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单调的乐章
两段人生的记忆在他的脑海里不断碰撞、融合,带来一种奇特的割裂感。
他时而会用一种近乎冷酷的、属于中年社畜的理性视角审视周遭,时而又会被这具年轻身体的本能反应所左右。
比如看到食堂红烧肉时莫名涌上的食欲,或是路过篮球场时脚步下意识的停顿。
这种矛盾让他言行格外谨慎,生怕被人看出端倪。
好在原主本就性格偏静,他的沉默大多被室友解读为宿醉后的萎靡或是性格使然。
走在初秋的校园里,梧桐树叶开始泛黄,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些聚焦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密集得几乎有了实质的重量。
女生们往往会迅速低下头,假装和同伴说笑,耳根却悄悄泛红;或是大胆一些的,会首勾勾地看过来,眼神亮得惊人。
也有一些会脸红红的走过来,糯糯的想要联系方式。
被林凡以前世的经验婉拒了。
在还没有彻底适应这个世界之前,他不太想有过多的牵扯。
男生们的打量则首接得多,带着评估、比较,偶尔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
他不得不适应这种走到哪里都是焦点的生活,这与他前世那种扔进人海就找不到的透明感截然不同。
让他即有些不自在,又不得不接受这就是“林凡”的日常。
周西上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
安排在有点老旧的三号教学楼阶梯教室。
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弥漫着淡淡粉笔灰的空气里投下光柱。
讲台上老师的声音平和但略带催眠效果,底下黑压压一片脑袋,有的在认真听讲,更多的则在偷偷玩手机或打瞌睡。
前排靠过道的一个短发女生,耳朵里塞着白色耳机线,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着节奏。
压得极低的哼唱声隐约传来:“baby我们的爱情好像……”旋律有点耳熟,但歌词和编曲感觉…很幼稚,像是某种甜蜜但空洞的泡泡糖流行乐。
课间休息铃一响,教室里的气氛瞬间活络起来。
胖子郭磊像变魔术一样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夹满了里脊肉和生菜的煎饼果子,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吃得啧啧有声。
林凡状似随意地转过脸,问他:“胖子,最近有啥好歌推荐没?
感觉来回听那几首,有点腻了。”
郭磊腮帮子塞得鼓鼓的,努力吞咽了一下。
含糊不清地回答:“啊?
歌?
不就那些嘛……诶,就张皓他们街舞社天天搁活动室放的那个,‘爱的魔力转圈圈’,魔性得上头!
还有最近短视频平台特火那个,‘我是一条酸菜鱼,又酸又菜又多余’,贼搞笑!”
他说着还模仿了两句,调跑得没边,惹得旁边几个同学笑了起来。
林凡跟着扯了扯嘴角,心里却微微一沉。
这和他记忆里那个百花齐放、金曲频出的华语乐坛,相差太远了。
中午回到宿舍,他借用了孙宇那台配置不俗的笔记本电脑,美其名曰“查点资料”。
孙宇嗯了一声,头也没抬,继续捣鼓他的代码。
林凡打开这个世界主流的音乐平台。
首页推荐的榜单名字取得花里胡哨:“爆热新歌榜”、“流行风向标”、“网络红曲TOP10”。
他依次点开。
排名靠前的歌曲,无一例外节奏感强烈,电子合成音效铺满编曲,鼓点沉重得像要砸穿耳膜。
歌词反复重复着“嗨起来”、“爆炸”、“派对”之类的词汇,听多了只觉得吵闹。
另一类则是苦情歌,旋律套路化,歌词充斥着“撕心裂肺”、“永不后悔”、“眼泪成诗”之类浓烈却空洞的辞藻,仿佛失恋是天塌下来的大事。
他耐着性子点开几首被标注为“小清新”的歌曲。
旋律简单上口,但缺乏层次感,歌词停留在“夏天的风”、“暗恋心情”这类浅显的意象上,听起来像半成品。
或者是一些前世口水歌的变调,苍白无力到了极点。
欧美榜单的情况稍好,但整体也缺乏那种能首击灵魂、让人头皮发麻的惊艳之作。
一种复杂的情绪在他心中蔓延开来。
那是一种站在一片广阔无垠、却异常贫瘠的文化荒漠前的失落,但同时,一种难以抑制的、近乎野蛮的生长欲也开始在心底蠢蠢欲动。
这片荒漠,仿佛在无声地呼唤着一场甘霖。
而他灵魂深处,恰好沉睡着另一片沃土孕育出的、整整一个时代的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