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公司不大,但是有个部门经理叫李娟,三十多岁,说话带刺,尤其喜欢针对女员工。
那个时我刚入职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每天加班学后台操作,写活动方案。
依然记得有次我做了个“618”的促销方案,熬了两个晚上,把活动流程、预算、预期效果都写得清清楚楚,交给李娟的时候,我心里还挺期待的——这是我第一次独立做方案。
结果李娟扫了两眼,就把方案扔在桌上,当着整个部门的人说:“顾星,你这方案是用脚写的吧?
预算算不明白,活动亮点没有,就这水平,还敢拿出来?
我看你大学真是白读了,难怪只能拿这点工资。”
这一句话仿佛象扎入我心里的一根刺一样,此时的我又不敢有任何怨言。
只能一边工作,一边听着李娟的唠叨。
毕竟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只能好好珍惜,学点经验。
实在不好意思我脸一下子冷了下去了,手指攥着衣角极度紧张,想解释“预算是按去年的数据算的”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李娟平时就喜欢打压新来的同事,我要是反驳,后续她肯定会骂得更凶。
后来我才知道,李娟把我的方案改了个名字,当成自己的成果交给了老板,还得了两百块的绩效奖励。
老员工偷偷跟我说:“别跟她对着干,她背后有人,之前有个女生跟她争,最后被调去了仓库。”
看来这个人完全是公司里的地头蛇依然记得那时候我每天都活在压抑里,每天上班就像在上刑,看到李娟的脸就心慌。
这一段时间我开始失眠,掉头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很没用——这就是“破窗效应”当职场里出现第一次不公时,没人制止,后面的不公只会越来越多,而受害者会慢慢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
我不知不觉忍了半年,首到有次李娟让我替她背锅——她算错了库存,导致活动超卖,老板问起来,她说是我没核对数据。
我那天没忍住,当着老板的面,拿出了我核对过的库存表,还有李娟让我“不用管库存,先把活动做起来”的聊天记录。
老板没说什么,但第二天,李娟就把我叫到办公室,说:“顾星,你挺会装啊?
行,这部门容不下你,你自己辞职吧。”
我没辞职,是被开除的——离职证明上写着“不符合岗位要求”。
那天我走出公司大楼,看着来往的人群,突然觉得特别累,蹲在路边哭了很久。
我真的很困惑,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可为什么总是会被人欺负呢?
这让我感到十分委屈与不解,但是我却又无能为力无力反驳。
就在那一瞬间,觉得自己好像有点想不通了。
那些所谓的人情世故,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它们会让我如此烦恼和痛苦?
我不禁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处世方式来,是不是我太天真、太单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