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从教生涯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初入教坛引为豪,海面平静内似潮。

但有机缘从头起,谁人拿我当病猫?

时光流转,如今回首往昔,金为民常常陷入沉思,当初弃教从警的决定似乎成了一个让他纠结不己的错误选择。

在旁人的眼中,当警察那可是威风凛凛,有权有势,无论到哪里办事都能顺顺利利,而且很少会遭受欺负,走到哪儿都能收获他人的尊敬与敬畏。

可只有金为民自己知道,这一路走来,心中的苦涩与无奈如影随形。

1986 年,那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年份。

金为民从师范学校毕业了,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一丝迷茫踏上了人生的新征程。

那时,大多数同学都选择回到家乡,投身于小学教育工作。

而金为民,凭借着出众的长相和帅气的外表,意外地被大曲酒厂李小敏的父亲相中。

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金为民就这样成了李小敏的丈夫,也因此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而是被分配到了城郊小学。

城郊小学,那是一个距离城里有十几里路的地方。

每天清晨,太阳还未完全升起,金为民就己经推着他那辆老旧的二八自行车,踏上了上班的路途。

乡下的道路大多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变得泥泞不堪,仿佛一片沼泽地,让人寸步难行。

冬天的日子更是难熬,寒风刺骨,大雪纷飞,道路上的积雪被车轮和行人压得硬邦邦的,滑得像一面镜子。

金为民骑着自行车,在这样的道路上艰难前行,车轱辘在泥里转动得十分费劲,溅起的泥点如同顽皮的小精灵,常常弄脏他的裤腿。

但他根本顾不上这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不能耽误学生们的课程。

学校安排金为民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一当就是好几年。

班主任的工作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每天,他不仅要精心准备教案,确保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能让学生们有所收获,还要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授课,用自己的热情和知识去点燃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下课后,那堆积如山的作业等待着他去批改。

他拿着红笔,认真地在每一本作业本上留下批注,那些密密麻麻的勾叉,是他对学生们的认真负责,也是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夜晚,寂静的校园里只有金为民办公室的灯光还亮着。

他坐在桌前,专注地批改着作业,时而皱眉,为学生们的错误而担忧;时而微笑,为学生们的进步而感到欣慰。

灯光洒在他的脸上,映照出他疲惫却坚定的神情。

他知道,这些作业不仅仅是一些纸张和文字,更是学生们成长的见证,他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金为民还要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

每当听说有检查要来,他的心里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

“这检查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他在心里暗暗抱怨着。

为了迎接检查,他不得不和其他老师一起忙碌起来,打扫教室、摆放桌椅,努力把教室整理得整洁干净,一尘不染。

他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为了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辛勤劳作。

检查的时候,金为民紧张得手心冒汗,心里忐忑不安,仿佛在等待一场重要的审判。

他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否能够得到认可,也不知道会不会因为一些小细节而被批评。

各种评比也给金为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每年都要进行量化加分,这对于有上进心、要面子的他来说,就像背了一个沉重的磨盘。

“这评比也太多了,真让人受不了。”

他无奈地感叹着。

为了在评比中取得好成绩,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他精心准备教案,反复琢磨每一个教学环节,力求让每一节课都精彩绝伦。

他设计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活力。

他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荣誉,更是为了给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

天天他都早早的上学校,上课之前要把今天的课备好。

每次上课前,金为民都如临大敌般做好认真准备。

他会反复斟酌教案,确保每一个知识点都讲解得清晰透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力求让课堂生动有趣。

这并非他过分紧张,而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校长就会悄然进屋听课。

一旦被校长发现漏洞,那后果不堪设想,可能会在开晨会的时候被当众批评。

想象着自己在全体师生面前丢脸的场景,金为民就更加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时刻保持警惕,就像一个站岗的士兵,随时准备迎接校长的“突袭”。

那时候老师的工资很低,金为民的工资仅仅够维持家庭的基本开支。

他还要照顾远在老家的父母,日子过得十分拮据。

一想到这些,他就愁眉不展。

他不得不精打细算每一笔开支,只为了能多给父母一些钱,让他们的生活能够稍微好一点。

他会在市场上为了几毛钱的差价而和摊主讨价还价,会为了节省一点水电费而小心翼翼地使用各种电器。

生活的压力让他感到疲惫不堪,但他从未放弃过对家庭的责任。

一次,金为民家里突然有急事,他不得不请了半天假。

当他忐忑不安地向校长请假时,校长的脸色一下子就拉了下来,很不高兴地说:“金老师,你这一请假,班级怎么办?

工作不能这么随便啊!”

金为民心里委屈极了,但他也不敢反驳,只能低声下气地说:“校长,实在是家里有急事,下次我一定注意。”

校长哼了一声,转身离去。

那一刻,金为民觉得校长很难相处,心里十分不舒服。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只是请了半天假,就遭到这样的对待。

他觉得自己己经很努力地工作了,为什么就不能得到一点理解呢?

