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压垮她的不是生活,是尊严超市收银台前,我攥着皱巴巴的五十块钱,
指节发白。“支付宝还是微信?”收银员头也不抬。“微……微信。”我把手机递过去,
屏幕裂了缝,像我这几年的生活,补了又补,终究支离破碎。
身后传来熟悉的笑声——尖锐、刻薄,一听就知道是谁:“哟,这不是陈姐吗?
又来买打折菜?”李薇,小区业主群里最活跃的“名媛”,老公开奔驰,
自己做微商卖减肥茶,朋友圈天天晒下午茶和瑜伽照。她站在我身后,
推着满满一车进口零食,孩子在婴儿车里啃着有机苹果条。“这菜都蔫了,你也不嫌脏手?
”她故意提高嗓门,“你家老秦怕是连你肉味儿都闻腻了吧?还指望他多给点家用?
”我低着头,扫码付款,一句话没说。可耳朵烧得厉害。手机“叮”一声,
银行余额提醒:**账户可用余额:327.6元**。我深吸一口气,把菜装进环保袋。
转身时,李薇正对着她朋友挤眉弄眼:“你说她一个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现在混成这样,
连孩子兴趣班都要分期付钱,真是笑死人。”那一刻,我忽然笑了。不是苦笑,是真笑。
我停下脚步,回头看着她:“你知道吗?上周五晚上,
我在‘回声’Livehouse唱了一首《红眼睛》,现场打赏收了四千八。
”空气突然安静。她愣住:“你……你说什么?”“我说,”我直视她的眼睛,
“从下个月起,我不再是你嘴里的‘可怜虫’了。我要去驻唱,靠自己的声音赚钱。”说完,
我拎起袋子走了。走出超市那一刻,风吹乱了我的头发。我知道,我不是在吓唬她。
我是认真的。***三年前我还是市作协最年轻的签约作者,笔名“林晚”。
一篇《玻璃窗后的女人》拿过全国女性题材短篇金奖。
那时编辑说我有“城市灵魂的听诊器”之称。然后我怀孕了。婚前他说:“你安心写作,
我养你。”婚后他说:“孩子出生后你总得有人带吧?我妈年纪大了,保姆不放心。
”于是我说:“那我先辞职,等孩子上幼儿园就回去。”可三年过去了,
秦朗的公司越做越大,我的书稿锁在抽屉里积灰,朋友圈从文学沙龙变成了辅食打卡。
我不是没试过重拾写作。去年投稿一本女性成长小说,退稿意见写着:“题材敏感,
市场接受度低。”我又试着投了几家文化公司,HR看完简历说:“您这段空窗期太长了,
恐怕难以适应快节奏工作。”我懂。全职妈妈=脱离社会=没有竞争力=被抛弃的价值。
但我不甘心。女儿三岁生日那天,我抱着她在阳台唱歌哄她睡觉,邻居隔着墙喊:“大姐!
小点声!扰民啊!”我愣住了。可就在那一瞬间,我听见自己声音里的力量。
那是我唯一还属于自己、没被生活磨平的东西——我的嗓子。第二天,
我去琴行租了把二手吉他,花了三百块。第三天,
我在短视频平台上传第一条清唱视频:《路过人间》。播放量:87。评论:2条。
一条是我妈:“闺女,别瞎折腾了,好好带孩子。”另一条是我自己小号:“加油。
”第七天,我鼓起勇气走进城西那家叫“回声”的Livehouse。
老板叼着烟看我:“你会啥?”“我会唱歌。”“唱一首。”我开口唱《曾经的你》,
没伴奏。唱到第二段,他掐灭烟:“明天晚上八点,来试音。”我站在门口,
腿软得走不动路。不是害怕,是兴奋。可当我告诉秦朗时,他正在打游戏。
“你要去酒吧唱歌?”他头都没抬,“你知道那种地方啥人去吗?
