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炎热逐渐被秋日的凉爽取代,街道两旁的紫荆花开始绽放出淡紫色的花朵。
对陈默和林小雨而言,这三个月更是意义非凡。
自从那家书店的约会后,他们之间的关系悄然发生了变化。
从最初的小心试探,到后来的默契相处,最终在一个星光稀疏的夜晚,陈默鼓起勇气牵起了林小雨的手,而她没有松开。
“所以我们这算是在一起了吗?”
那天晚上,陈默送林小雨回宿舍时,在楼下轻声问道。
林小雨低头看着两人交握的手,脸颊微红:“你说呢?”
就这样,没有轰轰烈烈的告白,没有浪漫的仪式,两个在深圳打拼的年轻人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他们依旧保持着专业的工作态度,在店里不张扬,但眼神交汇时的甜蜜却藏不住。
“19号,35号,经理叫你们去办公室。”
一个周五下午,前台通知他们。
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忐忑。
难道恋情被发现了?
店里虽然不禁止员工恋爱,但也不鼓励。
经理办公室里,总监也在。
见他们进来,经理笑着说:“别紧张,是好消息。
根据这三个月的表现,公司决定给你们转正了。”
陈默松了口气,和林小雨相视而笑。
“19号,你的客户满意度很高,回头客越来越多。
35号也是,美容部收到好几封表扬你的邮件。”
总监补充道,“转正后提成比例提高到百分之三十五,底薪也涨五百。
继续努力!”
走出办公室,陈默难掩兴奋:“今晚庆祝一下?”
林小雨点头:“好呀,不过别太破费,我知道有家新开的酸菜鱼馆,团购很划算。”
这就是林小雨,即使庆祝也不忘节俭。
陈默心里暖暖的,喜欢她的这份实在。
下班后,他们来到那家酸菜鱼馆。
等菜的时候,陈默拿出一个小盒子:“送你的,转正礼物。”
林小雨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条精致的银质手链,吊坠是个小剪刀和梳子的造型。
“这太可爱了!”
她惊喜道,“但一定很贵吧?”
“不贵,网上订做的。”
陈默帮她戴上,“喜欢吗?”
“特别喜欢。”
林小雨抚摸着手链,眼中闪着光,“我也有东西给你。”
她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
陈默打开,是一把专业理发剪刀,刀身上刻着“19号”和他的名字。
“这...这太专业了,很贵吧?”
“用上个月家教工资买的。”
林小雨笑着说,“你的剪刀不是用了好久吗?
专业发型师得有把好剪刀。”
陈默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他确实需要新剪刀,但一首舍不得买太贵的。
林小雨注意到了这个细节,还用自己辛苦赚的外快给他买礼物。
酸菜鱼上桌了,热气腾腾,麻辣鲜香。
两人边吃边聊着未来的规划。
“转正后收入稳定多了,我想报个高级进修班。”
陈默说,“深圳有个很知名的造型学院,学费有点贵,但学出来能接更高端的客户。”
林小雨支持地点头:“好啊,投资自己最值得。
我也在考虑考高级美容师证书,说不定还能学学化妆造型。”
“那我们以后可以合作开个工作室。”
陈默兴奋地说,“你负责美容化妆,我负责发型,一站式服务。”
这个想法让两人都充满了期待。
深圳就是这样一座城市,总让人敢想敢梦。
随着关系稳定,他们开始更多地融入彼此的生活。
陈默发现林小雨除了工作和家教,每周还会去图书馆借书,大多是专业书籍和英语学习资料。
“你想过出国深造吗?”
有一次陈默问她。
林小雨愣了一下:“说实话,想过。
但不是现在,等家里条件好点,弟弟毕业工作后。
现在先积累经验和资金。”
陈默敬佩她的务实和责任感。
不像有些女孩幻想白马王子拯救,林小雨始终相信要靠自己努力改变命运。
十月份,林小雨的弟弟林小风要来深圳参加一个大学生创新竞赛。
她提前一周就开始紧张起来,反复规划带弟弟去哪里参观。
“小风从来没来过深圳,我想让他看看这座城市的魅力。”
她说这话时,眼睛里闪着光。
陈默主动提出:“比赛那几天我调休,陪你一起接待他吧?”
林小雨惊喜地看着他:“真的吗?
不会影响你工作?”
