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乔安,一个平平无奇的兼职宠物行为训导师。我的狗,土豆,
一只平平无奇的金毛巡回犬。我们只想在小区里,平平无奇地散个步。直到我遇到了张姐,
和她那个“爱心泛滥”的儿子。她指责我冷漠,不懂分享,说我的狗绳是隔绝爱心的铁壁。
她说,孩子喜欢小动物是天性,满足天性是我的义务。不好意思,张姐。
我的专业知识告诉我,你的天性,可能会要了你儿子的命,也可能会毁了我的狗。
别跟我谈爱心,咱们来聊聊科学。这是一场关于狗绳、安全距离和“伪善”的战争。而我,
从不打没准备的仗。1我叫乔安。土豆是我养的金毛。今天天气不错,
我牵着它在小区里溜达。迎面走来张姐,牵着她儿子乐乐。乐乐一看见土豆,眼睛就亮了。
“妈妈,狗狗!”他挣脱张姐的手,直直朝我们冲过来。我下意识地收紧狗绳,
拉着土豆往后退了一步。土豆的尾巴瞬间停住,耳朵也警惕地向后撇。
这是它感到紧张的信号。乐乐的脚步停在我面前一米五的地方。因为我站定了,
并且用身体稍微挡在了土豆前面。张姐跟了上来,脸上挂着那种“我儿子真可爱”的笑容。
“哎呀,我们家乐乐最喜欢小狗了。你看,多有爱心。”我没说话,只是看着乐乐。
乐乐伸出手,就想往土豆的脑袋上摸。我再次拉着土豆后退,拉开了距离。“小朋友,
不可以这样哦。”我的声音很平静。乐乐的手停在半空,有点不知所措。
张姐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怎么了?就让孩子摸一下嘛,你这狗看着挺乖的。”她说着,
就想推着乐乐再往前一步。我开口了。“张姐,它不认识你家孩子,会害怕。”“害怕?
金毛有什么好怕的?金毛不是最温顺的吗?我们家乐乐就是喜欢,你别这么小气。
”张姐的声音拔高了一点。小气。这个词用得很有意思。我蹲了下来,视线和乐乐平齐。
土豆因为我的动作,稍微放松了一点,但还是紧紧靠着我。“乐乐,你好。我叫乔安,
这是我的狗狗,叫土豆。”我指了指土豆。“你想和土豆做朋友,对不对?”乐乐看着我,
点了点头。“那我们要做对的事情,才能交到好朋友。”我说着,看向张姐。“张姐,
你希望你儿子有爱心,这是好事。但爱心不是强迫,更不是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你这话什么意思?”张姐的脸拉了下来,“我儿子摸一下狗怎么就成控制欲了?
你这人怎么这么冷漠?一点人情味都没有。”周围开始有零星的邻居看过来。我没理她,
继续对乐乐说。“你看,土豆的尾巴现在没有摇,耳朵也向后倒,这说明它现在很紧张。
因为一个不认识的人突然冲过来,还想摸它的头,它会觉得有危险。
”我模仿了一下乐乐刚才的动作。“狗狗的头和背,是非常重要的部位。陌生人从上往下摸,
在它们的语言里,这是一种支配和挑衅。”乐乐似懂非懂地听着。张姐不耐烦了。
“你跟一个孩子说这些干什么?他哪听得懂?你就说让不让摸吧!多大点事,非要上纲上线。
”“事关安全,没有小事。”我的语气依旧温和,但内容不容置疑。“张姐,
每年有多少起儿童被犬只攻击的事件,是因为家长错误的引导?你以为的‘温顺’,
是建立在它有安全感的基础上。你现在正在破坏它的安全感。”我站起身,直视着她。
“你是在教你儿子如何正确地爱护动物,还是在教他,只要我喜欢,全世界都得让着我?
”张姐被我噎住了。她脸色涨红,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你……你这人怎么说话的!
”“我在说事实。”我重新蹲下,对乐乐招了招手。“乐乐,想学怎么跟土豆打招呼吗?
