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色酒里的乡愁

乡色酒里的乡愁

作者: 子龙无双

都市小说连载

阿强阿强是《乡色酒里的乡愁》中的主要人在这个故事中“子龙无双”充分发挥想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而且故事精彩有创以下是内容概括:男女主角分别是阿强的现实情感,家庭,年代小说《乡色酒里的乡愁由网络作家“子龙无双”倾情创描绘了一段动人心弦的爱情故本站无广告干精彩内容欢迎阅读!本书共计52731章更新日期为2025-09-24 08:46:29。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乡色酒里的乡愁

2025-09-24 10:44:54

1 乡愁纸帆船九月的风裹着山坳里的凉气,往人衣领子里钻。

村头那棵老槐树的叶子落得满地都是,踩上去 “沙沙” 响,像谁藏在树后偷偷哭。

王老头蹲在院门口的青石板上,手里攥着个磨得发亮的玉米棒子,正给院角的老母鸡剥粒儿。

鸡群围着他的裤脚打转,“咯咯” 叫着,

翅膀扑棱着扫过他沾着黄土的布鞋 —— 那鞋还是前年闺女从镇上捎来的,

鞋头都快磨穿了,他总舍不得扔,说 “底子厚,踩土路不硌脚”。

这是 1992 年的李家坳,土坯房顺着山坡排得歪歪扭扭,屋顶的茅草被风吹得发黄,

偶尔有几户人家的烟囱冒起青烟,裹着柴火和红薯粥的香味,飘到山那边去。

村里的路是纯土路,前几天下过雨,坑坑洼洼里还积着水,走快了能溅一裤腿泥。

我那会儿刚上初一,总爱跟在狗蛋身后,光着脚在土路上跑,王老头总喊:“慢点儿!

别摔进泥坑把裤衩子弄湿喽!”“王大叔!王大叔!” 村口传来狗蛋的大嗓门,

那小子才十岁,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裤腿卷到膝盖,小腿上沾着草屑,

跑起来像只小兔子。王老头抬起头,眯着眼睛往村口望 —— 他的眼睛去年生了病,

看东西总像蒙着层雾,得凑到跟前才能看清。“咋了?狗蛋,你娘又让你去买酱油了?

” 他的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说话时脖子上的皱纹挤在一起,像晒干的橘子皮。

狗蛋跑到院门口,扶着门框喘气,胸脯一鼓一鼓的:“不是!王大叔,村里要来人了!

张婶在村口听广播说的,是‘参观团’,下午就到!听说…… 听说还有从‘那边’来的!

”“那边?” 王老头手里的玉米棒子停在半空,玉米粒顺着指缝往下掉,

老母鸡赶紧凑过来啄。他愣了半天,才慢慢开口:“是…… 台湾来的?”狗蛋点点头,

又摇摇头:“张婶没说准,就说‘南边来的,跟上次那个老周差不多’。

”这话像扔了颗石子进平静的水潭,没半个时辰就传遍了整个李家坳。村民们从家里钻出来,

聚在老槐树下议论,声音嗡嗡的像一群蜜蜂。“咱这穷地方有啥好参观的?

怕不是来骗吃骗喝的吧?” 李二扛着锄头走过来,裤腿上沾着泥,

他去年秋收时跟王老头借过两斤玉米,到现在还没还。“上次县里来人,

在村头小卖部拿了三袋饼干,没给钱就走了!”“可不是嘛!

” 赵大娘抱着刚满周岁的孙子,用块花布裹着孩子,“上次那个老周,就是台湾来的,

跟王大叔在屋里待了半宿,后来眼镜哥说他是‘特务’,吓得我好几天不敢往王大叔家走。

”“啥特务啊?” 我凑过去问,赵大娘赶紧把我拉开:“小孩子别瞎问!

小心被眼镜哥听见。”正说着,眼镜哥披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走过来,

他是村里唯一读过高中的人,总爱戴着副黑框眼镜,说话一套一套的,

村里有啥大事都让他拿主意。“吵啥呢?” 他清了清嗓子,“现在讲究和平统一,

就算是台湾来的客人,也是来参观的,不是来搞破坏的。但咱们得注意,别啥话都跟人家说,

尤其是家里有亲戚在那边的 ——” 他说到这儿,眼神瞟了瞟王老头家的方向,

“别给村里惹麻烦。”王老头没去凑热闹,他把剩下的玉米粒撒给鸡,慢慢站起身,

拍了拍手上的灰。他身上那件羊皮袄,还是前几年闺女给缝的,边角磨得发亮,里子起了球,

可他总说 “暖和,比棉袄强”。他走到屋里,

从床底下拖出个旧木箱子 —— 那箱子是他年轻时自己打的,上面的漆早就掉光了,

露出里面的木头纹,还能看见他当年刻的歪歪扭扭的 “王” 字。他打开箱子,

里面放着几件旧衣服,还有个用红布包得严严实实的东西。他小心翼翼地解开红布,

露出一只纸叠的小帆船,纸都发黄了,边角卷了边,帆的正中间有块暗红色的印子,

像干了的血。这是三年前老周留下的,那天的雨比今天还大,王老头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那天下午,天阴得像要塌下来,王老头正在屋里补阿强留下的旧棉袄,

忽然听见院门口有咳嗽声。他打开门,看见个穿着深色外套的男人,头发花白,浑身湿透,

手里提着个布包,冻得直打哆嗦。“大叔,能…… 能让我躲躲雨吗?

