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恍惚地打量着西周,破旧的土墙,糊着报纸的窗户透进些许微弱的光,一张简陋的木板床,旁边还放着一个掉了漆的木箱子。
这是哪儿?
自己不是在现代的家里睡觉吗?
还没等她想明白,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梳着两条麻花辫的女孩走了进来。
女孩穿着一件洗得泛白的蓝布衫,袖口打着补丁,眼睛亮晶晶的,好奇地看着林晓:“晓姐,你醒啦,感觉咋样?
昨儿你晕倒可把大家吓坏了。”
林晓一脸茫然:“秀儿,我这是咋啦?
我怎么啥都记不起来了。”
秀儿走到床边,坐在林晓旁边,拉着她的手说:“晓姐,你昨儿在地里干活,突然就晕倒了。
估计是太累了,咱这知青刚来农村,好多事儿都不习惯。”
林晓努力回忆着,脑袋里却像一团乱麻。
她隐隐约约意识到,自己似乎穿越到了1970年,成为了一名知青。
想到这里,林晓心里一阵慌乱,但很快又镇定下来。
既来之则安之,她决定好好在这个时代生活下去。
这时,门外传来大强的声音:“秀儿,你在里面吗?
咱们该上工了。”
秀儿站起身:“晓姐,你先歇着,我先去上工啦。”
林晓点了点头,看着秀儿出去后,她下了床,打开木箱子,里面只有几件破旧的衣服和一本破旧的笔记本。
她随便挑了一件衣服穿上,走出了知青点。
外面阳光有些刺眼,知青点的院子里堆满了农具,锄头、镰刀随意地扔在角落里。
知青们正陆陆续续地往地里走去,大家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和无奈。
林晓跟着大家来到了地里,眼前是一片广阔的农田,土地贫瘠,种着稀稀拉拉的玉米。
村民们和知青们正弯腰劳作着,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
队长走了过来,看着林晓说:“小林子,你身体咋样了?
能干活不?”
林晓咬了咬牙:“队长,我能行。”
于是,林晓拿起一把锄头,开始锄地。
锄头又重又钝,每锄一下都很费劲,没一会儿,林晓就累得气喘吁吁,胳膊也酸痛不己。
她看着周围村民们和知青们的劳作方式,觉得效率很低。
“秀儿,我觉得咱们这样干活不行,效率太低了。”
林晓对旁边的秀儿说道。
秀儿叹了口气:“晓姐,咱也没办法啊,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干的。”
林晓皱了皱眉头:“我觉得可以改良一下农具,再改变一下种植方法,这样说不定能提高产量。”
秀儿一脸惊讶地看着林晓:“晓姐,你可别瞎想了,这哪是咱们能改的。
要是被人知道了,还不得说咱们瞎折腾。”
就在这时,王大哥听到了她们的对话,走了过来:“小林子,你又在胡思乱想啥呢?
咱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方法,能有啥问题?
你一个小丫头片子,懂个啥。”
其他村民也跟着附和起来。
“就是,别在这儿瞎出主意了。”
“这知青就是爱搞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林晓心里有些委屈,但她还是鼓起勇气说:“我觉得我的想法是可行的,咱们可以试试。
如果不行,再按照原来的方法来。”
队长皱着眉头说:“小林子,你别闹了。
大家都这么干了多少年了,没出过啥问题。
你要是真把大家的活给搅和了,可担待不起。”
林晓看着大家怀疑和不屑的眼神,心里一阵失落。
她知道,想要改变大家的想法并不容易,但她不想放弃。
她决定先观察一段时间,收集更多的证据,再找机会说服大家。
中午休息的时候,知青们围坐在田边,吃着带来的干粮。
干粮是窝窝头和咸菜,窝窝头又干又硬,咸菜咸得发苦。
“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
大强一边啃着窝窝头,一边抱怨道。
小军也跟着说:“就是,这农村的活又累,吃的又差。”
林晓看着大家沮丧的样子,说道:“大家别灰心,咱们只要想办法,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我相信,通过改良农具和种植方法,咱们一定能提高产量,让大家都能吃饱饭。”
大强撇了撇嘴:“就你能,大家都不相信你,你还在这儿说大话。”
林晓没有生气,她知道大家对她还缺乏信任。
她默默地吃完干粮,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做出成绩来,让大家对她刮目相看。
下午,大家又开始了劳作。
林晓依旧认真地锄着地,她在心里思考着如何改良农具和种植方法。
突然,她想到了一个主意,一种新型的锄头设计在她脑海中浮现出来。
她兴奋不己,决定找个时间把它画出来。
夕阳西下,知青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知青点。
林晓坐在床边,拿出那本破旧的笔记本,开始在上面画新型锄头的设计图。
她全神贯注地画着,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晓姐,你在画啥呢?”
秀儿走了过来,好奇地问道。
林晓笑着说:“秀儿,我在画新型锄头的设计图。
我相信,这种锄头一定能提高咱们的劳作效率。”
秀儿半信半疑地看着设计图:“晓姐,这真的能行吗?”
林晓坚定地点了点头:“我相信行,明天我就拿给队长看看。”
然而,林晓并不知道,她即将面临的是更多的质疑和挑战。
但她己经做好了准备,要在这个艰苦的年代,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