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阳春面是小说吗

一碗阳春面是小说吗

作者: 一颗五颜六色的多肉

穿越重生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一颗五颜六色的多肉的《一碗阳春面是小说吗》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第一章大寒节京城飘起了今冬第一场沈青禾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苗噼啪作映得她清秀的脸庞忽明忽她抬头望了望窗外越下越大的轻轻叹了口这天怕又是一个客人也没有沈记面馆位于京城西位置偏平日里生意就清遇上这样的风雪更是门可罗沈青禾却不急不从面缸里舀出精细面开始揉制面即便没有客她也要保持手艺不生面团在她灵巧的手...

2025-10-19 15:56:02

第一章大寒节气,京城飘起了今冬第一场雪。沈青禾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指,

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火苗"噼啪"作响,映得她清秀的脸庞忽明忽暗。

她抬头望了望窗外越下越大的雪,轻轻叹了口气。"这天气,怕又是一个客人也没有了。

"沈记面馆位于京城西巷,位置偏僻,平日里生意就清淡,遇上这样的风雪天,

更是门可罗雀。沈青禾却不急不躁,从面缸里舀出精细面粉,开始揉制面团。即便没有客人,

她也要保持手艺不生疏。面团在她灵巧的手指下渐渐变得光滑柔韧,

沈青禾专注地感受着面团的弹性,不时撒上一把面粉。

这是父亲教给她的手艺——"阳春面看似简单,却最考究功夫。面要柔而不粘,

汤要清而不寡,葱要翠而不生。"正当沈青禾将揉好的面团盖上湿布醒发时,

门口的风铃突然清脆地响了起来。"店家,可还营业?

"一道清朗的男声伴随着风雪卷入店内。沈青禾擦了擦手,快步走出后厨,

只见一位身着墨蓝色锦袍的年轻公子站在门口,肩上落满了雪花。他约莫二十五六岁年纪,

面容俊朗,眉宇间却带着几分倦色。"营业的,公子请进。"沈青禾连忙招呼,"外头雪大,

快进来暖暖身子。"男子抖落披风上的雪,迈步入内,环顾这间小而整洁的面馆。

几张榆木桌子擦得发亮,墙上挂着几幅简单的字画,角落里一盆绿植长得正好。虽不奢华,

却处处透着用心。"公子想吃点什么?小店最拿手的是阳春面。"沈青禾递上一杯热茶。

男子接过茶杯,温热立刻传递到冰凉的指尖,"就阳春面吧,简单些好。""请稍等片刻。

"沈青禾微微一笑,转身进了后厨。晏明——这位冒雪前来的年轻公子,

其实是京城有名的皇商晏家的少主。今日他本要去相亲,对方是兵部侍郎的千金,

却在半路改了主意。家族联姻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气,索性独自在风雪中漫无目的地行走,

直到被这家偏僻的小面馆吸引。后厨传来有节奏的擀面声,晏明不禁好奇地探头望去。

只见那年轻女子手持擀面杖,动作如行云流水,面团在她手下渐渐变成薄如蝉翼的面皮。

她专注的侧脸在灶火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柔和。不过片刻,

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便端到了晏明面前。清亮的汤底上浮着细如发丝的面条,

点缀着翠绿的葱花和两片薄如纸的萝卜,简单却精致。"公子请慢用。"沈青禾轻声道。

晏明挑起一筷子面条送入口中,顿时瞪大了眼睛。面条劲道爽滑,汤底看似清淡却回味悠长,

萝卜片的甜脆恰到好处地中和了面汤的鲜美。"这..."晏明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沈青禾,

