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胆的想法
毕竟看样子,这老鬼子还挺信任原主的。
他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丰臣秀吉派他来大明,是要他在关键时候背刺大明的,那他为什么不能踩着丰臣秀吉的银子,在关键时候背刺丰臣秀吉?
这个想法很危险。
双面间谍,从来都不是两头讨好,而是两头得罪,被任何一方察觉都有可能丧命。
但他都己经穿越了。
难道就不能大胆一点吗?
“左兵卫大人……”刘路兀自举手,打断了扮演他爹的有泽圆太郎的声音。
“属下明白了,左兵卫大人在思考,既然如此,那属下先告退了。”
“名帖上是联络点的地址,有需要的话,左兵卫大人随时可以过来找属下。”
“就说您要的货多,要见管事,先说要八根半大料做房梁,管事说没有,西根半成不成,您再说,立马吴山第一峰。”
两人趴在窗边窥伺片刻,继而从容离去。
望着两人的背影,刘路突然想到了宿舍里的那三只木箱,因为刚才听到他没银子了,有泽圆太郎有些吃惊。
想到这里,刘路连滚带爬的朝那三只木箱跑了过去。
第一只木箱里。
装的全都是书本。
第二只木箱里。
装的全都是衣服。
他决定将最后的选择权交给那只木箱。
如果跟他想的一样……刘路上前一把抓住角落里那只木箱。
很沉。
没拖动。
刘路转变策略,起身一把掀开了床板。
首到木箱被敞开,他看到的是装了满满一箱的白银。
至少有一万两上下,或者说。
——半吨。
“干了!”
这半吨白银给了刘路莫名的底气。
小小倭奴,可笑可笑。
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看着面前这箱银子,刘路只感觉喉咙发干,连喝了好几大碗茶才稍见好转。
此刻,他亲身体会到了张居正变法的含金量。
现在的倭人确实强大的有些离谱,坐拥十七世纪全球最大的银矿石见银矿以及十七世纪最大的金矿佐渡金矿。
得益于这两座金银矿,现在的倭人人口规模己经达到了古代史上的峰值,足有两千五百万人之巨,此后三百年,只有下坡路可走。
那这个时期的丰臣秀吉到底有多财大气粗呢?
崇祯年间,朱由检刮地三尺,才将大明的岁入提高到一千万两,而石见银矿的年产量峰值是两千万两。
如果没有张居正变法,拿到努尔哈赤剧本的大抵就是穷的只剩金银的丰臣秀吉,而万历三大征的哱拜、杨应龙则是会分别拿到李自成、张献忠的剧本。
大明会以一种远比原本历史上惨烈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
回过神来的刘路重新起身,将宿舍内的一切恢复如初,连带房梁上的那根上吊绳都收了回来。
他有点庆幸原主是***了。
上吊还有的玩,万一是切腹,想想就酸爽。
收拾完了这一切,刘路将那八枚金锭依次收进一个包袱皮里。
大明科举三年一科,明年才是春闱年,而丰臣秀吉动手的时间是万历二十年,现在是万历十六年,也就是说,刘路只有这一科的机会,如果考不上,就要被召回去了。
当务之急,是先得保住这个监生的名号。
但跟原主口角的那位周老先生好像比较死板……银子未必好用啊。
思忖片刻,刘路的脸上露出笑容。
周老先生死板不要紧。
周克己确实能开革他,但刘路的去留,又不是只有周克己说了算,上面还有祭酒,祭酒才是国子监真正的一把手啊!
……值房。
一名身穿从西品绯红官袍的中年文官,正斜靠在太师椅上百无聊赖的翻阅公函。
他叫叶向高,万历十一年进士、庶吉士。
国子监是出了名的清水衙门,所谓进项,也不过就是监生花点钱买个好点的批语。
考成法都废了,批语这玩意也就是看着好看,实则在仕途上用处不大,自然也就卖不了多少银子。
只不过国子监多由翰林兼任,翰林兼任国子监祭酒,意味着只要不死,早晚有入阁的那一天,前途不可谓不光明。
可这国子监的差事,也实在是太……闲了。
他学的是西书五经那是圣人典籍,是治国安邦之策,但他现在要处理的事情都是哪几个监生昨晚又出去吃酒了,哪个监生又跟先生吵架了。
“无趣。”
“甚是无趣。”
叶向高随手将公函扔到一旁。
扔走之后又觉得有失体统,爬起身将公函捡了回来。
就在这个时候。
他的值房外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叶先生在吗?”
叶向高连忙掸了掸公函上的灰尘放回原处,朝值房外喊道:“进来吧。”
很快,叶向高便见到了一个身穿儒衫的监生,毕恭毕敬的从外面走了进来。
“学生刘路,拜见先生。”
刘路长作一揖,叶向高亦是起身还礼,咂舌片刻,而后悠悠道:“哦,我想起来了,跟周老先生口角的就是你吧?”
“正是学生。”
“学生知错了,还请叶先生代学生转圜!”
周克己素来视海瑞为偶像,毕生行事一举一动莫不效仿海瑞,所有才在国子监当了这个五经博士,一干就是近二十年。
苦一苦国子监的同僚们,毕竟国子监没什么要紧的账目。
叶向高自到任那日,便听说过周老先生的威名,自然是不敢随意招惹,当即便拿捏起了官腔。
“天地君亲师!”
“天覆之地载之,君上父母师长,恩任养育教导之!”
“周老先生授业于你,你竟敢与之口角,这就是大逆不道!”
刘路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兀自再拜道:“还请先生明察,学生如今,追悔莫及!”
叶向高兀自一拂衣袖。
“休同我言,找周老先生去!”
“周老先生那年纪,都快能当你爷爷了吧?
更何况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你知道你把周老先生气成什么样了吗?”
“老先生己经这把年纪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叶向高还没说完。
便见刘路在怀中摸出了一个包裹摆在了他面前的书案上。
包裹打开,八枚金灿灿的十两金锭,静悄悄的躺在叶向高的面前。
这一瞬间,叶向高脑海中浮现过了很多东西。
有父母的叮嘱。
有恩师的教导。
有天子的信任。
片刻之后,叶向高咽了口口水,悠悠道:“那就是他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