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露锋芒
几颗寒星稀疏地挂着,像被泪水洗过的眼睛,孤零零的。
冷宫一事,远比他想象的复杂。
母亲的死,绝非简单的失火。
“殿下。”
是赵福安,他贴身太监,压低声音道:“时候不早了,宴会就要开始了,皇上己经到了。”
萧承煜收回思绪,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
今日是皇帝寿辰,宫中大摆筵席,各宫妃嫔、皇子皇孙、朝廷重臣齐聚一堂。
这既是庆祝,也是一场暗流涌动的博弈。
“走吧。”
他淡淡道,理了理衣袍,举步向宴会厅走去。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丝竹之声不绝于耳,觥筹交错,热闹非凡。
皇帝高坐龙椅之上,面带微笑,接受着众人的祝贺。
贤妃秦氏依偎在他身旁,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燕王萧承煦则站在一旁,身着铠甲,显得格外英武。
萧承煜走上前,恭敬地行礼:“儿臣恭祝父皇万寿无疆。”
“煜儿来了,快快入座。”
皇帝摆了摆手,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似乎带着一丝探究。
萧承煜谢恩后,落座于靠近末席的位置。
他环顾西周,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
燕王对他投来轻蔑的一瞥,贤妃则面带微笑,仿佛长辈般和蔼可亲,但萧承煜知道,这笑容背后隐藏着深深的算计。
宴席过半,歌舞升平。
忽然,一名侍卫匆匆来报:“启禀皇上,西域进贡的白玉碗,摔碎了!”
殿内顿时一片寂静。
这白玉碗乃是价值连城的贡品,象征着祥瑞,如今在皇帝寿宴上被打碎,无疑是不祥之兆。
皇帝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沉声问道:“怎么回事?”
侍卫跪倒在地,瑟瑟发抖:“是…是奴才不小心。”
“废物!”
燕王怒喝一声,厉声道:“如此重要的贡品,你也敢失手?
该当何罪!”
眼看皇帝就要发怒,贤妃连忙上前,柔声劝慰道:“皇上息怒,不过是个碗罢了,碎了便碎了。
今日是皇上的寿辰,莫要为了这点小事坏了兴致。”
燕王却不依不饶:“母妃此言差矣,这可不是普通的碗,而是西域进贡的祥瑞之物,意义非凡。
若不严惩,岂能以儆效尤?”
殿内气氛剑拔弩张,众人噤若寒蝉。
萧承煜却不慌不忙地站起身,走到殿中央,拱手道:“父皇,儿臣倒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此话一出,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带着疑惑和不解。
皇帝挑了挑眉,问道:“煜儿,你这是何意?”
萧承煜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说道:“父皇,所谓‘岁岁平安’,玉碗碎裂,正应了此兆。
这预示着,大梁将会岁岁平安,国泰民安,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吗?”
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而且,儿臣听说,这白玉碗虽然珍贵,但却容易碎裂,象征着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如今碎裂,也算是应了天命,警示我们,要居安思危,励精图治,才能保证大梁的长治久安。”
萧承煜的一番话,有理有据,化解了危机,还将坏事变成了好事,既恭维了皇帝,又展现了自己的智慧。
皇帝听后,脸色缓和下来,脸上重新露出笑容:“说得好,煜儿果然聪慧过人。
碎玉应兆,岁岁平安!
赏!”
“儿臣谢父皇。”
萧承煜再次行礼,心中却明白,这仅仅是开始。
燕王脸色铁青,狠狠地瞪了萧承煜一眼,却碍于皇帝在场,不敢发作。
贤妃的笑容也僵硬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妩媚,只是眼底深处,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经过这一番波折,宴会的气氛又重新活跃起来,但萧承煜却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宴会结束后,萧承煜回到自己的寝宫。
赵福安小心翼翼地问道:“殿下,您今日在宴会上大放异彩,恐怕燕王殿下会更加忌惮您了。”
萧承煜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明月,淡淡道:“忌惮又如何?
我要的,可不仅仅是他的忌惮。”
他想起冷宫中母亲的冤魂,想起自己这些年来所受的屈辱,心中的复仇之火越烧越旺。
“去查,查清楚当年母亲到底是怎么死的。
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要放过。”
他冷冷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决绝。
赵福安连忙应声退下。
萧承煜独自站在窗前,迎着清冷的月光,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他知道,接下来的路,将更加艰难,更加充满凶险,但他绝不会退缩。
他要一步一步,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为母亲报仇雪恨,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
夜深了,皇宫内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更鼓声,诉说着这深宫中的无尽权谋与算计。
而萧承煜,这只潜伏在渊的蛟龙,正在积蓄力量,等待着一飞冲天的时机。
他并不知道,今日宴会上的锋芒毕露,不仅引来了皇帝的关注,也让他成为了某些人眼中,必须除掉的眼中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