一群闲汉、酒鬼、失业青年,你还想穿裙子扭屁股博打赏?”“我不是去卖唱,是做音乐。
”“音乐?”他冷笑,“你以为你是谁?王菲复出啊?”我没争辩。只是默默打开手机,
给他看我练歌的视频。他瞥了一眼,嗤笑:“就这破音,也敢上台?”那天晚上,
我抱着吉他坐在客厅角落,一遍遍练《母系社会》,眼泪砸在琴弦上。
女儿爬过来摸我的脸:“妈妈哭了吗?”我摇头:“妈妈在练歌呢。”“妈妈唱歌好听。
”她说。就是这句话,让我决定——哪怕全世界都说我不行,我也要走上那个舞台。
第二天傍晚,我化了三年来第一回全妆,穿了压箱底的黑色连衣裙,踩着旧高跟鞋出门。
秦朗拦住我:“你真要去?”“嗯。”“那你记住,别给我丢人。
”我在“回声”后台候场时,手心全是汗。主持人报幕:“下一位,素人歌手,陈知夏。
”我走上台,灯光刺眼。台下稀稀拉拉坐着十几个人,喝酒的、聊天的、刷手机的。
没人抬头。我调整话筒,轻声说:“大家好,我是陈知夏。今天唱一首,
写给所有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却还想抬头看星星的人。”前奏响起。我闭上眼,
唱出第一句《无声反抗》。唱到副歌时,全场静了。有人放下酒杯,有人摘下耳机。
最后一个音落下,掌声雷动。老板走过来拍我肩:“姐,你火了。”手机震动,
直播打赏提示不断跳出来。
‘夜风’打赏火箭×3”****“用户‘听雨者’打赏嘉年华×1”**我看着数字飙升,
眼眶发热。这不是钱,是认可。回家路上,我走路带风。推开家门,秦朗躺在沙发上打游戏。
我轻声说:“我今晚赚了四千八。”他眼皮都没抬:“哦,够交一个月房贷利息。
”我站在玄关,看着这个曾说“我养你”的男人。
心里有个声音清晰响起:**“你不需要他施舍的安稳,你要的是站着活着。”**第二天,
我把女儿送去托育中心,正式签约“回声”成为驻唱歌手。每周五、六、日晚演出,
每场保底两千,外加打赏分成。消息传开后,李薇在业主群发了个捂嘴笑的表情包,
配文:“某些人是不是觉得自己能当明星了?别忘了你娃尿布还没换利索呢。”我没理她。
但在群里默默@所有人,发了昨晚演出的视频链接。标题写着:**《一个全职妈妈的声音,
值多少钱?》**不到两小时,播放量破十万。
有条评论扎心又真实:**“原来我们嘲笑的那个‘家庭主妇’,才是活得最勇敢的人。
”**我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而我要做的,不只是证明自己。
我要让那些轻视我的人,亲眼看着我——**一步步,登上他们仰望不了的舞台。
**---### 2. 第一次打脸,从她的嘲讽开始李薇没想到,她随手一嘲,
竟成了我的流量密码。视频爆了之后,“回声”老板老周直接把我排进黄金档期,
每周五晚专场。他还请了本地自媒体来拍纪录片式vlog,
标题就叫《全职妈妈的逆袭之夜》。我开始收到私信。有年轻女孩问我:“姐姐,
我也想改变,可老公不让,怎么办?”有宝妈留言:“看你唱歌的时候,
我觉得自己也能站起来。”甚至还有音乐公司经纪人加我微信,问有没有出专辑的打算。
生活似乎终于有了光。直到那个雨夜。周五演出结束,我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外面下着大雨,
老周劝我等雨小点再走。我说不行,女儿发烧了,托育老师刚打电话来。
我披上雨衣骑电动车出门,刚拐出巷口,一辆宝马X5猛地刹在我面前。车窗降下,
李薇探出头,浓妆艳抹,语气阴阳怪气:“哎哟,这不是我们‘著名歌手’陈知夏嘛?
这么晚了还要赶回家给孩子洗屁屁啊?”我冷冷看着她:“让开。”“啧啧,”她摇摇头,
“你以为发个视频就能翻身?告诉你,在我们眼里,你永远是个围着锅台转的黄脸婆。唱歌?
也就骗骗那些寂寞大叔打几个赏罢了。”雨水顺着我的刘海滴进眼睛,火辣辣地疼。
“你知道我老公昨天怎么说你吗?”她笑得更狠,“他说你这种女人,台上唱得再动人,
台下也不过是个没人要的弃妇。”我握紧车把,指甲掐进掌心。“劝你早点认清现实,
别整天做明星梦。你配吗?”我摘下雨衣帽,直视她:“你说得对。”她一愣。“我不配。
”我缓缓开口,“我不配被你这样的人理解。”她脸色变了。
“你每天忙着炫耀包包、晒娃、贬低别人来找存在感,是因为你内心空得可怕。而我,
哪怕再狼狈,也知道为什么而唱。”我跨上车,发动引擎。
“至于你老公说什么……”我回头一笑,“等哪天我在体育馆开演唱会,欢迎你带他来听。
门票不贵,也就你一支口红的钱。”说完,我冲进雨幕。身后传来她尖叫:“神经病!
你等着!”我没回头。但我知道,她不会善罢甘休。果然,第二天早上,我的账号被举报了。
平台通知:因“涉嫌传播低俗内容”,视频下架,直播权限暂停七天。我懵了。
翻遍视频内容,都是正常演唱,无任何不当言行。联系客服申诉,
回复冷冰冰:“根据用户举报,您的部分言论可能引发争议,请配合审查。
”我立刻意识到——是李薇动的手脚。更糟的是,当天中午,
本地一个八卦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惊!某小区“贤妻良母”深夜酒吧卖唱,
丈夫怒揭其私生活混乱》**配图赫然是我站在舞台上唱歌的照片,
旁边P上了暧昧男子搂抱的剪影。
文中匿名引用“知情人士”说法:“她老公早就受不了她不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