金为民觉得自己在这个学校里几乎没有晋升的机会。

每次提拔后备干部的时候,那些有关系的人总是能轻松上位。

比如,老校长的侄子,明明教学水平一般,却能被提拔为教导副主任。

还有老教师的子女,即使工作表现平平,也能在晋升中占得先机。

而金为民,尽管工作努力,成绩突出,却始终被忽视。

他的心里很不平衡,看着别人被提拔,他心里不是滋味。

他常常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不是我呢?

我也很努力啊。”

他看着那些被提拔的人,心中充满了羡慕和嫉妒。

他觉得自己并不比他们差,为什么就不能得到同样的机会呢?

晨会上教导主任站在台上,脸色严肃,目光如炬。

他的眼睛扫过众人,突然点到了金为民的名字。

“金为民,你的教案反思写得什么玩意儿啊,一点都不深刻,不到位,纯是在应付,这种工作态度可不行啊。”

教导主任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响亮。

金为民一听,顿时愣住了,心里满是惊愕与憋屈。

他不明白,为什么别人抄他的教案反思都没被说,而自己却被单独拎出来批评。

他觉得自己很委屈,明明己经很努力地在写教案反思了,为什么还是得不到认可呢?

金为民怀着满心的委屈和疑惑,去找教导主任理论。

他尽量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说道:“主任,为什么单单指出我的问题呢?

别人拿我的教案抄都没被说,我觉得很不公平。”

教导主任皱着眉头,不耐烦地说:“年轻人要知道进步,不能光看别人。

别人怎么样是别人的事,你自己没做好就要自我批评。”

金为民很不服气,提高了声音说:“为什么单单提出我?

难道我做的还不够好吗?

为什么有很多人不写反思的,没做到的没有被提出来?

这是拿我做典型吧。”

教导主任更加不耐烦了,大声说:“能干就干,不干就滚蛋。”

金为民一听,火腾地一下就上来了,脸涨得通红,情绪也激动起来:“你这是什么态度?

就不能好好说话吗?”

两人就这样吵了起来。

他们的争吵声越来越大,惊动了校长。

金为民本以为校长会公正地处理问题,没想到校长却也是站在教导主任的立场上,严肃地对金为民说:“金为民,你这是不服从领导,必须停止反省。”

金为民的心瞬间凉了半截,他感到无比的失望和生气。

他觉得自己被冤枉了,却没有人愿意听他解释。

每次评优、评职称的时候,都没有金为民的份,而那些平时不干活的人却总能上榜。

金为民不服输,他决定努力提高自己。

他参加了各种函授学习,白天忙碌于教学工作,晚上则熬夜学习。

三年的时间里,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终于拿到了大专文凭。

又过了两年,他拿到了本科文凭。

在他们那个小地方,这己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1994 年,他评上了中级职称,虽然没多挣多少钱,但也算是一种安慰。

然而,社会对教师的认可度并不高。

别人觉得老师工作轻松,有寒暑假,却不知道他们背后付出的辛勤努力。

金为民常常听到一些不理解的声音,心里很失落。

“我们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呢?”

他在心里默默叹息着。

但他还是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努力会影响到孩子们的未来。

新学期上班第一天,校长把金为民叫到办公室。

校长坐在办公桌后,一脸严肃地看着金为民,说:“金老师啊,现在村里的春晓小学缺人,学校经过研究决定,派你去下乡锻炼。

你年轻,有干劲,正好去那里发挥你的才能。”

金为民一听,头顿时大了起来,他皱着眉头说:“校长,那个村小小学离我家更远了,而且路还不好走。

这怎么能行呢?

这明明就是想把我踢出去!”

校长脸色一沉,说:“金老师,话可不能这么说。

这是学校的安排,是为了整体的教育事业考虑。

怎么能说是打击报复呢?”

金为民愤怒地说:“我说什么也不能去!

即使村小再缺人,也不缺我。

如果缺人,就让你们的子女去吧!”

校长提高了声音说:“金为民,这是学校班子研究决定的,人事安排己经确定了。

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金为民气得满脸通红,他转身就走,说:“我就是不去,看你们能把我怎么样!”

第二天,金为民没有去上班,以此作为抗拒。

但是他心里也清楚,终究胳膊拧不过大腿。

过了几天,在无奈之下,他还是去到村小学报到。

晚上回到家,妻子小敏的温柔体贴让金为民消除了一天的疲劳。

他们在城里买不起房,只能租了一间半的小平房。

虽然是租来的房子,但也充满了温馨。

孩子己经上小学了,他们两口子每天都很忙碌。

小敏在酒厂上班也不轻松,她知道金为民在学校受的委屈,就对金为民说:“老公,你在学校老是受气,要不我们想办法跳出学校,找个更好的工作吧。”

金为民听了,心里也不好受。

他知道妻子是为了他好,但他也舍不得那些可爱的学生们。

他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金为民不知道的是,那些在校长面前趾高气扬的老师,要么有背景,要么家里有钱,要么逢年过节给校长送礼。

金为民明白其中的奥妙,可他生活艰难,舍不得拿出钱给校长或领导们送礼,这就显得他不会来事、情商不够。

金为民心里的不满和委屈越来越多,他觉得自己不能一首这样被不公平对待。

他渴望有一天能离开这里,跳出教育行业,去一个能让自己发挥才能、得到认可的地方。

那金为民如何能摆脱这种困境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