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叮——叮铃铃。”

八年级语文组办公室内,二班班主任李老师把电脑一关,开心地坐在在办公椅上转着。

“下班下班,今天没有晚自习,我要投入小吃街的怀抱。”

“文老师,约不约?”她忽然滑动椅子,双手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圆圆的眼睛看着我埋头苦干。

“不去。”

我头也没抬就拒绝她,“我还要完善班主任手册,你们去吃好玩儿好。”

大抵是见我一直忙着,李老师也没再劝,“那我们先走啦,你也早点下班。”

提着包包和其他老师去小吃街嗨。

“嗯。”

两个小时后,办公室只剩我一人,合上班主任手册,上面写着班级——八五班,班主任——文漾。

揉揉肩后,我整个人趴在工位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那天下午,我带着笔记本,站在行政会议室门口,有些踌躇不前。

这个地方是我在学校最熟悉的地方,来过无数次,是的,一个人来。

鼓足勇气,我轻轻地敲响这扇门,节奏和心跳一致。

“叩叩——”“请进。”

我打开门,环视一周,这里的陈设还是老三样,显示屏上的“班主任思想工作培训”PPT,坐在正前方的副校长和他面前厚厚的笔记本。

我都不记得这是第几次了,就像问题学生进办公室一样,只不过我现在是“问题老师”。

“郑校。”

我恭敬的朝副校长打招呼,说来也好笑,郑校长姓付,副校长姓郑,私底下同事们没少嘀咕。

“嗯,小文坐。”

我习惯性地坐在老位置——校长正对面,这种位置,一看就是挨批。

饶是次数多,但坐在这里,我还是内心极度挣扎。

双手放在桌下,抠手指上的茧。

小时候怕老师,当老师怕校长,一点也不长进。

副校长如往常一般,语气温和而又委婉:“小文呐,不要有压力。

我代表学校和你谈谈心,也不用做笔记。”

“嗯。”

来了来了,说起这事儿我就心慌、烦躁。

这事我我自觉没任何问题,却总是逮着说。

两三天了,从年级组长到分管领导,现在副校长又来。

但我面上不能显现出来,不然批评我态度不端正。

“5.6事件既然已经发生了,我们就想想怎么处理。

作为班主任,你要安抚好学生,不能影响上课。

还有学生家长,他们现在特别激动,之后冷静下来,也要多去沟通交流。”

副校长正在说着,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德育处的老师拿起手机在会议室里转圈,开始三百六十度拍摄。

致力于将副校长拍得富有精气神,PPT上的文字和日期不能省略。

最后不忘对着我拍个“证件照”缓缓离开。

“这件事呢学校出面解决,但是小文啊,你到学校两年了吧。

这学期担任班主任,班级问题层出不穷。

学校给组织上保证,接下来你的班上不会再出现此类问题。

可不要让学校失望啊。”

……我不知道是怎么走出会议室的,也不知道怎么回到宿舍。

脱掉鞋,整个人扑倒床上,仔细回想自己的职业生涯。

之前,我坚信自己的教育教学没有任何问题,但那天发生的事让我备受煎熬,没有勇气说出“我没错”。

5月6日,我按班主任工作时间到校,因为不是我的早读,便到学校食堂吃饭。

早读结束后,有多名学生反映何同学在早读期间对其他同学进行辱骂,并且不听科任老师的话。

我呢,就趁着课间把涉事学生叫到办公室处理,但课间时间过短,到午休时事情才处理完。

下午第一节课下课紧接着是眼保健操,谁知道,我刚走出办公室,还没来得及上厕所,兜里的手机就开始震动。

“嗡嗡嗡——”“喂,王主任。”

“快来行政楼。”

王主任是负责学校安全的中层领导,我心觉不好,朝着行政楼跑去。

处理流程在我脑子里快速的过了几遍。

到达时,周围站满大大小小的学校领导。

一看这架势,脑袋里出现“完蛋”二字。

看着一群领导,也不知道该问谁。

只能凑近旁边的人,语气小心翼翼的:“怎么了?”“你是八五班班主任?”一名穿中山装的中年男子开口,我认识他,他是学校校长,但学校教师众多,他不认识我。

“是。”

“你班上学生跳楼,已经通知救护车,赶紧联系学生家长。”

“嗯。”

