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索命,你以为的结局,不过是恶魔游戏的开场。1雨下得很大,
砸在烂尾楼***的水泥板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噪音,
几乎要盖过发现尸体的流浪汉那声凄厉的尖叫。刑警队长陈诚赶到现场时,
雨水正顺着楼板的缝隙淌下,在尸体周围形成了一圈浑浊的水洼。死者很年轻,二十岁出头,
面容扭曲,凝固着死前的恐惧与痛苦。法医老张初步检查后,面色凝重地走到陈诚身边。
“陈队,手法极其残忍,生前遭受过性侵和虐待。但奇怪的是……”老张顿了顿,
“现场太干净了,除了雨水和第一个发现者的脚印,几乎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痕迹。
”陈诚没说话,点燃一支烟,烟雾在潮湿的空气里迅速消散。他蹲下身,
隔着证物袋仔细观察死者。女孩叫苏悦,美术系的学生,夜归途中失踪。她的右手紧紧攥着,
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手里好像有东西。”陈诚示意取证人员。
小心翼翼地掰开死者僵硬的手指,一粒比米粒还小、形状奇特的棕色种子躺在掌心,
在泥水中依然显得与众不同。“这是什么?”旁边的年轻刑警小李问道。“不知道,
带回去让植物专家鉴定。”陈诚将种子放入证物袋,心里沉甸甸的。这粒种子,
是这起完美犯罪中唯一的瑕疵,像是恶魔不经意间落下的一粒微尘。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
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上级限期破案的命令,市民的恐慌情绪……陈诚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
看着白板上苏悦的照片,那双失去神采的眼睛仿佛在凝视着他。夜里,他开始失眠。
一闭上眼,就能听到淅淅沥沥的雨声,还有一个女孩隐隐约约的哭泣。他归咎于压力太大。
2一个月后,第二起案件发生了。这次是在一套高档公寓里,死者是一名年轻的白领。
现场更加触目惊心,凶手不仅重复了奸杀行为,还用死者的口红,
在卧室的镜子上画下了一个扭曲、类似字母“Z”的符号。“挑衅!这是***裸的挑衅!
”李局在案情分析会上拍着桌子,“媒体已经炸锅了!给我们破案的时间不多了!
”陈诚盯着现场照片,那个符号像一根针,刺得他眼睛生疼。凶手升级了,
从隐蔽的雨夜弃尸,到登堂入室留下标记,他的自信和残忍都在膨胀。“陈队,有发现!
”法医老张带来了一丝希望,“在第二名死者指甲缝里,提取到几根非常细微的合成纤维,
经过初步分析,是一种用于特定行业工装的耐磨材料。”这像是一道曙光。
专案组立刻调整方向,全力排查与这种纤维相关的工厂、企业员工。范围在缩小,
紧张的气氛中透出一丝希望。3线索指向城西的一家化工厂。在排查中,
一个名叫赵强的流浪汉进入了警方视线。他智力有些障碍,
平时就在工厂附近的垃圾堆捡破烂,案发当晚有人看见他在第二名死者居住的小区附近徘徊。
更重要的是,在他的栖身之所,找到了一件沾有类似纤维的旧工装。抓捕、审讯。
面对警方的讯问,赵强眼神躲闪,语无伦次。在连续高强度、带有诱导性的审讯下,
他最终含糊地承认了“是我做的”。消息传出,媒体将赵强描述成潜伏在城市阴影里的恶魔,
警局内部也松了一口气,准备庆功。只有陈诚觉得不对劲。审讯录像里,
赵强复述的作案细节与现场机密信息存在细微出入,更像是从审讯者的问话中拼凑出来的。
他提出异议,却被李局驳回:“证据链完整,口供也有,陈诚,我知道你压力大,
但案子总要结的。”结案当晚,陈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办公室,
发现桌上放着一个没有署名的牛皮纸袋。他疑惑地打开,
里面是几张照片——第三名失踪女性的随身物品,一张写着她名字的图书馆借书卡,
还有一张打印的纸条,上面只有一句话:“真可笑。你们抓错人了。
”一股寒意从脊椎窜上头顶。真凶还在逍遥法外,并且正在嘲弄他们。4陈诚没有声张,
他根据纸袋上细微的灰尘和气味,判断可能来自城郊的一个废弃货运站。
他决定孤身前往调查,这违反了纪律,但他不能放过任何可能拯救下一个受害者的机会。
夜色深沉,货运站空旷无人。陈诚的手电光柱在废弃的集装箱间扫过。突然,
一辆没有挂牌照的黑色轿车从阴影中猛地窜出,加速冲向出口。陈诚立刻上车追击。
两辆车在深夜的郊外公路上展开了亡命追逐。轮胎摩擦地面发出刺耳的声音,
引擎轰鸣撕裂寂静。黑色轿车显然对路况更熟,几次险些将陈诚甩掉。在一个急转弯处,
黑色轿车失控,撞破护栏,翻滚着坠入下方汹涌的江水中。陈诚猛踩刹车,冲到悬崖边,
只见浑浊的江水翻滚,很快吞没了车辆。后续的打捞只找到了司机的尸体,
经查是一个有盗窃前科的无业人员。车内没有发现任何与案件相关的证据。真凶金蝉脱壳。
由于擅自行动导致重大失误嫌疑人死亡,线索中断,陈诚被正式停职。
5停职的日子如同煎熬。陈诚整日借酒浇愁,梦里那个女孩的哭泣声越来越清晰。一次偶然,
他在一家偏僻的旧书店门口,看到了橱窗里摆着几本关于灵异现象的书。
书店老板是一个四十岁左右、气质沉静的女人,名叫阿桑。她看着陈诚,
眼神似乎能洞穿一切。“你身上有股味道,”阿桑平静地说,“怨念的味道。
有个年轻的灵魂跟着你,她很痛苦,也很愤怒。”若是以前,陈诚只会嗤之以鼻。但现在,
接连的诡异事件让他动摇了。他向阿桑倾诉了案件的蹊跷和那个纠缠他的梦境。阿桑闭上眼,
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她叫苏悦……第一个死者,对吗?
