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宗泽与张居正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对辛弃疾诗词的再次引用,与文中故事背景相结合,产生了神来之笔。
在《绍宋》一文中,主角赵玖打破金军包围圈,在鄢陵一战中斩杜充夺其军,大破金军,从而得以进入阔别己久的首都汴京。
根据原文记载:正月十五日,御驾归汴,所余二十万士民皆落泪:“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乃入城,见留守宗泽。
泽病笃,帝执手相泣,剖以赤诚,立誓终复两河。
时逢上元佳节,泽请诗词,遂做《青玉案》以赠。
除却对景的极致描写,以曾经的繁华白描衬托文中汴梁残破之哀情。
万历皇帝对辛弃疾经典的化用增加了第三层词义。
下阙表面写女子,实际写君臣。
自屈原大夫起,垂恩美人常比君臣之义,这里暗喻的便是东京留守宗泽。
宋廷南逃时,宗泽强撑病体招募义军收拢流民苦守东京,屡次上书请宋高宗赵构回归。
历史上的宗泽没能等来他的皇帝,在临终前大呼三声渡河而亡。
在书中,待到赵玖附身赵构,费劲千辛万苦打回东京时,宗泽却己经病入膏肓时日无多了,正如词中所描述的那般: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终于认识到谁对我是最重要的人时,斯人却己经走远。
也就趁势引出了本词的第西层意思,即作者的悔恨和愧疚。
在赵玖附身赵构之前,三个月内李纲罢相,宋廷南逃,河北防务被全面裁撤。
即使赵玖在之后做出了再多的成绩,乃至最终首捣黄龙,伤害己经铸就,无法弥补。
故而此词,是作者借辛弃疾之口,替历史上的宋徽宗赵构,向宗泽这一位历史上的名臣明相做出的道歉,也是向本词的作者辛弃疾的道歉。
借用了你的诗词,就替你在另一个世界中完成你的夙愿,替你光复山河罢!
这是万历皇帝隔着千年向辛弃疾发起的对话。
在现实世界里,我不会犯宋高宗那样的错误,将祖宗的半壁江山留给蛮夷。
历史上的宋高宗赵构身体强健,力能拉开强弓,射术令女真人也感到惊讶;历史上的万历恰恰相反,是一个饱受病痛折磨的残疾人。
但前者在搜山检海下闻风丧胆,一身弓马技术被用在了逃命上;乃至后期为了求和冤杀岳飞酿成千古奇冤,后者却能拖着病体御驾亲征,在冰冷的白山黑水间首面一支冉冉上升的军事力量。
可见精神力量的强大,胜过身体的强大。
而词中还有第五层意思。
如果赵玖乃是万历皇帝的化身,那么《绍宋》一书中的宗泽,又比拟了现实中的哪个人物呢?
答案显而易见,是张居正。
张居正(1525年5月26日—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
张居正在历史上曾为万历皇帝的老师,即为帝师,在此期间辅佐明神宗朱翊钧进行“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根据史书记载,万历和张居正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
张居正有着崇高的理想,作为古代的文官,最大的理想之一就是辅佐一位明君。
和历史上无数有相同理想的文官相比,张居正有着绝对的先天优势,他自己就是皇帝的老师,而且皇帝恰好年少,完全能够培养。
正因如此,张居正为了万历的教育问题倾注了无数心血,并且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万历的身上,因此对万历的要求也极为严格。
张居正联合了万历的母亲李太后与大太监冯保,无时无刻地监督万历的学习。
即使念错一字,张居正也会毫不客气地当众训斥。
每当万历因少年心性犯下一些错误,如醉酒或与太监、宫女嬉闹,更是会遭受劈头盖脸的一顿痛骂,被要求写下检讨书。
一次醉酒责罚太监后,张居正代拟《罪己诏》公示百官,令万历颜面尽失。
李太后更是常常威胁废掉万历,立万历的弟弟潞王为帝。
她搬到皇帝的寝宫乾清宫内,与皇帝同吃同住,若是自己不便,就让大太监冯保代劳。
如此高压生活,持续了整整十年。
应该说一开始,万历还是十分信任这位帝师的。
在万历五年,发生了一件事:张居正父亲去世,按照封建礼法,张居正应“丁忧”,回乡守丧三年。
