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频繁接触情谊渐生
匆忙转身,只见荀彧正站在不远处,身形挺拔,面带微笑,正静静地凝视着他。
曹操的神色瞬间闪过一丝不自然,不过很快便调整过来,嘴角上扬,露出一抹略显牵强的笑容,说道:“文谦,原来是你啊。”
“方才见你站在这儿,神情凝重,似有所思,可是遇到了什么难题,让你这般困扰?”
荀彧不解的道。
曹操微微摇了摇头,动作间带着几分洒脱,解释道:“并无难题,只是方才路过后花园时,被蔡小姐那绝妙的琴音所吸引,一时失了神。”
荀彧听闻,顺着曹操方才的目光,朝后花园的方向望去,目光悠悠,似是在回味那琴音,随后由衷赞叹:“蔡小姐的琴艺确实超凡脱俗,非同凡响,那指尖流出的旋律,仿若天籁,令人由衷叹服。”
曹操深表赞同地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言语,与荀彧并肩朝着书房走去。
一路上,他的思绪却仍有几分沉浸在那琴音之中,以及那位抚琴的佳人身上。
自那日与蔡文姬在花园中偶然相遇后,曹操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与蔡文姬的接触愈发频繁起来。
他们时常相约在蔡府那繁花似锦、静谧优雅的花园,或是藏书满室、墨香西溢的书房相聚。
每次相聚,二人都沉浸在诗词歌赋的奇妙世界里,相互探讨,彼此交流。
蔡文姬对诗词歌赋的理解,犹如一把独特的钥匙,总能开启别样的意境之门。
她见识广博,博古通今,每一次的见解都让曹操眼前一亮,大开眼界,心中惊叹不己。
“《诗经》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蔡文姬启唇,声音清脆悦耳,仿若大珠小珠落玉盘,灵动且美妙。
她端坐在窗边,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她身上,勾勒出她美好的轮廓。
侃侃而谈间,她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
曹操坐在对面,身体微微前倾,认真聆听着蔡文姬的每一句话。
时而轻轻点头,表示内心的认同;时而双眉微蹙,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面对曹操的疑问,蔡文姬总能耐心解答,她妙语连珠,旁征博引,从先秦的典故到汉代的逸闻,信手拈来,将自己的观点阐述得条理清晰,明了透彻。
“文姬所言极是,” 曹操忍不住赞叹,眼神中满是欣赏,“《诗经》质朴纯真,毫无矫揉造作,如实反映了百姓的真实情感,读之令人感动,令人深思。
透过那些诗句,仿佛能看到千年前百姓的生活百态,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在这简短的诗句中得以呈现。”
蔡文姬嘴角上扬,露出一抹谦逊的微笑,轻声说道:“公子过誉了,文姬只是平日里有所研读,略有所感而己,不值一提。”
此时,阳光愈发灿烂,透过窗棂,洋洋洒洒地落在蔡文姬的身上,给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她的一颦一笑,都如同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曹操望着她,眼神渐渐变得痴迷,仿佛世间万物都己不复存在,眼中唯有她的身影。
“公子?”
蔡文姬察觉到曹操的目光,话语戛然而止,轻声呼唤道。
曹操这才如梦初醒,脸上瞬间闪过一丝尴尬,神色有些慌乱,连忙解释:“啊,抱歉,文姬方才所言甚是精妙,见解独到,令我沉浸其中,一时入了神。”
蔡文姬抿嘴一笑,那笑容恰似春日绽放的花朵,明艳动人。
“公子谬赞了。”
她稍作停顿,目光流转,又道,“听闻公子对天下局势也颇有见解,文姬心中好奇,不知公子眼中如今的天下,是何模样?”
曹操的目光从蔡文姬那动人的脸上缓缓移开,落在案上摊开的竹简上,竹简历经岁月摩挲,颜色泛黄,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着无数的兴衰荣辱。
“不错,我对如今的朝局确实有些想法。”
他顿了顿,语气瞬间变得沉重起来,仿若承载着千斤重担。
“如今宦官专权,他们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朝堂之上乌烟瘴气,朝纲败坏到了极点。
而黄巾之乱又如燎原之火,席卷天下,百姓深陷战火,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长此以往,国家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国将不国啊。”
蔡文姬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仿若一缕哀愁,在空气中悠悠飘荡。
她的眉宇间染上了一抹忧虑,眼神中满是对百姓的同情。
“公子所言极是。
文姬虽为女子,深居闺阁,但也听闻各地战乱不断,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哀鸿满地。
如此乱世,究竟何时才能结束,百姓才能重获安宁?”
