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工地鬼棺与考古系女生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光孝路地铁工地被蓝色的铁皮围了起来,门口站着两个保安,手里拿着手电筒,正警惕地盯着西周。

工地里一片漆黑,只有几盏临时照明灯亮着,照得地面上的泥土泛着冷光。

李清玄绕到工地的侧面,那里有个被撬开的铁皮缺口,应该是工人偷偷进出的地方。

他弯腰钻了进去,刚落地,就听到一阵“呜呜”的哭声,像是从地下传来的,忽远忽近,听得人头皮发麻。

他掏出桃木罗盘,指针在盘面上转了个圈,最后指向了工地中央的一个大坑——那里就是半个月前挖出棺材的地方,现在坑边搭着个临时的棚子,棚子里亮着灯,隐约能看到里面有几个人影。

李清玄猫着腰,借着脚手架的掩护,慢慢靠近大坑。

离棚子还有十几米远时,他突然听到一个女生的声音,清脆又带着点倔强:“王教授,这具棺材的棺椁是楠木做的,上面刻的花纹是‘缠山纹’,和《疑龙经》里记载的唐代风水纹不一样,更像是民国时期的仿品!”

李清玄停下脚步,从脚手架的缝隙里往外看——棚子里有三个人,一个穿白大褂的老头,应该是那个王教授,手里拿着个放大镜,正在观察棺材上的花纹;旁边站着个穿牛仔裤、运动鞋的女生,扎着马尾辫,脸上沾着点泥土,手里拿着个笔记本,正认真地记录着什么;还有一个穿警服的男人,应该是负责现场安保的警察,手里握着对讲机,脸色有些不耐烦。

“小陈,你才刚上研究生,懂什么?”

王教授放下放大镜,语气带着点训斥,“这缠山纹明明是唐代的,你看这线条的弧度,还有这龙纹的细节,怎么可能是民国的?

再说了,民国时期的军阀墓,怎么会用唐代的风水纹?”

那个叫小陈的女生皱起眉头,不服气地说:“可是王教授,棺材的铁钉是民国时期的‘机制钉’,不是唐代的‘手工钉’,而且棺椁里的陪葬品,我刚才看了,有一枚民国三年的袁大头,这总不能是唐代的吧?”

王教授被噎了一下,脸色有点难看,刚要说话,突然听到一阵“咔嚓”声——棚子顶上的钢管突然晃动起来,几盏临时照明灯掉了下来,摔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怎么回事?”

警察连忙掏出对讲机,“喂,控制室吗?

这里的电路出问题了!”

没人回应,对讲机里只有一阵“沙沙”的杂音。

这时,那个女生突然指着棺材,尖叫起来:“棺盖!

棺盖动了!”

李清玄心里一紧,连忙从帆布包里掏出墨斗,抽出墨线——这墨线是用朱砂泡过的,能破邪祟。

他刚要冲出去,就看到棺材盖“吱呀”一声,慢慢抬了起来,从里面飘出一缕黑色的雾气,雾气里隐约能看到一个穿旗袍的女人影子,长发披散,脸白得像纸。

“有鬼!”

警察吓得后退了两步,手里的对讲机掉在地上。

王教授也慌了,扶了扶眼镜,哆哆嗦嗦地说:“不可能……这世界上没有鬼……”那个女生却没慌,反而从背包里掏出个相机,对着棺材里的影子拍了张照,然后转身对王教授说:“教授,这不是鬼,是‘尸气’凝聚的幻象!

你看这棺材里的尸体,应该是被人用‘养煞术’处理过,尸气不散,遇到阳气弱的人,就会形成幻象!”

李清玄挑了挑眉,有点意外——这个女生居然懂“养煞术”?

这可是茅山的秘术,一般人根本不知道。

就在这时,棺材里的黑色雾气突然扑向那个女生,女生吓得往后退,眼看就要撞到身后的钢管。

李清玄不再犹豫,猛地冲了出去,手里的墨线甩了出去,正好缠在女生的腰上,把她拉到了自己身后。

“别动!”

李清玄低喝一声,从怀里掏出张黄符,捏在手里,对着黑色雾气喝道:“敕令!

雷祖降世,破邪驱煞!”

他把黄符往地上一扔,同时按下了腰后的强光手电——手电光瞬间亮起,带着淡淡的金色,照在黑色雾气上,雾气发出一阵“滋滋”的声响,像是被烧到一样,慢慢退了回去。

“你是谁?”

警察反应过来,掏出手枪指着李清玄。

王教授也警惕地看着他:“你怎么进来的?

这里是考古现场,闲人免进!”

那个女生却盯着李清玄手里的桃木剑,眼睛一亮:“你是茅山道士?

这桃木剑上的‘雷祖符’,是茅山正统的符文!”

李清玄没理会警察和王教授,看着那个女生,问:“你怎么知道‘养煞术’?

还有这雷祖符?”

女生笑了笑,伸手从背包里掏出一本线装书,封面上写着《茅山秘术浅释》,作者署名是“陈景明”。

“这是我爷爷写的书,他以前是茅山的俗家弟子,我从小就跟着他学风水。

我叫陈雨,是中山大学考古系的研究生。”

李清玄愣了一下——陈景明?

这个名字他听过,是师父的师弟,也就是他的师叔,三十年前在寻找李啸林的墓时失踪了,没想到居然是这个女生的爷爷。

“原来是师叔的孙女。”

李清玄收起墨线,对陈雨点了点头,“我叫李清玄,是茅山第42代传人,你爷爷是我师叔。”

陈雨眼睛瞪得更大了:“你就是李清玄?

我爷爷的日记里提到过你!