"这阳春面做得极好。"沈青禾抿嘴一笑,"公子过奖了,不过是家常手艺。""不,

这汤底用了鸡骨和鱼干同熬,还加了一味...是陈皮?"晏明细细品味着,

"面条揉制时除了碱水,还加了少许盐和鸡蛋清,对不对?"这下轮到沈青禾惊讶了,

"公子好灵的舌头!确实如此,只是鸡蛋清的量极少,一般人尝不出来的。

"晏明眼中闪过赞赏,"家母讲究饮食,我从小耳濡目染。

不过能将简单的阳春面做到这般境界的,姑娘是头一个。""家父曾说,

阳春面是考验厨师功底的试金石。"沈青禾眼中闪过一丝怀念,"他总说,

能把最简单的食材做出真味,才是好厨师。""令尊一定是位高人。"晏明由衷道。

风雪在门外呼啸,小面馆内却暖意融融。一碗面下肚,晏明只觉得浑身舒畅,

连心中的郁结也散去了不少。"还未请教姑娘芳名?""小女子姓沈,名青禾。

"她微微欠身。"沈姑娘。"晏明拱手,"在下姓晏,单名一个明字。

"沈青禾眼睛微微睁大,"可是...皇商晏家?"晏明苦笑一下,"正是。

不过今日我只是个避雪的路人,与家世无关。"沈青禾点点头,不再多问。她收拾了碗筷,

又为晏明添了热茶。两人就这样隔着一张榆木桌,一个锦衣华服的皇商少主,

一个布衣裙钗的小厨娘,在风雪交加的午后,因一碗阳春面,开始了他们命中注定的相遇。

第二章次日清晨,沈青禾刚卸下门板准备营业,便看见那道熟悉的身影立在门外。

晏明今日换了一身月白色长衫,腰间系着银丝纹绣的腰带,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清朗。

见沈青禾开门,他微微一笑,拱手道:"沈姑娘,叨扰了。"沈青禾愣了一下,

没想到这位贵公子会再次光顾她的小店,忙侧身让道:"晏公子请进。"晏明踏入店内,

目光扫过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桌椅,最后落在柜台后方的价目牌上——"阳春面,五文钱"。

"今日我想尝尝沈姑娘的阳春面,"他顿了顿,"不过有个不情之请——能否不要放葱?

"沈青禾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嘴角微微上扬:"公子不喜葱味?""倒不是不喜,

"晏明轻抚鼻尖,略显尴尬,"只是今日有个重要会面,怕口中留有气味。

"沈青禾会意点头:"公子稍候。"她转身进了后厨,不多时便端出一碗阳春面。

与昨日不同,汤面上不见半点翠绿,取而代之的是几片薄如蝉翼的姜丝和一小撮香菜末。

"以姜丝提鲜,香菜增香,既不损汤味,又不会留味。"沈青禾解释道,

"姜丝我已用醋略腌过,不会太辛辣。"晏明挑起一筷子面条送入口中,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没有葱的阳春面依然鲜美异常,醋腌姜丝的微酸反而让汤底的甘甜更加突出。"妙极!

"晏明忍不住赞叹,"沈姑娘如何想到用醋腌姜丝这法子的?""家父曾说过,

厨艺之道在于'替代'与'平衡'。"沈青禾眼中浮现怀念之色,"去一物必要补一物,

方能维持味道的圆满。"晏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享用这碗特别定制的阳春面。这一次,

他吃得比昨日更慢,每一口都细细品味。"沈姑娘,"他突然抬头,"你说令尊精通厨艺,

不知现在何处高就?"沈青禾擦拭碗筷的手微微一顿,低声道:"家父已过世多年。

"晏明面露歉意:"是在下唐突了。""无妨。"沈青禾勉强一笑,

转身去招呼刚进门的其他客人。晏明望着她忙碌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探究。

他慢条斯理地吃完面,留下比面钱多出数倍的银两,悄然离去。

沈青禾收拾桌子时看到那锭银子,追出门外,却已不见晏明踪影。第三天,晏明又来了。

这次他身着靛青色锦袍,腰间玉佩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沈青禾正在擦拭柜台,见他进门,

手上的动作不自觉地停了下来。"晏公子今日想吃什么面?"她放下抹布,

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晏明眼中带着笑意:"还是阳春面,不过今日我想吃全素的。

"沈青禾挑眉:"全素?连荤油也不用?""正是。"晏明点头,"家母信佛,

每月初一十五吃斋。我想知道,若完全不用荤物,沈姑娘的阳春面还能否保持水准。

"沈青禾嘴角微扬:"公子这是考我?""不敢,"晏明拱手,"只是好奇。""请稍等。

"沈青禾转身进了后厨。晏明听见里面传来锅碗轻碰的声音,

还有菜刀落在砧板上有节奏的声响。不同于前两日的从容,

今日他似乎能感觉到沈青禾的认真——她在迎接这个挑战。约莫一刻钟后,

一碗看似平常的阳春面被端了上来。汤色清澈见底,面条雪白细长,

上面点缀着几粒炒香的芝麻。"请用。"沈青禾做了个请的手势。晏明先观其色,再闻其香,

最后才挑起面条品尝。第一口下去,他眉头微蹙;第二口,眉头舒展;第三口,

眼中已现惊喜。"这汤...不是鸡汤,却有鲜味。"他细细品味,"用了菌菇?

