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星在辐射尘弥漫的雪地里倒下时,最后一点意识停留在掩体钢板门闭合的瞬间。
周明的防辐射头盔反射着铅灰色的天光,手里攥着他省了半个月的无辐射压缩饼干,
张悦躲在后面,怀里抱着最后一套完好的重型防辐射服,眼神里没有丝毫愧疚,
只有如释重负的窃喜。刺骨的寒风卷着辐射尘,像无数细小的玻璃碴扎进他***的皮肤,
腿上被辐射灼伤的伤口传来钻心的疼。他想爬,指尖却只能在冻硬的雪地上划出浅浅的痕迹。
“沈星,别怪我们,”周明的声音隔着厚重的头盔传出来,模糊却刺耳,
“这掩体只能容下两个人,你的东西,我们会‘好好利用’的。”意识沉入黑暗前,
沈星想起自己当初怎么掏心掏肺对待这两个“朋友”——合租时主动承担三分之二的房租,
加班到凌晨还会给他们带热乎的夜宵,核战预警刚出现时,
第一时间把自己买了地下掩体的事告诉他们,甚至提前收拾出掩体的储物区,
想带着他们一起扛过灾难。可到头来,却换来了被推出掩体、暴露在致命辐射里的结局。
若有来生,他一定要让这两个人尝尝被辐射灼烧、被寒风冻僵、被绝望啃噬的滋味,
要让他们在自己曾经经历的地狱里,一点点耗尽最后一丝生机。
“嘀嘀——嘀嘀——”手机闹钟尖锐的响声猛地把沈星从无边的黑暗里拽出来。
他大口喘着气,冷汗浸湿了后背的睡衣,眼前不是铅灰色的雪地,
而是出租屋熟悉的天花板——米白色的墙纸,角落里还贴着他去年贴的动漫海报,
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细长的光斑。他下意识地摸向自己的腿,
皮肤光滑细腻,没有丝毫灼伤的痕迹。沈星坐起身,抓起枕边的手机,
屏幕上的日期清晰地显示着:6月10日。6月10日?他的心脏骤然缩紧,
几乎要冲破胸膛。他记得清清楚楚,核战爆发的日子是6月25日凌晨——那天,
电视里还在播放邻国领导人会晤的新闻,凌晨三点,第一声爆炸从城东的军事基地传来,
紧接着,整个城市被火光吞没,不到一个小时,辐射尘就像黑色的雪花,覆盖了所有街道。
距离现在,还有整整15天!沈星跌跌撞撞地冲到镜子前,镜子里的自己脸色苍白,
眼下带着淡淡的黑眼圈,却眼神明亮,没有一丝前世的疲惫和绝望。
他抬手掐了一把自己的胳膊,剧烈的疼痛感传来,不是梦,他真的重生了!
前世的记忆像潮水般涌来:核战爆发后,他和周明、张悦挤在临时避难所里,
他把自己带的压缩饼干分出去大半;后来避难所被辐射尘包围,
他冒着危险带他们去地下掩体,却在物资耗尽时被背叛;最后那几分钟,
辐射检测仪的警报声、周明的冷笑声、张悦的沉默,还有自己皮肤灼烧的剧痛,
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沈星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鲜血渗出,
他却感觉不到疼。这一次,他绝不会再重蹈覆辙。他要抢在核战爆发前,
把地下掩体改造成最坚固的堡垒,囤够足够的物资,然后,让那两个背叛者付出血的代价。
冷静下来后,沈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黑周明和张悦的微信、电话,
甚至删除了通讯录里所有和他们相关的人。前世就是因为心软,一次次给他们靠近的机会,
这一次,他要从根源上切断所有联系。接着,他打开手机银行,
看着里面的20万存款——这是他工作五年攒下的所有积蓄,
前世他用其中10万给掩体买了基础设备,剩下的10万被周明以“应急”为由借走,
最后一分没还。现在,这笔钱成了他活下去的资本。
沈星的地下掩体在郊区的“静湖花园”小区,是他去年咬咬牙买的期房,位于地下一层,
面积20平米,自带基础的通风和防水系统。前世他只是简单收拾了一下,这一次,