他说你是茅山最有天赋的弟子,将来能找到李啸林的墓!”

王教授和警察听得一头雾水,王教授忍不住问:“你们在说什么?

什么茅山、李啸林的墓?”

李清玄指了指那具棺材,说:“这具棺材不是普通的民国棺材,是李啸林手下的‘风水先生’的棺材。

李啸林把墓建在了广州的南龙余脉上,用的是‘缠山定穴’的风水术,这具棺材是用来‘养煞守墓’的,刚才的雾气就是尸煞。

如果不处理掉,这附近的煞气会越来越重,到时候不仅工地出事,整个光孝路的居民都会受影响。”

王教授皱着眉头,显然不信:“你这是封建迷信!

我们是考古队,讲究的是科学!”

“科学?”

李清玄指了指棺材里,“你可以让陈雨给你看看,棺材底板上刻着的‘缠山纹’,是不是和《疑龙经》里记载的‘聚煞纹’一样?

还有,你刚才有没有闻到一股淡淡的腥臭味?

那是尸煞的味道,普通的尸体不会有这种味道。”

陈雨连忙跑到棺材边,蹲下身,用手电筒照着棺材底板——那里果然刻着一圈扭曲的花纹,和她爷爷书里画的“聚煞纹”一模一样。

她又凑近闻了闻,脸色一变:“真的有腥臭味!

而且这味道,和我爷爷日记里写的‘尸煞味’一模一样!”

王教授还是不信,但看着棺材里的黑色雾气,又想起这半个月来工地的怪事,心里也有点发毛。

警察则比较务实,对李清玄说:“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能解决这里的怪事,我们就不追究你私闯工地的责任。

你需要什么帮忙?”

李清玄从帆布包里掏出糯米、朱砂和桃木钉,放在地上:“首先,找几块砖头,把棺材西周垫高,防止尸煞外泄;然后,给我找个打火机,我要烧符驱煞;还有,陈雨,你爷爷的日记里,有没有提到‘缠山穴’的位置?”

陈雨点了点头:“有!

我爷爷的日记里画了一张地图,说李啸林的墓在‘光孝路以西,龙脉缠山之处’,还说墓的入口,就在一棵老榕树下。”

李清玄眼睛一亮——光孝路以西,不就是这个工地吗?

他抬头看向工地的西北角,那里果然有一棵老榕树,树干粗壮,枝叶茂盛,树干上还挂着个牌子,写着“树龄120年”。

“走,我们去看看那棵老榕树。”

李清玄拿起桃木剑,朝着老榕树的方向走去。

陈雨连忙跟上,王教授和警察对视一眼,也跟了过去。

老榕树的树干上,刻着一些模糊的符号,像是风水纹。

李清玄蹲下身,用手摸了摸树干,突然摸到一个凸起的地方——那是一块石头,嵌在树干里,石头上刻着“缠山”两个字。

“就是这里了。”

李清玄掏出桃木钉,对着石头敲了敲,石头“咔嗒”一声,掉了下来,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洞口里传来一阵阴冷的风,带着一股泥土和霉味。

陈雨掏出相机,对着洞口拍了张照,然后说:“我爷爷的日记里说,这个洞口是‘缠山穴’的‘气口’,里面连着墓道。

但是墓道里有机关,还有‘守墓煞’,很危险。”

李清玄点点头,从帆布包里掏出个无人机,打开开关——无人机上的符箓亮了一下,发出淡淡的金光。

“我先用无人机探探路,看看墓道里的情况。”

无人机缓缓飞进洞口,李清玄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出现了无人机传回的画面——墓道很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墙壁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缠山纹,地上铺着青石板,石板之间的缝隙里,渗出一些黑色的液体,像是尸油。

无人机飞了大约五十米,突然停住了——前面的墓道被一块石门挡住了,石门上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龙,龙的眼睛是用红宝石做的,石门中间,刻着一行字:“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

“是《寻龙诀》里的口诀!”

陈雨激动地说,“我爷爷的日记里说,这道石门是‘缠山关’,要解开石门上的龙纹,才能打开。”

李清玄盯着屏幕上的龙纹,眉头皱了起来——这龙纹不是普通的龙纹,是“风水龙纹”,每一笔都对应着南龙余脉的走势。

他拿起桃木罗盘,放在地上,指针突然指向石门上的龙眼睛,然后又指向屏幕上的缠山纹。

“我知道怎么开了。”

李清玄关掉无人机,对陈雨说,“这龙纹是按‘二十西山向’排列的,我们要按照罗盘上的方位,转动石门上的龙眼睛,让龙纹的走势和南龙余脉的走势一致,石门就能打开。

但是,打开石门之后,里面的‘守墓煞’恐怕就会出来,我们得做好准备。”

陈雨点了点头,从背包里掏出爷爷留下的墨斗,说:“我爷爷的墨斗里的墨线,是用朱砂和雄鸡血泡过的,能破煞。

我跟你一起进去。”

王教授连忙说:“不行!

太危险了!

我们应该通知考古队,让专业的人来处理!”

“来不及了。”

李清玄看了看手表,“现在是子时,是煞气最重的时候,如果不在丑时之前解开缠山关,尸煞就会从洞口溢出来,到时候整个光孝路都会被煞气笼罩。

王教授,你和警察留在这里,守住洞口,别让任何人进来。”

说完,李清玄拿起桃木剑,带头走进了洞口。

陈雨紧随其后,手里握着墨斗,眼神坚定。

洞口外,王教授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他一辈子不信鬼神,可今天发生的事,却让他不得不重新思考,那些被他视为“封建迷信”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存在。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