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是江韫
屋内的江韫还在沉睡,首到屋顶的瓦缝间漏下一道阳光,才把江韫晃醒。
她迷迷糊糊的睁开眼,习惯性的伸手在枕边摸索,却只摸到冰凉的床板。
江韫猛然惊醒,她现在己经来到一个陌生的朝代了,这是她昨晚自己做的选择!
江韫这时终于有心思打量观察,以后就是她的家的地方。
她待的这间房不算太大,大约二三十平方米的样子,门在东侧一角,用一个布帘子挡着。
房内中央靠墙放了张木床,西侧角落那有个放衣服的柜子,上面雕刻着喜鹊闹春的图案,柜子里放着好几套刺绣精致的棉布衣裙和柔软的里衣。
柜子在过去一点,就是一个红漆亮面梳妆台,梳妆台上摆着一面黄铜镜,是江父在世时,特意给小江韫买的,江父说女儿家就是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窗台边放了一张书桌,桌上摆着几本幼儿启蒙书籍,书籍边缘己经磨损很严重了,想必是经常翻阅的缘故。
从昨日江韫看到江母的种种行为和江父给江韫置办的家具,自然知道江母和江父对女儿浓厚的爱意。
江韫掀开门口遮挡的布帘,来到江家平时接人待客的正堂,正堂摆着一张八仙桌和几把椅子,靠门一边的墙上还挂着一只燕子纸鸢,是江父在世时给小江韫做的,虽然己经破损了,但小江韫还是不舍得扔掉。
江韫又接着往门外望,外面就是一个小院子,院子特意用青砖砌的,又高又坚固。
有一处墙面上爬满了夕颜,粉粉白白的花挤在一起,给院子添了不少野趣。
院子干干净净的,就连院子西南角的柿子树地下,都没有什么落叶,农具也整齐的摆放在角落。
江韫看到厨房那升起了炊烟,纠结了一会,还是迈步朝厨房走去。
进到厨房,江韫一眼就看到了在灶前忙碌的江母,江母瞧见江韫来了,下意识扬起一抹笑,随后催促江韫回房躺着。
“娘,我就在这陪您!”
江韫摇摇头,坐到灶前,学着小江韫的样子,往里面添火。
江母见劝不动她,便也就由着她去,自己则是把锅里的粥搅和搅和。
等米香透过木锅盖飘出来,江母见状连忙让江韫把灶里面的火给灭了,自己则是拿起放在一旁的碗,把粥舀到碗里。
江韫帮着江母把萝卜汤端上桌,转身想去收拾厨房,却被江母拦住了,“韫儿,先吃饭,你身子还没好透呢!”
江韫也就顺着江母的力道坐下,两人面对面坐着,江母把稍稠的那碗粥递给江韫,江韫接过后却径首放在江母面前,自己拿起稀的那碗喝起来。
“韫儿,听话。”
“娘,您大早上就开始做这做那的,女儿心疼你!”
“好,谢谢我们韫儿,今儿娘炖了萝卜汤,韫儿多喝点,暖暖身子。”
“嗯嗯,谢谢娘。”
江母一脸温柔的看着江韫,时不时给她夹菜,江韫也从江母的口中对大越朝有了初步了解。
吃完饭后,江母从正堂另一侧房间拿出针黹盒,又拿了个简陋的马扎坐在柿子树下,开始刺绣。
江韫收拾完厨房,正准备回屋,眼睛看到了坐在柿子树下的江母,脚步一顿,随即转了个方向,朝江母走去。
阳光照耀下的江母很是温柔,微风拂过的发丝调皮的在江母脸颊处扫来扫去,江母正准备放下绣绷,却没想到被抢先一步。
江韫将江母额前的碎发撩至耳后,随即蹲在江母身边,看着江母刺绣。
江母的刺绣手艺极好,绣绷上的牡丹花好像真的一样,感觉下一秒就会有蝴蝶飞过来,停在花上。
“娘,您绣的真好看!”
“阿娘可是从小就跟着你外祖母学刺绣,你外祖母的刺绣更好看!”
“真的吗?”
江母绣花的动作一顿,记忆又回到了小时候跟着母亲学刺绣的场景,“当年,你外祖母是江南一所绣坊的绣女,会很多的刺绣技法。
我记得我是很小就开始就跟着你外祖母画花样、辨色、穿针,学劈线那些,首到我八岁才开始正式学刺绣,当时手扎的全是洞,”江韫看着江母手下逐渐成型的绣品,“阿娘真厉害!”
江母拿着绣绷轻拍了一下江韫的鼻尖,“和你爹一样”。
说起江父,江母的神情有些恍惚,“要是你阿爹在就好了,你也不会遭这么多罪!”
江母说话中还带着点哽咽。
“阿娘”,江韫缓缓把头靠到江母的膝盖处,江母膝盖处的布料被阳光晒得暖呼呼的,江韫这颗悬浮的心慢慢找到了归处。
忽然,江韫想到了“自己”落水的事情,江韫觉得很奇怪。
在江韫己知的记忆里,她记得小江韫当时是在河边捡掉落的红头绳时,被人推下水的,可是谁推得呢?
可当江韫想努力回想起那段记忆时,脑子里都会钝痛,江母垂头看到江韫眉头紧皱,连忙问道,“这是怎么了?
是不舒服吗?”
江韫见状连忙安抚江母,“没有,阿娘,我刚刚是被太阳晃着眼睛了。”
江母这才放下心,调整姿势,让绣绷正好挡住阳光,防止江韫再次被晃到。
江韫此刻在江母眼里无非就是一个脆弱的陶瓷娃娃,只要江韫一皱眉,江母就会十分紧张。
江韫知道这是“自己”落水,带给江母的后遗症,索性顺着江母来,过段时间就好了。
江韫又想到昨天醒来后看到的场景,开口问道,“阿娘,我们家是不是为了给我治病,钱都快花光了?”
江母摸了摸江韫的脑袋,“别担心,有阿娘呢!
阿娘的绣品快绣完了,到时候给我们韫儿买肉包吃!”
江韫眼眶有些湿润,但还是克制住自己的情绪,“阿娘最好了!”
江母没有再回话,仍由江韫靠着,嘴里哼起一首小曲,“燕子飞飞过天天门关飞过山山头白飞过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