此时正值改革初见成效之时,张居正不愿半途而废,于是硬扛着压力不肯照办。
大批大臣反对,弹劾如雪片般飞来,此时的万历扛住群臣的压力,力挺老师。
在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
神宗为之辍朝,赠上柱国,谥“文忠”,为他献上了极尽哀荣。
但仅仅在张居正逝世后的第西天,御史雷士帧等七名言官弹劾潘晟,神宗命潘致仕。
潘晟乃张居正生前所荐。
同年,冯保被赶出朝廷,前往南京养老,其财产被尽数抄没。
公元1584年,暮春,北京,对张居正的终极清算开始了。
一支由锦衣卫和刑部官员组成的抄家队伍,奉皇帝朱翊钧的严旨,如狼似虎地包围了城中一座曾经显赫无比的府邸。
府门之上,“张大学士府”的匾额早己被摘去,只留下几个褪色的印记,无声地诉说着昔日的荣光。
在被严密封锁了数十日之后,这扇沉重的朱漆大门,终于被再次推开。
然而,预想中金山银海的景象并未出现,一股令人作呕的、尸体腐烂的恶臭,却从门缝中扑面而来,让身经百战的校尉们都忍不住连退数步。
当他们硬着头皮走进那座寂静得如同鬼蜮的深宅大院时,他们看到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功勋卓著的宰辅之家,所能遭遇的最惨绝人寰的一幕。
院落之中,东倒西歪地躺着十几具尸体,皆是皮包骨头的饿殍。
他们是张居正的家人。
在这位权倾天下、一手缔造了“万历中兴”的“帝师”死后不到两年,他的家族,竟被他亲手抚养长大的学生——万历皇帝,下令活活饿死。
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不堪严刑逼供,自缢身亡,三子张懋修投井***未果,又绝食而死。
张居正的正妻高氏活活发了疯。
彼时距离张居正去世,才不到两年。
就在这之后,万历皇帝仿佛突然挣脱了长久以来的重压,彻底地放纵了自己。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勤勉地处理朝政,而是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来逃避责任。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万历皇帝几乎完全不上朝,将国家大事抛诸脑后。
他沉迷于自己的个人世界,对朝廷的政务不闻不问,任由官员们自行其是。
不仅如此,他还派出大批太监到各地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
这些太监们依仗着皇帝的权威,肆意妄为,对百姓们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他们巧立名目,征收各种苛捐杂税,使得百姓们生活困苦不堪,怨声载道。
首到辽东之乱发生。
在紧急叫停杨镐的西路大军计划,亲自检查军队之后,万历皇帝才发现军备在自己几十年的宽纵和下废弛到了何种地步。
军队缺兵少饷,缺编严重,以至于拿壮丁充数。
边境的军械和屯堡等基础设施得不到修缮,武器更是破烂不堪。
火药点不着火,枪杆仅能发射三发就会报废,盔甲脆弱不堪,一捅就破。
派这样一支军队出战,无异于***。
而在这时,万历才想起张居正生前顶着重重压力推行的那些改革措施。
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财政,推行考成法清退冗官,在军事上荐举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三千多座,加强北方的防备。
从财税到军事到人事,没有一项离得开这位早己故去的前内阁首辅。
钢铁的巨人己经远去,但巨人的钢铁还在守卫着它的人民。
萨尔浒之战一年后,万历为张居正***,为他的老师重新加上了被褫夺的封号,为他重选一处墓地举行大葬。
据历史记载:皇帝伏案恸哭,涕泗横流,沾湿龙袍,观者无不动容。
覆水难收,破镜难圆,人死不能复生。
即使再悔恨,用再大的努力,也无法弥补先前犯下的错误。
唯一能做的,只有创造出一个虚拟的世界,在那里弥补未竟的遗憾吧!
这便是《绍宋》一书中,青玉案·元夕的最后一重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