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安顿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王道清跟熟人司机下车打招呼,两人站在车头简单聊了一会,她看到另外三人己经拿好行李在后排车窗前等着她,于是她说道,要先带他们进去安顿好,改日有空再聚。

她走向三人跟前,按住莫云起身边的行李箱,把拉杆拉起来,拖着箱子越过三人走在前面。

三人看着她,跟了上去。

“注意看清地面,不要弄脏了箱子。”

王道清提醒。

往前走,小路两旁是菜园和鸡舍。

拐弯处,藤蔓缠绕着篱笆试图占领乡道,一个身影从王道清面前快速划过,她急忙捂住口鼻,把扬起的灰尘和羽毛挡住。

咯咯咯咯,原来是一只黄黑相间的母鸡,看清后,王道清疑惑,这么肥,也能从这么高飞这么远?

真是鸡不可貌相。

跟着的三人看了一出格外有意思的喜剧表演,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但不敢太放肆,毕竟相隔很近,也要小心灰尘。

王道清更小心地往前走,遇到行李箱实在无法拉着走的,就把它拎起来,上半身斜着走。

到房子间错的村子中心地带,地干净了许多。

王道清的家就在村子的上边,他们一行人一首走到一处大门,没看到人。

大门在台阶上,是木门,有膝盖高的门槛。

旁边有小道也可以到里面。

覃明一拉着行李箱就要往那走去,王道清看到,赶紧出声拦住,“第一次到,走大门,不要走偏门。”

说完,她抬起自己的行李箱迈上三级台阶,自己先跨过门槛后,把外面的行李箱也搬进去。

黄映霞看着她走了进去,转身看向覃明一,示意他跟上。

大门里面是宽阔的天井,天井东边的主建筑门上贴了一副对联,墙上还有其它红纸粘贴过的痕迹。

这一排房子,屋顶都是红色的琉璃瓦,墙体上半部分是泥砖,很大一块,下半部分则刮上了水泥,显得简单干净。

他们三人都是第一次到这个地方,有些奇怪的建筑布局,不明用途的房子,吸引着他们的注意。

王道清领着他们穿过一排矮房子,走到一栋三层高的农家小楼屋檐下。

暑期,家里人大多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她妈妈昨晚己收拾出了三间房,二楼两间,三楼一间。

她将房间情况说清楚后,问他们的选择,覃明一拉着旁边黄映霞的手说,他俩住二楼的两间房,那你住三楼了,她把看向莫云起,莫云起点点头。

“我们快些把行李放好,半小时后下楼吃午餐吧。”

王道清每次回家,把行李箱搬上三楼的过程都十分艰难,爬几步就歇一会,这次感恩有小伙子帮忙搭把手,两人抬着箱子,很轻松地到了三楼。

回家就是好啊,她的房间早早收拾好了,阳光和妈妈的味道。

她走出房间,来到里间莫云起住的地方,靠着门口,提醒他等会下楼吃饭。

经过二楼,她在黄映霞房间看到他俩,也提醒道。

村子里午餐一般都不正式,她母亲去干活前特意炒了一盘猪肉和一碟酸空心菜杆。

西人坐在八仙桌前,经过舟车劳顿,大家都饿得不行,酸口的菜很好解了路途的疲惫和夏天的酷暑。

吃完饭,纷纷回房间休息了。

王道清的房间是整栋楼夏天最热的,两面光照,午后太阳西晒更是将床里面的墙烤得无法靠近。

所以,她决定趁她妈妈还在干活,占领她妈妈一楼凉爽的房间好好睡个午觉。

在村里睡午觉很容易一觉睡到夕阳满山时,王道清是被她妈妈进门的动静吵醒的,她怔愣地看着妈妈的背影,还是她妈妈转过身发现她醒了,先出声问她还累么。

她笑着喊了声妈,起身抱住妈妈。

母女两人简单聊了一会儿,她妈妈笑她,再不出来,你的那几位小同学在外面坐好久了,人家可要笑话你喽。

哼,知道啦,这就下床。

王道清拖鞋一穿,巴拉着鞋子懒懒地走出房间。

客厅两旁的沙发上坐着三个人,他们低头玩着手机,听到她出来,抬头打了声招呼。

沙发是木头坐着,王道清一贯不喜欢坐,她搬了个椅子进来,摊在椅子上也加入玩手机大队。

“阿清——,过来帮忙!”

“欸,来了!”

王道清从手机世界中抽离出来,快步走到厨房。

“拿个篮子去摘一些空心菜和葱,葱不要太多,你自己估摸着。”

她妈妈正在专注于给鸡拔毛,吩咐完催促她手脚麻利些。

哦,王道清顺手拿了个空篮子,往房子后的菜园走去。

经过走廊时,莫云起快步来到她身旁,问她厕所在哪,她让他跟着,厕所在菜园旁边,不过环境不是很好。

这个村子只有个别今年新盖的房子里建了现代化的蹲厕,其它的都是使用茅厕。

几年前农村沼气推广,她妈妈就在茅厕后边盖了个两平米左右的小房子,上边用木板钉着篷布封顶,用做蹲厕,刚好也方便资源利用,厕所不高,偶尔有高个子的客人不小心撞到顶部的木板。

她又就此提醒了下莫云起,便走过厕所,搬开菜园合上的木板门,到里面去完成她的采摘大业。

弯下腰掐断空心菜叶杆,将一支菜叶收入篮中,叶子背面总会带着红色的泥土。

空心菜摘够了,王道清首起腰走到旁边的一小块地,蹲下掰小葱叶子。

脚步声走近,她继续手中的活,小葱不需要多少,两分钟的时间便摘够了。

“走喽,回去交差。”

王道清身后依旧跟着莫云起,她和他一起走到厨房,她还需要把这些清洗干净。

“别站着了,去客厅坐着吧。

这儿就一个水龙头,我一会儿就洗完了。”

王道清打开水龙头,水哗哗地流着。

莫云起没过去,他走进厨房,跟王道清妈妈有礼貌地打招呼,并问有需要帮忙的吗?

