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夏蝉鸣
一眨眼7年过去了,1998年田磊7岁了。
从小收到父亲的熏陶,小小的年纪己经可以把唐诗三百首记住了。
不说倒背如流却也是能完全背诵了。
是村里远近闻名的小神童。
也快到了这个年代小孩上学的年纪,和他同年养的小狗己经垂垂老矣。
这7年是小田磊最开心的7年。
到了晚上田山回来了。
这次却是连带着锅碗瓢盆一起回来,原来是村里安排了新的支教老师来了。
今天交接了下工作,他就又失业了。
这是没有编制的无奈,去县城考了几次编制都是要他回来等安排。
田山人老实又不会送礼,这事就这样一首被搁置下来了。
田石也退休了,村支书是村里原来邓赖子的父亲,这几年邓赖子去外地打工说是赚了大钱,买了小轿车。
还给村里捐钱修了自来水。
邓赖子原来的名字都没几个人知道了。
就因为年轻时经常十里八乡跑去赌博借钱不还,老家待不下去,才去的外地。
不知怎么的就发了财。
在镇上还盖了三层小洋楼。
这一年小田磊家里也是发生了重大变化。
奶奶走了,不要误会不是去世了,是和爷爷离婚了。
因为奶奶嫁过来之前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煤矿上下矿矿洞塌了。
人没了,儿媳妇带着孩子改嫁了,二儿子在镇上做护林员,突发山火,二儿子救火被烧的昏迷不醒,奶奶放心不下回去照顾二儿子去了。
二儿子做了半辈子护林员也没娶妻生子。
孤苦无依的。
老人家也不放心。
父亲没了教书的工作后经二姑家介绍,准备去外地打工,姐姐己经上小学2年级了。
学校到他们家8里路。
来回也要1小时。
姐姐就寄宿在外婆家。
所以父母商量后决定带着小田磊一起去外地。
那时候砖厂大批量招人,没有一技之长,人们只能出苦力去装窑烧砖,按照一车砖300块。
自己装车,码窑。
完成就是1块钱。
一天从凌晨5点开始起床干活。
一个小时5车一天下来除去吃饭休息就差不多50块钱,在那个时代全是比较赚钱的。
田磊也跟着父母在工地每天看着父母忙碌的身影,也会帮着父母洗碗,生火。
也会经常思念远在老家的姐姐。
工地的夏天也是特别的炎热,那时候风扇也都是奢侈品。
听着屋外的蝉鸣。
瞅着窗外工地上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下工后在一起吹牛打屁,看着他们喝的啤酒,抽着烟,一个个指点江山的样子,小小的脑袋里充满了好奇。
他的父亲也慢慢融入到了这群人里。
还经常夜不归宿,父亲和母亲的关系也慢慢变得没之前那么好了。
偶尔在他睡的迷迷糊糊的时候听到父亲和母亲的争吵和母亲的哭泣声。
日子就这样到了年底,到了归乡的时候。
他也告别了他在这边唯一的一个玩伴,隔壁伯伯家的女儿,和他一般年纪的丫丫,他们经常没事干就活了泥巴过家家。
捏了泥人送给了对方。
懵懵懂懂的他好像答应了长大要娶她做媳妇儿。
临走的时候也许走的太匆忙,遗落了她的泥人。
就像是预示着他们的相遇和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