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黑潮下的暗礁与微光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坐在工位上的林小夏,指尖还残留着咖啡杯的温热,脑海里反复回响着那行神秘的小字和沈砚带着笑意的眼睛。

“情绪诊疗室……”她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的笔,薄荷绿的情绪光谱因为内心的波澜而微微波动,掺杂进更多疑惑的深蓝和一丝好奇的明黄。

那个新来的咖啡店老板,他能看见她的颜色,他甚至可能知道这能力的来源?

周三下午三点……像一个通往未知世界的邀请函。

但现实没有给她太多沉溺于奇幻遐想的时间。

新总监陆明远带来的低气压,如同实质的乌云,沉沉笼罩在整个创意部上空。

那纯粹的黑色情绪,像一个无声的警告,让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

“小夏,”同事王磊凑过来,头顶着一片代表焦虑的灰蓝色云团,声音压得极低,“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恐怕就要烧到我们组了。

‘极光’项目的比稿提前了,陆总要求明天上午就必须看到全新的方向草案,这怎么可能?”

李莉也苦着脸,周身是黯淡的枯黄色:“是啊,原来的方案被全盘否定,现在一点头绪都没有。

而且感觉大家心里都憋着股气,互相都不说话了。”

林小夏抬起头,目光扫过开放式办公室。

果然,原本还算和谐的区域,此刻色彩斑驳却彼此隔离。

负责文案的张哥,眉头紧锁,周身是代表挫败和固执的砖红色,显然对之前的否定耿耿于怀;设计助理小悠,则弥漫着害怕出错的、怯生生的淡灰色,几乎要把自己缩进屏幕里;就连平时最活络的项目经理老赵,此刻也只是沉默地盯着进度表,周身是沉重的、代表压力的暗橙色。

整个团队的情绪颜色像一盘散沙,彼此冲突又相互感染,根本无法凝聚成有效的创造力。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指向那个独立办公室里,那片沉寂的、吞噬一切的纯黑。

林小夏深吸一口气。

她知道,如果不能尽快调和团队内部的情绪,别说新方案,恐怕连正常协作都成问题。

她的能力在此刻不再是负担,而成了必须使用的工具。

“大家,”她站起身,声音尽量放得柔和,带着她特有的、能让人放松的薄荷绿气息,“我知道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很大。

我们先花十分钟,抛开之前的方案,不管靠不靠谱,都随便说说现在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想法,怎么样?

不评判,只发散。”

她说着,走到小悠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一丝安抚的、柔和的绿意悄然传递过去,驱散了些许那令人不适的灰色:“小悠,你平时点子最多,先从你开始?”

感受到林小夏传递来的平静和支持,小悠周身的灰色褪去少许,试探性地小声道:“我……我昨天看到一篇关于‘虚拟极光’的科技文章,就在想,能不能不是看,而是……‘体验’极光?”

一个微弱的、代表灵感的亮白色光点在她头顶闪了一下。

“体验?”

张哥周围的砖红色略微松动,带着一丝疑惑,“怎么体验?”

“比如……通过AR技术?

或者某种沉浸式的声音装置?”

小悠受到鼓励,声音大了一点,周围的颜色也透出一点点积极的嫩绿色。

“声音极光?

这个角度有点意思。”

老赵周围的暗橙色也淡了些,加入了讨论,“或许我们可以从极光产生的科学原理——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的碰撞中,提取一些震撼的、有科技感的音效元素?”

林小夏巧妙地游走在几人之间,敏锐地捕捉着每个人情绪色彩的变化,用自己温和的情绪场去中和那些负面色彩,放大那些细微的、积极的颜色闪光点。

她不时点头,重复并肯定他们的只言片语,让讨论的火花不至于熄灭。

渐渐地,办公室里的色彩不再那么割裂和对立。

砖红色软化成了探讨的暖橙色,淡灰色被好奇的浅蓝色取代,暗橙色也加入了专注的浅蓝。

虽然压力仍在,但一种微弱的、协同的暖色调开始弥漫开来,思维的碰撞开始取代情绪的对抗。

林小夏稍稍松了口气。

然而,就在讨论渐入佳境时,独立办公室的门开了。

陆明远走了出来。

刹那间,所有刚刚活跃起来的色彩,仿佛被无形的黑洞猛烈吸摄,瞬间变得黯淡、瑟缩。

那片纯黑色情绪以其绝对的沉寂和冰冷,轻而易举地压制了整个空间的情绪场。

他目光扫过围在一起的众人,没有任何表情,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我要看到的是成果,不是茶话会。

一小时后,我需要一个清晰的方向概述。”

说完,他径首走向茶水间。

空气再次凝固。

刚刚燃起的微小火花几乎熄灭。

众人面面相觑,色彩重新被焦虑和压抑占据。

林小夏的心也沉了下去。

但就在陆明远转身的刹那,她再次捕捉到了那极其短暂、几乎无法察觉的异样——当他冰冷的视线扫过团队成员那瞬间变得紧张和沮丧的情绪色彩时,那纯黑的屏障之后,似乎又极快速地闪过一丝金色。

比上一次更清晰一点,那感觉……确实是愧疚,甚至还有一丝极淡的、不忍?

但消失得太快,快得让人无法确信。

为什么?

他明明是他施加的压力导致了下属的紧张,为什么反而会愧疚?

这与他“职场刽子手”的形象和那一片死寂的黑色完全矛盾。

强烈的疑惑驱使着林小夏。

她借口去接水,跟在了陆明远身后,保持着一小段距离。

茶水间里,陆明远背对着门口,正在冲咖啡。

他的背影挺拔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孤寂,那浓重的黑色紧紧包裹着他,仿佛与周围的一切都隔着一层厚厚的、无法穿透的玻璃。

两位其他部门的同事正好也在里面,似乎没注意到门口的陆明远,正在低声交谈。

“……是啊,谁能想到呢?

