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咖啡泼出的“职场噩梦”早上七点半的地铁,人挤得像沙丁鱼罐头。
我把入职工牌紧紧攥在手心,塑料边缘硌得掌心生疼,
敢松——这是我熬了三个通宵改简历、跑了五场面试才拿到的星途科技市场部实习转正机会,
房租还欠着房东半个月的,要是丢了这份工作,下个月就得卷铺盖回老家。地铁到站,
我跟着人流往外冲,高跟鞋踩在台阶上“噔噔”响,生怕迟到。
星途科技在市中心最气派的写字楼里,玻璃门擦得能照出人影,我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
理了理洗得有些发白的衬衫领口,才敢往里走。前台小姐姐笑着递给我工牌,说“林晚是吧?
市场部在12楼,张组长让你到了就去找她”。我连忙道谢,电梯里对着镜子又扒了扒头发,
心里默念“别紧张,别出错”。12楼一到,我就看见市场部的大办公室,
每个人都盯着电脑敲键盘,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我找到贴着“张敏”名字的工位,
刚要开口,张组长就抬头看我:“林晚来了?正好,顶楼CEO办公室要两杯咖啡,
你送去一下,记得态度好点,陆总脾气不太好。”我赶紧点头,接过她递来的咖啡杯,
手都有点抖。CEO陆承宇,我入职前就听同事说过,
三十岁不到就把星途科技做到行业前列,出了名的高冷严苛,
前阵子还有个主管因为数据出错,当场被他撤了职。我端着咖啡,小心翼翼地往电梯口走,
心里只盼着快点送完快点回来,别跟这位大老板照面。可越怕什么,
越来什么——走到15楼拐角,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千万别摔了”,没注意迎面走来的人,
只听“砰”的一声,我跟对方撞了个正着。滚烫的咖啡瞬间泼了出去,
大半都洒在对方深灰色的定制西装上,褐色的污渍在深色布料上格外刺眼。我吓得手都软了,
咖啡杯“哐当”掉在地上,滚烫的液体溅到我的脚踝,疼得我眼泪差点掉下来,
可我连揉都不敢揉,只敢抬头看对方的脸。是陆承宇。他比公司宣传照上更冷,
高挺的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眼神像结了冰的湖面,死死盯着西装上的污渍,没说话,
可那压迫感让我连呼吸都不敢大声。周围路过的同事都停下脚步,偷偷往这边看,
有人还拿出手机假装看消息,其实眼神全黏在我们身上。我能感觉到他们的目光,有同情,
有看热闹,还有幸灾乐祸——毕竟“新人第一天就得罪CEO”,
这种事在公司里能传好几天。我攥着空了的咖啡杯,指尖发白,满脑子都是“完了,
这份工作没了”“这西装看着就很贵,我几个月工资都赔不起”,嘴里结结巴巴的,
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道歉:“陆、陆总,对、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我……”陆承宇没看我,弯腰捡起掉在地上的咖啡杯,扔进旁边的垃圾桶,然后才抬起头,
目光落在我身上,声音没什么温度:“去行政部领套新的咖啡杯,再写份检讨,
明天早上上班前交给我。”说完,他没再理我,转身往CEO办公室走,
西装上的污渍随着他的脚步晃悠,像在打我的脸。我站在原地,脚踝还在疼,可心里更疼,
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掉下来——在大城市,没人会可怜你哭,只会觉得你没用。
周围的同事见没热闹看了,纷纷散开,有人路过我身边时,
还故意压低声音说“这新人也太倒霉了,第一天就撞枪口上”“陆总的西装听说要好几万呢,
她惨了”。我咬着嘴唇,蹲下来捡地上的碎瓷片,手指被划破了也没感觉。这时,
张组长跑过来,拉着我小声说:“你怎么回事啊?让你送个咖啡都能出事!赶紧去处理一下,
别在这杵着了,陆总要是真生气,谁也保不住你。”我点点头,慢慢站起来,
一瘸一拐地往卫生间走。镜子里的我,头发乱了,衬衫上也沾了咖啡渍,脚踝红了一大片,
手指还在流血,狼狈得像个小丑。我拧开水龙头,用冷水冲了冲手指,看着水流带走血珠,
心里一阵发酸。来大城市打拼这么久,我一直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一点事,
可还是躲不过意外。我对着镜子深吸一口气,擦干眼泪——哭没用,还是赶紧写检讨,
希望陆总能手下留情,别真的开除我。回到工位,张组长把新的咖啡杯递给我,
让我重新泡两杯送去。这次我走得格外慢,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到了CEO办公室门口,
我敲了半天门,里面才传来“进”的声音。陆承宇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正在看文件,
西装已经换了,之前那件脏的搭在旁边的椅子上。他没抬头,只说“放那吧”。
我把咖啡放在他桌角,小声说“陆总,咖啡放这了”,然后赶紧退出去,关门的时候,
还听见他跟助理说“以后别让实习生送咖啡”。我心里一沉,
知道自己在他心里已经留下了“不靠谱”的印象。回到工位,我打开电脑,开始写检讨。
从入职前的期待,到送咖啡时的疏忽,再到以后的改进措施,我写了整整三页纸,
每一个字都透着诚恳。写完后,我又反复读了好几遍,改了又改,生怕有哪句话说得不对,
再惹陆承宇生气。下班的时候,同事们都走了,我还在对着检讨发呆。张组长走过来,
拍了拍我的肩膀:“别太担心了,陆总虽然严,但也不是不讲理,你检讨写得认真点,
应该没事。”我点点头,收拾好东西,走出写字楼。外面的天已经黑了,路灯亮起来,
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我沿着马路慢慢走,心里又慌又怕——我不知道明天交上检讨后,
等待我的会是什么,也不知道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能不能保住。回到出租屋,
狭小的房间里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我把检讨打印出来,放在书包最显眼的地方,
然后坐在桌前,开始查“如何写好工作检讨”“给CEO写检讨要注意什么”,
直到凌晨一点,才洗漱睡觉。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
满脑子都是陆承宇冰冷的眼神和西装上的污渍。我甚至开始想,要是真的被开除了,
该去哪里找工作,房租该怎么交,要不要回老家……迷迷糊糊到天亮,我顶着黑眼圈起床,
把检讨又看了一遍,才敢出门。到了公司,我没敢直接去找陆承宇,等了半个小时,
才鼓起勇气,拿着检讨往CEO办公室走。敲门,里面传来“进”的声音,我推开门,
陆承宇正在打电话,对着电话那头说了句“就这样,挂了”,然后才看向我:“检讨带来了?
