这位师弟,请随我来。”
他递给李明一块玉简,“请将你的神识注入其中,记录基本信息。”
“神识?”
李明接过玉简,入手温润,质地像是某种玉石,但比玉石更通透,内部似乎有细密的纹路。
他尝试着按照字面意思集中精神,用意念去触碰玉简,却没什么反应。
中年弟子见状,耐心解释道:“师弟初来乍到,可能还不熟悉。
你只需放松心神,将注意力集中在眉心,然后引导那股微弱的意识之力注入玉简即可。”
李明试了几次,终于感觉到一丝微弱的“电流”从眉心涌出,顺着手臂流入玉简。
玉简顿时亮起淡淡的白光,片刻后又恢复了原状。
“好了,”中年弟子收回玉简,又递给李明一套青色道袍和一个小小的储物袋,“这是你的弟子服和储物袋,里面有一些基础的修炼功法和一枚身份令牌。
你的住处安排在东苑弟子房三号院,令牌上有指引。”
李明接过东西,掂量了一下储物袋,看起来不大,摸起来却像是某种布料,感觉里面空空如也。
他好奇地按照刚才注入神识的方法尝试着探入其中,顿时感觉意识进入了一个大约一立方米左右的空间,里面果然放着几本书籍和一块刻着“李明”二字的木牌。
“这……这是空间压缩技术?”
李明瞪大了眼睛,心里震惊不己,“难道是利用了高维空间理论?
还是说存在某种特殊的力场能扭曲空间?
这绝对是重大研究突破!”
三长老看着李明惊讶的表情,以为他是被储物袋的神奇所震撼,不由得捋须笑道:“这只是最基础的储物袋,等你修为精进了,自然能用到更好的。”
他转头对中年弟子道:“好了,手续办妥,你带他去住处吧。”
“是,长老。”
中年弟子应道,然后对李明说:“师弟,请随我来。”
跟着中年弟子走出录事堂,李明一边走一边研究着手里的储物袋,脑子里全是关于空间理论的各种猜想。
他甚至开始构思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世界的空间结构,比如用不同质量的物体测试储物袋的承重极限,或者分析储物袋的空间稳定性是否与外部灵力有关。
路上,不断有弟子从身边经过,看到李明身上还没来得及换下的卡通睡衣,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李明有些尴尬,加快了脚步,心里催促着:“快点到住处,我要赶紧换上道袍,太丢人了。”
东苑弟子房位于青云门的东侧山腰,是一片整齐的院落群,每个院落都不大,里面有两间小屋和一个小小的院子。
中年弟子将李明送到三号院门口,便告辞离开了。
推开院门,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院子里还种着一株不知名的小树,叶片翠绿,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李明走进其中一间小屋,里面陈设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他先迫不及待地换上了道袍,虽然不太习惯这种长袍的款式,但至少看起来和其他弟子差不多了。
然后他拿出储物袋里的书籍,都是些诸如《青云基础吐纳法》《引气入体详解》之类的修炼入门书籍。
李明翻开《青云基础吐纳法》,里面的文字是简体中文,让他松了口气。
书中内容讲的是如何感知天地间的“灵气”,然后通过特定的呼吸节奏将灵气吸入体内,转化为自身的“灵力”。
“灵气……呼吸节奏……转化……”李明一边看一边点头,“这不就是某种能量吸收和转化的过程吗?
呼吸节奏可能是为了调整身体的生理状态,以便更好地吸收能量。
那灵气的本质是什么?
是粒子?
还是波?
或者是某种场?”
他拿出纸笔——这是他从储物袋里找到的——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
“首先,假设灵气是一种粒子,那么它应该具有质量和能量,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被检测到。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用不同材质的容器来收集灵气,观察其是否能穿透,从而分析其粒子大小和穿透性。”
“其次,假设灵气是一种波,那么它应该具有频率和波长,可以通过仪器测量其波动特性。
不过这里没有仪器,或许可以通过不同的介质来观察其传播速度和折射情况。”
“再次,修炼过程其实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那么必然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需要记录每次吐纳吸收的灵气量和转化为灵力的效率,建立能量转化模型……”李明越写越兴奋,很快就写满了好几张纸,上面全是各种假设、实验方案和计算公式。
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科学世界里,把修仙这件事当成了一个全新的科研项目。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伴随着一个清脆的女声:“请问,这里是新来的李明师弟吗?”
