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 键盘侠的线下翻车现场林晚星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如蝶,

机械键盘清脆的敲击声在寂静的宿舍里格外清晰,屏幕的冷光映出她眼底跃动的火光。

微博热搜榜上,“#陆时砚 假唱#”的词条刚爬上第三位,

她的评论已经凭借犀利毒舌和“有理有据”的分析,

稳稳占据了热评区前排:“建议查查声带是不是硅胶做的,张嘴像播放CD,

闭嘴像面瘫患者,这业务能力也配叫顶流?”评论下方,

既有她统率的“砚台黑粉后援会”成员们的摇旗呐喊,

也有陆时砚真爱粉“砚台”们的疯狂围攻,战场硝烟弥漫。

作为黑粉后援会的核心骨干“星星点灯照砚台”,

瞬间、接受采访时那被她解读为“虚伪公式化”的微笑、甚至连他捐建希望小学的正面新闻,

都能被她洋洋洒洒写就千字长文,剖析成“精心策划的洗白营销”。对她而言,

陆时砚这个名字,就是流量时代资本堆砌出的完美假象,

是她枯燥研究生生涯里最好的解压对象。电脑右下角的日历弹出一个提醒:明天下午2点,

星光大厦,陆时砚新剧《云霄》开机仪式。林晚星嘴角勾起一抹势在必得的弧度。很好,

线下见面的机会来了。她提前三小时就蹲守在了星光大厦略显偏僻的侧门角落,

怀里小心翼翼揣着连夜赶制出来的手幅,白底黑字,印着格外醒目的“假唱退退退”。

初秋的阳光带着点慵懒的暖意,却驱不散她心头的亢奋与紧张。

她想象着陆时砚看到这手幅时可能出现的错愕或恼怒,内心一阵快意。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周围的粉丝越来越多,大多是年轻女孩,手里拿着应援灯牌和鲜花,翘首以盼,

脸上洋溢着纯粹的喜悦和期待。林晚星置身其中,显得格格不入,她压低了棒球帽的帽檐,

心里默默排练着待会儿要喊出的口号。终于,一辆黑色的保姆车缓缓驶来,稳稳停住。

人群瞬间骚动起来,尖叫声如同潮水般涌起。车门打开,先下来的是身材魁梧的保镖和助理,

清开一条通道。随后,一个修长的身影弯腰探出。刹那间,林晚星感觉自己的呼吸猛地一滞。

男人穿着再简单不过的白衬衫和黑色休闲裤,袖口随意地挽到手肘,

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和腕间一条款式简约的素银手链。阳光透过大厦旁梧桐树稀疏的枝叶,

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勾勒出清隽的侧脸轮廓。他的睫毛很长,

垂下时在眼睑处扫开一小片浅淡的阴影,竟比镜头里还要清俊挺拔十倍不止,

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干净气质。这……和她在电脑前抨击的那个“油腻做作”的顶流,