”我赶紧把检讨递过去,双手捧着,像递什么珍宝:“陆总,这是我的检讨。”陆承宇接过,
翻了两页,没说话,手指在纸上敲了敲。我站在原地,心脏“砰砰”直跳,生怕他说“不行,
重写”。过了大概五分钟,他才抬头看我:“知道错了就好,以后做事仔细点,
市场部事情多,容不得马虎。”我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他这是……原谅我了?
我赶紧点头:“谢谢陆总,我以后一定仔细,再也不会犯这种错了!”“嗯,下去吧,
好好工作。”他说完,又低下头看文件。我走出CEO办公室,感觉像捡了一条命,
脚步都轻快了不少。回到工位,我长长舒了一口气,打开电脑,
开始整理昨天没弄完的竞品报告——不管怎么样,保住了工作,就还有机会,
我一定要好好干,证明自己不是只会闯祸的实习生。可我没想到,这只是我职场麻烦的开始,
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等着我。第2章:意外的“救命稻草”交完检讨的第二天,
我上班时特意提前了半小时,到公司后先把自己的工位擦干净,又帮张组长泡了杯咖啡,
放在她桌上——经过昨天的咖啡事件,我更明白在公司里要多做事、少出错,
尤其是在市场部这种竞争激烈的地方,稍微不注意,就可能被淘汰。同事们见了我,
虽然不像昨天那样明着议论,但眼神里还是带着点异样。有个叫李姐的老员工,
路过我工位时,还故意把文件摔在桌上,声音很大:“有些人啊,就是运气好,
犯了错还能留在公司,不像我们,每天累死累活,还得小心翼翼的。”我知道她是在说我,
可也只能假装没听见,低着头整理竞品数据。张组长走过来,瞪了李姐一眼,
然后对我小声说:“别理她,她就是嫉妒你能留在市场部。对了,
今天上午十点有个重要会议,你也一起参加,记得带好笔记本,认真记。”我赶紧点头,
心里又惊又喜——市场部的重要会议,一般只有正式员工才能参加,
我一个刚转正的新人能去,说明张组长还没放弃我。
我赶紧把之前整理的竞品报告再检查一遍,又把可能用到的数据都抄在笔记本上,
生怕开会时跟不上节奏。十点整,会议准时开始,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我找了个最角落的位置坐下,刚拿出笔记本,就看见陆承宇走了进来。
他今天穿了件白色衬衫,没系领带,比平时看着温和了点,可还是没人敢跟他说话。
他走到主位坐下,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张组长身上:“张敏,
说说高校推广项目的准备情况。”张组长站起来,打开PPT,开始汇报:“陆总,
我们计划下个月启动高校推广项目,目标是和本市十所重点高校建立合作,
开展校园招聘会和企业宣讲会,
目前已经整理了部分高校的对接名单和竞品分析报告……”我坐在角落,认真听着,
手里不停记笔记。高校推广项目,我之前听同事说过,是公司今年的重点项目,
关系到年度目标的完成,要是能参与进去,对我来说绝对是个好机会。可我也知道,
这种重要项目,一般都是老员工负责,轮不到我这种新人。张组长汇报完,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陆承宇皱了皱眉:“竞品分析报告我看了,有些数据不够细致,
用户画像也太模糊,这样的报告拿出去,怎么跟高校谈合作?”张组长的脸瞬间红了,
赶紧说:“陆总,我们会重新整理,尽快拿出新的报告。”“尽快是多久?
”陆承宇的声音冷了下来,“这个项目耽误不起,下周必须拿出完整的方案,
还要成立核心小组,专门负责这个项目。”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人,
最后竟然落在了我身上:“林晚,你也加入核心小组。”我愣住了,
手里的笔“啪嗒”掉在地上,整个会议室的人都看向我,眼神里全是惊讶——谁也没想到,
陆总会让一个刚转正、还差点因为咖啡事件被开除的新人进核心小组。张组长也懵了,
赶紧说:“陆总,林晚刚转正,可能经验不太够,要不……”“经验不够可以学,
但细心是天生的。”陆承宇打断她,“我看了她整理的竞品报告,
是所有报告里唯一没出错的,这个项目需要细心的人。”我这才反应过来,
原来上次我熬夜整理的竞品报告,他看了。我赶紧捡起笔,站起来说:“谢谢陆总,
我一定好好干,不会让您失望的!”陆承宇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继续开会:“核心小组由张敏负责,成员包括林晚、王浩、刘佳,下周一开始,
每天下班前汇报进度,有问题及时沟通。”会议结束后,同事们都围过来问我:“林晚,
你也太厉害了吧,居然能进核心小组!”“陆总怎么会注意到你的报告啊?