学会了,以后小区里其他的狗狗也会喜欢你。”乐乐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好奇。
他看了看他妈,又看了看我,最终,对狗狗的喜爱战胜了对他妈怒火的恐惧。
他朝我走近了一小步。张姐想拉住他,但最终没动。她可能也想看看,我到底要耍什么花样。
2“第一步,先停下来。”我对乐乐说。“站在狗狗看得见,但又不会觉得被侵犯的距离。
大概就是你现在的位置,很好。”乐乐停住了脚步,有点紧张地看着我。“第二步,
不要盯着它的眼睛看。在狗狗的世界里,长时间的对视也是一种挑衅。你可以看看它的爪子,
或者它旁边的草地。”乐乐听话地把视线移开了。我能感觉到,土豆紧绷的身体,
因为乐乐这个小小的动作,放松了百分之十。“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蹲下来,
侧过身子,把你的手伸出来,手心向上,或者握成拳头,慢慢地伸过去。”我一边说,
一边给乐乐做示范。“这是在告诉狗狗:‘你好,我没有恶意,你可以过来闻闻我,
认识一下我’。把决定权交给它,而不是强迫它接受你。”乐乐学着我的样子,蹲下,侧身,
然后小心翼翼地伸出他的小拳头。张姐在旁边看着,嘴巴撇着,一脸的不屑。
大概觉得我故弄玄虚。土豆看着乐乐的拳头,犹豫了一下。它抬头看了看我。
我给了它一个鼓励的眼神,轻轻点了点头。这是我们之间的默契。
它这才慢慢地、试探性地朝乐乐走了一小步。然后,它低下头,轻轻地嗅了嗅乐乐的拳头。
从鼻尖的快速耸动,到慢慢地、深入地闻。这个过程持续了大概十秒钟。乐乐一动不敢动,
呼吸都屏住了。当土豆闻完,抬起头,尾巴轻轻地、试探性地摇了两下时,我知道,
警报解除了。“好了,现在它认识你了。”我对乐乐说。“你可以非常缓慢地、轻轻地,
摸一下它的下巴,或者它的前胸。记住,千万不要从头顶上往下摸。”乐乐抬起另一只手,
按照我说的,慢慢地放到了土豆的下巴下面。土豆没有躲。它甚至用下巴蹭了蹭乐乐的手心。
乐乐的脸上,露出了那种最纯粹、最开心的笑容。“妈妈!它舔我了!”他回头,
兴奋地对张姐喊。张姐的表情很复杂。有惊讶,有被打脸的难堪,
还有一丝丝看到儿子开心的欣慰。“看见了吗,张姐?”我站起身,声音不大,
但足够周围几个看热闹的邻居听到。“这才是爱。尊重、耐心,把对方当成一个平等的生命,
而不是一个满足你好奇心的玩具。”我的话,像一根针,
精准地刺破了她刚刚用“爱心”吹起来的那个气球。她的脸一阵红一阵白。
“不……不就是摸个狗吗?谁家不是这样?就你讲究多!”她还在嘴硬。“对,就我讲究多。
”我坦然承认。“因为我是专业的宠物行为训导师。我的工作,
就是纠正那些‘谁家都这样’的错误认知。这些错误,轻则让宠物产生心理问题,重则,
就是血的教训。”我把“专业”两个字,咬得特别清楚。周围邻居的议论声开始变了风向。
“原来是训犬师啊,难怪懂这么多。”“她说得有道理,上次新闻里那个小孩,
就是冲过去抱狗被咬了。”“是啊是啊,还是得科学养狗。”张姐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她可能没想到,自己想在小区里立一个“慈母”人设,结果碰上了一个硬茬,
直接给她上了一堂公开课。她拉起还在兴奋中的乐乐。“走了走了!回家了!不就是个狗吗,
有什么了不起的!”她几乎是拖着乐乐离开的。乐乐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看着土豆。
我冲他挥了挥手。一场小区的“道德绑架”事件,暂时告一段落。我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但我显然低估了一个“显眼包”的战斗力。以及她那颗,不甘于在众人面前丢脸的心。
3晚上九点。小区的业主群突然热闹起来。我通常都把群消息设置成免打扰。
但架不住手机一直震,还有几个相熟的邻居开始私聊我。“乔安,快看群里!