“没问题,正好见见未来小舅子。”
陈默开玩笑说,惹得林小雨脸红着捶他一下。
林小风到来的那天,深圳阳光明媚。
姐弟俩在车站相见时,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陈默站在稍远处,不愿打扰这温馨的时刻。
“姐,深圳好高大上啊!”
林小风是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戴着眼镜,一脸书生气的兴奋。
“这是陈默,我同事。”
林小雨介绍道,与陈默交换了一个眼神。
陈默主动伸手:“常听小雨提起你,欢迎来深圳。”
他们先送林小风去比赛驻地报到,然后带他参观了深圳的一些地标。
晚上三人在华强北吃了地道的粤菜,林小风对深圳的现代化赞不绝口。
“毕业后我也想来深圳发展。”
吃饭时他说。
林小雨既高兴又担忧:“这里机会多,但压力也大,竞争激烈。”
“有姐你在就不怕。”
林小风笑着说,然后看向陈默,“还有默哥这样的专业人士指导。”
陈默感到自己被认可,心里暖暖的:“随时欢迎。
深圳就是这样,对年轻人友好,只要肯努力,总有出头之日。”
第二天是比赛日,林小雨紧张得像个送考家长,一首在赛场外踱步。
陈默安慰她:“放轻松,小风很优秀,肯定没问题。”
结果证明他是对的。
林小风的团队获得二等奖,还有家企业表示有兴趣投资他们的项目。
庆祝时,林小风认真地对陈默说:“默哥,谢谢你照顾我姐。
她在深圳,我们家一首很担心,现在有你在,我们就放心了。”
这句话让陈默感到肩上的责任,也感受到了被信任的温暖。
送走林小风后,林小雨明显轻松了许多,工作中的笑容也多了。
同事们渐渐察觉到他们的关系,但大多表示祝福。
只有8号经常开玩笑:“19号,什么时候请喝喜酒啊?”
十一月份,深圳有了些许凉意。
陈默报名的进修班开班了,每周三晚上上课。
林小雨则开始准备高级美容师资格考试,经常看书到深夜。
有一个周三晚上,陈默下课时突然下起大雨。
他没带伞,正准备冒雨冲去地铁站,却看见林小雨撑伞站在校门口。
“你怎么来了?”
他又惊又喜。
“看天气预报说晚上有雨,猜你没带伞。”
她简单地说,递给他一杯热奶茶,“暖暖身子。”
那一刻,陈默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
他们并肩走在雨中,伞下的世界仿佛只属于两个人。
“等我学成出来,收入应该能翻倍。”
陈默规划着,“到时候我们可以租个条件好点的房子,你不用再做家教这么辛苦。”
林小雨靠紧他:“家教不辛苦,而且我喜欢和孩子相处。
不过确实想专注主业,正在考虑考形象设计师证书。”
“你肯定行。”
陈默毫不犹豫地说。
十二月初,林小雨的生日到了。
陈默悄悄策划了一个惊喜,租了个小工作室,布置得温馨浪漫,还邀请了几个关系好的同事。
当林小雨被骗到那里,看到“生日快乐”的装饰和蛋糕时,惊讶得捂住嘴。
最让她感动的是,陈默把她弟弟和父母的祝福视频剪辑在一起,在大屏幕上播放。
“这是我过得最棒的生日。”
吹灭蜡烛后,她眼含泪光说。
陈默拿出礼物——一本相册,记录了他们从相识到现在的点点滴滴,每张照片旁边都有他写的一段文字。
“你什么时候拍的这些?”
林小雨翻看着,又惊又喜。
“偷***的。”
陈默不好意思地笑笑,“以后我们还要拍更多,填满好多本相册。”
那天晚上,在送林小雨回宿舍的路上,深圳突然降温了。
陈默把外套披在她肩上,握紧她的手。
“深圳的冬天原来也会冷。”
林小雨说。
“但心里是暖的。”
陈默回应道。
是啊,在这座繁华都市里,两个年轻人相互扶持,共同成长,虽然辛苦,但心里始终是暖的。
他们有着现实的考量,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有着经济的压力,也有奋斗的动力。
这就是深圳爱情故事,不轰轰烈烈,却细水长流;不完美无缺,却真实可贵。
在这个充满机会的城市里,他们相信,只要携手努力,一定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星光下的深圳依旧灯火璀璨,而十九号与三十五号的故事,正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静静地绽放着温暖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