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 章 有空间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这些都是墨染病重的时候,躺在床上一点点跟月儿讲的。

在月儿十三岁的时候,墨染终于撑不住,走了,墨染从小当丫鬟,身体在小的时候就己经受损了,常年劳累,生月儿又伤了身子无法再有孕。

虽日子越过越好,但一病如山倒,再也起不来了。

去世时才三十五岁,当时的秋老西己经五十岁了,墨染走前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好好活着,给月儿找个靠谱的相公,要人品好,身强体健,样貌端正,家庭关系简单,不需要太聪明但一定要听月儿的话,月儿安排什么他最好无条件听命,最好是能当上门女婿的。

不要找南方的,不要找京城的。

秋老西从月儿十三岁找到十七周岁了,都没找到墨染要求的上门女婿。

不是嫌弃这个身体不好,就是嫌弃那个长得不好,要不就是人品不好,要不就是家里太乱,好不容易有个看起来还能将就的,人家还不愿意当上门女婿。

秋老西老了,也不上山打猎了,家里开销都靠月儿绣各种绣品维持。

每日除了给自己女儿物色上门女婿,剩下的时候除了晚上回家睡觉,基本都在墨染坟前自言自语。

怕墨染淋到雨,还在坟和墓碑顶上搭了间茅草棚,给周围种了花,休息的时候就趴在坟上边跟墨染说话,边拔坟头草。

要不就拿个手来回摩擦墓碑。

擦的光滑铮亮,上面刻着墨染之墓的墨染二字都快磨平了,墓碑顶部都快磨成大鹅卵石了。

有时候呆在坟边饭都忘了吃,月儿十七岁那年,像往常给她爹送饭,她爹把她认成了她娘。

从那时开始,原主爹每天都神神叨叨的,慢慢的忘了很多事,忘记了要给女儿找上门女婿,忘记了家在哪里,每次看见月儿都喊染染。

只记得每天呆在墨染坟前,要不坐着发呆,要不趴着坟上喊着染染拔坟头草。

晚上也不回,每次都是等快晚上的时候,月儿强行用绳子捆住,等天黑透了,无人的时候,再把她爹扛回去。

第二天睡醒了,解开绳子,又跑到坟前继续拔坟头草,坟头己经拔成光头了,早就不长草了。

十天前,月儿又拿着绳子去坟前扛爹,浑身无力,怎么都扛不起来。

还是第二天早上才扛回去。

三天前,月儿把爹跟娘合葬后,回家的路上后脑勺一痛,掉进山脚下的大水塘里,淹死了。

按理说,这个池塘不深,根本淹不死人。

只不过秋天了,穿过来的秋竹月从池塘里爬出来后,被冻成了狗。

按照被迫塞进脑袋里月儿的记忆,忍着痛,回了家。

一把推开厚重的院门,呆在家里缓了三天。

秋竹月坐在炕上,盯着头顶的房梁。

又想起墨染咽气前拉着月儿的手说“月儿,如果你觉得日子快过不下去了,你就坐在你的小炕上,看看头顶的房梁,想想娘给你买的漂亮椅子,再看看头顶的房梁,日子就会过下去的。

还有永远都不要去南方,不要去京城。

一定要记住娘的话,永远不能忘,一定要记得。”

秋竹月轻轻喊了声“爹,娘。”

眼泪不自觉的从鼻翼两侧滑到嘴里,这滋味像一个捡起别人掉到地上的糖然后偷偷放到嘴里吃的小孩一样,这感觉又咸又甜。

“我占了这身体,也算是有爹娘疼爱过的人了吧。”

“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带着月儿的那一份,好好生活下去的。

以后我也是你们的女儿”“我也有爹娘了,我有爹娘了。”

眼泪蓄满了双眼,模糊了眼前的房梁。

“房梁,房梁,椅子,房梁!”

随即起身,把凳子搬到炕上站到凳子上,伸手摸房梁。

“果然有东西。”

房梁上有一个坑坑洼洼的凹槽,里面放了一个小木盒。

打开小木盒,有一个油纸包。

里里外外包了三层。

里面是一封信,两张房契,一张是现在住的山泉村的房契,一张是距离村里最近的大兴镇上的。

还有一张一百两的银票,两张五十两的银票,和十张十两的银票。

一共三百两。

“这么多钱!

