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数据背后的蛛丝马迹
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特有的沉静气味,混合着淡淡的油墨香。
沈渊和林薇薇在靠窗的角落找了个位置坐下。
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被百叶窗切割成一条条明暗相间的光带,落在深色的木质桌面上。
“好了,言归正传,”林薇薇从书包里拿出笔记本和笔,动作利落,神情恢复了平日在学习上的专注,“说说你的‘奶茶店商业模式’具体构想,沈同学。”
她打开笔记本,露出一手清秀工整的字迹,准备记录。
沈渊压下心头那些纷乱的思绪,也拿出了自己的草稿本。
他知道,现在不是追问的时候,或者说,即便他问了,薇薇大概率也会用那种无辜又理所当然的语气搪塞过去。
十几年的相处,他太了解她了。
她不想说的事,谁也撬不开她的嘴。
而且,他有一种首觉,贸然捅破这层窗户纸,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不如……先观察。
“初步想法是选取后街规模、定位不同的三家奶茶店,‘蜜雪冰城’、‘茶颜悦色’和那家新开的独立品牌‘屿茶’,”沈渊用笔在草稿纸上画着简单的框架图,“从几个维度对比:客单价、主打产品、客流高峰时段、顾客画像(比如学生、上班族比例)、促销活动效果,还有……”他顿了顿,抬眼看向林薇薇,“店员的服务效率和标准化程度。”
林薇薇点点头,笔尖飞快地记录着:“维度选得不错,挺全面。
数据收集方法呢?
问卷?
实地观察?
还是想办法搞到他们的部分销售数据?”
“问卷辅助,主要靠实地观察记录。”
沈渊用笔尾轻轻敲了敲桌面,“我们可以在不同时段去蹲点,记录客流、点单时间、热门产品等等。
至于销售数据……”他笑了笑,“那就得看林大学委有没有门路,或者我们能不能说服店家配合学术研究了。”
“难度不小,”林薇薇微微蹙眉,随即又舒展开,“不过可以先试试。
那我们分工?
这周末开始?”
“嗯,周末下午客流应该比较有代表性。”
沈渊表示同意。
两人就着选题的细节又讨论了一会儿,确定了初步的行动计划。
讨论间隙,沈渊状似无意地拿起林薇薇放在桌角的那本厚厚的《微观经济学原理》,随手翻动着。
“这本书你也看?
竞赛小组要求看这个?”
他随口问道。
“拓展一下思路嘛,商业模式分析总离不开经济学基础。”
林薇薇头也不抬,继续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语气自然。
沈渊翻动着书页,目光却敏锐地扫过书页的空白处。
没有笔记,没有划痕,书页崭新,甚至连常见的阅读折痕都很少。
这不像薇薇的习惯,她看书喜欢在旁边写写画画,做批注。
他又瞥了一眼她正在书写的笔记本。
上面的字迹清秀工整,但仔细看,会发现那些字的笔画边缘异常清晰锐利,仿佛不是用普通的水笔写出,而是某种更精密的工具刻画而成,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非人工感?
沈渊不动声色地放下经济学原理,目光又落到林薇薇放在桌上的手上。
那双白皙纤细的手,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指节分明。
就是这双手,刚才轻描淡写地拂开了沉重的金属球。
他回忆起更多细节。
从小到大,薇薇似乎从未受过严重的伤,连感冒发烧都很少。
她的体育成绩总是恰到好处地保持在良好水平,既不突出,也不落后。
她学习东西很快,尤其是某些需要身体协调性的活动,比如跳舞、游泳,她总能很快掌握要领,动作精准得像是经过计算。
以前他只当是薇薇聪明又有天赋。
但现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异常”,在今天的***下,纷纷从记忆深处浮现出来,串联在一起,指向一个惊人的可能性。
“薇薇,”沈渊忽然开口,声音压得很低,“你刚才……真的没事吗?
那个球看起来很重。”
林薇薇写字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抬起头,对他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真的没事啊。
可能就是肾上腺素飙升,当时没觉得多重,现在回想起来倒是有点后怕。”
她说着,还配合地轻轻拍了拍胸口,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演技无可挑剔。
沈渊心想。
如果不是他亲眼所见,并且心存疑虑地去观察,几乎就要相信了。
“那就好。”
沈渊点点头,不再追问,转而说道,“选题讨论得差不多了,我们去后街实地考察一下?
