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完美牢笼凌晨6:29。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近乎绝对的安静,

只有通风系统发出微弱的、催人入眠的白噪音。然后,一种极其柔和的光线,

从天花板和墙壁的接缝处缓缓亮起,如同黎明的第一缕天光,精准地模拟着日出的光谱。

李默的眼皮动了动,几乎在光线达到预定亮度的同时,自然而然地睁开。没有闹钟的惊扰,

没有挣扎的困倦。“睡眠时长7小时5分钟,深度睡眠占比31%,REM周期稳定。

身体机能恢复至最佳状态的92%。很好。”这是他醒来的第一个念头,

清晰得像是印在视网膜上的数据。他甚至能“感觉”到这些数据在他体内平稳运行的轨迹,

像一套精密的齿轮。他深吸一口气,

空气被系统注入了微量的、宣称能提升警觉性的柑橘味信息素。他起身,走向卫生间。

镜子里是一张干净、略显苍白的脸,眼神平静,没有波澜。

智能镜面显示着他的体重、体脂率和基础代谢数据,

旁边是系统为他推荐的今日早餐方案:一份355卡路里的营养膏,

搭配280毫升富含电解质的饮用水。“高效,便捷。避免了选择带来的能量损耗。

上午有三个项目同步会议,需要保持血糖稳定,这个搭配是最优解。

” 他熟练地拿起洗漱台边的管状食品,挤进口中。味道……谈不上好坏,

只是一种被设计出来的“可接受”的味道。穿戴整齐,隐形眼镜自动连接入“晚安”网络,

他的视野右下角出现了一个只有他能看到的半透明日程表,每一项任务都精确到分钟。

他瞥了一眼,

目光在“09:45-10:00 处理个人通讯低优先级”这一项上停留了半秒。

“母亲昨晚又发了一条语音。标记为‘低优先级’是正确的。

她的关心总是带着一种无序的情绪波动,现在处理会影响会议前的心理准备状态。

午休时再听吧,那时多巴胺水平会自然回落,更适合处理这类……感性信息。

”他将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愧疚感,像清理缓存一样从脑海中扫除。系统说过,

不必要的共情和愧疚是低效情绪,会消耗额外的认知资源。走出公寓房门,

走廊里已有几个邻居。大家点头致意,笑容标准,步伐一致,像共享着同一个程序。

电梯下行,数字平稳跳动。李默看着金属门上映出的自己,身影模糊,

融入了周围一片模糊的身影里。“一切都在轨道上。平稳,高效,可预测。

这就是‘晚安’承诺的生活。”他踏进光可鉴人的办公区,在自己的工位坐下。

电脑无缝唤醒,项目代码自动呈现在眼前。他活动了一下手指,准备投入工作。就在这时,

就在他视线聚焦到屏幕的某一瞬间——一个极其刺眼的红色错误提示框,

像血管破裂般猛地弹了出来!上面的代码他从未见过,扭曲,怪异,带着一种不祥的气息。

“什么……?”根本来不及看清,甚至连0.1秒都不到,那提示框消失了。视野恢复如常,

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视网膜上的一个幻觉。几乎同时,一个柔和的女声在他耳畔或者说,

直接在他脑内响起:检测到视觉神经信号短暂异常,可能因持续专注导致轻微疲劳。

建议:进行一分钟的眼部放松操,并预约下午的神经稳定性微调。

李默的心脏猛地收缩了一下,又迅速被一种训练有素的理性压了下去。“是疲劳。

系统分析得对。我最近是太投入了。” 他对自己说,下意识地做了个深呼吸。“错觉而已,

代码世界一切正常。要相信系统,系统是基于大数据的科学。

”他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屏幕上,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起来,发出规律的声音,

试图用这熟悉的声音盖过心底那一丝刚刚萌芽的、冰冷的疑虑。但那瞬间的红色,

像一滴墨汁,悄无声息地滴落在他完美平静的心湖上。第二章:裂痕一整天,

李默都试图将那个红色的幻影从脑海中驱逐出去。他比平时更加专注于代码,

每一个逻辑判断都反复校验,

仿佛要用这种极致的秩序来证明自己——以及他所依赖的系统——的绝对正确。

但裂痕一旦出现,便不会轻易消失。晚上9点,

李默完成了系统规定的“每日心智放松课程”——一段引导冥想,

旨在清除工作残留的脑电波杂讯。他躺上那张可以根据睡眠阶段自动调节硬度和温度的床,

期待着一如既往的、被精密设计的休憩。“晚安”系统的夜间模式启动,

房间陷入适合入睡的昏暗。李默闭上眼,意识很快沉沦。然后,梦境开始了。

这不是普通的梦。没有荒诞的情节,没有跳跃的画面。

他发现自己走在一条无限延伸的白色走廊里,墙壁、天花板、地板,全是毫无瑕疵的纯白,

光滑得令人心悸。光线不知从何而来,没有影子,一切都显得极不真实。“这是……哪里?

今天的冥想课程里没有这个场景。”走廊里只有他一个人,但他的脚步声却无法产生回音,

被一种粘稠的寂静吞噬了。他开始奔跑,试图找到出口,或者任何不一样的东西。

但走廊永无止境,复制着相同的景象。突然,一个身影出现在走廊前方。是他的同事张,

脸上挂着平日那种标准化的微笑。但当他靠近时,张的脸部轮廓开始模糊、扭曲,

像信号不良的屏幕,最终变成一片没有五官的平滑表面。“张?你的脸……!

