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寒夜重生“咳咳……”刺骨的寒风从破窗缝隙钻进来,
像无数根冰针扎在林晚的皮肤上。她蜷缩在冰冷的地板上,
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空荡荡的奶粉罐,那是儿子小宝生前最后的念想。“晚晚,
这点饼干你就给妈吧,妈年纪大了扛不住饿……”婆婆王秀兰的声音嘶哑刻薄,
一双枯瘦的手死死拽着她仅剩的半袋苏打饼干。丈夫张磊站在一旁,眼神躲闪:“妈说得对,
你年轻,再忍忍。再说小宝都没了,你吃那么多干嘛?”没了……是啊,小宝没了。
在这场持续了半年的极端寒潮里,因为没有足够的保暖衣物,没有充饥的食物,
更没有救命的药品,才刚满一岁的小宝先是冻得发起高烧,
接着又因为营养不良引发了并发症,最后在她怀里一点点变冷、变硬。而她的丈夫,
她的婆婆,在她抱着孩子跪地哀求时,却把家里仅存的物资藏了起来,
眼睁睁看着小宝断了气。悔恨像毒蛇啃噬着林晚的心脏。如果不是她当初眼瞎,
嫁给了张磊这个妈宝男;如果不是她一门心思扑在家庭上,
手里连点积蓄都没有;如果不是寒潮来临前她毫无准备……小宝就不会死!身体越来越冷,
意识渐渐模糊,林晚最后看了一眼窗外漫天的飞雪,心里只剩下无尽的绝望和不甘。
若有来生,她绝不会再重蹈覆辙!“哗啦——”一盆冷水兜头浇下,林晚猛地惊醒,
剧烈的咳嗽让她胸腔生疼。“林晚!你还睡?太阳都晒屁股了!赶紧起来做早饭,
我跟你爸还要去赶集呢!”王秀兰叉着腰站在床边,脸上满是不耐烦,地上还泼着一滩水渍。
林晚愣愣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熟悉的卧室,墙上挂着她和张磊的结婚照,
照片上的她笑得一脸傻气。窗外阳光明媚,暖风吹得窗帘轻轻晃动,哪里有半分寒潮的影子?
她猛地抓起床头柜上的手机,屏幕亮起,显示着日期——2024年9月15日。
距离那场席卷全球的极端寒潮,还有整整三个月!她……重生了?
巨大的惊喜瞬间冲垮了所有的迷茫,林晚几乎要哭出来。老天有眼,
真的给了她一次重来的机会!“还愣着干什么?想偷懒是不是?我告诉你,
娶你回来可不是让你当大小姐的!”王秀兰见她不动,伸手就要拧她的胳膊。
前世的记忆瞬间翻涌上来,这就是她的婆婆,从结婚第一天起就没给过她好脸色,
张磊更是对他妈言听计从。前世她就是被这对母子磋磨得没了棱角,
最后连儿子的命都没能保住。这一次,她绝不会再忍!林晚一把打开王秀兰的手,
力道大得让对方踉跄了一下。“别碰我。”她的声音冰冷,眼神里的寒意让王秀兰都愣住了。
“你、你反了天了!”王秀兰反应过来,气得跳脚,“张磊!张磊你快来看你媳妇!
她敢打我!”张磊趿着拖鞋跑进来,睡眼惺忪地问:“咋了妈?”“你媳妇造反了!
我叫她起来做早饭,她不仅不起,还推我!”王秀兰捂着脸,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样子。
张磊皱起眉头,看向林晚:“晚晚,怎么跟妈说话呢?快给妈道歉。”又是这样!
永远不分青红皂白就让她道歉!林晚的心彻底冷了下来。“道歉?我没做错什么。
”她掀开被子下床,目光直直地看向张磊,“张磊,我们离婚吧。”张磊和王秀兰都愣住了,
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林晚,你发什么疯?”张磊脸色沉了下来,“就因为这点小事?