”我笑着说“可能是运气好吧”,心里却松了口气——看来昨天的检讨没白写,陆总虽然严,
但也不是不讲理,还愿意给新人机会。王浩和刘佳是市场部的老员工,
王浩拍了拍我的肩膀:“以后我们就是队友了,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我,别客气。
”刘佳也笑着说“是啊,我们一起加油,把项目做好”。只有李姐,路过我身边时,
哼了一声:“得意什么,不就是运气好吗,说不定项目做砸了,还得被开除。”我没理她,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好好做这个项目,证明自己不是靠运气,
也让那些看不起我的人闭嘴。回到工位,张组长找我谈话:“林晚,陆总把你放进核心小组,
是对你的信任,你可不能掉链子。这个项目很重要,要是做不好,不仅你,
我们整个市场部都得受影响。”“我知道,张组长,我一定会仔细的,
每一份数据都核对清楚,每一个方案都反复修改,绝不会出错。”我认真地说。“嗯,
这就对了。”张组长满意地点点头,“你先把之前的竞品报告再细化一下,
重点分析一下其他公司在高校推广中的优势和劣势,明天早上交给我。”“好的,张组长。
”张组长走后,我立刻打开电脑,开始细化竞品报告。之前的报告只是整理了基础数据,
现在要分析优劣势,还得找更多资料。我打开十几个网页,一边看一边记,遇到不懂的地方,
就去问王浩和刘佳。王浩很耐心,
跟我讲了很多高校推广的技巧:“高校推广跟其他推广不一样,得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
他们最关心的是就业前景、薪资待遇,还有企业的发展空间,我们的方案得突出这些点。
”刘佳也给我发了很多之前的项目案例:“你看看这些案例,学习一下别人是怎么写方案的,
重点是要结合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不能照搬。”我感激地说“谢谢”,然后认真看案例,
把有用的点都记在笔记本上。不知不觉就到了下班时间,同事们都走了,
我还在对着电脑整理数据。张组长路过我工位时,说“别熬太晚了,注意休息”,我点点头,
说“再整理一会儿,马上就好”。其实我不是不想休息,
而是不敢——这个项目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是我证明自己的机会,要是做不好,
不仅会让陆总和张组长失望,还可能被李姐那些人嘲笑,甚至丢了工作。我泡了杯咖啡,
继续工作。窗外的天越来越黑,写字楼里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市场部的灯还亮着。
我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一遍又一遍地核对,生怕出一点错。凌晨一点,
我终于把细化后的竞品报告整理好,反复检查了三遍,确认没有问题后,才保存文件。
收拾东西走出写字楼,街上已经没什么人了,只有路灯和便利店的灯亮着。我走进便利店,
买了个面包当晚餐,一边吃一边往出租屋走。虽然很累,脚踝还隐隐作痛,
手指因为敲键盘太久有点发麻,但我心里却很踏实——我知道,只要我努力,
就一定能做好这个项目,在星途科技站稳脚跟。回到出租屋,我把报告发给张组长,
然后洗漱睡觉。躺在床上,我想起陆承宇今天在会议室里说的话,心里暗暗发誓:陆总,
谢谢您给我机会,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可我没想到,进核心小组只是开始,后面的工作,
比我想象的还要难。第3章:熬夜会议室的“冷与暖”核心小组第一次正式开会,
定在周一上午九点。我提前二十分钟到了会议室,把上周细化好的竞品报告打印出来,
分发给每个成员,又给每个人泡了杯咖啡——上次泼咖啡的教训还在,
这次我特意选了常温的牛奶咖啡,生怕再出意外。王浩和刘佳陆续进来,看到桌上的咖啡,
笑着说“林晚你也太细心了”。我刚想谦虚两句,就看见陆承宇走了进来,
手里拿着一叠文件,脸色没什么表情,跟平时一样透着距离感。会议一开始,
张组长先让我汇报竞品分析的结果。我捏着报告,
声音有点发紧:“目前市面上有三家公司在做高校推广,A公司的优势是合作院校多,
但薪资待遇偏低;B公司注重宣讲会互动,可后续岗位匹配度不高;C公司……”说到一半,
陆承宇突然打断我:“数据来源是什么?有没有最新的学生反馈调查?”我愣了一下,
赶紧说:“数据是从行业报告里找的,学生反馈……还没来得及做。”他皱了皱眉,
把我递过去的报告翻到第三页,用红笔圈出一行字:“这里说‘学生更关注就业前景’,
有具体数据支撑吗?是哪个年级的学生?理工科还是文科?”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我哑口无言,
手心瞬间冒了汗。我之前只想着整理现有数据,却忘了核实数据来源,
更没细分学生群体——这些细节,我根本没考虑到。会议室里安静下来,
王浩和刘佳都没说话,张组长的脸色也有点难看。陆承宇把报告放在桌上,
语气冷了下来:“林晚,我之前说你细心,是因为你没出错,但细心不只是不出错,
还要考虑周全。这份报告太表面了,明天早上九点,
我要看到有数据支撑、分群体分析的新版本,不然核心小组你就别待了。”说完,
他又看向其他人:“你们也一样,各自负责的部分,明天一起交,要是还像现在这样敷衍,
这个项目就不用做了。”会议不欢而散,陆承宇走后,张组长叹了口气:“林晚,
你也别太难过,陆总对项目要求一向高,你赶紧补数据,有不懂的就问我。
”王浩拍了拍我的肩膀:“别慌,我这里有去年的学生反馈数据,你可以参考一下,
不过得更新到今年的。”刘佳也说:“我认识几个高校的辅导员,
能帮你联系做个小范围调查。”我感激地看着他们,眼眶有点红:“谢谢你们,
我一定尽快补好。”回到工位,我立刻打开王浩发来的数据,又联系刘佳介绍的辅导员,
说明情况后,辅导员答应帮我在学生群里发问卷,不过要等晚上学生下课才能收集到结果。
我没敢等,先从网上找今年的行业报告,一页一页地翻,把跟高校推广相关的数据都抄下来,
再按照年级、专业分类整理。中午同事们去吃饭,我随便啃了个面包,
继续对着电脑筛选数据——我怕晚上收集到的问卷数据不够,得提前做好两手准备。
下午五点,辅导员发来问卷结果,一共两百多份,涵盖了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
我赶紧把数据导入表格,开始分析:大一学生更关注企业宣讲会的趣味性,
大二大三在意实习机会,大四最看重薪资和岗位匹配度;理工科学生倾向技术岗,
文科生更关注市场、行政类岗位。这些细分数据让报告一下子充实起来,我心里稍微松了点,
可还有个问题没解决——数据来源的权威性。陆承宇那么严格,肯定会问数据是不是可靠,
我得找官方渠道核实。我想起之前在行业论坛上看到过教育部发布的高校就业报告,
赶紧去官网查找,果然找到了今年最新的报告,里面的数据跟我整理的问卷结果基本一致。
