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走出村子的第一步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王老二离开后,林念晴掩上门,看着桌上仅剩的几枚零钱,心里有些沉重。

五块钱解决了债务的一半,但接下来怎么办?

如果继续单打独斗,她能养家糊口,却不足以快速积累更多资本。

她需要找到更大、更稳定的生财之路。

––––––––––––––––––––––––––––––––––––––––––––––––––––––––––––––––––––––––––––––––意外的契机下午,林念晴正收拾屋子,宋秀梅急匆匆地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件皱巴巴的衬衫:“念晴,隔壁刘婶让我帮忙缝衣服,她家孩子的衣服被钩破了,咱家有针线,你能帮她修补一下吗?”

“缝衣服?”

林念晴的动作顿了顿,转头看向那件衬衫,心里忽然有了主意。

“妈,咱们村里是不是很多人都会自己做衣服?”

她随口问道。

“是啊,买成衣贵,村里人没几个舍得花钱,都是自己缝缝补补。”

宋秀梅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女儿,神色有些犹豫,“念晴,你是不是又想干什么?

咱家可没本钱折腾……”林念晴听了母亲的话,却笑着摇了摇头,“妈,您放心,我心里有数。

咱们村里做不出好衣服,是因为没有好布料对吧?”

宋秀梅点了点头。

“那如果我能找到既好看又便宜的布料,再帮大家做成简单、时髦的衣服,卖到镇上或者县里,会不会有人买?”

宋秀梅一愣,随即眼睛一亮,但很快又黯淡下来:“可去哪里找布料?

还有,咱们家连缝纫机都没有啊……”“缝纫机可以先借,”林念晴说得笃定,“至于布料,我记得爸以前有个朋友在县城里开供销社,那里应该有布料批发。

妈,您还记得他吗?”

宋秀梅愣了一下,仔细回想,“你是说张叔?

他倒是好心人,只是……你打算怎么说服他?”

“放心,我有办法。”

林念晴的眼神坚定。

––––––––––––––––––––––––––––––––––––––––––––––––––––––––––––––––––––––––––––––––与张叔的谈判第二天一早,林念晴带着五分钱路费,坐上了去县城的绿皮巴士。

一路颠簸到供销社时,己经是日头正盛。

供销社里人来人往,张叔正站在柜台后忙碌。

他五十来岁,满脸和善,见到林念晴后愣了一下,“哟,念晴,稀客啊!

你爸最近好吗?”

听到“你爸”两个字,林念晴的脸色微微一沉,但很快恢复正常,“张叔,我爸……还那样。

不过我这次来,是想问您一件事。”

张叔见她神色认真,连忙放下手头的活,“啥事?

说吧,只要我能帮得上忙。”

“您这边批发布料吗?

如果我要一些便宜的尾货,有没有办法?”

林念晴开门见山。

“尾货啊……”张叔摸了摸脑袋,“有是有,可那种布料样式旧、颜色杂,没啥人愿意要。”

“没事,正因为没人要才便宜。”

林念晴笑了笑,“张叔,您看这样行不行,我先拿一小批布料,过几天再给您送点回头钱?

要是能卖得好,我以后还继续跟您进货。”

“你小丫头也要做生意了?”

张叔听得一愣,忍不住笑了起来,“有意思!

不过,念晴,这事儿你爸知道吗?

他可一首觉得你们女人家就该在家相夫教子……”“我爸的事,您就别管了。”

林念晴语气平静,但透着一股隐忍的冷意,“这次是我自己的主意。

张叔,您要是愿意帮忙,我一定不会让您吃亏。”

张叔盯着她的眼睛,忽然觉得眼前这个姑娘跟从前完全不同了。

以前的林念晴,说话细声细气,眼神躲躲闪闪,而现在的她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果断和魄力。

沉思片刻,张叔点了点头:“行,咱们老邻里,我相信你。

不过你得记住,这些布料都是尾货,卖不出去可别赖我啊!”

“谢谢张叔!”

林念晴感激地笑了,心中却暗暗发誓:这些布料,她一定能卖出好价钱!

––––––––––––––––––––––––––––––––––––––––––––––––––––––––––––––––––––––––––––––––开局困难带着两大包尾货布料回到村里后,林念晴立刻着手行动。

她找到村里最热心的李婶,借了一台老旧的缝纫机,又抽了几块布料做成了几件简单的上衣和裙子。

衣服刚缝好,隔壁的几个大婶就被吸引了过来。

“哎呀,这衣服样式真不错!”

“念晴,这布料哪来的?”

林念晴笑着解释:“县城供销社淘的尾货,样式虽然普通,但结实耐穿。

这些衣服我是打算拿去镇上卖的,不过要是婶子们喜欢,也可以优先挑几件。”

“多少钱?”

“一件五毛,不还价。”

几个大婶一听,立刻倒吸一口凉气:“五毛?

念晴,这也太贵了吧?”

“贵吗?”

林念晴早有准备,淡淡一笑,“婶子们可以算算,去镇上买一块好布料要多少钱?

再让裁缝做一件衣服,起码得两块多。

我这五毛钱,不用裁缝费,也不用跑一趟县城,多划算啊!”

她这一番话说得条理清楚,几个大婶面面相觑,最终咬了咬牙,还是有人掏了钱。

“行,先买一件试试!”

“好嘞!”

林念晴利落地把衣服递了过去,心里也松了口气。

她知道,第一笔生意开张,后面就会越来越顺利。

––––––––––––––––––––––––––––––––––––––––––––––––––––––––––––––––––––––––––––––––村里的暗流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林念晴的“发迹”感到高兴。

就在她忙着缝衣服的时候,隔壁的三婶却在院子里冷笑着说:“一个小丫头片子,居然还想当生意人,也不看看自己什么家境!”

“大嫂,这样不成体统的丫头,还不得教训教训?”

三婶的提议,引起了一场村里人的小风波。

很快,有人打起了林念晴家的主意,试图阻挠她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