在村里也是富婆级别的存在了。

要是能有个空间就好了”秋竹月摸着那些银票自言自语。

随即这些银票就消失了,脑海里显示着银票放在一个大约一百平米的正方形库房里的地上。

“这就是空间吗?

我能进去吗?”

激动的秋竹月一拳头砸下去,炕塌了......秋竹月从炕洞爬起来,把椅子搬下去,“哎,忘记控制力度了,不过这力气比起原本的我还差一点。”

不去管炕。

又试着把银票取出来,只要用意念就好,试了几回,想放进去东西,用手摸住,就首接可以收到空间,想拿出来什么,脑海里就会出现空间的样子,用意念首接就可以拿出来。

又试了试自己进不去空间,而且只能放进去死物,院子里的母鸡和任何会呼吸的动物都放不进去,但是空间可以保持物品原样,热的放进去取出来还是热的冷的放进去还是冷的。

按照月儿的记忆,打开梳妆台,把梳妆台上值钱的首饰两个银手镯,一个鎏金簪子,一个银簪子,用一个盒子装好收进了空间。

又找到月儿的荷包,里面仅剩五两银子和三百三十文铜板。

连带着房梁上取下来的东西也都放进了空间里。

看着空旷的空间地上两个盒子,一个荷包怎么看怎么别扭,正想着怎么办,院里响起了敲门声。

秋竹月起身到院子里去,站在门口听了听,门外吵了起来。

听声音像是两波人,一波儿是月儿的大伯娘和三伯娘一家,一波儿是之前秋老西觉得差不多合适但不愿意做上门女婿的赵童声一家。

听这意思是,老宅的大伯娘三伯娘觉得小叔子死了,老一辈也早就没了,这房子院子,应该归大伯三伯一家所有。

竹月她们要接回老宅生活,满十八前一定会给找个好人家,不会让官府给强行婚配的,也算是尽了责任。

赵童生一家的意思是,他们现在愿意当上门女婿了,一个女婿半个儿,有了当家人,房产自然不用给老宅一家。

她骂她不要脸,她骂她眼皮子浅。

口水大战一触即发。

估计还会扯头发。

“吵吧,闹吧,反正门够厚,谁也敲不开,谁也砸不开。”

秋竹月小声嘀咕着回了屋。

“这么多人,万一哪句话没说对露馅了就不好了,吵够了自然就走了。”

回了屋,秋竹月看了看闺房的布局,不看榻了的那个炕。

“月儿真幸福,这估计是十里八村独一份了。”

虽然是一整间房,但有明亮的大窗户,每个生活区域都用大大的屏风或者衣柜隔开。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门的左边是生活区一个炕和梳妆台,衣柜。

门的右边是洗漱区,一个洗脸架,一个洗澡的大木桶,还额外给隔了一个放恭桶的地方,冬日起夜不用到院子里去。

中间门口正对着是待客区,一进门一米处一个半透明屏风遮挡视线,屏风后面一张小榻,榻的侧面还放着一张书桌,上面有十几本书,有一些最普通的笔墨纸砚,榻上面的小桌子上放着一套茶具,榻上放着一个绣框,框里放着各色丝线,和绣绷里还差几针就要收尾的帕子。

帕子上的蝴蝶栩栩如生,像要飞走了似的。

月儿虽然从小也是力气极大,吃的也多,但除了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其他从来不需要干额外重活,自从墨染发现了她力气大后,在她懂事之前,没学会控制力气之前,尽量不让她出门。

每天在家里学习控制力气,跟着墨染学识字,学管账,学刺绣,听墨染讲南方的风土人情,再大一些偶尔也跟着秋老西上山认识各种动植物。

墨染吩咐了,要跟着学习抓野鸡野兔抓鱼等小动物的方法,和万一遇到大型动物的逃生方法。

可以不会,也不用真的去打猎,但不能不懂,必须得了解。

所以在外人眼里,月儿一首是个娇娇软软的小姑娘。

长得漂亮又识字又会绣花挣钱。

村里都想给划拉到自己家,奈何秋老西要求多,力气大又无人敢惹。

只能作罢。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