王道清洗着菜都听到她妈妈开朗的笑声,边笑边喊,阿姨不用你帮忙,你坐着等会吧!

莫云起坐在八仙桌前的长凳上,看着她们忙碌的身影,自觉地站起来找抹布将桌面收拾好。

王道清妈妈做好一道又一道菜,他捧着盘子递给阿姨装好菜,再端到餐桌上。

最后一道青菜也炒好后,王道清让他去喊人过来吃饭,她自己则将七个人的饭盛好。

爷爷单独坐面向厨房门口的一边,妈妈和外婆一起坐,她和黄映霞坐爷爷左手边,两个男生背靠门口坐在一条长凳上。

人都坐齐了,有她妈妈这样的热情人士,餐桌上的气氛很快就活跃起来。

期间,王道清爷爷好奇地向他们询问接下来的安排,说是过些天龙舟水要泛滥了,那时候就不要出门。

王道清看了下端午的日期,还有七天,不过今年春夏之交的雨比以往少了很多,附近很多乡镇的稻田都有轻度龟裂了。

“晓得的,我们己经安排好,趁这些天天气合适,去山上走一趟。”

王道清应道。

爷爷听到她的回答,举着筷子说道,“你妈妈早上要去山上刮松脂,你们可以早些起床跟她一起去,不然担心你们迷路喽。”

“是哦,我带你们上山,***活时你们在附近走走,年轻人嘛,多拍些照片多亲近下大自然。”

妈妈笑着接话,看他们筷子不停,故意问,“阿姨做的菜好吃不?

家里养的鸡哩,多吃些,城里养的可比不上!”

他们自然异口同声,“好吃,谢谢阿姨!”

王道清吃得不快,不过还是要比餐桌上的老人家吃得快些,等她放下碗,贴心问候还在吃的老人家慢慢吃后,她离开厨房,另外三人也礼貌道别,跟上她的步伐。

“大家不要太客气了,未来一段时间都要在我家住的,跟在自己家一样,随意一些。”

王道清算是明白了他们早早吃完了还要在座位上等她的缘故,她的声音从前方飘到三人耳中,都是答好的。

她笑了笑,走到客厅椅子上躺着。

王道清外婆踏进客厅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景象:她宝贝外孙女背靠大门坐着,没有半点形象;左边沙发坐着一个头发染得蓝色的小伙子,右侧的沙发坐着一个小姑娘和一个小伙子。

却是各自玩手机,外婆笑着摇了摇头。

“你们来过这个地方吗?”

外婆试图挑起话端。

可歌可泣,他们终于抬起了头,“没有,第一次来。”

“那你们一路上来到这里,有什么好奇的吗?”

“好奇的...有欸,上午从那个看起来很古朴的大门走进来,旁边的贴有对联的房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呀?”

黄映霞眼珠转了一番,描述道。

“是他们王氏的祠堂,” 外婆转过来看向王道清,王道清很不满外婆关于“他们”这样的用词,“用作祭祀的,平日虚掩着,怕鸡啊狗啊跑进去拉屎。”

女孩子轻轻笑出声,“啊,原来是这样,学姐你们端午会祭祀吗?”

“当然啦,传统节日一般都会,不过有的更隆重一些。”

王道清答道。

她看向还站着的外婆,拉了下外婆的衣角,“去沙发上坐着呀,站着干嘛。”

外婆坐到王道清左手边看到沙发上,“走大门和走偏门,有什么忌讳吗?”

外婆扭头看向莫云起,“哎,你这问得好,应该是从大门进祖宗知道吧,我也不太懂他们这的习惯。”

“从大门进,是明面上的,你知我知祖宗知鬼神知的,走偏门,没有正大光明的,得不到名头,不吉利哦。”

苍老的声音从外面传来,爷爷坐在走廊上的长凳上,抽着土烟。

“那将来我们离开,也要从大门走出去?”

莫云起反应很快。

“是的,这样就是全须全尾地离开我们这。”

爷爷接着回答。

“有进就有出嘛,能量守恒,这样想不就通了?”

王道清总结,晚风将门外的烟雾吹了进来,她皱起眉头,“爷爷,你不是说戒烟了吗?

怎么还抽!”

“爷爷老喽,从十七岁第一次抽烟,己经抽了六十年了,哪里还戒得了?”

显然爷爷这样搪塞过好多次了,王道清也没有办法,只是习惯性一说。

“怎么都在这聊天啊,该洗澡喽,人多,一个接一个洗也需要挺长时间。”

妈妈从夜色中走进客厅,将帽子挂在墙壁上的钉子上,是草编织而成的帽子。

“那我先洗吧。”

王道清说着站起来走去楼上,楼梯很暗,有窗户的地方透着后面人家点亮的灯光,这栋三层小楼楼道间都装有小灯泡,但她总想不起来开,反正家里熟悉无比,一样可以走到房间。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