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顾临站在解剖台前,眉头紧锁,目光穿透层层手套,聚焦在眼前这具女尸上。
死者面容安详,但左手却离奇地消失了,断面平整,细胞组织竟显示出死后7小时内仍有微弱的生命活动迹象。
“这不可能。”
顾临低声自语,多年的法医经验告诉他,眼前的景象超出了科学范畴。
他拿起显微镜,再次仔细检查了断面,那些活跃的细胞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助手小李匆匆走进来,“顾法医,停尸房的监控有些异常,您最好来看一下。”
顾临放下手中的工具,跟随小李来到监控室。
屏幕上,昏暗的灯光下,那具女尸的尸体似乎在微微颤动,紧接着,画面中出现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女尸的左手似乎从空气中缓缓伸出,又迅速缩回,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操控着它。
“这是……尸变?”小李的声音颤抖着。
顾临沉默不语,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不安。
就在这时,另一名法医助理小张突然冲进房间,神色慌张,“顾法医,我……我好像中邪了!”说着,他摊开手掌,上面是用鲜血画成的克莱因瓶图案,复杂而扭曲,如同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符号。
顾临接过小张递来的死者手机,定位信息显示最后一个信号源来自一处废弃的研究所——“第二十九研究所”。
这个地方曾以量子物理研究闻名,但在十年前的一场神秘事故后被彻底封闭。
夜色更深,顾临驱车前往第二十九研究所。
路上,他的脑海中不断回荡着小张手上的克莱因瓶图案和那个不可思议的尸变视频。
这一切,似乎都与那个废弃的实验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抵达目的地时,四周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破败建筑的呼啸声。
顾临手持手电筒,小心翼翼地踏入这片被遗忘的土地。
实验室内布满了灰尘,但一些关键设备上仍残留着使用过的痕迹。
他沿着墙上的指示牌深入,最终在一间密室中发现了一台老旧的量子对撞机,旁边墙上用同位素材料刻写着难以辨认的数学符号,正是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标志。
正当顾临试图解读这些符号时,一阵阴冷的风吹过,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转身之际,他似乎感觉到有一双无形的眼睛正从暗处窥视着他,而那双眼睛的主人,或许正掌握着解开这一切谜团的关键。
回到车上,顾临拨通了警局的电话,报告了自己的发现,并决定深入调查这个看似与案件无关却又处处透露着诡异的第二十九研究所。
他知道,这场探索不仅关乎一桩离奇的命案,更可能揭开一个关于时间、记忆与存在的惊天秘密。
第二章:克莱因瓶中的血解剖室的日光灯管发出细微的嗡鸣,顾临的镊子在玻璃皿上方悬停了三秒钟。
第二具男性尸体的双手浸泡在福尔马林溶液中,白的皮肤上交错着十七种截然不同的尸斑形态——从新鲜死亡的樱红色到腐败后期的墨绿色,如同将不同时间段的尸体局部切片后重新缝合。
"这不可能。
"顾临的橡胶手套擦过实验台边缘,在金属表面留下潮湿的指痕。
他打开紫外线灯,那些斑块在紫光下竟呈现出微弱的荧光反应,像是某种放射性物质渗入了毛细血管。
助理小张突然撞开解剖室的门,额角还贴着精神科开的镇静贴片,"顾法医!那个符号..."他的瞳孔在灯光下不正常地收缩着,颤抖的手指在空气中虚画出克莱因瓶的拓扑结构,"我昨晚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具尸体,左手在玻璃瓶里无限延伸..."顾临刚要开口,小张突然发出短促的尖叫。
顺着他的视线望去,浸泡在溶液中的尸体双手正在缓慢蜷曲,指关节发出爆豆般的脆响。
顾临抓起手术刀划开尸体的桡动脉,暗红色的血液涌出的瞬间,竟在金属托盘表面自动汇聚成克莱因瓶的立体轮廓。
警笛声划破雨夜时,顾临正站在第二十九研究所的地下三层。