"沈青禾点头:"松茸、香菇、竹荪同熬,再加少许黄豆提鲜。""面条也比往常更有嚼劲。

""全素面少了荤油的润滑,我在和面时多揉了一刻钟,又加了一味秘密配料。

"沈青禾眼中闪着狡黠的光。晏明好奇:"什么配料?""藕粉。"沈青禾笑道,

"少许藕粉能让面条更筋道,又不会影响面的原味。"晏明忍不住拍案叫绝:"妙!

实在是妙!沈姑娘这手艺,莫说街边小店,就是京城最好的酒楼也未必能有。

"沈青禾被他夸得脸颊微热,低头道:"公子过奖了。

其实全素面也有不足——少了动物油脂的温润,味道终究单薄了些。若是平常吃还好,

若是与荤面同台竞技,老饕一尝便知高下。"晏明凝视着她认真的侧脸,

突然问道:"沈姑娘可曾想过,去更大的地方施展才华?"沈青禾一怔:"公子何意?

""以姑娘的手艺和见识,窝在这小巷中实在可惜。"晏明语气诚恳,"若姑娘愿意,

我可引荐你去京城有名的酒楼,或者...""多谢公子美意。"沈青禾打断他,

声音轻柔却坚定,"青禾没什么大志向,守着父亲留下的这家小店,足矣。

"晏明看出她眼中的决然,不再多言。两人沉默片刻,他突然笑道:"明日我再来,

不知沈姑娘能否做一碗'全荤'的阳春面?"沈青禾被他逗乐了:"阳春面本就是清简之物,

公子这是要为难我?""就当是吧。"晏明眼中带着期待。

沈青禾无奈摇头:"那公子明日可别失望。"晏明笑着告辞,临走时又留下远超面钱的银两。

这次沈青禾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他的袖子:"公子且慢!前日的钱已经多了,今日不能再收。

"她纤细的手指隔着衣袖触到晏明的手腕,两人皆是一愣。沈青禾慌忙松手,耳根发热。

晏明轻咳一声:"就当是订金,明日我还要来的。"说完不等沈青禾回应,快步离去。

第四天清晨,沈青禾刚开门,就听见街坊们聚在巷口议论纷纷。"听说了吗?

皇商晏家的少主最近总在咱们这一带转悠。""真的假的?那种贵人怎么会来西巷?

""千真万确!我侄子在大户人家当差,说晏家公子年轻俊朗,

最爱穿月白、靛青的衣裳..."沈青禾手中的门板"砰"地一声掉在地上。

月白、靛青...不正是那位晏公子近日所穿?她呆立原地,

脑海中浮现晏明谈吐不凡的样貌,还有那些远超常人的美食见解...一切都说得通了。

"青禾丫头,发什么愣呢?"隔壁杂货铺的王大娘关切地问。"没、没什么。

"沈青禾勉强笑笑,弯腰捡起门板。一整天,她都心不在焉。

皇商晏家——那可是京城数一数二的富贵人家,据说连皇宫里的采办都要看晏家几分脸色。

那样门第的公子哥,为何会连续几日来她这小店吃面?傍晚时分,晏明果然如约而至。

今日他一袭墨色长衫,衬得面容愈发清俊。沈青禾看着他踏进门来,

突然觉得两人之间隔了一道看不见的墙。"沈姑娘。"晏明如常打招呼,

却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异样,"怎么了?

"沈青禾深吸一口气:"晏公子原来是皇商晏家的少主,青禾有眼不识泰山,这几日怠慢了。

"晏明眉头微蹙:"谁告诉你的?""街坊们都在传。"沈青禾低头,"公子何必隐瞒身份?

