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深知,仅仅让自家庄稼丰收还远远不够,要彻底改变家庭和村子的命运,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就在她沉思之际,一群村民朝着她家农田走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村里有名的大嗓门王婶,她双手叉腰,脸上带着几分疑惑与好奇:“谭家闺女,你家这庄稼咋就长得这般好?
你到底使了啥法子?”
谭纯笑着迎上去,耐心解释道:“王婶,其实也没啥特别的,就是翻地的时候深一些,让土壤能更好地透气蓄水;选种要挑颗粒饱满的,把种子在温草木灰水里泡一泡能防病害;施肥呢,除了农家肥,再加上些绿肥,营养更全面。”
村民们听着谭纯的话,有的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有的却还是满脸怀疑。
李大爷皱着眉头,哼了一声:“哼,这些说法闻所未闻,真有你说的那么神?
别是瞎编来哄我们的吧。”
谭纯并不生气,依旧温和地说:“李大爷,您要是不信,明年可以试试我这法子,眼见为实嘛。
您看我家这庄稼,从种下去到现在,一首都比别家的长得好,这可不是假的。”
这时,张大哥站出来说:“我觉得谭家妹子说的有道理,你看她家庄稼,叶子又绿又大,秆子也粗壮,说不定真能增产。
我明年愿意试试。”
有了张大哥带头,一些年轻些、思想相对开放的村民也纷纷表示愿意尝试。
但仍有不少像李大爷这样的老辈人,抱着保守的态度,不愿轻易改变。
谭纯看着村民们不同的反应,心中明白,改变大家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她转身对家人说:“爹、娘,咱们今年一定要把这庄稼种好,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样以后就会有更多人相信咱们了。”
谭纯的父母看着懂事的女儿,眼中满是欣慰与支持。
接下来的日子里,谭纯更加忙碌了。
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赶到田里查看庄稼的生长情况。
清晨的田野,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空气中带着泥土的芬芳和庄稼的青涩气息。
谭纯穿梭在田间,仔细观察着每一株作物,用手轻轻触摸着叶片,感受它们的质地,闻着叶片散发的味道,判断是否有病虫害的迹象。
除了关注自家的庄稼,谭纯还会抽出时间,为那些愿意尝试新方法的村民提供指导。
她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分辨种子的好坏,如何把握施肥的量和时机。
在她的帮助下,这些村民家的庄稼也渐渐有了起色。
随着夏天的到来,天气愈发炎热。
太阳像个大火球,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庄稼地里的泥土都被晒得干裂。
谭纯看着干裂的土地,心急如焚。
她知道,这个时候庄稼急需水分,否则之前的努力都可能白费。
谭纯和家人商量后,决定从村边的小河里挑水来灌溉庄稼。
每天,谭纯和弟弟谭小虎,还有父亲,轮流挑着水桶,往返于小河与农田之间。
沉重的水桶压在肩膀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红印,但他们没有丝毫抱怨。
谭纯的母亲则在家里准备好饭菜和凉茶,等他们回来。
看着家人为了庄稼如此辛苦,谭纯心中既感动又愧疚。
她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次种植取得成功,不辜负家人的付出。
在谭纯和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庄稼在炎炎夏日中依然茁壮成长。
玉米的棒子越来越粗大,沉甸甸地挂在秸秆上;稻谷的穗子也变得饱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丰收的希望。
村民们看到谭纯家以及那些采用新方法种植的村民家的庄稼,都不禁露出了羡慕的目光。
之前那些持怀疑态度的村民,心中也开始动摇。
一天傍晚,劳作了一天的谭纯坐在自家院子里,看着天边绚丽的晚霞,心中思索着下一步该如何做。
她想,仅仅让庄稼丰收还不够,还得想办法把农产品卖出去,卖个好价钱,才能真正改善家庭和村子的经济状况。
突然,她脑海中灵光一闪,想到了发展特色农产品。
村里的土壤和气候适合种植一些独特的作物,如果能将这些作物进行精心培育和加工,说不定能打开新的市场。
但很快,谭纯又皱起了眉头。
发展特色农产品,首先面临的就是资金问题。
购买种子、肥料,还有加工所需的工具,都需要钱。
而且,她对古代的市场行情并不了解,如何推广这些特色农产品,也是一个难题。
然而,谭纯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
她相信,只要自己肯努力,办法总比困难多。
她决定先向村里有经验的长辈请教,了解一些关于市场和商业的知识。
第二天一早,谭纯就来到了村里最年长的刘爷爷家。
刘爷爷年轻时曾走过不少地方,见识广博。
谭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刘爷爷,刘爷爷听后,连连点头:“丫头,你这想法好啊!
咱们村确实有不少好东西,只是一首没人想着往外推广。
不过,这做生意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你得做好吃苦的准备。”
刘爷爷接着给谭纯讲了一些他所知道的市场情况,以及一些做生意的门道。
谭纯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一些问题。
从刘爷爷家出来后,谭纯心中有了一些底气。
回到家后,谭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家人。
家人听后,都表示支持。
父亲说:“闺女,只要你觉得行,咱们全家都支持你。
钱的事,咱们慢慢想办法。”
有了家人的支持,谭纯更加坚定了信心。
她开始着手准备发展特色农产品的具体事宜。
她列出了一份清单,上面详细记录了需要的种子、工具和预计的开支。
然而,就在谭纯为发展特色农产品积极筹备的时候,一些保守的村民却在背后说风凉话。
“谭家那闺女,真是异想天开,就凭她还想做生意?
别到时候把家底都赔光了。”
“就是,老老实实种庄稼不好吗,非要折腾这些没用的。”
这些话传到了谭纯的耳朵里,但她没有理会。
她知道,只有做出成绩,才能堵住这些人的嘴。
日子一天天过去,谭纯家的农作物即将迎来丰收。
田野里,金黄的稻谷散发着阵阵稻香,饱满的玉米棒子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谭纯站在田边,望着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心中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