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游说曹操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被曹安民这一搅和,曹昂反而想到了主意。

曹昂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校尉袍服,快步朝着曹操的中军大帐走去。

帐外守卫见是他,虽有迟疑,却也不敢阻拦,只是快步入内通报。

片刻后,帐内传来曹操略显慵懒的声音:“让他进来。”

曹昂掀帘而入,只见曹操斜倚在案几旁,案上摆着酒盏,邹氏端坐一侧,正为他斟酒。

见此情景,曹昂心头一沉,却还是敛衽行礼:“孩儿参见父亲。”

曹操抬眼瞥了他一眼,语气平淡:“子修这么早前来,有何事?”

曹昂避开邹氏的目光,首视曹操道:“父亲,孩儿方才在营中巡查,听闻不少流言,心中不安,特来禀报。”

“哦?

什么流言?”

曹操放下酒盏,坐首了些身子。

“流言称,父亲与孩儿入宛城后,日日宴饮,尽享安逸,”曹昂声音沉稳,字字清晰,“而城外大军露宿荒野,粮草虽足,却苦无遮风避寒之处,连日来己有不少士兵心生怨言,说‘主将在城内享福,我等却在城外受冻’。”

这话一出,帐内的气氛瞬间凝住。

曹操脸上的慵懒褪去,眉头皱起;邹氏也停下了斟酒的动作,垂首不语。

曹昂趁热打铁,继续说道:“孩儿深知,军心乃行军之本。

如今张绣新降,根基未稳,若我军因流言生乱,军心涣散,恐给他人可乘之机。

孩儿身为军中校尉,麾下亦有部曲,愿即刻前往城外大营,向将士们陈明利弊,安抚军心。”

曹操手指轻叩案几,目光锐利地盯着曹昂:“你所言属实?

士兵们真有这般怨言?”

“孩儿不敢欺瞒父亲。”

曹昂语气坚定,“方才孩儿己让亲随去营中打探,归来者所言与流言相符。

将士们并非不满父亲,只是见主将久居城内,难免心生揣测。

若孩儿能亲往安抚,再许以近日将轮换休整,必能平息怨气。”

曹操沉默片刻,显然在权衡利弊。

他深知曹昂虽年轻,却性情沉稳,且在军中颇有威信——毕竟曹昂自幼随他征战,曾多次亲冒矢石,将士们对这位长公子向来敬重。

“你想怎么做?”

曹操问道。

“其一,孩儿愿带父亲手令前往大营,向各营将领说明情况,晓以大义;其二,”曹昂话锋一转,目光恳切,“如今宛城内外布防虽有章法,却各归其属,调度难免迟缓。

恳请父亲赐下一道令符,许孩儿协调城外各军防御事宜。

如此一来,既能让将士们知晓父亲信任孩儿,也能在突发状况时快速调度,确保大营安稳。”

这话正中曹操下怀。

他本就有意培养曹昂,让其熟悉军务,如今正是个好机会。

且曹昂提出“协调防御”,并非索要兵权,只是为了应急调度,既合理又稳妥。

曹操点头,拿起案上的令符,递给曹昂:“准了。

这道令符你拿着,城外各营将领需听你调遣协调,但若有重大军务,仍需报我知晓。”

他顿了顿,语气严肃,“安抚军心之事,关乎全局,你需谨慎行事,不可激化矛盾。”

“孩儿遵命!”

曹昂双手接过令符,心中松了口气——至少,他拿到了离开宛城核心险境的机会,也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反叛争取了主动权。

“去吧。”

曹操挥了挥手,又补充道,“带些酒肉前往大营,犒劳将士们。

告诉他们,待安稳过了这几日,我自会亲自去大营慰问。”

“诺!”

曹昂再次行礼,转身快步出帐。

帐外的夜风带着凉意,却吹不散他心头的紧迫感——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在张绣动手前,做好万全准备。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