我假装冷静照做,其实内心早已波涛汹涌,拨打电话时手在发抖。

接通前的几十秒,我的心都跳到嗓子眼。

“喂。”

……家长得知情况后告诉我他们直接去医院等着,我把情况告诉学校领导。

念及家长比较激动,就没让我跟着去。

学生被救护车拉走后,我开始着手对他跳楼原因进行调查。

跳楼学生就是早上辱骂同学的王天赐,下午第一节课是体育课,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间,王天赐和几位玩的好的同学吐槽早晨的事,并告诉他们等会儿要从行政楼二楼跳下去,吓吓我。

几位同学对他进行劝诫,王天赐不以为然:“我观察过,行政楼老师多,二楼也不高,背后还有花台可以做缓冲。

从那儿跳下去能及时被救,也伤不到哪儿去。”

几位同学本想下课后告诉我,但王天赐趁着眼保健操时就直接跳下去……所幸,王天赐只是腿部轻微骨折,休养月余就行。

事情调查清楚,但学生家长不依不饶,闹到教育局。

高呼我的处理方式有问题,言语重伤孩子,造成心理创伤以致跳楼。

恰逢学校考评,组织上对学校和我进行批评。

学校挨批后,就有了和我谈心的场景。

郑校没说,但我从老教师那儿听说,学校补偿学生家长一万块息事宁人。

一听处理结果,我心里不是滋味。

为了吓唬我而伤害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教书育人。

八五班是出了名的家长难搞,学生无组织、无纪律。

前任班主任被班上学生造黄谣、P黄图,逼得她直接辞职。

从此没有老师原因接这个班,而我,因为“好说话”被安排当班主任。

学校当初承诺有任何问题找学校,学校一定鼎力相助,只是承诺也没说一定要实现。

学生欺凌、往同学水杯放东西等事情层出不穷。

联系家长,家长来来***就是“我们没有文化,不懂怎么教育。

老师你打他就是了。”

、“我们回去一定好好教他”、“我经常告诉她,不要……”等。

结果便是家长把学生接回家反省一周,下周继续到校读书。

按照这个频率,我经常被明里暗里批评,美其名曰“谈心”,我对工作的热情越来越淡,丝毫没有幸福感。

学生是聪明的,能感受到老师的状态,以致班级氛围更差。

“过上了好日子,风风火火……”我拿起手机一看,亲爱的母亲来电。

“喂,漾漾,孙姨给你说了个媒。

对方在国企上班,186的大高个儿。

周六见一面呗?”我母亲十分“尊重”孩子,会让我决定见面与否。

可事实上,如果我拒绝,那么我亲爱的母亲就会生气,全家都不好过。

“好,见面地址发给我。

不用不用,我们俩个见面就行,人多不自在。”

周六,我起个大早,本着对相亲对象的尊重,精心打扮一番,踩着5厘米高跟鞋来到相约地——商场里的咖啡厅。

一进门,我便认出相亲对象,186的大高个儿,坐在沙发上也比别人高出许多。

看得出来对方也捯饬过,一身黑色夹克套装显得整个人精神十足。

不过避免认错带来尴尬,我还是拿出手机在微信里消息确认。

过个两分钟,夹克男起身挥手。

示意我走过去,我下意识伸出右手:“你好,我叫文漾。”

夹克男回我:“你好,叫我徐昶。”

两人颔首落座,“事先没有问过你的喜好,擅自做主给你点了一杯生椰拿铁。”

“谢谢。”

我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还是喝不惯咖啡,不过这儿也没有比咖啡店更适合相亲的了。

一时间,两人陷入无话可说的安静。

相亲就是如此,两个不相识的人坐在一起,想要打破这种氛围只能冒昧的问一下问题。

“咖啡厅的环境挺好哈。”

我硬着头皮说话,两人开始磕磕绊绊地聊天。

聊天的一个小时里,我对徐昶印象挺好,直到咖啡厅里一名小孩和母亲发生争执,并对母亲出言不逊。

旁边的父亲作壁上观,刷着手机,不当回事。

“都说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影响,这不,小孩能在公共场合撒泼打滚,这位母亲是失败的。”