真的是同一个人吗?更让她错愕的一幕发生了。助理递给他一瓶矿泉水,他接过,

却并未立即饮用,而是侧头对助理低声说了句什么,目光扫过后面拥挤的人群。助理点点头,

很快又拿出几瓶水,分发给前面几位看起来等了很久的粉丝。他微微颔首示意,

声音透过不算太远的距离传来,清润温和,像山涧滑过的溪流:“天气热,大家辛苦了,

注意安全。”粉丝们激动地连连道谢。林晚星愣在原地,

脑子里准备好的那些尖锐言辞瞬间卡壳。这和她预想的“耍大牌”场景完全不同。

就在她晃神的功夫,身后不知是谁猛地推搡了一下,人群向前涌动。林晚星猝不及防,

脚下高跟鞋一崴,整个人不受控制地向前踉跄扑去!“啊!”她短促地惊叫一声,

下意识地想要抓住什么稳住身体,却只来得及将怀里紧紧攥着的手幅“啪”地一声,

结结实实地贴在了刚刚转过身来的陆时砚的胸口。世界仿佛按下了静音键。

周围的尖叫声、喧哗声瞬间远去。林晚星狼狈地抬头,正正撞入一双深邃的眼眸中。

那眼睛很好看,瞳仁是纯粹的黑色,此刻带着一丝讶然,清晰地映出她惊慌失措的脸。

四目相对,近得林晚星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像是雪松混合着阳光的味道。

她只听见自己胸腔里如擂鼓般狂躁的心跳声,咚咚咚,快要震破耳膜。

预想中的斥责没有到来。陆时砚低头看了看胸口那张碍眼的手幅,又抬眼看向她,

唇角似乎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带着点玩味的笑意,声音依旧温和,

却像羽毛般轻轻搔过林晚星的耳膜:“这位同学,对我的新剧这么有意见?

还没开拍就来***了?”他的语气里没有恼怒,反而有种……调侃?

林晚星的脸“唰”地一下红透了,一直蔓延到耳根。她手忙脚乱地想把衣服扯回来,

指尖却因为紧张而有些颤抖,反而像是在他衬衫上又蹭了几下。助理和保镖立刻上前,

隔开了她和陆时砚。陆时砚被簇拥着往大厦里走去,临进门时,他似乎回头又看了她一眼,

目光难以捉摸。留下林晚星一个人站在原地,手里捏着那张皱巴巴的“假唱退退退”,

感受着周围粉丝投来的或好奇或不满的目光,脸上***辣的。

这绝对是她黑粉生涯中最翻车的一次线下活动!那个男人的眼神,那个笑容,

还有那该死的好闻的气味,不断在她脑海里回放。

第二章 被迫上岗的“黑料顾问”开机仪式的翻车现场让林晚星懊恼了好几天,

但网络上的“战斗”还要继续。她将那次意外归结为“美色误人”,

更加勤奋地投入了挖掘陆时砚“黑料”的事业中。然而,三天后,一场真正的风暴悄然而至。

她的黑粉微博大号“星星点灯照砚台”突然被扒皮了。不仅账号被挂,

连她的真实姓名、就读的大学、专业甚至正在实习的单位信息,都被人清晰地曝光在了网上。

一时间,她的私信和评论区被陆时砚的狂热粉丝攻陷,充斥着各种不堪入目的辱骂和威胁。

林晚星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些恶毒的言语,甚至还有她被P成黑白色的遗照,手脚一片冰凉。

她只是一个学生,从未经历过如此惨烈的网络暴力。恐惧和委屈像潮水般将她淹没,

她第一个念头就是:完了,陆时砚的工作室要给她发律师函了!学业会不会受影响?

实习会不会丢?就在她惶惶不可终日,甚至考虑要不要暂时关闭所有社交账号避风头时,

一个陌生的号码打到了她的手机上。对方自称是陆时砚的经纪人,张姐。语气公事公办,

却并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反而提出要和她见面谈谈。怀着赴死般的心情,

林晚星在一家隐蔽的咖啡馆见到了张姐。张姐是个干练利落的中年女性,眼神锐利,

似乎能一眼看穿人心。“林小姐,开门见山吧。”张姐推过来一份文件,“我们调查过你,

你的‘黑料’分析,尤其是上周那篇指出陆老师在《追风者》里三个镜头走位失误的长文,

比我们专业团队复盘时发现的还要早、还要透彻。而且,你的每篇言论,虽然尖刻,

但都基于事实和逻辑,从不是无脑谩骂。”林晚星攥紧了书包带,

警惕地看着对方:“所以呢?你们想怎么样?”张姐笑了笑,

抛出一个让林晚星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的提议:“我们想聘请你。月薪三万,

职位是陆老师的网络舆情助理,主要负责整理收集关于他的网络舆论,尤其是……黑粉言论,

并给出你的分析和应对建议。”“什么?”林晚星几乎要跳起来,“让我帮陆时砚干活?