我看你是越来越不懂事了!”“这不是小事。”林晚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恨意,
“我受够了每天做牛做马还要看你们脸色,受够了你凡事都听你妈的,受够了这个家。这婚,
我必须离。”王秀兰立刻尖叫起来:“离婚?门都没有!
你当我们张家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彩礼钱你退回来!
还有这么多年你吃我们家的、用我们家的,都得折算成钱!”“彩礼我会退,
我在这个家的开销也会算清楚给你们。”林晚早就想好了,她现在只想尽快摆脱这对母子,
“房子是婚前我爸妈买的,跟你们没关系。我今天就收拾东西搬出去,
离婚协议我会尽快拟好发给你。”说完,她不再看两人难看的脸色,
径直走到衣柜前开始收拾行李。她的动作迅速而坚定,没有丝毫犹豫。
张磊看着她决绝的背影,心里莫名有些发慌,却还是嘴硬道:“行!离就离!
我看你离开我能过成什么样!”林晚冷笑一声,没有回头。她不仅能活下去,
还能活得比谁都好!第二集 火速变现林晚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
大多是衣服和一些常用物品。至于那些和张磊有关的纪念品,她一件都没带,
看着就觉得恶心。走出家门时,王秀兰还在门口骂骂咧咧,张磊则蹲在墙角抽烟,脸色阴沉。
林晚直接无视他们,拦了辆出租车就往娘家的方向去。
她的父母在几年前因为一场意外去世了,留下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还有一笔二十万的存款,
这是她现在唯一的依靠。打开熟悉的家门,一股尘封的味道扑面而来。林晚放下行李,
先把房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看着干净整洁的屋子,心里总算有了一丝安稳。现在,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囤物资。三个月后,气温会断崖式下跌,最低能降到零下四十多度,
水电燃气都会中断,超市药店被抢购一空,物价飞涨,甚至会出现抢物资的情况。
前世的惨状历历在目,她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而囤物资,首先需要的就是钱。
她手里的二十万存款远远不够,必须尽快筹集更多的资金。
林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手上的这套房子。这房子地理位置不错,面积也有八十多平,
现在的市场价大概能卖一百二十万左右。虽然卖掉房子她以后可能没地方住,但寒潮来临后,
房子的价值远不如物资重要。而且她可以先租房住,等囤够物资,再找个更安全的地方。
打定主意,林晚立刻联系了一家靠谱的中介,把房子挂了出去,标价一百一十万,
注明“急售,可小刀”。她知道,急售可能会损失一点钱,但时间不等人,
她必须尽快拿到现金。中介很快就带了几个客户来看房,林晚态度诚恳,价格又有优势,
第二天就有人敲定了购买意向,最终以一百零八万的价格成交。对方是全款支付,
约定三天后办理过户手续,到时就能拿到钱。解决了房子的问题,
林晚又开始盘点自己的其他资产。她有一辆代步车,是父母生前给她买的,开了几年,
现在大概能卖五万块。她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挂到了二手车平台,同样注明急售。
车子卖得也很顺利,第三天就被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子买走了,拿到了四万八的现金。
与此同时,房子的过户手续也办理完毕,一百零八万的巨款打到了她的银行卡里。
加上原本的二十万存款和卖车的四万八,林晚现在手里一共有一百三十二万八千块。
看着银行卡里的数字,林晚松了一口气,但也不敢放松。这些钱看起来不少,
但在即将到来的末世里,根本经不起花。她必须制定一个详细的囤货清单,
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她坐在书桌前,开始回忆前世寒潮来临时最缺的东西,
可贴、碘伏、酒精、纱布、绷带、止咳糖浆、抗过敏药、慢性病常用药虽然她没有慢性病,
机、充电宝、现金零钱为主、蜡烛、收音机接收应急广播……清单列了满满几页纸,
林晚又仔细核对了一遍,确保没有遗漏。接下来,就是疯狂采购的时候了!