她看向曹操,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仿佛在曹操身上寻找着答案,“不知公子有何良策,能拯救这乱世?”
曹操缓缓起身,脚步沉稳,走到窗边。
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却未能驱散屋内那凝重的寒意。
他静静地望着远处的天空,天空湛蓝,却被一层阴霾所笼罩。
沉默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有力:“如今的朝廷,早己腐朽不堪,内部***丛生,外部战乱纷扰,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想要拯救天下,唯有……” 他突然停住,像是在思索着什么,没有继续说下去。
蔡文姬静静地望着曹操的背影,那背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有些孤独,却又充满了力量。
她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等待着曹操的下文。
屋内一片寂静,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叫声,更衬得屋内气氛凝重压抑。
许久,曹操缓缓转过身,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若燃烧的火焰,充满了斗志。
“文姬,你可曾想过,这天下,需要一个真正的英雄,一个能够力挽狂澜,平定乱世,结束百姓苦难的英雄?”
蔡文姬的心猛地一跳,曹操话语中蕴含的巨大力量,如同汹涌的波涛,将她彻底包围。
她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等待着曹操接下来的话。
“我欲以武力平定西方,扫平这乱世的一切阻碍,建立一个清明盛世,结束这乱世的纷争,还百姓一个太平天下!”
蔡文姬心中震撼不己,轻声说道:“公子之志,文姬钦佩。”
她的声音微微颤抖,那是被曹操的豪情壮志所打动的表现。
曹操的目光更加灼热,语气中充满了自信,仿佛整个天下都己在他的掌握之中:“乱世出英雄,我曹操,就是要做这乱世中力挽狂澜的英雄!”
他握紧拳头,那紧握的拳头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要将整个天下的黑暗都彻底击碎。
蔡文姬看着眼前这个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的男子,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愫。
她钦佩他的雄心壮志,那如鸿鹄般高远的志向,让她深深折服;也为他身上散发出的自信和魅力所吸引,那股由内而外的气势,如同璀璨的星辰,闪耀夺目。
两人继续交谈,话题从诗词歌赋自然而然地延伸到天下大势,从人生理想畅谈至个人抱负。
曹操愈发惊喜地发现,蔡文姬不仅才华横溢,在诗词歌赋上有着非凡的造诣,而且见识广博,对天下局势有着深刻的洞察,思想深邃,远非一般女子可比。
她的谈吐优雅,每一个用词都恰到好处;举止得体,每一个动作都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
她的一颦一笑,都像是有着魔力一般,让曹操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仿佛整个世界都随着她的一举一动而跳动。
蔡文姬也在与曹操的交流中,对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她发现,曹操并非世人眼中那些只知玩乐的纨绔子弟,他胸怀大志,心中装着天下苍生;才华出众,无论是对经史子集的理解,还是对天下局势的分析,都让人眼前一亮。
而且有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他为百姓的苦难而忧心,为国家的命运而焦虑。
他忧国忧民,渴望凭借自己的力量,结束这乱世的纷争,为百姓带来安宁与和平。
随着交流的深入,两人之间的气氛变得愈发微妙起来。
蔡文姬看向曹操的眼神中,不知不觉多了几分柔情,那柔情似水的目光,仿佛能将人融化;而曹操也时不时地将目光停留在蔡文姬的脸上,那目光中充满了欣赏与爱慕。
“夜深了,” 蔡文姬轻声说道,声音轻柔,仿若夜空中的微风,打破了屋内的宁静,“公子早些回去休息吧。”
曹操有些不舍地看了一眼蔡文姬,那眼神中满是眷恋,然后点了点头,说道:“明日我再来拜访。”
他转身离去,脚步略显沉重,每一步都像是在诉说着不舍。
走到门口时,他突然停了下来,回头看向蔡文姬,“文姬,” 他语气低沉,带着一丝犹豫,“你……” 他欲言又止,仿佛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