不可能!我是他的黑粉!”“黑粉才最了解黑粉的思路,不是吗?”张姐气定神闲,“而且,

你的分析能力确实出色。陆老师看了你写的关于他眼部戏份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

”她顿了顿,看着林晚星因为震惊而瞪大的眼睛,补充了最关键的一击,“据我所知,

林小姐正在找毕业实习,而且,最近的经济状况似乎也不太宽裕?这份工作,

不仅可以提供丰厚的报酬,还能给你开具一份含金量很高的实习证明。

”银行卡里仅剩三位数的余额,以及辅导员催促实习证明的邮件,

像两座大山压在林晚星心头。在现实面前,她那点黑粉的“骨气”显得如此脆弱。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林晚星最终还是屈服了。她告诉自己,这只是为了生存,

是打入“敌人”内部的权宜之计,顺便还能近距离收集更多“黑料”。于是,一周后,

林晚星怀着复杂的心情,坐在了陆时砚工作室分配给她的工位上。她的办公桌位置有点特殊,

正对着陆时砚的私人休息室。每天,她都能隐约听见里面传来他练歌或读剧本的声音,

偶尔门开合时,还能瞥见他对着剧本皱眉沉思的侧影。这让她感到无比别扭。

她想象中的顶流工作室,应该是浮华喧嚣的,但这里却异常忙碌而有序,每个人各司其职,

气氛严谨。第一次正式打照面,是在茶水间。林晚星正低着头泡咖啡,一转身,

差点撞到一个人。抬头一看,竟是陆时砚。他正对着微波炉皱眉,里面是一杯牛奶。

“那个……加热牛奶要按‘饮品模式’,不然会喷出来。”林晚星几乎是下意识地脱口而出,

说完就想抽自己一嘴巴——这哪像一个尽职尽责的黑粉该说的话!

这简直是贴心小助理的行为!陆时砚闻声转头,目光落在她身上,似乎认出了她,

眼底掠过一丝讶然,随即漾开浅浅的笑意:“谢谢。看来张姐说的新同事就是你了。

”他操作了一下微波炉,果然顺利启动,然后看向她,语气自然地说:“对了,

你说我面瘫的那篇分析,建议我多对着镜子练练眼部肌肉和微表情,我试了,确实很有用。

”林晚星的耳朵瞬间爆红,像是被点燃了一样。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抓起泡好的咖啡,

含糊地应了声“不客气”,几乎是落荒而逃。跑出茶水间,

还能隐约听到身后传来他低低的、带着磁性的笑声。她靠在走廊的墙壁上,捂着发烫的耳垂,

心脏狂跳不止。这男人……也太犯规了!他为什么不生气?为什么不指责她?反而这样平和,

甚至……有点温柔?她坚持了两年的“黑粉事业”的基石,第一次产生了剧烈的动摇。

第三章 藏在细节里的温柔接下来的日子,

林晚星被迫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近距离视角观察陆时砚。她不得不承认,

过去隔着屏幕的诋毁,多少都带着偏见的滤镜。她发现,

陆时砚和她认知中那种靠脸和炒作上位的“流量明星”截然不同。他的工作强度大得惊人。

常常凌晨收工,第二天一早又出现在录音棚,为了新歌里的一个转音,能反复练习上百遍,

直到制作人点头满意为止。她曾嘲讽他“假唱”,

却在隔音玻璃外亲眼看到他汗湿衣背、追求极致的样子。他的休息室里有一个小小的展示架,

上面摆满了粉丝送的各式各样的小礼物,

不值钱但心意满满的手工钥匙扣、信件、画作都被妥善收藏。

她甚至看见他把一个已经有些磨损的毛线玩偶挂在了随身的背包上。

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很有礼貌,完全没有所谓“耍大牌”的迹象。

更让林晚星心头微动的是,她记得自己只是在一次团队点外卖时随口提过一句不吃香菜,

之后的每次集体用餐,她的那份里果然再也没有出现过香菜的影子。起初她以为是巧合,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