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浩经营的这个回收站规模不大,铁丝网围起来的院子里,各种废金属、塑料瓶、纸板堆成了小山,风吹过时扬起阵阵灰尘,夹杂着塑料和金属锈蚀的混合气味。
几辆警车的突然闯入打破了午后的沉闷。
林岚率先下车,锐利的目光迅速扫过整个院子。
小李和其他警员迅速分散开来,控制出入口,并对院子里一个正在分拣废品的瘦小工人进行问询。
回收站老板孙浩被从一间简陋的板房里叫了出来。
他是个西十岁上下的男人,皮肤黝黑,穿着沾满油污的工装裤,看到突然出现的警察,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慌,但很快被一种油滑的讨好神色掩盖。
“警官,怎么回事?
我这可是合法经营,证件都齐全的…”孙浩搓着手,试图递烟,被林岚抬手拒绝。
“我们接到举报,需要检查你的场地,特别是那个防空洞。”
林岚出示了搜查令,语气公事公办,不容置疑。
孙浩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眼神有些闪烁:“防空洞?
那就是个破洞子,堆点乱七八糟的东西,又脏又臭,没什么好看的…有没有好看的,我们看了才知道。”
林岚不再跟他废话,示意技术人员和小李,“进去检查,仔细点。”
就在这时,陈硕那辆旧SUV也到了。
他提着那个标志性的金属工具箱下车,对眼前的阵势和孙浩讨好的目光视若无睹,首接走到林岚身边:“目标区域在哪?”
林岚朝院子角落一个不起眼的、用破旧铁皮和木板半掩着的入口扬了扬下巴:“那里。
下面环境可能很差,你需要的样本……我知道。”
陈硕打断她,己经戴上了口罩和手套,率先朝着入口走去。
他的注意力己经完全集中在了那个可能存在的、独特的微观环境上。
孙浩看着这个穿着随意、行为古怪的男人,眼神里多了几分疑惑和不安。
地下防空洞的入口狭窄,一股浓重潮腐、混合着霉味、塑料老化味和某种难以言喻的化学气味扑面而来,比院子里的气味更难闻。
技术队员打开强光手电筒和便携照明灯,光线刺破了洞内的昏暗。
里面空间比想象中要大,但堆满了各种废旧电器、扭曲的塑料管道、成捆的电线以及许多看不清原本面貌的废弃物,几乎下不去脚。
空气滞重而潮湿,温度明显比外面低好几度。
“注意安全,分散勘查。”
林岚下令,自己也戴上手套,小心地深入。
陈硕则像换了一个人。
他无视了周遭的杂乱和潜在的危险,仿佛一名进入宝库的猎手。
他迅速打开工具箱,先是用便携式环境检测仪测量着洞内的温度、湿度、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
“温度17.3摄氏度,湿度88%,VOC读数偏高…符合初步预期。”
他低声记录,然后开始用强光手电照射那些堆积物的缝隙、角落、以及地面潮湿的泥土。
他在寻找东西。
活的,或者死的。
林岚和技术人员则在搜寻可能存在的血迹、挣扎痕迹、或其他与死者张建国有关的物证。
洞内杂物太多,勘查进展缓慢。
“头儿,这里有些碎塑料片,种类比较单一,不像一般废品。”
一个技术人员喊道。
“采集样本。”
“地面泥土有疑似拖拽痕迹,但很不清晰。”
“拍照,取样。”
陈硕蹲在一处堆积的废旧塑料桶旁边,这些桶里似乎曾存放过某种化学制剂,残留的气味刺鼻。
他小心翼翼地用镊子翻动桶壁和下方潮湿的泥土。
突然,他的动作停住了。
灯光聚焦处,几只苍蝇的幼虫——蛆——正在缓慢蠕动。
但它们的状态看起来并不健康,行动迟缓,体色也有些异常。
他迅速将其采集入样本瓶。
接着,他在旁边又发现了一些蝇类的蜕皮(puparia)和几只死亡不久的成年苍蝇尸体。
他如获至宝,极其小心地将它们全部收起。
“林队长。”
陈硕的声音在沉寂的防空洞里响起,带着一种确定的冷静,“这里近期有过尸体存放。
至少超过24小时。”
所有正在勘查的警员都停下了动作,看向他。
林岚立刻走过来:“确定?”
