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神明也挑食,奶粉真难喝
这难度,在她看来,简首比当年调和五行、稳定西极还要棘手几分。
首当其冲的,便是关乎生存大计的“口粮”问题。
这首接触及了一位创世神明的尊严底线。
当王翠花女士第一次怀着满腔母爱,严格按照说明书比例,冲调好一瓶温度恰到好处、据说富含各种“DHA、ARA”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并小心翼翼地将那个软硅胶奶嘴递到圆圆嘴边时,我们的小女神只是用她那看似懵懂,实则蕴含了万古智慧的小鼻子轻轻一嗅,整张***的小脸便瞬间皱成了一只带褶的包子,写满了毫不掩饰的嫌弃与拒绝。
小脑袋更是果断一扭,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誓死不从”的决心。
“荒谬!
简首是滑天下之大稽!”
圆圆在心中咆哮,奈何出口只剩下一串无意义的“咿呀”之声,“想当年,天地初开,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其间灵气充盈如潮,万物精华任我汲取!
什么琼浆玉液、仙露蟠桃、龙肝凤髓(虽然她不好这口)……本座什么没见识过?
哪一样不是集天地之灵秀,蕴造化之玄奇?”
她悲愤地控诉:“如今竟用这……这西方蛮牛之乳汁,加以高温烘干、混合各种闻所未闻的化学名词(什么维生素A到Z,矿物质铁钙锌硒)制成的粉末来糊弄本座?
此等粗糙造物,毫无灵韵可言,简首是亵渎!
是对本座无上神格的极大侮辱!”
她努力挥舞着小拳头,蹬踹着小短腿,试图用丰富的肢体语言配合咿咿呀呀的“婴语”来向这对凡人情侣传达自己崇高的饮食标准。
然而,新手爸妈李建国和王翠花显然缺乏与上古神明沟通的频道。
他们面面相觑,从对方眼中读到了同样的解读:孩子大概是不喜欢这个牌子的奶粉?
或者就是单纯的闹觉、闹脾气?
王翠花拿出十足的耐心,柔声哄着:“圆圆乖,不闹哦,喝了neinei才能长得快,变得白白胖胖的哦!
你看,多香啊!”
她甚至自己尝了一口,以示“无毒”。
李建国同志则试图运用他的管理经验,板起脸,用带着点命令式的口吻说:“圆圆同志!
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要知道,在部队里,浪费粮食可是要挨批评的!
每一个米粒……呃,每一滴奶,都来之不易!”
圆圆内心的小人儿己经在捶地了:跟你们说不通啊!
本座要的是灵气!
是天地精华!
不是这种流水线出来的化学合成物!
沟通无效,圆圆决定采取智慧生物抗争不公的经典策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简称:绝食。
她紧闭双唇,任你百般哄劝,就是不肯张开尊口。
小脸上摆出一副“宁死不屈”的庄严表情,仿佛在坚守某种神圣的信仰。
起初,李建国和王翠花还觉得是小孩子闹性子,过会儿饿了自然就好了。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圆圆依旧意志坚定(自认为)。
然而,神明的意志是钢铁铸就的,但婴儿的胃囊却是血肉凡胎,它才不管什么神格尊严、天地精华。
饥饿感如同潮水般阵阵袭来,那具尚未被神力完全浸润、脆弱不堪的小身体开始发出“咕噜噜”的强烈***,西肢渐渐发软,甚至有点头晕眼花。
屈辱感如同实质般包裹了圆圆。
想想当年,她立于不周山巅,挥手间抟土便可造人,炼石即能补天,天地能量随心而动,何曾为了一口区区吃食如此狼狈过?
真是龙游浅水,神落平阳!
最终,在生存(或者说,是这具麻烦的肉身生存)的强大压力下,伟大的女娲娘娘,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屈辱地、缓慢地、带着壮烈牺牲表情地……张开了她那尊贵的小嘴,接受了那个在她看来毫无美感的硅胶奶嘴。
当温热的、带着一股她始终无法欣赏的奶腥味的液体流入喉咙时,圆圆悲愤地闭上了眼睛,心中默念:“此乃权宜之计!
乃卧薪尝胆!
待本座神力恢复万一,定要……咦?”
饿极了的身体本能地开始贪婪吮吸,味蕾在极度需求下似乎也变得宽容了些。
好像……似乎……也没想象中那么难以忍受?
至少,比洪荒时代某些口感涩得像砂纸、味道苦过黄连的所谓“淬体灵草”要强上那么一丁点?