""我并未隐瞒,"晏明无奈,"那日初遇,我便告知了姓名。

""可公子没说...""说不说有何区别?"晏明打断她,"晏明就是晏明,

无论是皇商之子还是寻常百姓,品评一碗阳春面的舌头总不会变。"沈青禾抬眼看他,

发现他眼中没有预想中的高高在上,反而带着几分无奈和...关切?"今日的全荤阳春面,

可准备好了?"晏明转移话题,语气轻松。沈青禾抿了抿唇,决定顺他的意:"公子稍等。

"这一次,她比往日更加用心。若他真是皇商之子,什么山珍海味没尝过?

一碗阳春面在他眼中,不过是市井小民的粗陋吃食吧...片刻后,

沈青禾端出一碗看似平常的阳春面。汤色略浓,上面浮着金黄的油花,面条雪白,

点缀着翠绿的葱花和几片薄如纸的火腿。晏明先喝了一口汤,

眼睛顿时睁大:"这不是一般的鸡汤...""老母鸡、金华火腿、干贝同熬八个时辰,

取最上面一层清汤。"沈青禾解释道,"面条用鸡蛋和面,煮时水中加了一勺鸡汤。

"晏明又尝了一口,细细品味:"汤底还用了...鸭肉?"沈青禾惊讶于他的敏锐:"是,

半只老鸭,取其鲜味。""这已不是阳春面,而是'金玉满堂'了。"晏明笑道,

"沈姑娘果然不负所托。""公子说笑了。"沈青禾垂眸,"其实这已失了阳春面的本真。

阳春面贵在清简,如此堆砌食材,反倒不美。"晏明放下筷子,

认真道:"沈姑娘不仅手艺精湛,更难得的是对美食有独到见解。这几日我故意刁难,

姑娘却每每能化腐朽为神奇,实在令人佩服。"沈青禾被他夸得不好意思:"公子言重了。

不过是些家常手艺...""不,"晏明摇头,"这绝非寻常手艺。我虽不才,

但也算尝遍大江南北,能像姑娘这般精通厨艺真谛的,实在少见。"他顿了顿,

似在斟酌词句:"沈姑娘,令尊...莫非是沈逸风沈大师?"沈青禾浑身一震,

手中的茶壶差点脱手:"公子怎知家父名讳?"晏明眼中闪过复杂神色:"果然。

十年前京城第一御厨沈逸风,因卷入后宫纷争被贬为民...没想到他的传人竟在此处。

"沈青禾脸色发白,手指紧紧攥住围裙边缘:"往事已矣,公子何必再提。""我没有恶意。

"晏明急忙道,"只是...家母曾是沈大师的忠实拥趸,每逢宫中宴饮,

必点名要沈大师掌勺。她若知道沈大师的后人在此,定会欣喜不已。"沈青禾沉默良久,

才轻声道:"父亲临终前嘱咐,莫要再提御厨往事。如今我只是个普通面馆老板的女儿,

靠手艺谋生罢了。"晏明看出她不愿多谈,

识趣地转移话题:"今日这'全荤'阳春面确实精彩,不过正如姑娘所言,失了清简之美。

明日...我还能再来吗?这次不要任何花样,只要一碗最本真的阳春面。

"沈青禾抬眼看他,在那双清澈的眸子里看不到丝毫轻视或怜悯,只有真诚的欣赏。

她紧绷的肩膀稍稍放松:"公子若来,青禾自当尽心。"晏明笑了,

那笑容如春风拂面:"那就说定了。"第三章五日后的清晨,沈青禾刚打开店门,

便看见晏明的马车停在巷口。他今日未着华服,只穿一件素色棉布长衫,

却依然掩不住通身的贵气。"晏公子来得真早。"沈青禾将一缕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

心跳不知为何快了几分。晏明从怀中取出一封烫金请帖,双手递上:"沈姑娘,

在下有个不情之请。"沈青禾接过请帖,

只见上面用工整的楷书写着"诚邀沈青禾姑娘担任晏家商队随行厨师"几个大字。

她手指微微发抖,抬头看向晏明:"这...""三日后,晏家商队将南下采购新茶,

途经江南六府,往返约两个月。"晏明声音温和,"我想邀请姑娘同行,负责商队饮食。

酬金五十两,食宿全包。"五十两!这抵得上她小面馆半年的收入。沈青禾攥紧请帖,

指节发白:"为何是我?晏家应该不缺厨师。"晏明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确实不缺,

