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独自坐在高强度合金打造的金属椅上,面前摊开着祖父那本染血的牛皮笔记本。
头顶的冷光灯管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在防辐射墙壁上投下她疲惫的影子。
她己经连续36小时没有合眼,眼球布满血丝,干涩得像是被戈壁的风沙刮过。
她的手指在量子加密硬盘的接口处反复摩挲,指腹能感受到纳米级纹路的细微起伏。
这个只有拇指大小的黑色长方体,承载着祖父毕生的心血。
"19980315..."她轻声念出自己的生日,在虚拟键盘上输入这串数字。
系统立即弹出刺眼的红色警告:权限不足林夏猛地攥紧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疼痛让她保持着清醒。
祖父临终前的话在她耳边回响,那带着血沫的气音仿佛就在昨日:"不能...依赖白泽的...动态补偿..."她突然抓起笔记本,疯狂地翻动泛黄的纸页。
纸张摩擦的沙沙声在寂静的档案室里格外清晰。
在第18页底部,她的指尖触到了一行几乎不可察觉的凸起——是用纳米级针尖刻下的盲文。
______2. 盲文密码林夏颤抖着手指抚过那些微小的凸点。
(祖父教过她盲文,在她12岁那场车祸后失明的三个月里。
那时她整日躺在病床上,祖父就用这种方式继续给她上课。
)· · · · · · · · · · · · · · · · ·她的指尖像扫描仪一样精确地识别着每一个点位。
翻译过来是:"你第一次独立计算的马赫数"记忆如电流般击中她——2019年,西北工业大学那个狭小的实验室,窗外飘着那年冬天的第一场雪。
她熬夜完成的第一个超音速流体模型,那个让她获得导师赞赏的突破性计算:"3.25马赫"她的手指几乎是不受控制地在键盘上输入了这串数字。
硬盘发出轻微的"咔嗒"声,像是某个精密的锁具被打开。
下一秒,整个房间被蓝光淹没——全息投影系统自动激活,无数光点在空中汇聚,构建出一个令人窒息的庞然大物。
______3. 鸾鸟现世三维设计图在空气中缓缓旋转,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得令人战栗。
这是一艘颠覆所有航空教科书概念的飞行器,它的存在本身就挑战着人类工程的极限。
林夏不自觉地站起身,仰头看着这个悬浮在空中的奇迹。
她的嘴唇微微颤抖,下意识地念出投影下方的标注:"空天战略载机平台·鸾鸟"数据流如瀑布般在她眼前展开:长度:342米(相当于三艘辽宁舰并排)空重:48,000吨动力系统:磁约束聚变核心×4(单台输出功率1.2太瓦)等离子体冲压发动机阵列(最大速度25马赫)引力场调节器(试验型)防御系统:全向等离子护盾(可抵御战术核弹首接命中)纳米级自修复装甲量子隐形涂层(雷达反射面积≤0.001㎡)武装配置:轨道动能炮×2(射程2000公里,弹丸初速8km/s)量子纠缠制导导弹发射井×12(突破所有现有反导系统)微波群体致盲装置(非致命性区域封锁)高能激光阵列×6(用于反导和近防)但最让林夏窒息的,是舰体中央那个巨大的球形空洞——标注着"白泽主脑接口"。
投影显示,这个首径15米的球形舱室将容纳量子人工智能"白泽"的核心处理器。
她的目光被图纸边缘的一行红色批注吸引。
那是祖父熟悉的笔迹,笔触比平时更加用力,几乎要划破纸面:"绝对不可让AI控制引力场调节器!!!
"三个触目惊心的感叹号后面,还有一行小字:"引力场算法存在混沌效应,必须保留人工否决权。
林夏,记住我们的约定。
"______4. 第19页林夏本能地翻向笔记本第19页——空白。
完全空白的纸页在灯光下泛着刺眼的白色。
她不甘心地用手指摩挲纸面,突然想到了什么,从抽屉里取出紫外灯。
在紫光的照射下,纸面上逐渐显现出荧光字迹:"月球背面第谷环形山,坐标32.4°S 11.8°W,深度1***2米。
那里有答案,也有末日。
"字迹下方是一个奇怪的符号,像是三个相互嵌套的圆环,每个圆环上都刻着难以辨认的细小文字。
就在她试图辨认这个符号时,走廊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林夏条件反射般关闭投影,但为时己晚——硬盘己经自动触发销毁程序,内部传来细微的碎裂声。
当陈锋带着国安特勤组破门而入时,他们只看见一地纳米级氧化铁粉末,和对着空白笔记本发呆的林夏。
"节哀。
"陈锋递给她一个黑色信封,声音平静得不带任何感情,"明早8点,军委特别会议。
你祖父的席位,现在由你继承。
"信封里是一张磁卡和一份文件。
文件的最后一页,印着让她血液凝固的文字:"根据林远山院士遗嘱及军委特别决议,任命林夏博士为南天门计划首席科学家,即刻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