他要把这里改造成能抵御辐射、低温和外敌的铜墙铁壁。他没有急着下单,而是坐在书桌前,
凭着前世的记忆,在纸上梳理出改造和囤货的重点。核战爆发后,
最大的威胁是辐射、低温和物资短缺,所以一切准备都要围绕这三点展开。
首先是掩体的防辐射改造。前世,掩体的通风系统只能过滤灰尘,根本抵挡不住辐射尘,
他就是因为吸入了过量辐射尘,身体才逐渐垮掉。沈星记得前世在一个军迷论坛上看到过,
军用的辐射过滤机效率能达到99%,虽然价格昂贵,但绝对值得。他打开购物软件,
搜索“军用辐射过滤机”,果然找到了相关商品——一台售价3.2万,
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两台,一台日常使用,一台备用。同时,他还下单了100公斤活性炭,
装在通风口附近,用来吸附空气中残留的辐射尘。接下来是掩体的门。
原来的门是普通的防盗门,别说防辐射,就连稍微用力的撞击都可能被撞开。
沈星联系了一家专门做特种门窗的厂家,定制了一扇厚度10厘米的防辐射钢板门,
门板里夹着铅板,还加了三道反锁,从外面根本不可能撬开。厂家说最快7天能做好,
沈星付了全款,反复叮嘱要优先制作,又额外加了5000块,
让他们在送货时顺便帮忙安装。防辐射服是另一个重点。前世他只有一套重型防辐射服,
最后被周明抢走,这一次,他要多备几套。他在网上找了一家有军方采购资质的店铺,
每套重型防辐射服包含头盔、手套、靴子,防护等级能抵御1000Sv的辐射——要知道,
普通人暴露在5Sv的辐射下就会致命,这个防护等级足够应对核战后的极端环境。
每套价格5200块,他买了三套,还顺便买了50片辐射检测贴,贴在衣物和掩体墙壁上,
能实时显示周围的辐射值。解决了防御问题,接下来是食物和水。核战爆发后,
地表的所有水源和食物都会被辐射污染,必须提前储存无辐射的物资。
沈星记得前世吃过一种军方专供的无辐射压缩食品,每块重100克,
能提供500大卡的热量,保质期长达5年,一块就能顶大半天。他联系了卖家,
订购了100罐,花了5万块。水的话,他买了50桶10升装的无辐射纯净水,
每桶都有密封包装,足够他喝上三个月。为了补充维生素,他还买了20包脱水无辐射蔬菜,
泡发后可以炒菜,也能和压缩食品一起吃,避免长期吃单一食物导致营养不良。
能源也是关键。核战爆发后,电力系统会彻底瘫痪,没有能源,
过滤机、照明、通讯设备都无法使用。沈星买了两块150W的可折叠太阳能充电板,
展开面积有一张桌子那么大,放在掩体顶部,上面盖一层伪装网,
看起来就像堆在地上的杂物,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太阳能充电板每天能充2-3度电,
足够满足基本需求。他还买了5个10万毫安的充电宝,轮流充电,
确保手机、对讲机等设备不会断电。为了应对极端天气,比如连续阴雨天没有太阳,
他又买了一台小型柴油发电机和300升柴油,
放在掩体旁边挖好的储藏室里——发电机体积不大,噪音也小,
不会吸引远处的丧尸或幸存者。药品方面,沈星也做了充足的准备。核战爆发后,
医疗资源会极度匮乏,一点小伤小病都可能致命。
他买了感冒药、退烧药、消炎药、止痛药、止血药等常用药品,每种都买了5份,
还特意买了几盒抗辐射药和烫伤膏——前世他就是因为没有烫伤膏,
腿上的辐射灼伤一直没好,最后溃烂发炎。此外,他还买了一台小型制氧机,
万一通风系统故障,制氧机还能应急,避免缺氧。生活物资虽然不直接保命,
却能极大地提高生存质量。沈星买了5床加厚的棉被,核战后气温会骤降到零下15度,
没有足够的保暖措施,很容易被冻僵。
他还买了100卷卫生纸、100包湿巾、5瓶浓缩洗衣液和20块香皂,