第三集 疯狂囤货上拿到钱的当天下午,林晚就开始了她的囤货计划。
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她没有选择在本地的超市大量采购,而是先从网上下单。
她打开各大购物APP,对照着清单开始疯狂扫货。大米和面粉她各买了五十袋,每袋十斤,
商家可以直接送货上门。面条买了二十箱,压缩饼干和方便面各三十箱,罐头更是种类齐全,
每种都买了十几箱。真空包装的肉类和腊肉香肠,她找了一家口碑好的旗舰店,
每种都订了上百斤,商家承诺用冷链物流发货,确保新鲜。鸡蛋她买的是可生食的无菌蛋,
一下子订了两百盒,每盒三十个,足够她吃很久了。奶粉选的是高钙全脂奶粉,买了五十罐,
不仅可以自己喝,还能在没有牛奶的时候补充营养。食用油买了二十桶,每桶五升,
盐和糖各买了五十斤,各种调味料也都按最大规格买了好几份。
巧克力和能量棒是补充能量的好东西,她各买了五十盒。脱水蔬菜买了三十包,
速冻饺子、包子、馒头等速冻食品更是塞满了购物车,足足订了一百箱,
商家都特意打电话来确认订单,以为她是开餐馆的。林晚只找了个借口搪塞过去。水类方面,
她先在网上订了一百桶桶装纯净水,每桶十八升,还买了十个五十升的大容量储水桶,
方便后期储水。净水器选的是家用反渗透净水器,还额外买了二十套滤芯。
净水片也买了五十盒,以防净水器损坏。日用品和药品是重点采购对象。
卫生纸她买了一百提,湿巾五十包,卫生巾买了几十个不同牌子和类型的,足够她用好几年。
洗衣液、肥皂、牙膏牙刷等洗漱用品也都按最大量采购,每种都买了几十份。药品方面,
她除了在网上药店下单,还特意去了几家线下药店。感冒药、退烧药、消炎药等常用药,
她每种都买了十几盒,创可贴、碘伏、纱布等外伤用品也买了一大堆。
维生素片和钙片各买了二十瓶,确保营养均衡。为了不引起药店工作人员的怀疑,
她每次都换一家药店,每次只买几种药品,分开采购。即便如此,
还是有店员问她是不是家里有人开诊所,林晚都笑着说是家里人多,备着放心。两天时间,
林晚的手机就收到了无数条快递发货的通知。她租的房子是一楼,带一个小院子,
正好可以用来存放物资。为了方便收货和存放,她还特意在网上买了十几个大型货架,
安装在院子里和客厅里。快递员几乎是络绎不绝地上门,把各种物资堆在院子里。
林晚一边签收,一边有条不紊地把物资分类整理好,摆放在货架上。
看着货架上渐渐堆满的物资,她心里的安全感越来越足。
网上采购的大多是包装整齐、方便储存的物资,还有一些东西必须要到线下市场去买,
比如煤炭、木炭、柴火等取暖物资,以及一些新鲜的食材,需要自己加工后储存。
第四天一早,林晚租了一辆货车,直奔本地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她先找到了一家卖煤炭的商家,一下子订了五吨煤炭,让商家直接送到租的房子那里。
接着又买了两吨木炭和一大堆柴火,足够她整个冬天取暖用了。然后她又去了生鲜区,
买了一百斤猪肉、五十斤牛肉、五十斤羊肉、一百只鸡,还有各种鱼类和海鲜,
加起来足足有几百斤。她找了一家附近的屠宰店,花了点钱让老板帮忙把这些肉类处理干净,
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方便后期冷冻。蔬菜和水果她也买了很多,
主要是耐储存的土豆、红薯、萝卜、白菜、洋葱等,还有苹果、橘子、橙子等水果。
这些蔬菜和水果一部分可以直接储存,另一部分她打算做成腌菜、泡菜和果干,延长保质期。
从批发市场出来,已经是下午了。林晚让货车司机把这些生鲜物资送到租的房子,
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去了家电市场。她需要买几台大容量的冰柜,用来存放这些肉类和生鲜。