”“那个张姐太过分了!”我点开那个闪烁的头像。几百条未读消息。我往上翻了翻,
找到了风暴的中心。是张姐。她先是发了一张乐乐眼眶红红、看起来很委屈的照片。
配文是:“今天带孩子在小区里散步,想跟邻居家的金毛亲近一下,
结果被人当众上了一堂课,好像我们多没教养一样。孩子就想摸摸狗,怎么就那么难呢?
现在的人,真是越来越冷漠了。”她没指名道姓。但下午在场的人,都知道说的是谁。
这番茶言茶语,立刻引来了一堆“不明真相”的群众。A栋的王阿姨:“哎呀,这是怎么了?
乐乐多可爱啊,谁这么狠心?”C栋的李姐:“就是啊,金毛不是很温顺吗?
让孩子摸一下怎么了?我们家孩子天天在小区里跟狗玩。”张姐立刻回复:“可不是嘛!
人家说我们是‘道德绑架’,说我们没‘科学精神’,把我们母子俩训得跟孙子似的。
我儿子回来就哭了,说那个阿姨好凶。”颠倒黑白。无中生有。我看着手机屏幕,气笑了。
我全程对乐乐和颜悦色,凶的是她自己吧?群里开始有人站队了。“现在的年轻人养狗,
真把自己当回事了。狗比人还精贵。”“对啊,拴着绳子了不起啊?
在小区里就得有集体意识,不能太自私。”“@物业,小区里能不能管管?
有些狗主人确实素质不高。”我成了那个“素质不高”的狗主人。我的几个朋友,
比如住在对门的陈姐,开始帮我说话。陈姐:“张姐,话不能这么说吧?
我下午好像路过看到了,乔安是在教孩子怎么正确地跟狗接触,态度挺好的呀。
”张姐立刻反击:“好?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教训我们,叫态度好?我们家乐乐胆子小,
被她吓到了!她就是不想让摸,找一堆理由罢了!”另一个邻居,
养泰迪的刘奶奶也说:“我觉得乔安做得对。不是所有狗都喜欢被陌生人摸的,尤其是小孩,
下手没轻没重的,很容易出事。”张姐:“刘奶奶,你家泰迪小,当然要当心。
她那可是金毛!大金毛!暖男!会咬人吗?她就是小题大做,显摆自己懂得多!
”“暖男”……我真想把网上那些金毛伤人事件合集甩她脸上。品种天性,不代表个体性格。
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但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尤其是一个,为了挽回面子,
不惜煽动舆论的人。我看着群里乌烟瘴气,
一堆人开始讨论“养狗的素质问题”、“孩子和狗哪个更重要”这种无聊的话题。我知道,
如果我不出声,这个“冷漠、自私、拿专业知识欺负人”的帽子,今天就得扣我头上了。
土豆在我脚边睡得正香,还打着小呼噜。它不知道,它已经成了小区舆论战的中心。
我深吸一口气,开始打字。我不准备跟她吵。吵架,是最低效的沟通方式。我要做的,
是把她刚刚亲手递给我的那顶“专业”的帽子,戴得稳稳的。让她再也摘不下来。
4我在群里发了一段话。“大家好,我是16栋的乔安,土豆的主人。
”“关于今天下午的事情,我想做个说明。”我的出现,让群里的讨论瞬间安静了一下。
所有人都等着看我怎么“狡辩”。“首先,我要向乐乐道歉。
如果我下午的教学方式让你感到了压力,那是我做得不够好,
希望你不要因此害怕和狗狗交朋友。”先礼后兵。把孩子的因素摘出去。
张姐可能没想到我会先道歉,没立刻接话。我继续打字。“其次,我要感谢张姐,
是她提醒了我。作为一名兼职的宠物行为训导师,我发现我们小区在‘人宠和谐共处’方面,
确实存在很多知识盲区和安全隐患。”“比如,很多家长认为‘温顺犬种=绝对安全’,
鼓励孩子随意接触陌生犬只。”“比如,很多狗主人觉得‘我家狗不咬人’,就可以不拴绳,
或者放长绳。”“比如,很多人不知道,犬只摇尾巴,除了开心,
也可能是紧张、警告甚至准备攻击的信号。”我每发一条,
都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那些刚刚还在附和张姐的人,沉默了。因为我说的,
是他们真实见过,或者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这些误区,源于不了解。而最大的风险,
往往就来自于‘我觉得’和‘我以为’。”“所以,为了响应张姐对小区安全的关切,
也为了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意外。我草拟了一份《社区安全养宠及人宠互动行为倡议书》。
”“我会把它打印出来,贴在每栋楼的公告栏里。同时,我会在本周六下午三点,
在小区的中心花园,做一个小型的公益讲座,主题是‘如何安全地与社区犬只互动’。
现场会带着土豆做演示,欢迎所有感兴趣的家长和孩子参加。”“以上所有活动,
均为公益性质,不收取任何费用。”“再次感谢张姐的提醒,
让我们有机会共建一个更安全、更和谐的社区环境。@张姐”我发完最后一段话。
然后艾特了她。整个业主群,鸦雀无声。大概过了足足一分钟。物业经理第一个跳了出来。
“@乔安感谢您的支持!这是大好事啊!我们物业全力配合!