保证基本的卫生需求。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他买了一把消防斧和一把砍刀,
放在掩体门口,既能砍丧尸,也能抵御不怀好意的幸存者。最后是通讯设备。
沈星买了两台对讲机,功率足够覆盖5公里范围,能和附近的幸存者联系,获取外界信息。
他还下载了一些离线地图和生存手册,储存在备用手机里,万一遇到突***况,也能有参考。
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沈星把物资分批次采购,
每次都让卖家把货送到郊区的一个临时仓库——这是他特意租的,租期一个月,
用来中转物资。每天下班后,他就开着自己的SUV去仓库拉货,
趁夜色把物资送到地下掩体。掩体旁边的储藏室是他自己挖的,有5平米大,用水泥加固过,
正好用来存放柴油、发电机和部分食物,不会占用掩体的活动空间。在改造掩体的同时,
沈星也没放松对周明和张悦的警惕。前世他们就是在核战爆发前3天,
以“借宿”为由赖上他,然后伺机抢夺物资。这一次,他必须做好应对准备。6月22日,
距离核战爆发还有3天,沈星的手机突然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他接起来,
里面传来周明熟悉的声音:“阿星,是我啊,我手机丢了,用别人的电话给你打。
外面都在传要打仗了,我家那边靠近火车站,太危险了,能不能在你这住几天?
”沈星心里冷笑,脸上却装作为难的样子:“不是我不欢迎你,我这出租屋就一室一厅,
住不下两个人啊。”“没事没事,我睡沙发就行,或者打地铺,怎么都能凑活。
”周明急忙说,“张悦也跟我一起,她一个女孩子,住外面我不放心。
我们就带几件换洗衣服,不麻烦你的。”沈星假装犹豫了一会儿,然后说:“那好吧,
不过你们只能住客厅,而且不能乱动我的东西。”“好好好,我们肯定不动你的东西!
”周明连忙答应,语气里透着掩饰不住的得意。挂了电话,沈星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他早就料到他们会来,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
他在客厅里放了一个玩具辐射检测仪——外观和真的一样,显示的数值却永远是“安全”,
就是为了让他们放松警惕。他还在自己的房间里装了一个微型摄像头,连接到手机,
能实时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当天晚上,周明和张悦就带着两个行李箱来了。
张悦穿着一条连衣裙,脸上画着精致的妆,看起来一点都不像面临灾难的样子,
周明则背着一个双肩包,进门后就四处打量,眼神在房间的各个角落扫来扫去,
显然是在寻找囤货的痕迹。“阿星,你这房间挺整洁啊,”周明笑着说,
手不自觉地摸向沙发旁边的柜子,“你没囤点什么东西吗?外面都说要打仗了。
”沈星靠在门框上,抱着胳膊说:“囤什么啊,我觉得都是谣言,过几天就好了。
我这柜子里都是衣服,没别的。”周明眼里闪过一丝失望,张悦也皱了皱眉,却没多说什么。
接下来的几天,沈星故意每天早出晚归,假装去公司加班,
实际上是去地下掩体完善最后的改造。通过手机摄像头,他看到周明和张悦趁他不在家,
偷偷翻他的柜子和抽屉,甚至打开了他的电脑,试图找到关于掩体的信息。可惜,
沈星早就把所有和掩体相关的文件都删除了,电脑里只有一些工作资料。6月24日晚上,
距离核战爆发还有不到10个小时。沈星借口公司有紧急任务,需要去郊区的仓库处理,
离开了出租屋。他没有直接去掩体,而是开车在市区转了一圈,确认没有被跟踪后,
才驶向郊区。凌晨1点,核战如期爆发。第一声爆炸传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