但缺一个能化寻常食材为美味的厨师。商队出行,食材有限,正需要姑娘这般巧思妙手。

"沈青禾低头沉思。离开京城两个月,面馆就得关门,老主顾们会流失。可这报酬实在丰厚,

而且能见识各地风物,对厨艺提升大有裨益。"姑娘不必立刻答复。"晏明看出她的犹豫,

"明日此时我再来听回音。""不必等明日。"沈青禾深吸一口气,"我去。

但有个条件——"晏明挑眉:"请讲。""我只做商队厨师,不做任何人的专属私厨。

"她直视晏明的眼睛,"我的身份是受雇的厨师,而非仆役。"晏明愣了一下,

随即失笑:"这是自然。沈姑娘肯屈就已是晏某的荣幸,岂敢再有他求?

"他从袖中取出一锭银子:"这是十两订金,余款归来后付清。三日后卯时,

我派车来接姑娘。"沈青禾接过银子,沉甸甸的触感让她有些恍惚。就这样,

她接下了人生第一份远离灶台的工作。出发那日,天刚蒙蒙亮,

一辆青布马车便停在了沈记面馆门口。沈青禾早已收拾好行装——几件换洗衣物,

父亲留下的菜刀,一本手写食谱,以及一小包自制的香料。晏明亲自在马车旁等候,

见她出门,快步上前接过包袱:"姑娘准备好了?"沈青禾点点头,最后看了眼紧闭的店门,

随晏明上了马车。车厢内铺着软垫,小几上摆着点心和热茶。

晏明为她斟了杯茶:"商队已在城外十里亭等候,我们午时前能赶到第一个驿站。

"沈青禾小口啜饮着茶,茶香清冽,是上好的龙井。她悄悄打量晏明,发现他今日格外精神,

眉宇间透着期待。"第一次随商队出行?"晏明突然问道。

沈青禾老实点头:"第一次出远门。""别紧张。"晏明笑道,"商队里都是些粗人,

但心地不坏。你只管负责伙食,其他杂事不必操心。"马车出了城门,速度渐快。

约莫两个时辰后,他们追上了先行出发的商队。三十多辆货车,五十余名伙计,

二十多匹骏马,浩浩荡荡排在官道上,场面颇为壮观。

晏明带沈青禾来到队伍中部的一辆特制马车前:"这是你的'厨房'。"马车经过改造,

后半部是灶台和储物柜,前半部可坐卧休息。各种厨具一应俱全,

甚至还有一个小型冰鉴用来保鲜。"这..."沈青禾抚摸着光洁的灶台,难以置信,

"太周全了。"晏明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既请了姑娘来,自然要准备妥当。

食材在后面的货车上,每日早中晚各做一餐,三十人的量。有什么需要尽管提。

"沈青禾检查了食材和调料,心中已有计较。她系上自带的围裙,

对晏明道:"午膳就做打卤面吧,方便快捷,适合赶路食用。"晏明点头离去,

沈青禾立刻投入工作。和面、擀面、切菜、熬汤...虽然环境陌生,但一拿起菜刀,

她便找回了熟悉的节奏。一个时辰后,热腾腾的打卤面出锅。面条劲道,卤汁浓郁,

配上脆嫩的时蔬,香气飘散开来,引得商队伙计们纷纷张望。晏明第一个尝了味道,

眼中满是赞叹:"诸位有口福了!这位沈姑娘的手艺,在京城也是一绝。

"伙计们起初对这个突然加入的年轻女子心存疑虑,但一碗面下肚,个个赞不绝口。

沈青禾悬着的心这才放下。行程第五日,商队进入山区。原本计划在日落前赶到下一个驿站,

却因山路难行耽搁了时辰。领队的赵管事愁眉苦脸地来报:"少主,前面山洪冲毁了路,

今晚恐怕要露宿荒野了。粮食车陷在泥里,一时半会儿拉不出来。

"晏明眉头紧锁:"食材还有多少?""只剩半袋面粉,几把干菜,还有早上猎的两只野兔。

"赵管事擦了擦汗,"三十多号人,不够分啊。"沈青禾闻言,

从马车里探出头来:"晏公子,让我去看看。"她跟着赵管事来到粮车前,

仔细检查了剩余食材,又去周围山林转了一圈,回来时手里多了一捧野菜和蘑菇。

"可以做野菜面疙瘩和蘑菇兔肉汤。"她对晏明说,"虽然简陋,但能吃饱。

"晏明看着她被荆棘划伤的手腕,欲言又止,最终只是点点头:"有劳姑娘。"暮色四合时,

篝火点燃。沈青禾在临时搭建的灶台前忙碌,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面粉和野菜碎揉成面团,