温室里开花……还有……冷杉的味道……和……俯瞰城市的玻璃房间……”断断续续的词语,
却像惊雷在陈诚脑中炸开。
热带花卉种子、冷杉味的古龙水、能俯瞰城市的玻璃办公室……这些零散的线索,
似乎指向了一个特定的、拥有财富和地位的人群。6就在赵强即将被移送检察院的前一天,
第四起案件发生了。受害者是电视台的一名主持人,影响力更大。凶手用了完全一致的手法,
并在现场用血字写下了“我回来了”。赵强的嫌疑被彻底洗清。警局一片哗然,
李局脸色铁青。舆论再次反转,警方成为了被嘲笑和抨击的对象。陈诚虽然停职,
但通过以前的部下悄悄获取了信息。他请求阿桑再次尝试与“那个灵魂”沟通。这一次,
…案发现场往东第三条街……有个眼睛……看着一切……”陈诚秘密前往第四案发现场附近,
在东边第三条街的一个偏僻角落,
他找到了一栋私人住宅外墙上的一个老旧、看似废弃的监控探头。几经周折,他联系到房主,
调取了监控录像。模糊的画面中,在案发时间段内,一辆豪车曾短暂停在街角。
一个穿着高档风衣、身形挺拔的男人下车,似乎在等人。虽然画面看不清脸,
但男人抬手看表的动作,手腕上名表的反光,以及他车上隐约可见的一盆奇特植物的轮廓,
都被记录了下来。这些特征,
与阿桑之前描述的“热带花卉”、“成功男士”的形象高度吻合。陈诚的心脏狂跳起来,
真凶的影子终于清晰了。7所有的调查开始秘密指向一个人——林涛,38岁,
本市著名的青年企业家,慈善家,名下建筑公司业绩斐然。他拥有一个巨大的私人温室,
酷爱收集稀有热带植物;他的办公室在市中心顶级写字楼的顶层,全是落地玻璃窗,
可以俯瞰全城;他习惯使用的,正是一种带有冷杉味的定制古龙水。然而,
林涛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每次案发时,他要么在参加高级酒会,要么在与人谈生意,
证人众多。就在侦查陷入僵局时,转机出现。调查发现,林涛的司机兼私人助理孙浩,
身材与林涛极为相似,而且有过暴力犯罪前科。进一步侦查发现,
孙浩对林涛有着近乎狂热的崇拜,并且近期账户有不明来源的大额资金流入。
警方突击搜查了孙浩的住所,结果令人震惊:发现了与案发现场吻合的纤维、类似作案工具,
甚至还有前几名受害者的部分私人物品。孙浩被捕后,在审讯中异常冷静,对罪行供认不讳,
细节描述得比赵强准确得多。他声称自己是出于对社会的仇恨而作案。
案件似乎再次“告破”。社会舆论认为真凶终于落网。但陈诚和阿桑却感到强烈的不安。
因为陈诚梦中苏悦的哭泣和躁动,非但没有停止,反而变得更加凄厉和急促。
8陈诚坚持要求参与对孙浩的审讯。他注意到,孙浩虽然能复述作案过程,
的、只有真凶才能知道的细节比如苏悦手心里种子的具体种类、镜子上符号的精确画法,
总是含糊其辞或用“记不清了”搪塞。更重要的是,
孙浩的眼神里没有林涛那种掌控一切的傲慢,只有一种麻木的认命感和一丝隐藏极深的恐惧。
陈诚判断,孙浩极可能是一个被精心培养的替身。
他顺着孙浩的社会关系和资金流向深入调查,发现所有暗线最终都指向林涛。
林涛利用孙浩对自己的依赖和金钱控制,长期潜移默化地让孙浩模仿自己的言行举止,
甚至故意让孙浩在某些场合使用自己的物品,留下DNA或指纹。那些栽赃的物证,
都是林涛利用孙浩不在场时,悄悄放置的。林涛的真正目的,
是创造一个完美的“影子凶手”,一旦事情有暴露的风险,就让孙浩顶罪,
自己则能继续以成功人士的身份隐藏在阳光下,甚至可能继续他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