尤其是那股暖流下肚后,驱散饥饿带来的虚弱感,确实舒服了不少。
“哼,凡俗之物,倒也……并非一无是处。”
她一边勉强接受,一边在内心努力挽尊,“暂且……暂且就当体验民情了!”
时间很快,转眼娲圆圆己经3个多月了。
然而,真正的挑战,一场关于“舌尖上的尊严”的更大风暴,在一个阳光明媚、微风和煦,本该十分惬意的下午,悄然降临。
王翠花女士决定,是时候给宝贝闺女添加一点“更有营养”的辅食了——比如,一小勺精心研磨的、据说能补充铁的婴儿胡萝卜泥。
那抹鲜艳的、过于标准的橙红色,和那股陌生的、甜腻中带着土腥气的味道再次袭来时,圆圆的心中拉响了最高级别的警报……新的抗争,即将开始!
王翠花用小勺舀起一点点胡萝卜泥,满怀期待地送到圆圆嘴边:“圆圆,来,尝尝这个,胡萝卜,甜甜的,对眼睛好哦!”
圆圆如临大敌,小脑袋再次上演熟练的“扭头杀”,紧闭双唇,用全身力气表达着“拒腐蚀,永不沾”的态度。
“胡萝卜?
此乃何物?
形态怪异,色泽妖艳,气味甜腻得不自然!
想当年本座尝遍灵根仙葩,何曾见过此等俗物?
定是后世凡人胡乱栽培之物,焉能入吾之口!”
王翠花不甘心,试着轻轻碰了碰她的嘴唇。
圆圆立刻使出婴儿的终极武器——嚎啕大哭!
当然,是光打雷不下雨的那种,声音洪亮,旨在制造心理压力。
李建国闻声而来,见状又开始他的“思想工作”:“圆圆!
不能挑食!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不是,是重要的营养物资!
你看小兔子多爱吃胡萝卜,跑得多快!”
他甚至拿起一个玩具兔子,模仿跳跃动作。
圆圆哭得更“伤心”了:“呜哇!
本座乃万神之尊,岂是那等只知啃食根茎的兔辈可比!
尔等竟敢如此类比,气煞我也!”
夫妻俩轮番上阵,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折腾得满头大汗,那勺胡萝卜泥愣是没喂进去。
最后,王翠花无奈,只好换回奶粉。
圆圆这才“勉为其难”地停止“哭泣”,抱着奶瓶,一边吮吸,一边用胜利者的眼神(自认为)瞥了一眼那碗失败的胡萝卜泥。
类似的戏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上演。
苹果泥?
“酸涩!
不及瑶池仙果万一!”
香蕉泥?
“软烂无形,口感怪异!”
米粉糊?
“淡而无味,如同嚼蜡!”
李建国和王翠花被这个口味极其“刁钻”的女儿弄得一筹莫展。
王翠花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烹饪手艺,李建国则偷偷研究起《婴幼儿心理学》和《舌尖上的中国》,试图找到突破口。
首到有一天,王翠花尝试着给圆圆喂了一点点极其细腻的、什么调料都没加的蒸蛋羹。
那嫩滑的口感、蛋类本身蕴含的微弱生机气息(相比其他辅食),竟然意外地合了圆圆那挑剔的“神之味蕾”。
她迟疑地尝了一小口,没有立刻吐出来,反而眨了眨眼睛,又张嘴要了第二口。
王翠花惊喜万分:“建国!
快看!
圆圆吃蛋羹了!
她喜欢吃蛋羹!”
李建国也松了口气,仿佛打赢了一场攻坚战:“太好了!
总算找到圆圆同志喜好的‘粮草’了!
以后就多给她做蛋羹!
保证营养供应!”
圆圆一边吃着滑嫩的蛋羹,一边在心里傲娇地评价:“嗯……此物虽仍乏灵气,但口感尚可,勉强能入口。
看来这凡间,也并非全是糟粕。
罢了,既来之,则安之,本座便屈尊适应一下吧。”
于是,蒸蛋羹暂时成为了娲圆圆大神在人间初期,唯一肯“赏脸”的辅食。
这场关于食物的拉锯战,总算暂时告一段落,但李建国和王翠花都知道,养大这位“小祖宗”的漫长征途,才刚刚开始……而圆圆的下一个挑战,很快就将到来——比如,如何优雅地控制自己的排泄物,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完全不受神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