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白色光线把岸边的人影拉得极长,警戒线外,方若语手中的录音笔依旧悬在掌心,还未合拢。
林隼走近,鞋底踏碎了几片干枯的枯草。
他目光扫过滩涂上的女尸,再停在方若语身上。
空气潮冷,谁都没有开口,只有身旁警车的闪灯在风中沉默。
“你是记者?”
林隼声音低沉。
不是疑问,更像是某种确认。
方若语微一点头。
她没抬眼,反而顺着林隼的步伐往后退了半步,看似无意,却将警戒线的一角遮住。
镜头下的细节,她最清楚。
林隼注意到了她刻意的动作,但没有说破,只是继续观察案发现场。
他指了指女尸的手腕:“嫌疑人掩盖身份痕迹很专业。”
“你怎么看?”
方若语反问。
“你在等什么?”
林隼淡然道。
方若语停了几秒,终于抬眼:“等你,或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林隼没有回答。
他蹲下身,靠近尸体——注意力全集中在女尸皮肤上的细微划痕与发根处的污泥。
身后,法医高珊从一辆灰色小车走下,氤氲晨雾中,微微点头,主动递来一份临时尸检报告。
高珊语速不疾不徐,却分外清晰:“初步观察,死者年龄二十二到二十八岁之间,无明显外伤,只有左侧锁骨下有一处细微的针孔。
毒物检测待外送,但从尸斑和刚度推断,死于昨晚九点到十一点之间。”
林隼翻看报告,眉头微蹙。
方若语注意到死者衣着与流浪者无异,但衣角处缝了一枚水洗标签,写着一家南岸高级会所的字样。
问题开始变得复杂。
西周渐渐聚集起新川刑警队和鉴证人员,城市的灰色边界在脚下蔓延。
孟梓辰穿着宽大的卫衣,混在人群边上,仿若无所事事地吞云吐雾。
一旁杜航靠栏杆立着,目光没从死者脸上移开过,眼里沉着分析。
林隼低声一句:“你用得上你的本事了吗?”
是问孟梓辰。
孟梓辰抖了抖烟灰:“尸体发现时只有一部手机没被破坏,不过加密得很死。
我需要更多时间。”
林隼把手机丢过来,孟梓辰单手接住,退到警戒线外。
高珊递来一副手套,孟梓辰戴上,迅速拆解手机后壳,取出存储卡。
他唇角微微扬起,像在与死者进行某种无声交流。
“有线索?”
杜航在他身边低声问道。
“没那么快,哥。
这里的加密不是普通的指纹锁,是联合了账号后端的算法。”
孟梓辰眨了几下,拨弄着电路板。
一旁,方若语凑到林隼身边,低声道:“会所那枚标签,我查过。
这家会所今年刚更名,在暗网上曾被曝出和金融理财骗局有关——还有一例拖欠员工工资案件。”
林隼沉思片刻:“会所背景复杂,有黑道渗透的可能。”
高珊简单补充:“而且死者的左手无名指骨节异常,近月来可能出现了骨折或被刻意打伤,说明她最近遭遇过暴力。”
杜航看向死者的脸,声音微冷:“她的面部肌肉习惯性收缩,长年处在焦虑或恐惧状态。
并非普通流浪者。”
现场风声渐大,孟梓辰眉头一挑,突然低声自言道:“密码破解了。”
所有人都向他靠拢。
孟梓辰将解锁后的手机屏幕递到林隼面前,上面只有一封未发送的信息:明晚九点,桥下见。
不要带钱,只带证据。
否则报复。
整个团队气氛陡然紧张。
林隼皱起眉:“信息没发出去,你能查到收件人吗?”
孟梓辰用特有的黑客手势点点屏幕:“这是个虚拟号,但设有号码跳板。
追踪得先过两个中转。
需要你们的授权。”
林隼点头,示意刑警队的人协助提取技术证据。
高珊则再次向警官借用尸检室,为接下来解毒物与指甲缝里的杂质准备。
杜航望着屏幕上的字,情绪复杂。
他忽然侧头问方若语:“你对这个‘证据’有思路吗?
信息里提到的‘证据’指什么?”