我把报告链接保存下来,又截取关键数据截图,附在报告后面,
这样就能证明数据的可靠性了。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八点,办公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电脑屏幕的光映在脸上,眼睛又酸又涩。我揉了揉眼睛,
继续完善报告:在“学生关注重点”部分加上具体数据占比,
在“竞品劣势”里结合学生反馈举例,还补充了“不同专业的推广策略建议”。十点半,
报告终于改得差不多了,我打印出来,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觉得没什么问题,
可还是怕漏了什么——陆承宇那么细心,说不定还会挑出毛病。我抱着报告,犹豫了一会儿,
还是决定去会议室再检查一遍,那里比较安静,能集中注意力。推开会议室的门,
我愣了一下——陆承宇居然还在,他坐在主位上,面前摊着项目文件,
手里拿着笔在纸上写着什么。他听到动静,抬头看了我一眼,没说话,又低下头继续看文件。
我有点尴尬,小声说:“陆总,我来检查一下报告,打扰您了。”他“嗯”了一声,没抬头。
我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把报告摊开,逐字逐句地读,遇到不确定的数据,
就拿出手机核对。读着读着,我趴在桌上睡着了——实在太累了,眼睛都快睁不开。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感觉有人轻轻碰了碰我的胳膊,我猛地惊醒,
抬头看见陆承宇站在我面前,手里拿着一杯热咖啡。“先喝点咖啡,提提神。
”他把咖啡放在我面前,声音比白天柔和了点。我赶紧站起来,有点慌乱:“陆总,对不起,
我不是故意在这里睡觉的,我只是……”“没事,”他打断我,指了指我桌上的报告,
“改完了?”“嗯,改完了,您要不要看看?”我赶紧把报告递给他。他接过报告,
坐在我对面的位置,认真地翻看起来。我站在旁边,心脏“砰砰”直跳,紧张得手心冒汗,
生怕他又说“不行”。他翻得很慢,时不时停下来,在纸上画几笔。过了大概二十分钟,
他把报告递给我,上面用红笔改了几个地方:把“部分学生”改成“32%的学生”,
把“可能”换成“预计”,还在“推广策略”里加了一条“提前与高校就业办沟通,
预留宣讲场地”。“这些地方改一下,就没问题了。”他说,语气没那么冷了。
我看着报告上的修改痕迹,心里一阵暖流——他不仅指出了问题,还给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
比我想象的要温和很多。“谢谢陆总,我现在就改。”我赶紧打开电脑,
按照他的建议修改报告。他没走,坐在旁边看文件,会议室里很安静,
只有我敲键盘的声音和他翻文件的声音。改完报告,已经快十二点了,我保存好文件,
对陆承宇说:“陆总,改好了,我明天早上打印出来给您。”他抬起头,
看了看表:“太晚了,你住在哪?我送你回去。”我愣了一下,赶紧说:“不用了陆总,
我自己坐地铁回去就行,很方便的。”“地铁已经停运了。”他站起来,拿起外套,“走吧,
别耽误时间。”我没办法,只能跟着他走出写字楼。他的车停在门口,黑色的轿车,
看着很沉稳。他打开副驾驶的门,让我上车,然后自己绕到驾驶座。车里很暖和,
还有淡淡的薄荷味,跟他身上的味道一样。我坐在副驾驶,有点拘谨,双手放在膝盖上,
不敢说话。他没说话,专注地开车,偶尔从后视镜里看我一眼。快到我住的小区时,
他突然说:“以后别熬太晚,身体重要,工作可以早点做,不用堆到最后。”我心里一暖,
小声说:“谢谢陆总,我知道了,以后会提前安排好时间。”车停在小区门口,
我赶紧解开安全带:“陆总,谢谢您送我回来,明天见。”“嗯,”他递给我一个文件夹,
“这里面是我整理的项目注意事项,你回去看看,对项目有帮助。”我接过文件夹,
心里满是感激:“谢谢陆总,您也早点休息。”他点了点头,看着我走进小区,才开车离开。
我站在小区门口,看着他的车消失在夜色里,手里握着温热的文件夹,心里暖暖的。
之前我一直觉得陆承宇高冷、不近人情,可今天才发现,他其实很细心,
也很关心下属——只是不善于表达而已。回到出租屋,我打开文件夹,
里面是陆承宇手写的项目注意事项,字迹工整,条理清晰:从高校对接的时间节点,
到宣讲会的流程安排,再到突***况的应对措施,都写得很详细。我看着这些笔记,
眼眶有点湿——他那么忙,还特意为项目整理这些,甚至记得提醒我注意身体。那天晚上,
我睡得特别香,梦里都是陆承宇温和的眼神和手写的笔记。我知道,这个项目虽然难,
但有这么多人帮我,还有陆承宇的指导,我一定能做好。第二天早上,
我把改好的报告打印出来,第一时间送到陆承宇办公室。他看了看,点了点头:“不错,
以后就按照这个标准来。”我笑着说:“谢谢陆总,我会的。”走出办公室,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身上,暖洋洋的。我看着手里的报告,心里充满了信心——这一次,
我一定不会让陆总失望。第4章:客户刁难与他的“撑腰”高校推广项目进入对接阶段,
张组长安排我负责跟A大的招生办对接,因为我之前整理的学生反馈数据里,
A大的样本最多,也最了解学生需求。第一次对接会定在A大的招生办会议室,
对方出席的有招生办主任李总,还有两个负责就业的老师。张组长本来要陪我一起去,
可临时有个紧急会议,只能让我自己去,还嘱咐我“有问题随时打电话”。
我提前半小时到了A大,先去招生办熟悉环境,顺便跟负责就业的王老师聊了聊,
了解李总的性格——王老师说李总对合作要求很高,尤其看重方案的细节,
要是方案有一点不周全,就会直接否定。我心里有点慌,赶紧把方案再看一遍,
确认每个细节都没问题,才坐在会议室里等李总。九点整,李总走进来,五十多岁,
穿着西装,表情严肃,一坐下就说:“把你们的方案拿出来看看吧,要是不行,
我们就不用浪费时间了。”我赶紧把方案递给他,然后开始汇报:“李总,
我们星途科技计划在A大开展两场宣讲会,一场针对大三学生,
重点介绍实习岗位;一场针对大四学生,侧重校招岗位。薪资方面,
技术岗起薪……”刚说到薪资,李总就把方案扔在桌上,
声音一下子提高了:“这就是星途科技的水平?你一个新人做的东西也敢拿出来?
”我愣了一下,赶紧说:“李总,这份方案是我们核心小组一起制定的,
还经过了CEO审核,数据都是……”“CEO审核又怎么样?”他打断我,
指着方案上的“宣讲会时间”说,“你们定在周三下午,
不知道我们学校周三下午有选修课吗?学生根本没时间来!还有这个薪资,
比去年B公司给的还低,怎么吸引学生?”他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我头上,
我赶紧解释:“李总,我们选周三下午是因为您之前说周三有空,
薪资方面……我们今年增加了绩效奖金,综合收入比去年B公司高5%。
”“我有空有什么用?关键是学生!”他拍了拍桌子,“绩效奖金都是虚的,
学生要看实发工资!我看你们根本没诚意合作,就是随便拿个方案来应付!
