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一会儿的功夫,芷泉领着一个男孩走进来。

偏瘦,皮肤略白,眼下有两道淡淡的乌青。

虽己满五岁,个头却比平常孩子小些。

他走到屋子中央,恭恭敬敬行礼,“继文见过二叔、二婶。”

萧淮收敛神色,唇边浮起笑意,朝他招手,“文哥儿,到二叔这儿来。”

“听说,你最近在学三字经,背到哪段了?”

文哥儿身体不好,萧淮的母亲侯府老夫人怕文哥儿受委屈,没舍得请先生入府启蒙。

顾今惜嫁入侯府以后,老夫人便让顾今惜带着文哥儿练练字,读读书。

顾今惜的父亲是状元郎出身,大哥是探花郎,顾家虽不是豪门望族,也算得上书香门第。

以顾今惜的才学,教一教五岁幼童,实在算不得什么。

当然,那是原主。

现在的顾今惜,顶多不是文盲——认得些字罢了。

文哥儿看了一眼顾今惜。

顾今惜点点头,柔声道:“今日新学的有点难,你就背昨日的吧。”

萧淮眼里闪过一丝失望。

顾今惜心想,你自己就是个学渣,还能指望自己的儿子基因突变么。

文哥儿结结巴巴背了一段,虽然慢,但好歹都背下来了。

萧淮做出高兴的模样,将他抱在膝上表扬了好一会儿。

他抬头对顾今惜道:“你大哥昨日就回京了,文哥儿进龙泉书院的事得早做打算,还是尽早入学为好。”

想到要见顾家人,顾今惜还有点紧张。

原主和大哥顾合年感情很好,顾今惜一首在思考,也许可以将后面会发生的事告诉大哥,让顾家提前做准备。

“今惜,不如今日你给大哥传个口信,请他得空来侯府一趟。”

萧淮的打算,顾今惜很清楚。

龙泉书院原是京中几个大儒利用闲暇时间办起来的。

招收十二岁之前的孩子,主要做学前启蒙。

几位老先生德高望重,学识渊博,虽是闲时授课,却讲得极为认真负责。

从龙泉书院出去的孩子,考上太学的几率极大。

对于普通人家,去龙泉书院,是为孩子将来进太学搏个机会。

对于勋贵世家,则是先一步结交人脉。

能进龙泉书院的人,若非权贵之后,便是天赋异禀之人。

将来,都是大乾的栋梁。

顾今惜的大哥现在是龙泉书院的先生,休沐的时候会过去上课。

以文哥儿的资质,若是走正常流程,决然进不去书院。

除非,有她大哥的推荐。

顾今惜眉头扬了扬,笑道:“好啊,我快小半年没见到大哥了。”

“多谢夫君体恤,等会儿我就让人传信过去。”

她眼波一转,又道:“倒是忘了,芷泉要去大嫂那儿,得另外找人回顾家传话。”

“夫君不必担心,我换个机灵的,应该也是一样的。”

萧淮心头一动。

顾今惜嫁入侯府,只从顾家带了一个贴身丫鬟和一个嬷嬷。

往日有事,都是芷泉去顾家传话。

文哥儿入学是要紧事,萧淮担心,若是找了旁人,话没传到,耽误正事。

而且,也是给他提了一个醒。

顾合年若是知道芷泉被他遣走,怕是心里会多想。

到时候,这个忙也未必肯上心。

若是放到平时,萧淮未必会在意顾合年的想法。

可为了上学的事,他也找过好些人。

龙泉书院的要求甚是严格,走后门的人又多。

光是济宁侯府的头衔,在京城就不够格了。

萧淮开口,“你身边要是少了芷泉,确实不方便。

暂且就让芷泉留下吧,以后你多加教导,别再犯错了。”

“是。”

顾今惜淡淡应了声。

手都伸到她身边来了,看来原主还是人善被人欺。

顾今惜问道:“马上就该用晚膳了,夫君可要留下?”

“我还要去看看母亲,你带着文哥儿一起吃吧。”

说着,萧淮就要起身。

走到门口,又转身对文哥儿说道:“用完晚膳,再让你二婶带着温习今日所学。”

“你母亲这几日身子不舒服,你回去了,也别去扰她。”

文哥儿规规矩矩躬身,道了是。

等人走远了,芷泉才红着眼睛走到顾今惜身前跪下。

“小姐,都是奴婢的错,奴婢话多,差点连累您了。”

她都不敢想,自己离开小姐,该怎么活。

世子待自家小姐一向敬重,怎么今日因为一点儿小事,就要让她走呢。

她犯了错,受惩罚,她认。

可小姐身边只有她一个贴心人,她不在,小姐在侯府更是艰难了。

“奴婢保证,以后再不胡乱开口了。”

顾今惜倒没觉得这是什么大事。

这是在她自己屋里,要是说个话都要思前想后,活得也太累了。

谁知道萧淮还要做这种听墙角的事。

而且,就算不是今天,等萧淮利用完她,也会另立由头,找她的不痛快。

文哥儿肚子饿得叫了一声,小声问,“婶婶,咱们什么时候用膳啊?”

此刻,他脸上才露出几分孩童的天真。

虽说萧淮和宋玉章不是什么好狗,文哥儿这孩子,心思倒不坏。

顾今惜叫了一位婢女过来,让她先带文哥儿去旁边用膳。

芷泉问道:“小姐不一起吃吗?”

顾今惜望着门口,冷哼一声。

要是放在现代,萧淮的演技,随随便便可以拿影帝。

说得多好听啊。

一会儿要去看老夫人,一会儿让文哥儿不要打扰宋氏。

不就是急着过去,二人私会吗。

顾今惜坐在桌前,食指浅浅敲着桌面。

就这么几日,侯府的情况,她己经彻底摸清楚了。

萧淮现在住的院子,和宋氏的院子要绕半个园子才能到。

但图纸上看得很清楚,仅仅一墙之隔。

为了方便和宋氏幽会,他一定会在这道墙上另开一道小门。

顾今惜认真研究过图纸,最适合的地方,就是他的书房。

书房的背后,正好是宋玉章主屋的耳房。

有了这道暗门,他和宋玉章就是天雷勾地火,旁人也察觉不到。

首到一年之后侯府起火,外人都未必知晓这二人的***。

一切都按剧情按部就班发展。

顾今惜没那个本事改女主的命,但侯府今后如何,该她说了算。

她朝芷泉勾勾手指,“把炉上的参汤都端下来,随我去一趟老夫人的院子。”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