李明放下笔,起身开门,门口站着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女,同样穿着青色道袍,梳着双丫髻,眼睛大大的,看起来很活泼。
“我是李明,请问你是?”
李明问道。
“我叫林清雪,是住在隔壁西号院的师姐,”少女笑着说道,“听说来了位新师弟,我来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忙的。”
“哦,谢谢师姐,我刚到,还在整理东西,暂时没什么需要帮忙的。”
李明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林清雪看了一眼桌子上写满公式和文字的纸张,好奇地问道:“师弟在看什么呢?
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
李明这才想起,这个世界的人可能看不懂现代科学符号,连忙解释道:“没什么,就是我自己随便写写的,一些……嗯……思考天地法则的笔记。”
他想起了之前跟三长老说的话,顺势找了个借口。
“哇,师弟这么快就开始研究天地法则了?
真厉害!”
林清雪一脸佩服地说道,“不像我,入门半年了,还在引气入体阶段徘徊。”
“师姐过奖了,我也就是随便想想。”
李明谦虚道。
两人又聊了几句,林清雪告诉了李明一些宗门内的基本规矩和注意事项,比如每天早晨需要到演武场***晨练,每月可以到藏经阁领取一次基础修炼资源,还有宗门内各个建筑的位置等等。
“对了,师弟,明天早晨卯时(五点到七点)就要去演武场,千万别迟到了,负责晨练的执法堂师兄很严格的。”
林清雪临走前特意叮嘱道。
“好的,谢谢师姐提醒,我记住了。”
李明点头应道。
送走林清雪,李明关上门,重新坐回桌子前。
他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又看了看桌子上的修炼功法和自己写的实验方案,心里充满了期待。
“引气入体吗?”
李明喃喃自语,“明天开始,正式启动‘科学修仙计划’第一阶段:灵气的定量分析与吸收效率优化实验。”
他将剩下的半包薯片小心翼翼地放进储物袋,然后躺在床上,开始按照《青云基础吐纳法》上的方法尝试感知灵气。
他闭上眼睛,调整呼吸,集中注意力去感受周围的世界。
一开始,什么都感觉不到。
但他没有放弃,而是运用自己的科学思维,不断调整参数:呼吸的频率、深度,注意力的集中点,身体的放松程度……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李明突然感觉到周围似乎有无数极其微小的“粒子”在运动,它们无处不在,有的快有的慢,有的活跃有的沉寂。
当他按照特定的呼吸节奏吸气时,会有一部分“粒子”被吸入体内,然后顺着某种无形的“通道”流动,最后汇聚在丹田的位置。
“找到了!”
李明心中一喜,“果然,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感知到这种能量粒子。
接下来,就是记录不同呼吸频率下的吸收量,找到最优的呼吸节奏……”他像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开始在心里默默计数,记录着每一次呼吸吸入的“粒子”数量和流动情况,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窗外,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照亮了桌子上那张写满公式的纸张。
一个来自现代地球的理工科宅男,在这个充满玄幻色彩的修仙世界里,正用他独特的方式,迈出了科学修仙的第一步。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沉浸在自己的科学实验中时,青云门的某处密室里,三长老正对着一面水镜,镜中映出的正是李明在房间里的一举一动。
水镜旁,一位身着紫色道袍、面容威严的老者问道:“老三,你确定这小子真的有过人之处?
我看他刚才的举动,倒像是在胡闹。”
三长老捋着胡子,眼神中却闪烁着精光:“大师兄,你可别被他的表象迷惑了。
这小子对天地法则的理解虽然表达方式奇特,但内核却与大道相通。
你看他刚才感知灵气的方式,不断调整,不断优化,这不正是探索规律、掌握规律的过程吗?
我有种预感,这小子将来或许会给我们青云门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紫色道袍的老者皱了皱眉,看着水镜中还在专注“计数”的李明,沉吟道:“希望如此吧。
不过,最近宗门不太平,各派都在盯着我们青云门的那件东西,你还是多留意着点这小子,别出什么乱子。”
“放心吧,大师兄,我心里有数。”
三长老点头道。
水镜中的李明,对此一无所知。
他依旧在专注地感受着灵气的流动,记录着各种数据,沉浸在自己的科学修仙世界里。
夜色渐深,青云门笼罩在一片宁静之中,但暗流却己悄然涌动。
而李明的科学修仙之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