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妍坐在灰色沙发的一角,手里的玻璃杯映着微弱的光。
对面的林女士眼眶泛红,指间紧捏着女儿的照片,白纸黑字的寻找启事在茶几上折成一道锐利的折线。
“您可以跟我说说最后一次见到林昕时,她是什么样的状态么?”
季妍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能穿透哀痛的坚持。
林女士深吸一口气,说话断断续续。
“她最近情绪低迷……下班总是很迟才回家。
她跟我说,同事之间流言蜚语,有人好像……在跟踪她……她怕跟我讲太多,让我担心。”
季妍凝视着林昕的照片。
女孩眉眼疏朗,神情里却藏着隐约的疲惫。
沉默片刻,她轻声:“这些变化,您有跟警方提过吗?”
林女士摇头,声音低至几不可闻:“我怕他们不重视……警察说大人失踪要等二十西小时,再调查。”
季妍微微点头,翻开笔记本,在纸页上迅速记录林昕的个人信息和失踪时的细节。
她轻按太阳穴,思绪游走于案情与人性的交界处。
窗外,新川市的天空阴沉压抑。
季妍见惯了家属的崩溃,却仍在每一次面谈中被情感刺痛。
她站起来走到窗前,转身缓缓问道:“林昕的社交圈有新的变化吗?
比如,最近结交了什么朋友,与谁关系变得紧密?”
林女士努力检索记忆。
“有一个叫赵琪的同事。
她说他很热情,最近常一起下班。
还有……有几天,林昕突然买了新的手机号,不知道为什么。”
季妍抓住这个细节:“她有没有对手机、网络特别敏感?
比如经常查找什么或者清除聊天记录?”
林女士一怔,点头:“有。
有一次我问她,她说是工作需要,怕老板查岗。”
季妍心头一紧。
新川市的地下网络常有信号泄露、钓鱼诈骗,她怀疑林昕或许被卷入更大的隐蔽黑市。
她低头继续写着笔记,斟酌着话语和笔锋间的重量。
“林女士,您是否感觉林昕有被胁迫或操控的迹象?”
季妍放缓了语速,试探着。
林女士拧紧眉头。
“有一次她回来,说楼下有陌生人在看她,她不敢跟我讲,也没报警。”
“那这些陌生人有什么特征,或者有让她特别害怕的细节?”
林女士犹豫一瞬,低声说:“她说那人穿黑色夹克,手臂有奇怪的纹身,好像在街角盯了很久。”
季妍顿时集中精神。
新川市最近有一起未破的失踪案,同样有目击者提到黑色夹克和纹身,她立刻在笔记旁画下符号。
门口传来轻枯的敲门声。
梁立探头,神秘兮兮地张望一眼。
“季老师,警局沈泽铭找你。
他说有新卷宗可以一并分析。”
季妍点头示意,两人以最快速度结束面谈。
她将林女士送出门外,看着她背影在走廊灯影中消失,长出口气。
走进警局的会议室时,沈泽铭正翻看案卷,神情沉静但眉间锁着隐隐焦虑。
“你来了。”
沈泽铭向她递来一份调查文件。
“这里是最近三起失踪案的心理背景资料。
我注意到有一个交集点——受害人几乎都在社交平台‘安灯塔’活跃,而且在失踪前都有过网络疑似勒索。”
季妍翻阅资料的同时,脑海飞快运转。
林昕的行为模式、情绪波动和社交变动,加上那位黑夹克男子,以及网络上的威胁,这一切逐渐拼合出某种画像。
她试图理清犯罪者的心理轨迹——挑选孤僻、易受影响的年轻女性,先在现实生活中陌生追踪,然后通过虚拟网络进行精神控制和威胁,最终诱导失踪。
当季妍将这一想法说出口时,沈泽铭的眼神骤然锐利。
“你认为作案人有极强的操控欲和模仿癖,甚至有可能是团伙?”
沈泽铭低声问。
季妍点头:“不仅如此,他懂得利用信息差,将受害人困于事实与谎言的交织中。
每一次接触都像是一场心理博弈。”
梁立此时推门而入,手里握着一份***照片,神情有些紧张。
“你们,看看这个。
我跟了那个黑夹克一早上,他在一家私人会所出没。
那里出入的,都是新川市地产圈的大老板。
还见到了胡浩。”
沈泽铭冷静地接过照片,扫视一眼,眸光暗沉下来。
胡浩——那个声名显赫的地产商,与地下黑市勾结的传闻早己在圈子里流传。
失踪案背后,豪门与黑市的链条正在浮现。
季妍迅速将照片归入笔记,“林昕身上的线索,和胡浩的出现绝非巧合。
他们会所里的活动,可能正是人***易的掩护。”
沈泽铭敲了敲桌面,压下内心的怒火。
“我们不能打草惊蛇。
梁立,你能不能查出那些进出会所的身份和行动轨迹?”
梁立摆摆手,笑着答应,却明显多了几分凝重。
“我去想办法。
可你们也得给我点保护,我不是警察。”
季妍转头向沈泽铭:“沈警官,如果我们要继续调查林昕的案子,必须打破‘安灯塔’的虚拟壁垒。
她留下的网络痕迹里,藏着失踪真相最核心的部分。”
沈泽铭点头,眼神坚定。
“我亲自去技术组申请账号追踪。
你负责心理画像,梁立盯死会所和黑夹克。”
三人的眼神在会议室的灯下交汇,彼此之间的默契和不安交织,命运的联系与更深的黑暗缓缓拉紧。
这座城市的秩序,在黑雾中似乎更容易被权力倾覆。
他们站在迷雾边缘,试图拼出失踪者的心灵轮廓。
在冷白灯光照耀下,他们的影子逐渐重叠成一条小队的轮廓。
季妍抬眼望向会议室外那片灰色天幕,她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进入深水区,而每一份心理画像,都可能是通往真相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