”之前帮我说话的陈姐和刘奶奶也立刻跟上。“这个好!专业的就是不一样!”“支持乔安!
我们周六一定带孩子去学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表示支持和期待。风向,在三分钟内,
彻底逆转。我把张姐高高举起的“道德”大旗,接了过来,
然后插上了“科学”和“公益”的标签,反手就插在了小区的中心花园。
她把我塑造成一个“冷漠自私”的个人。我把自己升级成一个“服务社区”的专家。
我把她挑起的个人恩怨,变成了一场公共安全教育活动。现在,轮到她尴尬了。
她该怎么回复?说“我不是这个意思”?那她之前的煽动就成了笑话。说“支持”?
那她就等于承认了自己之前的无知,还亲手把我送上了“社区专家”的宝座。我盯着屏幕,
等着她的反应。果然,张姐的头像下面,出现了“对方正在输入...”的字样。删删改改,
改改删删。持续了快五分钟。最后,她发出来一句。“呵呵。”然后,就再也没说话了。
5周六的公益讲座,成了小区里不大不小的一件事。物业很给力,不仅在群里发了正式通知,
还在公告栏里贴了海报,标题起得很大:“金牌训导师乔安女士与您相约,
共建人宠和谐社区”。我看着“金牌”两个字,有点想笑。不过,效果是达到了。这两天,
我在小区里遛狗,回头率高了百分之二百。遇到的邻居,态度也从之前的“那个养金毛的”,
变成了客气的“乔老师好”。张姐这两天很安静。我在楼下碰到过她一次,她带着乐乐,
远远看见我和土豆,就立刻拐进了另一条路,装作没看见。我没在意。只要她不来招惹我,
我也懒得理她。我认真准备着周六的讲座内容。从犬类行为学的基础,讲到肢体语言的识别,
再到不同情境下的应对策略。我不想把它搞得太学术,尽量用最简单、最有趣的方式,
让大人和孩子都能听懂。土豆成了我的“首席助教”,每天陪我练习各种指令和互动。
周五晚上,我正在家里做最后的PPT。陈姐突然给我发来一张截图。
是另一个小区的妈妈群。有人在群里发了我们小区的讲座海报。然后,
一个叫“乐乐妈”的人,开始在群里说话了。“乐乐妈”:“大家可别被骗了。
这个人我认识,就是我们小区的。什么金牌训导师,就是个噱C,自己在家瞎琢磨的,
根本没证。”“说是公益讲座,其实就是想出名,以后好开班收钱。心机深着呢。
”“而且她那条狗,凶得很。上次差点咬到我们家乐乐。她现在搞这个讲座,
就是为了洗白自己。”截图下面,是其他妈妈们的议论。“真的假的?看着挺专业的啊。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就是,现在什么人都能叫自己老师了。”这个“乐乐妈”,
不用问,就是张姐。她在业主群里丢了面子,不敢正面刚,就跑到外面的群里去泼脏水。
造谣我没资质,造谣我想赚钱,甚至歪曲事实说土豆“凶得很”。陈姐很气愤:“乔安,
这人太恶心了!你得赶紧澄清啊!”我看着截图,反而平静了下来。一个人,
如果只会在背后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那说明,她已经黔驴技穷了。澄清?当然要澄清。
但不是现在,也不是在那个妈妈群里。在别人的地盘上,跟一群不认识的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