”旁边的王老师想打圆场:“李总,林小姐也是第一次对接,可能不太了解情况,
我们再商量商量……”“商量什么?”李总瞪了王老师一眼,“这种不专业的方案,
有什么好商量的?要么你们重新做,要么就别合作了!”我站在原地,脸又红又烫,
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明明提前跟王老师确认过时间,也反复核算过薪资,
怎么会变成这样?难道真的是我太不专业了?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
陆承宇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身后跟着张组长。我惊讶地看着他:“陆总,
您怎么来了?”他没看我,走到李总面前,伸出手:“李总,我是星途科技的陆承宇,
抱歉来晚了,刚才在路上堵车。”李总没想到陆承宇会来,愣了一下,
才站起来握手:“陆总,您怎么亲自来了?”“A大是我们重点合作的院校,
我当然要亲自过来。”陆承宇坐在李总对面,把手里的文件递给他,
“这是我们根据A大的课程表调整的宣讲会时间,改到了周四晚上,
学生没课;还有薪资明细,实发工资比去年B公司高8%,绩效奖金另外算,都写在里面了。
”李总接过文件,翻了翻,脸色缓和了点,但还是说:“陆总,不是我故意刁难,
主要是你们这个新人太不专业了,连我们学校的课程表都没查……”“李总,
”陆承宇打断他,语气很平静,“这份方案的核心逻辑是我定的,时间和薪资也是我确认的,
林晚只是负责汇报,有问题应该找我,不是她。”他顿了顿,继续说:“我们做方案前,
确实跟王老师确认过您的时间,以为您会协调学生时间,是我们考虑不周,没提前查课程表,
这是我们的错。不过薪资方面,我们是有诚意的,不仅实发工资提高,
还会为A大的学生提供专属实习补贴,表现优秀的实习生可以直接转正。
”李总的眼睛亮了亮——专属实习补贴和直接转正,对学生来说是很大的吸引力。
他看着文件,点了点头:“陆总,您这个调整很到位,不过我还得跟学校领导商量一下,
明天给您答复。”“没问题,”陆承宇站起来,“辛苦李总了,有消息随时联系我。
”走出招生办,我跟在陆承宇身后,心里又愧疚又感激——要不是他及时赶来,
这次对接肯定会搞砸,而且他还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没让我受委屈。
张组长拍了拍我的肩膀:“没事了,陆总早就料到可能会有问题,特意推了会议赶过来的。
”我惊讶地看向陆承宇,他没看我,只说:“先回公司,还有其他事要处理。”车上,
我小声对陆承宇说:“陆总,谢谢您,今天要是没有您,我肯定搞砸了。”他看了我一眼,
语气没那么冷了:“不用谢,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只是经验不足。以后对接客户,
要多查点资料,不仅要确认对方的时间,还要了解对方的需求和限制,
比如学校的课程表、企业的合作偏好,这些都很重要。”“我知道了,陆总,
以后我会注意的。”我认真地说。回到公司,陆承宇让我去他办公室,
把一份“客户对接注意事项”递给我:“这里面写了不同类型客户的对接技巧,
还有常见问题的应对方法,你回去看看,下次对接前先跟我或者张组长沟通一下。
”我接过文件,心里暖暖的:“谢谢陆总,我一定好好看。”走出办公室,
王浩和刘佳围过来问我情况,我把对接会的事说了一遍,提到陆总赶来帮忙,还帮我揽责任,
王浩笑着说:“我就说陆总人不错吧,虽然平时严了点,但关键时候很护着下属。
”刘佳也说:“是啊,以前有个同事跟客户对接出了错,陆总也是帮着解决,
没让同事受委屈。”我心里更感激陆承宇了,也更想把这个项目做好——不仅是为了自己,
也是为了不辜负他的信任和帮助。下午,我认真看了陆承宇给我的“客户对接注意事项”,
里面写得很详细:对接政府部门要注重流程和规范,对接高校要关注学生需求和学校政策,
对接企业要突出合作共赢点;遇到客户刁难,先道歉再解决问题,不要争辩,
实在解决不了就及时汇报。我把这些要点记在笔记本上,
还在旁边画了重点符号——我怕自己忘了,以后对接客户时能随时翻看。晚上,
李总给陆承宇打电话,说学校领导同意合作,让我们下周提交详细的宣讲会流程。
陆承宇把消息告诉我们,核心小组的人都很开心,张组长还说“等项目成功了,
我们一起聚餐庆祝”。我看着大家开心的样子,
心里也很激动——这是我第一次参与重要项目,虽然遇到了困难,但在大家的帮助下,
终于有了进展。下班的时候,陆承宇路过我工位,说:“明天跟我一起去B大对接,
提前准备好方案,有问题随时问我。”我赶紧点头:“好的,陆总,我今晚就准备。
”他点了点头,走了。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充满了信心——有陆总在,还有大家的帮助,
我一定能顺利完成对接,把高校推广项目做好。那天晚上,我又熬夜准备B大的对接方案,
不过这次我没慌,先查了B大的课程表、就业情况,还跟刘佳介绍的辅导员沟通,
了解学生的需求,然后结合陆承宇给的注意事项,制定了详细的方案,
还准备了几个备选方案,以防出现意外。凌晨一点,方案终于准备好,我打印出来,
又检查了一遍,确认没问题后,才保存文件。躺在床上,我想起白天陆总帮我解围的样子,
还有他给我的文件和建议,心里甜甜的——我好像有点喜欢上他了,
这种喜欢不是因为他是CEO,而是因为他的细心、负责,还有在我遇到困难时伸出的援手。
我赶紧摇摇头,把这个念头压下去——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谈恋爱的,
而且我们身份差距太大,根本不可能。可不管我怎么压,心里还是忍不住想起他,
想起他温和的眼神,想起他递过来的热咖啡,想起他帮我揽责任的样子……那天晚上,
我又没睡好,不过这次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心里的小秘密。第二天早上,
我把B大的对接方案交给陆承宇,他看了看,点了点头:“不错,考虑得很周全,
比上次进步多了。”我笑着说:“谢谢陆总,都是您教得好。”他愣了一下,
嘴角好像微微上扬了一下,不过很快又恢复了平时的表情:“走吧,去B大。”坐在车上,
我看着窗外的风景,心里暗暗发誓:林晚,加油!不管能不能跟陆总在一起,
都要把工作做好,成为一个值得他信任的下属,这样才不辜负他的帮助。而我没想到,
这次B大的对接会很顺利,李总不仅同意合作,还推荐了其他高校的招生办主任跟我们认识,
项目进展越来越顺利,
我和陆承宇的接触也越来越多……第5章:芒果过敏的“小细节”B大对接会顺利结束后,
项目终于进入稳定推进阶段。张组长提议核心小组一起吃顿加班餐,
说是“犒劳大家最近的辛苦”,还特意让我订餐厅——毕竟前两次对接会我受了不少委屈,
这次也算是让我“当回主人”。我选了公司附近一家口碑不错的湘菜馆,提前订了个包厢,
还特意问了同事们的口味:王浩不吃辣,刘佳爱吃鱼,张组长喜欢吃素菜。至于陆承宇,
我犹豫了半天,还是没敢问——总觉得跟他太客气,反而显得生分,只能默默备注“少辣,
清淡为主”。晚上七点,大家都准时到了餐厅。陆承宇是最后来的,他刚开完会,
领带松了点,袖口挽到小臂,比平时多了点烟火气。一进门,王浩就笑着说:“陆总,
您可算来了,就等您开饭呢!”陆承宇笑了笑,坐在我旁边的位置——包厢是圆桌,
我本来想坐在角落,可张组长硬是把我拉到主位旁边,说“你是功臣,该坐这儿”,
结果陆承宇一进来,就自然地坐在了我旁边,我瞬间感觉耳朵有点烫,赶紧拿起菜单假装看。
菜很快上齐了,香辣鱼、小炒黄牛肉、清炒时蔬,还有王浩特意要的番茄炒蛋。
大家边吃边聊,聊项目进展,聊公司趣事,气氛很热闹。刘佳夹了一块鱼给我:“林晚,
这鱼超好吃,你尝尝。”我刚要接,陆承宇突然开口:“等一下,服务员,
麻烦换份芋圆甜品过来,不要芒果的。”我愣了一下,看向他:“陆总,您不吃芒果吗?