” 男人的声音哑得厉害,带着点南方口音。王老头让他进屋,烧了壶热水给他喝。

男人喝了半壶,才缓过劲来,说自己叫周志强,是从台湾来的,是王老头儿子王阿强的朋友。

一听到 “王阿强” 这三个字,王老头的眼泪 “唰” 就下来了 —— 阿强是他独子,

1949 年被抓壮丁去台湾时,才十六岁,到现在四十多年了,连封信都没寄过。

王老头以为儿子早没了,没想到还能听到他的消息。老周说,阿强在台湾开了个小杂货铺,

日子过得还行,就是特别想家。“他总跟我念,说想家酿的乡色酒,想村头的老槐树,

想您煮的红薯粥。” 老周从布包里掏出张照片,照片上的男人头发有点白,眼睛很大,

左眉毛下面有个小痣 —— 跟阿强小时候一模一样。“他让我一定把这照片带给您,

还说…… 还说想回来看看。”那天晚上,老周在烟纸上写了几行字,叠成了小帆船。

他写字的时候,突然犯了胃病,咳得厉害,鼻子里流出的血滴在帆上,就成了现在这块印子。

“大叔,这诗是阿强让我写的,他说念着这诗,就像离您近了点。

” 老周把纸船递给王老头,小声念:“一品乡色酒,霜染柳林雪满头,落花犹如离人意,

何处觅归舟……”王老头把纸船攥在手里,眼泪滴在纸上,晕开了字。

“他…… 他还会回来吗?”老周叹了口气:“会的,肯定会的。等两岸通了,

他一定回来给您酿乡色酒。”可这事没过几天就被眼镜哥知道了。

他带着两个年轻人来王老头家,说老周是 “反动派的特务”,要把纸船没收。

“您老别糊涂!跟台湾来的人来往,是要犯错误的!” 眼镜哥伸手要抢,

王老头把纸船藏在怀里,死活不给:“这是我儿子的东西,你们不能拿!”后来老周听说了,

连夜就走了,没跟王老头打招呼。眼镜哥没抓到老周,就在村里说王老头 “通敌”,

村民们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 以前下棋总喊他的老张,

现在见了他就躲;李二借玉米时的客气劲儿也没了,见了面就翻白眼。王老头心里难受,

却没处说,只能晚上拿出纸船,摸着上面的血印,默念老周念过的诗。“王大叔!

眼镜哥让您去村口集合!说要安排迎接参观团的事!” 狗蛋又跑来了,

这次手里拿着块玉米饼,是他娘刚烙的,还冒着热气。

2 重逢的期待王老头把纸船重新用红布包好,放回木箱子,锁上,又推回床底下。

他拍了拍手上的灰,应了声:“知道了,这就去。”走到村口,老槐树下已经聚了不少人。

眼镜哥拿着个小本子,正在说:“各家各户把院子扫干净,鸡啊鸭啊圈好,别到处跑!

客人来了要倒水,别让人说咱李家坳没礼貌!” 他顿了顿,又看向王老头:“王大叔,

您家…… 要是客人问起台湾的事,您就说不知道,别瞎掺和。”王老头没说话,

只是点了点头。他看着老槐树,想起阿强小时候总在树下爬,还把槐树叶夹在课本里,

说 “这是家乡的叶子,走到哪儿都带着”。那年阿强被抓壮丁,就是从这棵树下走的,

王老头追着队伍跑,阿强回头喊:“爹!等我回来喝您酿的乡色酒!” 可这一等,

就是四十多年。“大叔,您别往心里去,眼镜哥就是太小心了。” 张婶走过来,

她住在王老头隔壁,丈夫早没了,一个人带着闺女过,平时总帮王老头缝缝补补。

“我早上蒸了红薯,等会儿给您送两个去。”王老头笑了笑:“谢谢你,张婶。

”张婶叹了口气:“您也别太想阿强了,说不定这次参观团来,就能带来他的消息呢?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常梨厉晏舟结局
  • 在哪过去的日子里
  • 厉晏舟棠梨大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后续在哪儿看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大结局22集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什么小说
  • 小说女主叫常梨
  • 常梨厉晏舟小说
  • 破案:被系统诅咒后,秦姐帅酷彪
  • 厉晏舟常梨后续大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小说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2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