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都市迷途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西年大学时光,如白驹过隙。

凌云考入了省城的重点大学,选择了与武术风马牛不相及的计算机科学专业。

他的高考成绩不错,尤其是理科,逻辑清晰,代码敲得飞快,成了老师眼中踏实肯干的好苗子。

他依旧每天清晨雷打不动地早起练功,在大学城空旷的操场角落,打着那套愈发纯熟的家传拳法。

只是,身边的同学讨论的不再是招式劲力,而是算法、框架、实习和offer。

那股曾经在高中校园里让他显得特别的“气”,在这里,仿佛被隔绝在另一个次元。

大学毕业,他凭借扎实的技术和不错的成绩,顺利进入了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大厂,成了一名标准的“码农”。

写字楼里的“困兽”都市的节奏快得让人窒息。

清晨,他挤进沙丁鱼罐头般的地铁,呼吸着混杂的空气;深夜,他拖着疲惫的身躯,从灯火通明的写字楼里走出,抬头是城市永远灰蒙蒙的天空。

他的工位隔间很小,堆满了各种技术文档和测试设备。

屏幕上滚动着无穷无尽的代码,KPI、OKR、迭代周期、线上bug……这些词汇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西装革履取代了练功服,咖啡红茶取代了苦涩的药茶。

他曾经尝试在租住的公寓客厅里坚持练功,但楼下邻居的投诉和自身加班后极度的疲惫,让这项坚持变得断断续续,难以为继。

那份对武道的敏锐感知,在日复一日的代码和会议中,似乎正在慢慢变得迟钝。

心中的“空响”薪水不错,前景看似光明,父母也颇为欣慰。

但凌云却越来越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空虚。

每当深夜加班结束,独自走在回出租屋的路上,看着霓虹闪烁却冰冷陌生的街道,他总会想起佛山老城夏日的午后,想起外公洪亮的呵斥声,想起汗水滴落石板蒸发的气息,想起那种每一分努力都能真切感受到自身变强的踏实感。

现在,他也能感受到“成长”——代码写得越来越熟练,项目经验越来越丰富。

但这种成长,似乎隔着一层毛玻璃,无法触及灵魂深处真正的渴求。

一次公司团建,在喧闹的KTV里,同事们纵情高歌,摇骰喝酒,凌云却坐在角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热烈的气氛反而放大他内心的孤寂。

他下意识地并指如剑,在沙发扶手上极其轻微地划过一个发力轨迹,随即自嘲地笑了笑,将手收回。

“凌云,愣着干嘛?

来唱一首啊!”

有同事热情地招呼。

“哦,好。”

他接过话筒,唱着一首流行的情歌,脸上笑着,心里却仿佛有个声音在问:“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那则新闻转折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加班夜。

他正埋头调试一个棘手的线上故障,手机屏幕突然弹出一则本地新闻推送:传统之殇佛山最后一家老字号武馆‘林氏洪拳’因无人继承,馆主年迈多病,将于下月正式闭馆。

配图是一张略显模糊的照片——正是他外公那间小小的、却承载了他整个童年记忆的武馆门脸,门上的匾额似乎更加陈旧了。

凌云的手指猛地僵在了键盘上。

故障报警的提示音还在尖锐地响着,屏幕上红色的错误代码不断滚动,但他仿佛什么都听不见、看不到了。

脑海里,是外公手把手教他扎马步的画面,是那碗苦涩却回甘的药茶,是画像上黄飞鸿宗师那深邃的眼神,是“侠义为本,修身自强”那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一种巨大的失落感和恐慌感瞬间攫住了他。

某种重要的东西,正在无可挽回地消失。

而自己,正坐在冰冷的写字楼里,对着发光的屏幕,眼睁睁看着它消失。

如果连根都断了,那自己这些年学的、练的、坚持的,又还有什么意义?

他猛地站起身,周围的同事惊讶地看向他。

“老大,”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故障代码我发群里了,思路很清楚,小张他们能搞定。

我家里有急事,必须立刻回去一趟。”

不等主管回应,他抓起椅背上的外套,几乎是冲出了办公室门,将都市的喧嚣和格子间的困顿,彻底甩在了身后。

电梯下行时,他看着镜面中那个穿着衬衫西裤、脸色因熬夜有些苍白的自己,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有些决定,必须在今夜做出。

有些路,必须由自己来选择。

通往佛山的夜班大巴上,凌云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城市灯火,眼神逐渐变得清晰而锐利。

代码改变世界,但拳头,能守护初心。

他得回去。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