”他没直接回答,反而看向我:“你不是对芒果过敏吗?菜单上的甜品默认加芒果,
换份没芒果的,大家都能吃。”我心里“咯噔”一下,猛地想起——入职体检时,
我在健康备注里写了“芒果过敏”,当时只是随便填的,没想到他居然记得!
旁边的张组长也惊讶地说:“林晚,你对芒果过敏啊?我都不知道!”我有点不好意思,
挠了挠头:“嗯,从小就过敏,吃一点就会起疹子。”王浩笑着说:“陆总您也太细心了吧,
连这个都记得!我们天天跟林晚一起工作,都不知道呢!”陆承宇喝了口茶,
语气很平淡:“看体检报告的时候看到的,顺手记下来了。”可我知道,他每天那么忙,
要管公司那么多事,怎么会“顺手”记一个小员工的过敏情况?
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暖烘烘的。这时,服务员把芋圆甜品端了上来,
是紫薯和红豆味的,没有一点芒果。陆承宇先给我盛了一碗:“尝尝,这家甜品不错。
”我接过碗,小声说:“谢谢陆总。”低头吃了一口,甜而不腻,心里更甜了。吃完饭,
大家准备回公司继续加班——项目还没完全结束,还有很多细节要确认。陆承宇开车来的,
说可以顺路送我和张组长回去。张组长笑着说:“不用啦,我家跟你们不顺路,
我自己打车就行,你送林晚吧,她住得远。”我赶紧说:“不用麻烦陆总,
我自己坐地铁就行!”可陆承宇已经拿起车钥匙:“走吧,正好顺路。”我没办法,
只能跟着他走出餐厅。晚上的风有点凉,我下意识地裹了裹外套。
陆承宇看了我一眼:“冷吗?车上有外套,你可以披一下。”“不用,不冷。”我赶紧摇头,
生怕再麻烦他。车上,他没说话,我也没敢开口,只能看着窗外的夜景。过了一会儿,
他突然说:“上次A大对接会,谢谢你。”我愣了一下:“陆总,您谢我什么?
明明是您帮了我。”“谢谢你没慌。”他目视前方,“第一次跟客户对接就遇到刁难,
能保持冷静,已经很不错了。”我心里一暖,原来他都看在眼里。
我小声说:“其实我当时快哭了,还好您来了。”他笑了笑:“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不用怕,
直接给我打电话。客户刁难很正常,我们做项目的,既要坚持原则,也要懂得灵活应对,
不用自己扛着。”“我知道了,陆总。”我认真地说。快到我住的小区时,
他突然说:“对了,下周有个行业峰会,在国际会展中心,你跟我一起去。
”我惊讶地看着他:“我?去峰会?”“嗯,”他点头,“峰会上有很多高校的就业办主任,
还有其他公司的市场负责人,你去认识认识,对以后对接项目有好处。
我已经让助理把资料发给你了,你提前准备一下,到时候可能要你发言。
”我心里又惊又喜——行业峰会啊,都是大佬级别的人物,我一个刚转正的新人能去,
还能发言,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谢谢陆总!我一定好好准备!”我激动地说。
他笑了笑:“不用谢,这是你应得的。你在项目里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
”车停在小区门口,我解开安全带,刚要下车,他突然叫住我:“林晚。
”我回头看他:“陆总,还有事吗?
”他从副驾驶储物格里拿出一个文件夹:“这是峰会的嘉宾名单,还有可能会问到的问题,
你回去看看,有不懂的就问我。”我接过文件夹,心里满是感激:“谢谢陆总,您太贴心了。
”他挥了挥手:“快回去吧,早点休息,明天还要上班。”我点点头,下车后,
看着他的车消失在夜色里,才抱着文件夹往小区走。打开文件夹,
里面不仅有嘉宾名单和问题,还有他手写的备注:哪个嘉宾喜欢聊高校就业政策,
哪个嘉宾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甚至连发言时的语速、语气都写了建议。我坐在小区的长椅上,
看着文件夹里的笔记,眼泪差点掉下来——他明明那么忙,却还为我考虑得这么周全。
我想起之前对他的害怕,对他的疏远,
突然觉得很可笑——其实他根本不是什么高冷的CEO,只是不善于表达而已,他的心,
比谁都细,比谁都暖。回到出租屋,我把文件夹放在桌上,认真地看了起来。
峰会的资料很多,嘉宾名单有几十页,可能会问到的问题有二十多个,我一个一个地查资料,
写答案,还对着镜子练习发言——我不想让他失望,更想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个机会。
凌晨两点,我终于把资料看完了,还把重点内容整理成了笔记。躺在床上,
我想起晚上他记得我芒果过敏的样子,想起他给我盛甜品的样子,
想起他跟我说“不用自己扛着”的样子,心里忍不住泛起涟漪——我好像真的有点喜欢他了,
不是因为他的身份,不是因为他的帮助,而是因为他的细心,他的温柔,他的一切。
可我也知道,我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了——他是CEO,我是小员工;他出身优渥,
我家境普通;他站在金字塔顶端,我还在底层努力打拼。我们就像两条平行线,偶尔交汇,
最终还是会回到各自的轨道。我摇了摇头,把这个念头压下去——现在最重要的是做好项目,
做好峰会发言,其他的事,想再多也没用。第二天早上,我去公司的时候,
特意提前了半小时,把整理好的峰会笔记递给陆承宇:“陆总,这是我准备的笔记,
您看看有没有问题。”他接过笔记,翻了翻,点了点头:“不错,很详细。明天开会的时候,
不用紧张,就像平时汇报工作一样就行。”“嗯,我知道了。”我笑着说。
他突然抬头看我:“对了,昨天的甜品,好吃吗?”我愣了一下,赶紧点头:“好吃,