徐昶以旁观者的角度自以为是地进行“客观”评价,把教育孩子出现的问题全归咎于母亲,父亲却可以完美的置身事外。

以前年纪小,会因为不一样的观点愤慨,现在倒也不会为这种事生气,整个大环境就是这样,但破嘴属实闭不上:“孩子的成长道路有诸多影响因素,有母亲的教育,肯定也要有父亲的教育。

不能把孩子的问题全算在母亲身上。”

我自认为语气、态度都算平和,谁知徐昶开始辩论:“嗯,确实。

但我认为一个孩子的成长,母亲应该付出多些。

父亲要工作养家,肯定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照看孩子。”

“现代社会,很多妈妈也在工作呀,她们也在挣钱养家。”

徐昶稍作思考:“是这样没错,但一个家庭,多数情况是父亲挣得多,那换过来作为母亲,应该在家务和照看孩子方面多付出些。”

“而且,女性相比男性就是会照顾人。”

这话让我内心发笑,面上不显:“你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你看,你们当老师的百分之八十都在女老师吧?男老师很少的。”

“男老师少是因为工资低。”

说实话,教师这个职业表面上有寒暑假、周末,但工资确实不乐观。

很多男性瞧不上这点工资。

我还是觉得应该强调一下教师这份职业,毕竟没有真实接触,是不了解情况的:“教师是一份高尚的、伟大的职业,老师们能坚持下去是因为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负责。”

徐昶喝口咖啡,看着我笑了出来:“文老师,教师可以补课吧。

一个小时收一两百,一个班少说三十人,一学期下来挣得盆满钵满。

我一个同学,她也是老师,光靠补课挣了一套……”我实在听不下去,大部分老师用严格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再者说现在查的很严,对老师赚外快处罚很重。

少部分老师们为了保住饭碗,不会顶风作案,便连忙打断他:“徐先生,我还有事,先走了。”

说完拿出一张纸币放在桌上扭头就走,高跟鞋踩在地板上嘎吱作响。

还未走出二里地,老妈的电话便打过来,对着我一顿输出。

这下是被气笑了,都是成年人还告状。

我不敢挂电话,把手机放进包里,母亲气出了,会自己挂断的。

“呼~”今天阳光明媚,反正都出门了,我决定在附近走走,散散心。

坐在公园长椅上,看着肆意奔跑的孩子和狗狗时,心情舒畅许多。

在附近闲逛一圈下来才下午三点,正愁不知道去哪儿,看到商场LED屏宣传电影——《哪吒》。

中国神话经久不衰,多次改编搬上大荧幕,之前同事邀请过我一起去看,不过本身不是动漫爱好者,加上当时处理学生问题就拒绝了。

现在闲来无事,走进电影院一看,二十分钟后刚好有一场。

遂抱着爆米花和可乐在休息区等待。

因是周末,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显得我形单影只。

……影片结束之后,观众陆陆续续离开,少部分等着片尾的彩蛋,我还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

平时空闲时间,玩手机时常刷到“天庭三大反骨”,作为别人家的乖孩子,我对这类视频没有太大感触。

从小被教育要做乖孩子,做的、说的都是谦让、礼貌。

就像面对错误言论的相亲对象,我下意识做的便是离开,而不是像网络上大部分女生那样回怼过去。

“反骨”这个词应该永远不会出现在我的身上。

但有些种子只是沉眠在土壤之中,当阳光充足、雨水适当时,它会破土而出,生根发芽。

这部电影就像是契机,哪吒这一形象让我陷入思考。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哪吒又不是哪吒,外界会给定义每个人,“人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

社会对自己身处的教师职业算成见,周遭对自己言行举止也算成见。

面对社会的复杂和挑战时,我是怎么做的呢?一味的接受,步步退让。

善良是底线,不应是枷锁。

我应该勇敢地做自己,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清洁人员开始催促大家离开。

出了电影院,天逐渐暗下来,这里离宿舍不远,我打算步行回去。

沿着闹哄哄的街道而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穿行,直到路灯全部亮起,刚好到家。

坐在小阳台上,看着昏暗的路灯,就像自己之前的人生,努力在黑夜里发光,行人偶尔会指着不够亮,照不清前方的道路。

没有规定靠一盏路灯就能回家,灯火通明是无数盏灯、数不清的光束聚集而成。

我就这样坐到天亮,估摸着时间后摸出手机上网一查,马上给徐昶发消息:“徐先生,作为一名成年人,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