揪成小块下入沸水;兔肉切丁与蘑菇同炖,香气四溢。晏明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

递上一块干净帕子:"擦擦汗。"沈青禾道谢接过,指尖不经意相触,两人皆是一怔,

迅速分开。"我能帮忙吗?"晏明卷起袖子,露出结实的小臂。沈青禾本想拒绝,

但看他认真的样子,便指了指那堆待削的野山药:"削皮切片,会吗?"晏明拿起小刀,

学着她的样子处理山药,动作虽笨拙却很认真。沈青禾偷偷看他专注的侧脸,心头莫名一暖。

晚饭出乎意料的丰盛。面疙瘩筋道爽滑,兔肉汤鲜美无比,烤山药片外脆里嫩。

商队众人围坐篝火旁,吃得津津有味,对沈青禾的手艺赞不绝口。"沈姑娘真是妙手!

"赵管事捧着碗感叹,"这荒山野岭的,竟能做出这等美味。"晏明坐在沈青禾身旁,

轻声道:"我从未见过有人能把野菜做得如此可口。你是怎么分辨哪些能吃哪些不能的?

""家父教的。"沈青禾望着跳动的火焰,"他说一个好厨师,

应该认得天地间一切可食之物。"晏明若有所思:"令尊真是奇人。"夜深了,

众人陆续睡去。沈青禾收拾完厨具,发现晏明还坐在篝火旁,手里捧着一本册子。

"公子还不休息?"晏明抬头,火光映照着他的脸庞:"记些东西。

沈姑娘今日用的那些野菜和蘑菇,我都画下来了,免得日后遇到不识。"沈青禾凑近一看,

只见册子上栩栩如生地绘着各种植物,旁边密密麻麻标注着特点和烹饪方法。

她心头一热:"公子竟这般用心。""偷师学艺嘛。"晏明合上册子,笑道,

"姑娘不介意吧?"沈青禾摇头,在他身旁坐下。夜风微凉,篝火噼啪作响,

两人静静看着满天星斗,谁也没有说话,却都觉得无比安宁。接下来的旅程中,

沈青禾逐渐适应了商队生活。她发现晏明虽是东家,却毫无架子,常与伙计们同吃同住,

遇到困难总是第一个上前解决。而他对各地风物人情的了解,更令她惊叹不已。一日午后,

商队在一处河边休整。沈青禾正在洗菜,忽听身后传来晏明的声音:"沈姑娘,尝尝这个。

"他手里捧着几个鲜红的野果,表皮晶莹剔透,在阳光下如宝石般闪耀。"山茱萸,

这时节正好。"晏明将果子递给她,"酸甜可口,做酱料极好。"沈青禾接过咬了一口,

果然酸甜适中,果香浓郁。她眼前一亮:"若用来配烤鱼,定是绝妙!

"晏明笑着指向河面:"正巧,伙计们刚抓了几尾鲜鱼。"两人相视一笑,

默契地朝河边走去。沈青禾处理鱼,晏明生火,不一会儿,烤鱼的香气便弥漫开来。

山茱萸制成的酱汁浇在烤鱼上,红艳诱人,尝一口,鱼肉鲜嫩,酱汁酸甜,令人食指大动。

"公子懂得真多。"沈青禾由衷赞叹,"连这等山野小果都识得。

"晏明眼中闪过一丝怀念:"小时候随父亲行商,他总爱教我认这些。说经商之人,

要懂天地万物,方能四海为家。"沈青禾第一次听他提起家事,

不禁好奇:"公子很喜欢随商队出行?""比待在宅院里强。"晏明撕下一块鱼肉,

"高墙大院,规矩太多。反倒是这山野之间,自在。"沈青禾若有所思。

这位锦衣玉食的公子,竟也有这般向往自由的心思。当晚扎营时,赵管事来找沈青禾,

态度比往日恭敬许多:"沈姑娘,明日要过黑风岭,据说那里有山贼出没。少主吩咐,

让姑娘的马车走在队伍中间,安全些。"沈青禾心中一暖:"多谢管事告知。晏公子呢?