方若语突然觉出某种东西:“这个会所去年卷入过一起失踪案,一名年轻女服务员失踪无踪,家属曾爆料有高层涉案。
警方后来以‘证据不足’结案,案卷被封了。”
林隼目光深邃。
他低声道:“桥下失踪案与旧案有重合点——都是在新川桥附近,两年前案发时间也正好是同样的夜晚。”
高珊翻出档案,冷静补充:“死者的衣服型号去年刚刚上市,和那次失踪案受害人购买的相符,但DNA比对还未完成。”
孟梓辰快速切换页面:“有两个账号关联到同一IP,一个在会所,一个在南岸某仓库。
只查了不到一分钟,账号自动注销,有人远程销毁数据。”
林隼语气低沉:“对方在监控我们行动。”
孟梓辰摇头,脸色复杂:“不只是监控——他们提前设好陷阱。
刚刚有个信号跳转到工业带那边,我没追上。”
杜航一句话把气氛拉到临界点:“如果死者本意是揭发案件,‘证据’可能关乎整个会所的地下生意,甚至牵连更深的利益网络。”
林隼缓缓起身,望向桥下斑驳的水面。
雾气正浓,难以看清彼岸。
整个新川市的权力和黑暗仿佛都在那一层浮霭中流动。
他招呼:“我们必须分头查。
高珊跟踪尸检线索,珊姐有警方关系;孟梓辰盯紧暗网数据流;方若语走会所和家属方向;杜航查心理背景和失踪人***集。”
方若语颔首,目光在雾色中坚定。
孟梓辰嘴角藏着笑,像是在挑战那些隐藏在网络背后的敌人。
高珊动作安静,从容拨打法医中心电话。
杜航站定,目光变得幽深。
队伍虽初组,却在各自的战线散开。
回到警局临时会议室,各人分别汇报最新发现。
高珊带回尸检细节:死者指甲缝里竟有一种特殊工业溶剂——新川工业带独有配比,说明生前或与工业区有频繁接触。
杜航则分析了死者心理档案,并找到一条隐秘信息:她曾长期被人心理胁迫,有独特的应激反应习惯,习惯用左手护住胸口。
这一习惯与失踪案中另一名受害人极其相似。
方若语则追到了会所,一位女经理面对采访时慌张闪烁。
她只承认死者曾经短暂打工,但刚想到辞退原因就倒退数步,最终一句“公司非常正规”结束对话。
方若语留下一枚录音笔,继续追查。
孟梓辰则在系统深处挖出了新川暗网的一条活跃账户,IP定位竟与死者昨晚最后一次出现在城市监控的路径重合。
追查路径指向一个废弃的工业仓库。
会议桌上,照片拼贴的地图渐渐成型。
林隼用红笔圈画出案情交集点:新川桥、会所、工业区、受害人心理档案,这西点拼成一个隐秘漩涡,案情远比表面复杂。
屋内灯光昏黄,每个人都默然。
空气里弥漫着真相未明的焦躁。
林隼终于开口:“我们面对的不只是孤立的失踪案,每条线索都在提示我们,背后有组织在操控犯罪——甚至在试探我们的底线。”
高珊声音不高:“尸检结果明天出,工业溶剂可能指向新川工业区非法工厂。
死者身份能否确定,要等进一步DNA。”
孟梓辰抬头,目光里带着罕见严肃:“暗网那边的活动明显加剧,线索搞得更深。
今年以来这种神秘账号模式出现过三次,全都和新川桥相关。”
杜航冷静总结:“心理胁迫、财团黑幕、失踪案,其实是同一条黑线发散出去。
我们查得越深,对方的防御反应越快。”
安静片刻。
所有人都被这种看不见的对手***了斗志,也在思考是否真的能揭开全部迷雾。
方若语起身准备离开,林隼喊住她:“桥下明晚还会有人出现,信息写得很清楚。
我们必须提前埋伏。”
孟梓辰打了个响指:“我今晚黑进监控,提前锁定各路可疑人。
你们别浪漫了,暗网的人最怕的是突然现身。”
高珊点头:“我去准备检材。”
杜航微笑,神情却异常冷峻:“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秘密。
我们要给他们机会犯错。”
窗外新川市灯火渐亮,却掩不住蔓延的阴影。
众人再次分开,心头各自藏匿着疑惑与决心。
当天夜色下,林隼独自走回新川桥边,雾依旧如绸。
他的眼神扫过警戒线,仿佛又看到两年前的冤案现场。
手中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孟梓辰发来加密消息:“工业仓库门外无人,但内部热源异常,像有人临时住过。
留下了一块带血的玻璃。”
林隼肃然,走到桥下。
他蹲在水边,伸手掀开一角淤泥。
不知是否错觉,雾气后面似乎有微弱的灯光亮了亮。
身后的新川市仍然运转,层叠的黑暗悄然流动。
谜团再起,线索却在灰色边界间不断隐现。
林隼在风中站定,向远方看去。
他知道,真相的漩涡正渐渐成形,而触及它的每一步,都将把团队卷向更加深不可测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