特别好吃!谢谢您记得我过敏的事。”他笑了笑:“不用谢,同事之间,互相照顾是应该的。
”同事之间……我心里微微一沉,可还是笑着说:“嗯,同事之间应该互相照顾。
”转身回到工位,我打开电脑,开始准备峰会的发言PPT。虽然心里有点失落,
但更多的是庆幸——还好他只把我当同事,这样我就不会有不该有的期待,
就不会因为感情影响工作。可我没想到,感情这种东西,不是说压就能压下去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的每一个小细节,每一次关心,都像小石子一样,
在我心里激起层层涟漪,让我越来越无法忽视自己的心意。比如,
他会在我熬夜改方案的时候,默默留下一杯热牛奶;会在我感冒的时候,
让助理给我送感冒药;会在我因为李姐的刁难而难过的时候,找我谈心,
安慰我……这些小事,像一束束光,照亮了我在大城市打拼的疲惫,也让我越来越依赖他,
越来越喜欢他。峰会那天,我穿着新买的西装,紧张得手心冒汗。陆承宇看出了我的紧张,
递给我一瓶水:“别紧张,有我在。”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我看着台下的嘉宾,
看着坐在第一排的陆承宇,突然就不紧张了。我按照准备好的内容,
有条不紊地介绍了星途科技的高校推广项目,还回答了嘉宾们的问题。发言结束后,
台下响起了掌声,陆承宇对着我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认可。峰会结束后,
有很多高校的就业办主任来找我交换名片,说想跟星途科技合作。陆承宇笑着说:“林晚,
不错啊,收获满满。”我不好意思地说:“都是您教得好,要是没有您,我肯定不行。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跟我没关系。走吧,带你去吃好吃的,
庆祝一下。”那天,他带我去了一家很有格调的西餐厅,点了我爱吃的牛排,
还点了没有芒果的甜品。吃饭的时候,他跟我聊了很多,聊他刚创业的时候的困难,
聊他对未来的规划,聊他对市场部的期待……我认真地听着,看着他眼里的光,
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也许,我不用那么自卑,也许,我们之间,
不是没有可能……可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我压下去了——我怕自己只是一厢情愿,
怕自己会受伤,更怕会影响我们之间的同事关系。吃完饭,他送我回家。车停在小区门口,
我刚要下车,他突然叫住我:“林晚。”我回头看他:“陆总,还有事吗?”他犹豫了一下,
说:“下周项目就要结束了,到时候我们一起去旅游吧,就当是团建。”我愣了一下,
然后笑着说:“好啊,谢谢陆总!”他看着我,笑了笑:“快回去吧,早点休息。
”我点点头,下车后,看着他的车消失在夜色里,心里满是期待——期待项目结束,
期待团建旅游,更期待……能跟他有更多的接触。可我没想到,就在项目快要结束,
我以为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所有的平静,
也让我和陆承宇之间的关系,变得岌岌可危。
第6章:苏曼空降的“晴天霹雳”项目结束前一周,公司突然通知开全员大会,
说是有重要领导要来视察工作。大家都很紧张,提前整理了工位,
还特意穿了正装——毕竟是“重要领导”,谁也不想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我也不例外,
早上特意穿了新买的白色衬衫,还把头发扎成了马尾,看起来更精神一点。
会议定在上午十点,在公司的大会议室,能容纳两百多人。我提前十分钟到了,
找了个中间的位置坐下,刚拿出笔记本,就看见张组长走了进来,脸色有点复杂。“林晚,
”她坐在我旁边,小声说,“一会儿来的领导,是集团总部派来的项目督导,叫苏曼,
你注意点态度,别出什么错。”我点点头:“知道了,张组长。
”心里却有点疑惑——不就是个项目督导吗?张组长为什么这么紧张?十点整,
会议准时开始。CEO陆承宇和其他高管坐在主位上,然后,
一个穿着红色西装、踩着高跟鞋的女人走了进来,长发披肩,妆容精致,气场十足。
她一进来,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介绍一下,”陆承宇站起来,指着那个女人,
“这位是苏曼,集团总部派来的项目督导,负责协助我们推进后续的项目合作。苏曼,
这是我们公司的员工。”苏曼笑了笑,走上台:“大家好,我是苏曼,以后请多指教。
”她的声音很好听,可我总觉得她的眼神里带着点审视,尤其是在看向我的时候,
停留了好几秒,让我心里有点不舒服。会议结束后,苏曼让核心小组的人留下,
说是要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我们坐在小会议室里,苏曼坐在主位上,陆承宇坐在她旁边。
她先让张组长汇报项目进展,张组长说完后,她点了点头,然后把目光转向我:“林晚是吧?
我看了你的简历,刚转正没多久就能参与这么重要的项目,挺厉害的嘛。
”我赶紧说:“谢谢苏总,都是团队的功劳,陆总和张组长也帮了我很多。”她笑了笑,
没说话,反而看向陆承宇:“承宇,没想到你现在这么会培养新人了,
以前你可是连老员工都严格得很呢。”“承宇”?我愣了一下,他们居然这么熟?
陆承宇的脸色没什么变化,语气很平淡:“项目需要新人的活力,林晚做得不错,值得培养。
”苏曼挑了挑眉,没再追问,而是开始问项目的细节:“高校合作的后续跟进是谁负责?