""少主自然是在前头领队。"赵管事压低声音,"姑娘有所不知,少主武艺高强,

曾一人击退七八个山贼。有他在,商队从无闪失。"沈青禾望向远处正在检查马匹的晏明,

月光下的身影挺拔如松。她突然意识到,这位看似儒雅的公子,还有她不了解的另一面。

一个多月后,商队满载而归,顺利返回京城。这段旅程中,

沈青禾不仅赢得了全队上下的尊重,更与晏明建立了一种微妙的默契。

他们会在烹制新菜时交换意见,在篝火旁分享见闻,

偶尔还会因为对某种食材处理方式的不同看法而争论不休,

然后又因对方的独到见解而心悦诚服。入城那日,晏明亲自将沈青禾送回面馆。分别时,

他递上一个锦囊:"这是答应姑娘的酬金,外加十两奖金。"沈青禾接过,

沉甸甸的:"奖金就不必了,约定是多少便是多少。""姑娘应得的。"晏明坚持,

"这一路多亏姑娘,商队才能顿顿吃好。下次出行,还望姑娘再赏脸。

"沈青禾抿嘴一笑:"公子客气了。若有需要,再来寻我便是。"晏明深深看她一眼,

拱手告辞。沈青禾站在店门口,望着马车远去的背影,心中竟有一丝不舍。她打开锦囊,

除了银子,还有一张字条:"三日后家母寿宴,不知姑娘可愿来做两道拿手菜?

晏某恭候回音。"沈青禾将字条贴在胸前,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趟旅程结束了,但似乎,

又有什么新的东西才刚刚开始。第四章晏母寿宴前两日,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乱了商队的返程计划。沈青禾从马车窗户望出去,

天地间仿佛挂着一幅巨大的水帘,雨点砸在车篷上发出密集的噼啪声。

商队被迫停在半山腰一处平缓地带,几匹驮马不安地嘶鸣着。"沈姑娘!

"赵管事披着蓑衣冒雨跑来,水珠顺着他的斗笠边缘不断滴落,

"粮车那边的油布被风掀开了,少主正带人抢修,恐怕今晚只能在此露宿了。

"沈青禾立刻系紧蓑衣:"我去帮忙。""不可!"赵管事拦住她,"少主特意嘱咐,

让姑娘留在车内准备晚膳。他说..."赵管事突然压低声音,"'告诉沈姑娘,

今晚全看她的了,热汤热饭最能提振士气'。"沈青禾心头一热,点了点头。

她检查了车内存粮:半袋面粉、一块火腿、几颗土豆和洋葱,还有昨日采摘的野菜。

条件简陋,但足够做一锅热腾腾的面疙瘩汤了。车外风雨交加,车内蒸汽氤氲。

沈青禾揉面时,隐约听见晏明指挥众人的声音穿透雨幕传来。那声音沉稳有力,

让人莫名安心。面疙瘩刚下锅,马车门突然被推开。晏明浑身湿透地站在门口,发梢滴着水,

脸色苍白得吓人。"晏公子!"沈青禾惊呼,"快进来!"晏明摇摇头,

声音沙哑:"我来告诉姑娘,再等半个时辰就能开饭了。大伙儿都饿坏了。

"说完就要转身离去。沈青禾眼疾手快拉住他的衣袖:"你这样会生病的!

至少喝口热汤再走。"她盛了一碗刚煮好的面汤,撒上葱花递过去。晏明接过碗时,

手指冰凉得让她心惊。"多谢。"晏明勉强笑了笑,一饮而尽,"好喝。

姑娘的手艺果然..."话未说完,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沈青禾不由分说将他拉进车内,

取来干布为他擦脸:"你这样不行,得换干衣服。"晏明摆摆手:"粮车还没固定好,

我得回去。"说完又要往外冲。沈青禾情急之下挡在门前:"你若病倒了,谁带领商队?

