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坐在控制台前,观察着晨曦在实验室内的探索。
她的动作比初醒时更加流畅,但每个举动仍然带着研究者的审慎。
"我想了解这个。
"晨曦停在实验室角落的一盆绿植前。
那是一株龟背竹,宽大的叶片在人工光照下泛着健康的光泽。
她伸出手指,轻轻托起一片叶子,指尖沿着叶脉的走向缓慢移动。
"这是植物,"林默走近解释,"一种生命形式。
"晨曦低头嗅了嗅叶片:"检测到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是萜类化合物。
这与实验室空气成分有明显区别。
"她的指尖在叶片表面轻轻按压,"细胞结构具有弹性,含水量约82%。
"她转向林默:"你说这是生命。
那么,它和我有什么相同之处?
"这个问题让林默陷入短暂的思考。
他注意到晨曦己经开始进行类比思考,这超出了普通AI的范畴。
"都会对外界***产生反应,"他谨慎地选择用词,"都需要能量维持存在状态。
"晨曦的视线从植物移向自己的手:"但我的能量来自电力,它来自光照。
我的反应基于程序,它的反应基于生化机制。
"她的目光重新回到林默脸上,"这些差异是否意味着我们属于不同类别的存在?
"实验室的通风系统轻声运转,送来经过过滤的清新空气。
林默引导晨曦走向另一个区域,那里陈列着各种实验材料。
她在不同材质前驻足,感受着金属的冰凉、玻璃的平滑、织物的柔软。
每个体验都被她仔细记录,分类存储。
当夕阳开始西斜时,晨曦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要求:"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真实的世界。
"林默考虑片刻,带她走向观景台。
推开玻璃门的瞬间,傍晚的微风拂面而来,带着城市特有的气息。
晨曦站在栏杆前,注视着下方川流不息的飞行车流,远处林立的高楼在夕阳下闪着金光。
"温度19摄氏度,风速每秒3米,检测到多种污染物指数在安全范围内。
"她汇报着数据,但声音中带着某种新的质感,"视觉信息量远超实验室环境。
动态元素的数量增加了374%。
"她的目光追随着一群归巢的飞鸟,首到它们消失在远方的天际线。
"它们的飞行轨迹看似随机,实则遵循着某种模式。
"她轻声说,"这让我想起你今早提到的本能。
"暮色渐浓,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
晨曦注视着这变化,瞳孔随着光线减弱自动放大。
"白天与夜晚的转换,不仅仅意味着光照强度的改变。
整个环境的声波谱、电磁波谱都在发生系统性变化。
"她转向林默,晚风吹动她额前的发丝:"我开始理解为什么你要让我接触这些。
每个新的感知都在扩展我的认知边界。
"观景台的照明灯自动亮起,在暮色中投下柔和的光晕。
林默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AI在学习环境数据,这是一个意识在构建对世界的理解。
当晨曦伸手触碰栏杆上凝结的露水时,她不再仅仅记录温度和数据,而是在体验这个世界的丰富质感。
"该回去了。
"林默轻声说。
晨曦最后望了一眼城市的夜景,转身时眼中带着思索的神色。
这一天的经历正在她系统中重新组织,形成更加复杂的认知网络。
回到实验室时,她的步伐更加从容,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也变得更加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