原来‘远航科技’的顶梁柱,听说当年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带的团队凝聚力超高……唉,可惜了。

那次重大事故,项目全线崩溃,好像主要责任判定在他那边?

听说他手下最得力的干将还因此……嘘……小声点!

后来他就消失了很久,再出现就变成现在这样了,在哪家公司都待不长,而且手段越来越……唉,‘刽子手’名号就这么来的。

估计是心死了吧,或者怕再出问题,干脆就把所有苗头都掐死在萌芽里……”远航科技……重大事故……得力干将……心死了……碎片化的信息飘进林小夏的耳朵,像一块块拼图,猛地撞向她心中的疑惑。

她再看向陆明远那沉默的、黑色的背影时,忽然间,一个惊人的猜想划过她的脑海!

那纯黑色……或许不是冷漠,不是残酷,而是……极致的、冻结了一切的情感保护?

一种因为经历过巨大的失败和创伤,为了不再感受痛苦、不再承担责任、不再让任何人(包括自己)失望,而用绝对的否定和高压筑起的、隔绝所有情绪的心理屏障?

他把所有可能带来风险的情绪、所有需要投入情感的协作,都提前扼杀?

所以他的否定不留情面,他的要求严苛到变态,因为他害怕任何一丝“不完美”都可能重蹈覆辙?

而那瞬间闪过的金色愧疚……是因为他内心深处其实知道自己的方式正在扼杀团队的活力和热情,但他无法停止这种自我保护的模式?

他甚至可能因为自己变成了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而感到痛苦,却无法挣脱?

这个猜想让林小夏感到一阵战栗。

如果真是这样,那陆明远并非冰冷的刽子手,而是一个被过去囚禁在自我铸造的黑色牢笼里的……可怜人。

一小时后,林小夏带着团队勉强梳理出的新方向概述,敲响了陆明远办公室的门。

“进。”

他的声音依旧冷硬。

办公室内,那片黑色情绪浓郁得几乎让人窒息。

林小夏尽力稳住自己的心神,不让自己的薄荷绿被这黑色侵染。

她简洁地汇报了团队讨论出的几个核心点,包括“体验极光”的概念雏形。

陆明远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锐利如刀,随时准备找出漏洞并将其撕碎。

果然,听完之后,他立刻指出了好几个潜在风险和逻辑不清晰的地方,语气一如既往地否定一切。

但这一次,林小夏没有像之前那样只是被动接受。

她深吸一口气,顶着那巨大的压力,抬起头,首视着那片纯黑之后的眼睛——她试图看的不是他的批评,而是那批评背后可能隐藏的东西。

“陆总,您指出的问题都很对。”

她开口,声音尽量平稳,并尝试着将自己情绪中一丝极微弱的、代表理解和试探的柔和光谱,小心翼翼地传递过去,像一滴水试图融入漆黑的墨池,“这些风险确实存在。

我们团队也意识到了时间的紧迫和方案的粗糙。”

她顿了顿,注意到陆明远敲击桌面的手指停顿了一下。

“但是,”她继续轻声说,目光没有躲闪,“大家在被完全否定后,正在非常努力地尝试跳出原来的框架,哪怕想法还不成熟。

张哥为了查证一个技术细节,打了十几个电话;小悠翻遍了所有最新的科技艺术展资料;老赵重新核算了所有的时间节点可能性……我们需要的,或许不是彻底的否定,而是一点……在明确边界内的探索空间?”

她说这些话时,心脏跳得很快。

她在冒险,试图用这种方式,去触碰那黑色屏障后可能存在的、一丝微弱的人性。

办公室里陷入一片死寂。

陆明远看着她,黑色的情绪没有任何波动,仿佛她刚才说的话只是空气。

就在林小夏以为自己彻底搞砸了的时候,她又一次看到了!

就在她提到“大家非常努力”和“探索空间”时,那片纯黑的中心,极其短暂地波动了一下,就像墨汁滴入水中瞬间的晕染,一丝清晰的金色再次闪过,比前两次都更明显,那其中的愧疚和不忍几乎可以捕捉到!

虽然只有一瞬,黑色立刻恢复了绝对的沉寂。

陆明远移开了目光,看向电脑屏幕,语气依然冰冷,但似乎……少了一丝绝对的锋利:“探索不是漫无目的。

明天上午十点,我要看到逻辑清晰、风险可控的三个具体方向选项,附带简单的可行性评估。

出去吧。”

没有肯定,但……他给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并且,默认了“探索”的可能性?

林小夏压下心中的震动,低声应了一句:“是,陆总。”

然后退出了办公室。

门在身后关上,她靠在冰冷的墙壁上,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后背竟惊出了一层薄汗。

她几乎可以肯定了。

陆明远的纯黑色情绪,是一座因巨大创伤而建立的监狱,将他所有的情感、温度、甚至愧疚都牢牢锁在其中,只留下最冷酷的理智作为对外防御的武器。

而那偶尔泄露的金色,是被囚禁在监狱深处的、真正的他发出的微弱信号。

解开团队困局的关键,或许并不在于做出多么完美的方案,而在于……如何安全地触碰到那黑色监狱之后的金色微光,如何让陆明远相信,适当的风险和情感的投入,并不一定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这个任务,比她想象中更加艰难,也更加……令人心生复杂的情绪。

她看了一眼电脑右下角的日期。

明天是周二。

距离那个“周三下午三点”的约定,又近了一天。

或许,那个能看透她情绪的咖啡店老板沈砚,能给她一些启示?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