"她飞快解下自己的斗篷,"至少披上这个。"晏明愣了一下,终于接过斗篷披上。

深蓝色的粗布斗篷套在他身上显得短小滑稽,却莫名让他多了几分亲和。"半个时辰后开饭。

"沈青禾坚持道,"到时你必须回来。"晏明深深看她一眼,转身冲入雨中。晚饭时,

晏明如约而至,脸色却更差了。他强撑着给众人分完食物,

自己只匆匆喝了几口汤便起身去巡查营地。沈青禾注意到他的碗几乎没动过,心中不安渐浓。

收拾完厨具,她煮了一壶姜茶,向赵管事询问晏明的住处。

"少主在最东头那顶墨绿色帐篷里。"赵管事欲言又止,"不过沈姑娘,

这深更半夜...""他病了。"沈青禾打断他,"需要热饮发汗。"赵管事叹了口气,

指了方向。帐篷内,晏明正蜷缩在毯子里发抖,听见动静勉强睁开眼:"谁?""是我。

"沈青禾放下姜茶,伸手探向他的额头,顿时吓了一跳,"这么烫!

地笑了:"沈姑娘...你的斗篷...我弄湿了..."沈青禾这才注意到角落里的斗篷,

已经被小心地晾在支架上。她心头一酸,拧了湿布敷在晏明滚烫的额头上。"我去熬药。

""不必..."晏明抓住她的手腕,"雨大...危险..."他的手掌滚烫,

力道却虚弱。沈青禾轻轻挣开:"我很快回来。"冒着大雨,沈青禾回到厨房马车,

翻出父亲传授的药膳配方。生姜、红枣、葱白...她将材料细细切碎,

又加入少许自带的珍贵香料,熬成一碗浓香四溢的姜枣粥。回到帐篷时,

晏明已经烧得神志不清,嘴里含糊地念叨着什么。沈青禾扶起他,一勺一勺喂粥。

"家父说过,药补不如食补。"她轻声细语,"这粥发汗最好,公子多喝些。

"晏明半睁着眼,乖乖喝粥的样子竟有几分孩子气。喂完粥,

沈青禾换了块凉布继续为他敷额,不知不觉哼起了幼时母亲哄她入睡的歌谣。

"真好听..."晏明突然喃喃道。沈青禾这才惊觉自己失态,顿时脸颊发烫。

幸好晏明很快又昏睡过去,没看见她的窘态。夜深了,雨势渐小。沈青禾本该回去休息,

却放心不下高烧的晏明。她在帐篷角落找了块空地坐下,决定守到天亮。

月光透过帐篷的缝隙洒落,勾勒出晏明俊朗的轮廓。沈青禾望着他紧锁的眉头,

鬼使神差地伸手想抚平那皱褶,却在即将触碰时猛地收回。

"我在做什么..."她喃喃自语,心跳如鼓。次日清晨,晏明在一阵米香中醒来。

高烧已退,只余些许头晕。他发现自己枕边多了一块素净的手帕,角落绣着一株青禾。

帐篷外传来熟悉的切菜声。晏明挣扎着起身,掀开帐帘,

只见沈青禾正在临时搭建的灶台前忙碌,朝阳为她镀上一层金边。

"沈姑娘..."他声音嘶哑。沈青禾回头,眼下挂着明显的青黑,显然一夜未眠。

见晏明醒来,她眼中瞬间迸发出惊喜:"公子感觉如何?""好多了。

"晏明注视着她憔悴的面容,"昨夜...多谢姑娘照顾。

"沈青禾低头搅动锅里的粥:"分内之事。公子为护粮车才病倒,我不过是尽些绵力。

"晏明想说些什么,却被赵管事的到来打断。得知少主病愈,整个商队都松了口气。早饭后,

商队继续赶路。沈青禾回到厨房马车,发现里面多了一个小木箱,打开一看,

竟是各种药材和补品,最上面放着一张字条:"聊表谢意。——晏明"字迹潦草,

显然写得很急。沈青禾将字条贴在胸前,嘴角不自觉上扬。回京后的日子变得微妙起来。

晏明以"学习厨艺"为由,频繁出现在沈青禾的小厨房里。起初只是旁观,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穿越后我徒弟都是魔头的小说
  • 天尊玄魂
  • 我有一座鸿蒙世界
  • 我有一座鸿蒙塔txt下载
  • 大雪满风刀漫画
  • 神秘老登山鸡非要让我当反派
  • 我有一座诸天万界穿梭门
  • 我有一座至尊鸿蒙塔
  • 我是范范完整视频
  • 大雪满风刀沙雕动画
  • 本王很想实力摆烂
  • 大雪满风刀有几个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