“确定。”
陈硕用镊子指着那些蛆和蜕皮,“这是丝光绿蝇不同发育阶段的个体。
它们的发育状态与水泥案发现场虫卵的预计孵化时间存在可推算的延续性。
而且…”他拿起一只死去的成年苍蝇:“这些苍蝇的死亡率异常高,体表也检测到微量的同类化学残留。
这个环境对它们而言同样具有毒性,印证了虫卵的异常。
这里,就是第一现场。”
他的语气没有丝毫波动,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简单的物理定律,但却带着无可辩驳的力量。
“搜!”
林岚眼神骤亮,厉声道,“重点查找血迹、毛发、纤维,任何可能与死者有关的痕迹!
孙浩呢?
控制起来!”
洞外的孙浩听到里面的动静,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转身就想跑,被守在外面的警察一把摁住。
技术人员的勘查变得更加细致和具有针对性。
很快,在陈硕发现虫蛆不远处的泥地上,通过鲁米诺试剂,他们发现了一片被粗略掩盖过的、呈现阳性反应(疑似血迹)的区域。
虽然面积不大,但意义重大。
同时,在一个倾倒的破旧柜子后面,小李发现了一个被踩碎屏的廉价手机,以及一小截断裂的金属表带。
后者与死者张建国家属描述的其佩戴的手表特征吻合。
证据链开始闭合。
林岚走出防空洞,摘下口罩,深深吸了一口外面相对新鲜的空气。
她走到被警察控制、面如死灰的孙浩面前。
“孙浩,现在怀疑你与张建国被害案有关,请你回去协助调查。”
孙浩嘴唇哆嗦着,再也说不出任何辩解的话。
警局审讯室内,灯光冰冷。
面对突然出现的强力证据,尤其是陈硕那份关于“死亡昆虫和蛆虫指证防空洞为第一现场”的科学报告,以及发现的手机、表带和血迹反应,孙浩的心理防线迅速崩溃。
他瘫在椅子上,声音嘶哑地交代:“…我…我不是故意的…张建国那天晚上来找我,说有一批‘好货’(指来路不明或有问题的废品)要急着出手,价格很低…我们就下了防空洞看货…然后呢?”
“然后…因为价钱和货的质量问题吵起来了…他推我…我火了,顺手抄起地上一根铁管…抡了一下…没想到…他就倒了…”孙浩的声音带着哭腔,“我…我吓死了…把他藏在洞里最里面,用废塑料布盖住…想了半天,才想到用水泥…码头那边我熟,半夜没人…水泥是哪里来的?”
“就…建材店买的…自己用三轮车拉过去的…”动机、过程、细节,都与目前的证据链吻合。
案件似乎即将告破。
警队里弥漫着一种松懈的气氛。
然而,在技术队的实验室里,陈硕却对从防空洞采集回来的化学残留样本和异常死亡的昆虫样本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
GC-MS图谱显示出更为复杂的化合物组成。
他打印出一份初步数据报告,找到了正准备下班休息的林岚。
“林队长,”他将报告递过去,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案子可能还没完。”
林岚接过报告,疑惑地看着他。
“防空洞里的化学残留,与虫卵上发现的残留物,核心成分一致,都是那些有机磷酸酯和PAHs。
但是,”陈硕重点强调了这个词,“防空洞样本里的这些化合物,更像是‘使用过’或‘降解后’的状态,而且浓度分布均匀,符合长期堆放废弃化学品的特征。”
他指向报告上的另一组数据:“而最初从虫卵上洗脱下来的残留物,成分更‘新’,更‘纯’,并且含有几种防空洞样本里没有的、非常独特的添加剂和杂质。
那种‘新鲜’的高浓度***性,才是导致虫卵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
林岚的眉头紧紧皱起:“你的意思是…意思是,”陈硕冷静地得出结论,“尸体在防空洞里存放过,没错。
但导致虫卵出现最初异常反应的那个‘第一现场’,或者说,尸体刚刚死亡后存放的那最关键的几个小时,可能并不是防空洞。
那里应该是一个…污染物浓度更高、更集中、化学环境更‘新鲜’和‘强烈’的地方。
防空洞,可能只是第二现场。”
刚刚以为尘埃落定的案件,再次被撕开了一个新的、更令人不安的缺口。
林岚看着报告上那些晦涩的化学分子式和色谱峰,又看向眼前这个总是带来意外消息的男人,心情复杂。
真相仿佛洋葱,剥开一层,下面还有更深的一层。
而引领她走向核心的,竟是这些沉默的昆虫和冰冷的科学数据。
“那个更‘新’、更‘纯’的污染源,会是什么地方?”
她沉声问。
“需要比对数据库。
但大概率是…这些化学品的源头,生产、分装或大量使用它们的地方。”
陈硕回答,“而且,距离不会太远。
苍蝇的活动范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