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长叹一声,眼中尽是不甘:“先帝托孤之重,汉室中兴之业,竟要断送于此...”忽然帐外狂风大作,烛火摇曳欲灭。
姜维急步上前护住灯盏,却见诸葛亮己昏厥过去,气息渐微。
当夜,诸葛亮病危的消息秘而不发,命姜维依古法布下七星灯阵,帐内七盏油灯按北斗方位排列,中间一盏本命灯火光微弱。
“伯约谨记,”诸葛亮气息微弱,“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若灯灭,吾必死矣...”第六日夜,魏延急步闯入大帐:“丞相!
魏军劫营!
前线危急!”
帐内狂风骤起,本命灯应声而灭。
姜维拔剑怒指魏延:“汝坏丞相大事矣!”
诸葛亮睁开双眼,苦笑摇头:“此乃天命,非文长之过。
汉室气数己尽,非人力所能挽回...”正当诸葛亮气息将绝之际,忽然帐内异香扑鼻,一道青光自天而降。
一青衣老者不知何时己立于帐中,须发皆白却面色红润,手持拂尘,笑而不语。
姜维惊问:“何方高人?”
老者微笑:“贫道乃南华老仙,见诸葛丞相忠心可鉴,特来相助。”
诸葛亮微弱开口:“亮...己知天命,不敢逆天而行...”南华老仙颔首:“汝本有仙缘,若随我修行,可登仙箓。
或汝愿舍仙缘,老朽可助汝续命二十载,然二十载后必身死道消,不入轮回。”
诸葛亮眼中忽然焕发神采:“若能续命二十载,助汉室还于旧都,亮愿永世不入轮回!”
翌日清晨,诸葛亮竟自帐中健步走出,面色红润,三军皆惊。
消息传至魏营,司马懿闻报大惊:“诸葛亮岂能死而复生?
此必诈也!”
郭淮谏言:“大将军,诸葛亮多谋,恐其诈死诱我出战。”
司马懿沉吟片刻:“观其近日调度,粮草似己不济。
传令各营,严加防守,不可轻出。”
诸葛亮续命成功后,恰逢成都传来紧急密报,费祎连夜驰入诸葛亮大帐,面色凝重。
“丞相,黄皓近日勾结陈祇,竟私调陇右粮草至其私邸,陛下被蒙在鼓里,终日宴饮作乐!”
费祎呈上密报,声音压抑着愤怒。
诸葛亮览报长叹:“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陛下竟...亮之过也!”
姜维进言:“丞相,北伐正值关键时刻,上方谷一役,司马懿战败,长安震动,若此时回师...”诸葛亮摇头:“此时若不撤军,我军必断粮矣。
再言朝中若乱,前线战绩皆化为泡影。
传令三军,明日拔营回成都。”
诸葛亮突然返京,朝野震动。
黄皓闻讯惊慌失措,急与陈祇密谋。
“诸葛亮怎会此时回来?
莫非事情败露?”
黄皓面色惨白。
陈祇沉吟道:“此番不必过虑,陛下宠信我等,诸葛亮虽权重,亦不敢轻易动陛下近臣。”
次日朝会,刘禅见诸葛亮突至,惊问:“相父得天眷顾,身体己然痊愈,此乃我大汉之福。
但因何不在前线北伐,突然归朝?”
诸葛亮奏曰:“老臣闻朝中粮草调度有异,特回查验。
另有一事启奏:太子殿下近日屡次致书军前,言及让贤之事,不知陛下可知?”
刘禅愕然:“璿儿欲让太子之位?
朕实不知!”
原来太子刘璿虽性情温和,但其才能平庸,不善处理朝政,曾密信诸葛亮表达让贤之意。
诸葛亮道:“请陛下召太子殿下及诸位皇子明日共议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