顺便……收集第一批数据,以及,兑现你的双倍珍珠全糖奶茶。”
林薇薇眼睛一亮,立刻合上笔记本:“好呀!
走吧!”
两人收拾好东西,离开图书馆,朝着学校后门走去。
下午五六点钟,正是后街最热闹的时候。
各种小吃摊、奶茶店、文具店门口都聚满了放学的学生,人声鼎沸,充满了烟火气。
他们先去了客流最大的“蜜雪冰城”。
沈渊假装随意地看着菜单,实则暗中观察着点单流程和客流情况。
林薇薇则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目光扫视着排队的人群和店内的操作台,眼神专注,像是在进行某种快速扫描。
沈渊注意到,她的瞳孔偶尔会有极其细微的收缩,仿佛在调节焦距。
她的视线移动轨迹也很有规律,不像普通人的随意浏览,更像是……在采集数据点?
“这家人太多了,排队要好久,”林薇薇观察了一会儿,走过来低声对沈渊说,“我们去‘茶颜悦色’看看?
他们家主打国风,客单价高一些,顾客群体可能也不太一样。”
她的建议很合理。
沈渊点头同意。
两人又走向不远处的“茶颜悦色”。
这家店装修更精致,排队的人相对少一些,但顾客看起来年龄层稍大,有不少看起来像是附近的上班族。
林薇薇同样进行了快速的“扫描”。
沈渊在一旁看着,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
她观察得太仔细,太有效率了,不像是在进行普通的市场调研,更像是一台高效的数据采集机器。
在“茶颜悦色”门口,他们恰好遇到了竞赛小组的另外两个成员,李哲和张晓雅。
“咦?
沈渊,林薇薇,你们也来买奶茶?”
张晓雅笑着打招呼。
“我们来实地调研选题。”
林薇薇笑着解释了一下他们的奶茶店商业模式研究计划。
“哇,这个选题有意思!”
李哲表示赞同,“比我们搞的那些纯理论分析好玩多了。”
“是啊,”张晓雅附和道,然后像是想起了什么,对林薇薇说,“对了薇薇,刚才艺术节那个装饰球掉下来的事,我们都听说了!
你也太勇敢了吧!
跑得那么快!
都没事吧?”
话题突然转到了不久前的惊魂事件上。
林薇薇脸上掠过一丝极快的不自然,但立刻被完美的笑容掩盖:“没事没事,就是凑巧了。
当时也没想那么多。”
“可是好多人说你看起像会功夫一样!”
张晓雅好奇地追问,“你什么时候偷偷练的呀?”
林薇薇摆摆手,语气轻松:“哪有练什么功夫,就是情急之下跑得快了点。
你们别听他们夸张。”
沈渊在一旁沉默地听着,观察着薇薇应对追问时的每一个细微表情和肢体语言。
她应对得很得体,但沈渊还是捕捉到了她眼神深处一闪而过的警惕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仿佛维持这种“普通人”的伪装,也需要耗费心力。
这时,他们的奶茶做好了。
沈渊把那双倍珍珠的全糖奶茶递给林薇薇。
“谢谢!”
林薇薇接过奶茶,插上吸管,满足地喝了一大口,脸上露出幸福的表情,仿佛刚才的些许不自然从未存在过。
“嗯!
好喝!”
看着她在夕阳下捧着奶茶、眉眼弯弯的侧脸,沈渊心中五味杂陈。
这个他熟悉了十几年、以为完全了解的青梅竹马,此刻显得既亲近又无比遥远。
那些超出常理的能力,那种高效到诡异的数据采集方式,还有她似乎有意无意在引导他选择的这个“接地气”的选题……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她身上那个秘密,究竟是什么?
而自己,在这个秘密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沈渊喝了一口自己那杯无糖的绿茶,淡淡的苦涩在口中蔓延开。
他看了一眼身边小口啜饮着奶茶、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少女,又望向后街熙熙攘攘的人群。
平静的校园生活之下,暗流己然开始涌动。
而他,似乎正站在漩涡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