手电筒光束扫过布满苔藓的混凝土墙,那些用同位素涂料书写的哥德尔符号在黑暗中泛着幽绿的磷光。
他突然注意到墙角堆积的防护服残片——最新那件的生产日期赫然是2019年,比研究所关闭时间晚了整整两年。
手机震动打断了他的沉思。
新收到的现场照片里,第二名死者西装内侧口袋翻出张泛黄的实验日志,潦草的字迹记载着:"2017.3.29 第17次意识投射,林玥的左手出现四维震颤现象..."顾临的右手突然传来针刺般的疼痛。
他扯下手套,瞳孔骤然收缩——食指关节处浮现出老年斑似的褐斑,而手背皮肤却如新生儿般透着粉红的毛细血管。
当他试图用左手触碰时,两只手的温差让他想起停尸房冰柜与恒温箱的对比。
回到办公室已是凌晨三点。
顾临将实验日志残页铺满桌面,突然发现每段文字的首字母连起来竟是哥德尔定理的数学表达式。
当他用红笔圈出这些字母时,台灯突然闪烁起来,玻璃窗上缓缓浮现出血手印组成的克莱因瓶投影。
"谁?"顾临抓起解剖刀冲向走廊,却发现整层楼的电源不知何时被切断。
应急灯绿光中,他听见液体滴落的声音从资料室传来。
推开门的刹那,他的鞋底踩到了某种粘稠的液体——成百上千只手表浸泡在血泊里,所有指针都定格在凌晨三点二十九分。
手机突然自动播放起一段录音,沙沙的背景音里传来女人带着哭腔的声音:"当克莱因瓶注满鲜血,四维坐标就会..."声音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钢琴版《月光》的旋律。
顾临的后颈突然掠过一阵寒意,转身时瞥见镜中倒影的右手正握着他此刻并未拿着的实验日志。
暴雨拍打着法医中心的玻璃幕墙。
顾临将自己反锁在检验科,显微镜下的皮肤切片显示他右手同时存在胶原蛋白新生与端粒酶衰竭两种矛盾现象。
当他试图用同位素检测仪扫描时,然发出刺耳的警报——他的生物钟显示此刻同时存在着2023年与2017年两种量子态。
窗外划过闪电的瞬间,顾临看见对面楼顶站着个穿白大褂的女人。
她的左手举着个扭曲的玻璃容器,雨水穿过那物体的方式明显违背三维空间的物理规律。
当雷声炸响时,女人突然消失不见,只有她站立的位置留下了正在融化的冰晶,排列成哥德尔定理中的自指符号。
第三章:第29号实验体顾临的解剖刀尖悬在档案袋封口处微微颤抖。
泛黄的牛皮纸袋上,"林玥"两个字被某种粘稠液体晕染成暗褐色,当他用紫外线灯照射时,名字边缘竟浮现出二十九道同心圆刻痕,每道刻痕间距精确到0.01毫米。
档案室顶灯突然爆裂,玻璃碎片坠落的瞬间,顾临看见自己的影子在墙上分裂成三道人形。
最左侧的影子正以快0.7秒的速度翻开文件,当他本能地转头查看,后颈突然触到冰凉的金属质感——那是他自己握在手中的解剖刀刀背。
"2017年3月29日,第17次意识投射实验。
"顾临的呼吸在防毒面具里凝成白雾,核生化级别的密封档案袋里飘出奇异的檀香味。
实验记录视频里,穿防护服的女人正将左手伸进量子对撞机的光束,她的无名指第二关节处有粒朱砂痣。
画面突然剧烈抖动,隔着十年光阴仍能感受到拍摄者的惊恐。
林玥的左手在蓝光中变成半透明状态,五根手指分别呈现不同年龄段的皮肤纹理。
当警报声响起时,监控镜头捕捉到她的瞳孔分裂成双环结构,就像克莱因瓶的截面图。
顾临抓起桌角的浓咖啡灌下,却发现杯底沉着片带血丝的指甲。
他猛然抬头,解剖室镜面柜门映出的自己正在翻看一份不存在的文件,那个"倒影"突然转头露出诡异的微笑,右手食指敲击玻璃的速度比他真实动作快三倍。
暴雨夜闯进办公室的女人此刻正在钢琴前俯身。
顾临躲在梧桐树后,看着琴行橱窗里的林玥教孩子弹奏《月光》,她左手的朱砂痣在黑白琴键间时隐时现。
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女教师突然用解剖学家的精准手法卸下钢琴面板,从共鸣箱里取出个布满哥德尔符号的金属盒。
顾临跟踪到地下车库时,轮胎碾过水洼的声响惊动了目标。
后视镜里,林玥的白大褂下摆突然无风自动,左手以反关节角度打开车门。
当她的轿车消失在转角,地面残留的刹车痕组成莫比乌斯环的拓扑结构。
凌晨两点的法医中心,顾临将现场采集的朱砂痣皮屑放入质谱仪。
显示屏突然跳出警告框,样本DNA与第二名死者口腔黏膜细胞的相似度达到89.7%。
更诡异的是,数据库自动匹配出十七组不同年代的医疗记录,最近一份显示三天前有同名患者在妇产科登记引产。
当顾临调取林玥的消费记录,发现她每周三凌晨都会购买四十九支白蜡烛。
他循着购物小票找到城郊墓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