在家电市场,她选了四台容量为500升的冰柜,
还有两台大功率的电暖器、十床电热毯、二十个暖手宝和十几个热水袋。
这些取暖设备在停电前能派上大用场,停电后虽然不能用,
但暖手宝和热水袋还可以用热水加热后使用。买完这些东西,
林晚的银行卡里已经花出去了一大半的钱,但她一点都不心疼。这些物资,
每一样都是保命的资本。回到租的房子时,煤炭、木炭和柴火已经送到了院子里,
堆成了一座小山。四台冰柜也随后送到,安装师傅帮忙把冰柜安装好,通上电试了一下,
确认没有问题后才离开。林晚来不及休息,立刻开始处理那些生鲜物资。
她把处理好的肉类分门别类地装进保鲜袋里,然后放进冰柜冷冻。
蔬菜和水果则一部分放进冰箱冷藏,一部分拿到院子里晾晒,准备做成腌菜和果干。
忙完这一切,已经是深夜了。林晚累得腰酸背痛,但看着满满一院子和一客厅的物资,
还有四个塞得满满当当的冰柜,她的心里充满了满足感。但这还远远不够,
还有很多东西需要采购。她休息了几个小时,第二天一早,又开始了新的采购计划。
第四集 疯狂囤货下接下来的几天,林晚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囤货上。
她的足迹遍布了城市的各个角落,从五金店到户外用品店,从书店到便利店,
只要是清单上有的东西,她都会想方设法买到。在五金店,
她买了十个手电筒、五个头灯、各种型号的电池买了一百多节,蜡烛买了五十盒,
打火机和火柴各买了二十个。
多功能工兵铲、瑞士军刀、绳索、撬棍、斧头、锤子等工具也一样不落,每种都买了两三套,
还买了几捆铁丝、几卷胶带和一大堆钉子。户外用品店是她的重点目标。
她买了五件加厚的冲锋衣、十件羽绒服,有长款也有短款,还有十几套保暖内衣和秋衣秋裤,
袜子、手套、围巾、帽子等配饰更是买了几十套,确保自己冬天不会冻着。雪地靴买了三双,
都是防滑防水的款式。除此之外,
她还买了一个大型的帐篷、两个睡袋、几床加厚的被子和褥子,万一房子出了什么问题,
这些东西也能让她有个落脚的地方。考虑到寒潮来临时可能会停电,
林晚特意去买了一台大功率的发电机,还买了两百升汽油和一百升柴油,用专用的油桶装好,
存放在院子的角落里,远离火源。为了安全起见,她还买了几个灭火器和烟雾报警器。
太阳能充电板也是必不可少的。她买了两套大功率的太阳能充电板和储能电池,
这样即使停电了,也能给手机、手电筒等小型电器充电,确保通讯和照明。
充电宝她买了十个大容量的,每个都有两万毫安以上,提前充满电备用。现金方面,
林晚取了五万块现金,大多是十元、二十元、五十元的零钱,
方便在后期可能出现的以物易物或者需要现金交易的场合使用。
她还买了一个防水防火的保险箱,把现金和一些重要的证件锁在里面。
收音机是接收应急广播的重要工具,她买了两个手摇式收音机,不需要电池,
只要摇一摇就能发电,还能给手机充电,非常实用。为了打发时间,
也为了学习一些生存技能,林晚还去书店买了很多书,
比如《野外生存手册》《急救指南》《家常菜大全》《冬季取暖安全知识》等,
塞满了整整一个书架。便利店也是她经常光顾的地方,她买了大量的零食、饮料、口香糖等,
这些东西虽然不是必需品,但能在艰苦的环境中改善心情。
她还买了很多一次性餐具和保鲜膜、保鲜袋,方便食物的储存和取用。
林晚的囤货行为越来越大张旗鼓,租的房子里里外外都堆满了物资,连卧室都放了几个货架。
房东偶尔过来查看,看到院子里堆成山的煤炭和木炭,还有客厅里满满的货架,
忍不住问她:“小姑娘,你这是准备开小卖部啊?”林晚早就想好了说辞,
笑着回答:“不是的阿姨,我老家在农村,冬天特别冷,这些都是准备寄回老家的,
还有一些是帮亲戚买的,他们年纪大了,不方便出门。”房东恍然大悟,没再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