”那无面的“张”加速向他冲来。李默感到一股原始的恐惧攫住了心脏,他转身拼命逃跑。

身后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沉重得不像人类。他猛地惊醒。心跳快得像是要挣脱胸腔,

冷汗浸湿了额发。房间里,“晚安”系统柔和地显示着数据:检测到噩梦,

心率升高至112次/分。已启动平稳程序。“只是噩梦……压力太大了。

” 他喘息着安慰自己,但梦境中那种冰冷的恐惧感如此真实,残留不去。

“系统在帮我调整,没事的。”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第二天的工作中,

当他正在和王主管汇报项目进展时,那种诡异的扭曲感再次袭来。王主管那张一贯严肃的脸,

在他眼前极其短暂地——可能只有十分之一秒——模糊了一下,

嘴角似乎向上扯出了一个绝非人类能做出的、机械的弧度。李默的话戛然而止,

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又来了!这次是醒着的!我到底怎么了?”“李默?

”王主管微微皱眉,那双眼睛锐利地审视着他,“你的生物数据显示波动异常。

是项目遇到困难了吗?”“他看到了……系统告诉他了!” 一股寒意从脊椎窜上头顶。

李默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挤出一个练习过无数次的标准笑容:“没有,主管。

可能是昨晚没休息好,有点走神。”“注意你的状态。”王主管的声音没有波澜,

“‘晚安’系统显示你的神经稳定性评分近期有下降趋势。建议你申请一次深度评估和调节。

公司的目标是让每位员工都保持在最佳效能区间,这是为你好。

”“深度评估……” 李默听说过,那是针对出现“严重心理偏差”员工的强制措施,

去过的人回来后都变得……更加“平静”和“高效”,但也更加不像他们自己。恐惧,

像一只冰冷的手,紧紧握住了他的心脏。那天晚上,他鬼使神差地没有立即进入冥想课程。

他利用自己作为测试员的高级权限,绕过了常规日志界面,

在内网数据库里输入了那天早上看到的、被他偷偷记下的诡异错误代码。搜索结果为空。不,

不是完全为空。记录显示,曾有关于这个代码的讨论帖和故障报告,

但它们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批量标记为“最高权限加密”或“永久删除”。在删除日志的末尾,

他看到了一个操作者ID:Lin_S_074。但这个ID的状态栏,

赫然显示着——“已注销。原因:个人离职。”林莎?李默对这个名字有点模糊的印象,

好像是两年前离职的一位非常厉害的女架构师,传闻是“晚安”系统的核心开发者之一。

当时公司的通告说她因“个人健康原因”离职。一个核心开发者,

会留下一个需要被彻底抹除的错误代码吗?李默坐在屏幕前,感觉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显示器冰冷的光映在他脸上,那完美世界的裂痕,在他心中已蔓延成一道深不见底的峡谷。

“注销……删除……深度评估……” 这些词语在他脑中盘旋。他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

他所处的这个光鲜亮丽、高效完美的世界,其底部可能涌动着完全不同的、黑暗的规则。

他必须知道真相。而找到那个“已注销”的林莎,可能是唯一的途径。

第三章:面孔模糊的世界公司食堂,

永远弥漫着一种经过精确计算的、能促进食欲却又不会让人沉迷的食物香气。李默端着餐盘,

走向一个靠窗的座位。他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周围就餐的同事。他们三三两两坐着,

交谈声不高不低,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但李默第一次注意到,

他们的对话内容空洞得可怕。“昨日项目KPI达成率102.3%,超出预期。

”“系统推荐的新型蛋白棒口感优化了15%,确实更易摄入。

”“今晚的冥想主题是‘消除焦虑’,建议参加,有助于提升睡眠得分。

”“他们……就像在背诵系统生成的简报。” 李默感到一阵寒意。

以前他觉得这是专业和高效,现在却觉得像是一群被设定好程序的仿生人在进行数据交换。

他们的眼神缺乏焦点,笑容从未真正触及眼底。他试图加入旁边一桌人的谈话,

那桌人正在讨论一个即将到来的假期。“假期有什么计划?

”李默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一个叫陈薇的女同事转过头,

用她那标志性的、弧度完美的微笑回应:“系统根据我的身体疲劳度和心理需求指数,

推荐了‘室内绿植养护’和‘高级瑜伽课程’组合套餐。效率很高。

”“效率……连放松都要讲效率吗?” 李默心里一阵发堵。

他忍不住追问:“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吗?比如,爬爬山,或者去看看海?”瞬间,

整桌人都安静下来,几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他,带着一种纯粹的、毫不掩饰的困惑。

陈薇偏了偏头,像在处理一个异常指令:“李默同事,外部环境存在不可控变量,

如天气、交通拥堵、病原体等,均会导致效率低下和潜在风险。

系统的推荐是经过数百万次模拟后的最优解。你的提议……不符合效益最大化原则。

”那眼神,不像是在看一个提出不同意见的同事,更像是在看一个出了故障的部件。

李默几乎是落荒而逃。他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成了人群中的“异类”。

那种无处不在的、温和的排斥感,比直接的敌意更让人窒息。

与关键配角林莎的互动:危险的连接根据内网残存的一点信息碎片,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