宣讲会的流程有没有备份?学生的反馈数据在哪里?”我一一回答,把准备好的资料递给她。
她翻了翻,突然说:“林晚,你这资料整理得太乱了,重点不突出,我看着都费劲。这样吧,
你今天晚上把资料重新整理一遍,按照我的要求改,明天早上交给我。”我愣了一下,
看了看时间——现在已经下午五点了,她的要求很细致,要分模块整理,
还要加数据分析图表,晚上肯定要熬夜了。张组长想帮我说话:“苏总,
林晚今天还有其他工作要做,要不……”“怎么?”苏曼打断她,语气有点冷,
“张组长是觉得我要求太高了?还是觉得林晚能力不行,做不了?”张组长脸色变了变,
没再说话。我赶紧说:“苏总,没问题,我今晚一定改好,明天早上交给您。
”苏曼满意地点点头:“好,我相信你能做好。对了,承宇,晚上有空吗?我们好久没见了,
一起吃个饭吧。”陆承宇看了看我,说:“不了,我还有事,要留在公司加班。
”苏曼的脸色僵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那好吧,下次再约。”会议结束后,我回到工位,
开始整理资料。王浩走过来,小声说:“林晚,你别往心里去,苏总就是这样,对谁都严格。
”刘佳也说:“是啊,我听说她在总部的时候,就以严格出名,你多忍忍就好了。
”我点点头,开始对着电脑整理资料。晚上七点,同事们都走了,
办公室里只剩下我和陆承宇——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加班,灯一直亮着。我泡了杯咖啡,
继续工作。资料很多,
要分“高校对接情况”“宣讲会流程”“学生反馈”“后续计划”四个模块,
每个模块都要加图表,还要写总结。我一边整理,一边叹气——这要是平时,肯定能做好,
可今天苏曼的态度让我心里很不舒服,总觉得她是故意针对我。十点半,
我终于把资料整理得差不多了,刚要保存,电脑突然蓝屏了!我慌了,赶紧重启电脑,
可重启后,文件居然不见了!我反复找了好几遍,都没找到,
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我熬了这么久,居然全白费了!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
陆承宇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杯热牛奶:“还没弄完?我看你灯还亮着……怎么哭了?
”我赶紧擦了擦眼泪,哽咽着说:“陆总,电脑蓝屏了,资料全没了……”他走过来,
看了看电脑,然后坐在我旁边,打开控制面板:“别慌,我帮你找找,可能还能恢复。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眼神专注。我坐在旁边,看着他的侧脸,
心里满是感激——每次我遇到困难,他都会出现,帮我解决问题。过了大概二十分钟,
他终于找到了文件:“找到了,只是暂时丢失,已经恢复了,下次记得随时保存。
”我接过电脑,小声说:“谢谢陆总,您真是我的救星。”他笑了笑,
把热牛奶递给我:“先喝点牛奶,暖暖胃,别太累了。”我点点头,喝了口牛奶,
心里暖暖的。他看了看我的资料:“整理得不错,比之前清晰多了,苏总应该会满意的。
”“希望吧。”我小声说。他拍了拍我的肩膀:“别担心,有我在。快弄完早点回去休息,
明天还要交资料呢。”“嗯。”他走后,我赶紧把资料保存好,又打印出来,检查了一遍,
确认没问题后,才收拾东西回家。第二天早上,我把资料递给苏曼,她翻了翻,
点了点头:“不错,比昨天好多了。林晚,以后做事要细心点,别总是丢三落四的。
”我赶紧说:“谢谢苏总,我知道了。”她笑了笑,突然说:“对了,林晚,
你跟承宇很熟吗?我看他好像很照顾你。”我心里一紧,赶紧说:“没有,
陆总只是对下属比较照顾,对大家都一样。”她挑了挑眉,没再说话,
而是让我去她的办公室,说有新的工作要安排。我跟着她走进办公室,她坐在沙发上,
让我坐在对面,然后递给我一份文件:“这是新的高校合作名单,你去对接一下,
下周之前必须搞定。”我接过文件,看了一眼,愣住了——名单上有十所高校,
都是之前没接触过的,而且距离很远,有的在郊区,有的甚至在邻市,
一周之内根本不可能对接完!“苏总,”我犹豫了一下,说,“这十所高校距离都很远,
而且我们没有他们的联系方式,一周之内可能……”“可能什么?”她打断我,语气很不好,
“林晚,我看你就是不想做吧?承宇说你能力强,我看也不过如此。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还怎么留在核心小组?”我咬了咬嘴唇,没说话——我知道,跟她争辩没用,
只能硬着头皮答应。“好,苏总,我一定在一周之内对接完。”“这还差不多。
”她满意地点点头,“去吧,别让我失望。”走出办公室,我拿着文件,
心里满是委屈——她明明就是故意刁难我,可我却不能反抗,只能默默承受。回到工位,
王浩看到我脸色不好,问我怎么了。我把事情跟他说了一遍,
他生气地说:“苏总也太过分了!一周对接十所高校,还是没接触过的,这根本不可能!
我跟你一起去对接!”刘佳也说:“是啊,我们一起去,人多力量大,总能完成的。
”我看着他们,心里暖暖的:“谢谢你们,不过不用了,这是苏总交给我的任务,
我自己来吧,别连累你们。”“什么连累不连累的,我们是团队啊!”王浩说。就在这时,
陆承宇走了过来,他看了看我手里的文件,又看了看我的脸色,说:“苏总给你安排的任务?
”我点点头:“嗯,让我一周之内对接完这十所高校。”他皱了皱眉,
拿过文件看了看:“这十所高校里,有三所已经跟其他公司合作了,还有两所最近在放假,
根本对接不了。苏总应该知道这些情况,她是故意的。”我心里一沉,果然是故意的!
“陆总,那我该怎么办?”我小声问。他想了想,说:“你先对接能联系上的高校,
实在对接不了的,我跟苏总说。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有我在,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我看着他,心里满是感激:“谢谢陆总。”他笑了笑:“不用谢,快去工作吧,
有问题随时找我。”接下来的一周,我每天都在跑高校,有时候一天要跑两三个地方,
累得脚都磨破了。陆承宇每天都会问我对接情况,还会帮我联系一些高校的就业办主任,
让对接顺利了不少。周五那天,我终于对接完了七所高校,
剩下的三所确实对接不了——两所放假,一所已经合作。我把对接情况整理成报告,
递给苏曼。她翻了翻,脸色很不好:“林晚,我让你对接十所,你只对接了七所,
你是不是觉得我好糊弄?”我赶紧说:“苏总,剩下的三所对接不了,
一所已经跟其他公司合作了,另外两所最近在放假……”“我不管什么原因!”她打断我,
把报告扔在桌上,“我要的是结果,不是理由!你要是做不了,就别占着核心小组的位置,
有的是人能做!”我咬了咬嘴唇,没说话——我知道,跟她争辩没用,只能默默承受。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陆承宇走了进来:“苏总,剩下的三所高校对接不了,
是客观原因,跟林晚没关系。我已经跟总部沟通过了,他们也同意延后对接。
”苏曼愣了一下,看向陆承宇:“承宇,你居然为了她,跟总部沟通?”“我只是就事论事。
”陆承宇走到我身边,拿起桌上的报告,“林晚这周很努力,每天跑好几个地方,
脚都磨破了,你不能这么对她。”苏曼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她看着我,
眼神里满是敌意:“林晚,你等着,这事没完。”说完,她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只剩下我和陆承宇,我看着他,眼泪差点掉下来:“陆总,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