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就是听三大爷阎埠贵说就在鱼竿上放点蚯蚓等鱼上钩就行。
现在知道需要分时间段钓鱼,熟悉鱼儿的习性,还要提前打窝好吸引鱼过来吃,这样鱼多了就容易咬钩。
根据鱼的习性再放更好的饵料就能钓到想要的大鱼。
于是,何长青下午回西合院拿了钓鱼竿和桶,桶里放了把菜刀。
匆匆忙忙地去菜市场捡了许多烂菜叶放入桶中,带好鱼竿,就去什刹海找了一个人少的地方,熟练地挑选了一个合适的位置,坐下后便开用菜刀把菜叶砍碎打窝。
然后在鱼钩上穿上蚯蚓甩钩,就这样静静地等鱼儿上钩了。
不一会儿鱼漂一沉,他就感到有鱼儿咬钩,待鱼漂一首下沉水面不见尾,于是迅速收竿,一条活蹦乱跳的小白条被拉了过来,从鱼钩上取下,为桶里放点水放入桶中。
这样钓了几个小时,鱼桶中的鱼有大有小的装满了整个桶。
正当何长青想钓完这竿回去时。
一位长着国字脸的青年走了过来往鱼桶里看了看,又看见旁边的菜刀想了想。
于是,走过来高兴地说:“小兄弟,今天钓这么多鱼不好弄回家吧!
我叫李卫民,是附近轧钢厂的采购员。
你这些鱼可以卖给我吗?
放心这是正规的采购,不涉嫌投机倒把。”
何长青有些惊讶地看了看李卫国,转头并没有答应。
李卫国看小同志并没有搭理,可能是不相信。
于是,又说道:“我的采购自行车就在那边,从这里可以看见,还有这是我的工作证。”
说完掏出了一张工作证展示给何长青看。
何长青见到有红星轧钢厂的红彰印,回答道:“鱼可以卖给你,不知道你们的收购价格是多少?”
“大鱼4毛,小鱼2毛。
卖的话我车后座有称可以现在就称。”
“可以,你帮我提过去,我马上过来”。
随即,何长青放下鱼竿,去接桶把手的另一端好一同提。
交易顺利结束之后,李卫民面带微笑地对何长青说道:“兄弟,如果日后还有什么好东西想要出售或者交换的话,可以首接来我们红星轧钢厂找我,只要我能帮得上忙的,一定不会推辞!”
何长青听后连连点头,表示非常感谢,并承诺道:“李大哥放心吧,要是有机会,我肯定会去找您的。”
两人道别之后,何长青又回到了河边继续垂钓起来。
这一次运气不错,没过多长时间就接连钓上来好几条大鱼。
经过一番努力,最终收获满满,这些鱼加在一起估计得有 3 斤重呢!
看着桶里活蹦乱跳的鱼儿,何长青心情格外舒畅。
随后,他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起自己的鱼竿和渔具。
将所有物品都整理妥当放进背包之后,何长青心满意足地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接着,他从口袋里掏出刚刚卖东西得到的那 10.2 元钱,小心翼翼地放进口袋里,然后迈着轻快的步伐朝着自家所在的西合院走去。
一路上,他还时不时地回头看看自己的战利品——那一桶肥美的鲜鱼,心里美滋滋的。
当何长青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到西合院门口时,只见那一向精明算计的三大爷阎埠贵恰巧从门里走了出来。
他那双小眼睛滴溜溜一转,立刻就瞧见了何长青手中提着的那个沉甸甸的鱼桶,于是赶忙凑上前去,往桶里定睛一瞧,脸上顿时乐开了花,兴奋地说道:“哎呀呀,长青啊,真不错哟!
瞧瞧这满满一桶活蹦乱跳的鱼儿,今儿个你的收获可真是不小哇!
怎么样?
要不干脆来三大爷我这儿打个搭火,一起尝尝鲜呗!
算起来,你可有好长一段日子没到三大爷这儿来吃饭啦!”
听到这话,何长青不禁停下脚步,脑海中开始回忆起曾经在三大爷家吃饭的那些场景。
那时的饭菜虽然算不上丰盛,但每一口都充满了浓浓的邻里情谊和温馨的味道。
想到此处,何长青微微一笑,回应道:“行嘞,三大爷,那就麻烦您啦!
正好我也想跟您唠唠嗑呢。”
说着,便跟着三大爷一同走进了院子。
还别说,此时此刻心中还真是涌起了丝丝缕缕的怀念之情啊!
要问这怀念从何而来?
且听我慢慢道来。
想当初那时候,吃饭的时候可有趣啦!
每顿饭都分得格外清楚明白,绝不含糊。
比如说吃白菜吧,你拿一根,我便也拿一根;再比如窝窝头,你有一个,我必然也有一个;就连吃肉也是如此,你得一块,那我也少不了我的那块儿。
就这样,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各自享用着属于自己的那份食物,却又其乐融融、亲密无间。
这种独特的用餐方式,不仅没有让亲情变得生疏,反而增添了许多别样的趣味和温馨。
如今回想起来,只觉得那段时光无比美好,令人难以忘怀。
所以呀,当听到三大爷提出要把鱼拿去先做了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满口答应:“行嘞,三大爷,这鱼您就尽管拿去做好喽,等到开饭的时候叫我一声就行啦!”
阎埠贵高兴地喊道:“孩子他妈,出来把这鱼做一下,晚上叫长青过来吃饭!”
三大妈急忙出来接过桶,喜笑颜开地应了一声,急忙进了厨房忙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