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第1章 三年知县官,十万雪花银在线免费阅读
过去的十三年,大明皇帝东征西讨,不但推翻了异族的残暴统治,恢复了汉家江山,且励精图治,誓要还汉家子民一个繁荣稳定、安居乐业之所。
皇帝体恤天下百姓,官吏和勋贵却遭了殃。
零零七的工作制累点就算了,可怖之处是早上穿着官服去上朝,中午穿着囚服锒铛入狱,晚上家人抬着尸首上山。
应天城菜市场被砍掉头颅的官员,比宰掉的猪都还要多!
奉天殿。
太监扯着尖锐的嗓音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太好了,今天的脑袋保住了。”
“祖宗保佑,我又多活了一天,回去赶紧和婆娘传宗接代,起码死了也有人烧香。”
“妈妈咪呀!吓死我了……”
“阿弥陀佛,幸存日+1……”
“……”
就在满朝文武百官们庆幸暂时保住了脑袋,准备逃命之际,一个流里流气的壮硕老头站了出来,大声喊道:“皇上,微臣有事启奏!”
“嘶!!!”
一众官员顿时止住了脚步,纷纷侧头望向景川候曹震怒目而视。
在这里多待一会,小命就岌岌可危啊!
“哦?爱卿有何事?”
***已从龙椅上抬起了一公分的朱元璋重新坐了下去。
“启禀皇上,臣弹劾江宁知县朱瞳***……贪赃枉法,公然向商贾索贿,以致江宁民不聊生!这种贪官污吏,不杀不足以……不足以……泄我心头之恨!”
武将曹震瞪着大眼,声若洪钟,愣是咬着牙把这状给告完了。
不过他一个大老粗,学文人咬文嚼字来告状,能说成这样,也确实是难为他了。
“哎呦!今天老曹发什么傻,好不容易熬到下朝,怎么还去招惹这些书瘟子!”
“寇徽,这老兵痞要搞你的人,我们干他!”
“就是,老伍,你们谏院的活都被这些老杀才抢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呐!”
“……”
霎时间,满朝文武各怀心思、私底下嘀嘀咕咕,好不热闹。
户部侍郎石璞接到领导的眼色,硬着头皮站出来大喊道:“皇上!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哼!怎么就不可能!我说的是事实。你们文官天天标榜自己清正廉洁,可菜市场上文官掉的头比猪头都还要多,你石璞人眉狗貌的,脸上也印着‘贪官’大字!”
曹震怒目而向,张口就喷。
石璞顿时火冒三丈,气得浑身颤抖。
好你个曹愣子!
人身攻击这笔账先记着,可当皇帝面辱我为你贪官,这分明是坏我名节,置我于死地啊。
石璞直接豁了出去,把手上的笏板朝曹震的脑袋砸出去,见他一侧头闪开了,就撸起袖子朝他冲过去,“曹傻子,我日汝娘,你辱我清白,我要跟你拼了!”
眼看文官就要跟武勋们开战了。
“嗯?!”
龙椅上皇帝重重地哼出一个鼻音。
吵吵嚷嚷的一众朝臣顿时噤若寒蝉。
就连准备迎战的曹震,还有跨着大步,挥舞着拳头的石璞,齐齐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大气都不敢出。
朱元璋斜睨了一眼曹震,冷哼道:“哼!你们这些武勋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些年来,欺男霸女的事做得少吗?你们这些人的头,咱记得也砍了不少吧?”
见两人都缩了缩脖子,老实了下来,朱元璋顿了顿道:“咱记得江宁知县朱瞳,前年科举三甲132名,随后入职知县一职,是去年直隶百县中考满第一的知县吧?这样的能臣会是贪官?”
(官吏考核制度,主要方式有二方面,即考满和考察,以考满为主,考察为辅。考察为政绩,类似现代GDP,考察为廉洁等。)
“皇上,我……我弹劾得千真万确,朱瞳实乃大贪官,我这有江宁县百姓签字为证。”
曹震抹了抹额头渗出的汗珠,哆嗦着从衣袖拿出了一张布满字的纸张。
“嗯……”接过诉状的朱元璋,定睛一瞧,眉头紧蹙,神色瞬间凝重起来。
……
江宁县。
申时(15-17点)的太阳依旧毒辣,可街上依旧行人如织,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虽然江宁县距离应天府有三十里地,是应天府下辖的一座偏远小县城,但这座小县城的繁华却不亚于应天城内。颇有“小应天”之架势。
繁华的街道上一片祥和,百姓安居乐业。
闹市处,一个老头却清冷而霸气得出众。双手背于身后、缓步于街道之上,频频打量着四周的商贾摊位,时而眯眼点头、时而嘴角上扬甚是满意之状。
他虽然头戴四方巾,身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粗布衣,但其龙行虎步,气质神武,明眼人一瞧就知此人不俗。
(洪武初,各阶级的穿衣着装纳入了法律,这人穿着是平民服饰。)
老头身后半步,紧随着一个长相儒雅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看起来二十来岁,也是头戴四方巾,但身上的圆领襕衫却是很显眼吸睛,妥妥的一副书生打扮。
两人一前一后,走在江宁县大街上。
申时刚过,他们来到了县衙门口。
只见县衙里的衙役正十分粗暴地将衙门里的百姓给驱赶了出来。
然后朝着群众大喊:“跟你们说了多少次了,申时过后我们就要放衙了,别碍着老子潇洒……”说着就将一块木板挂了起来。
木板上面写着两个朱红色大字:放衙。
围观的百姓并无恼怒之状,识趣般纷纷散去,很显然,这种呼喝和举止对他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不足为奇了。
而那个老头子和年轻书生定在原地纹丝未动。
老头正是朱元璋,“书生”则是他的大儿子朱标。
正是由于朱瞳的考满成绩异常优异,朱元璋惜才,生怕杀错了能臣,所以力排武勋们的众议,坚决没让暴戾的锦衣卫来查。
不然,经过那些屠夫们的手,哪怕是是清官,出来后人也得残废,不能再为百姓做事。
只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微服私巡的朱元璋脸色铁青,气得浑身战栗,凌厉地看着高高挂起的木牌,冷色道:“好你个***狗官!咱早就下令,要地方官员勤于政事,不得推诿懈怠,但就在京畿之地,你不仅贪,还懒!”
“亏咱爱惜你,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
“标儿,去叫人来,把那狗官凌迟处死,少于3000刀就死了,就让操刀的把自己头给割下!”
朱标见父亲杀意外露,吓了一跳,连忙劝道:“父亲切莫生气,气坏了身子不值得,或许这是有别的缘故呢?我们一路走来,江宁县的繁荣你也是见到的,若是贪官,懒官,百姓哪能有现在的安居乐业。”
“有狗屁的缘故,有什么事能跟百姓民生相提并论!我还不知道他们这些当官的么,口口声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实际呢?这些狗当官的,倒是先天下之乐而乐,忧?哼,都是留给百姓的。”
“老子当皇帝的都没有那些狗当官会享受!”
老头子虽然还是气咻咻的,但听到儿子的劝诫,冷静了不少,没有再提要杀人。
毕竟,江宁县的繁荣是实打实的。
说罢,他看向挂在衙门口上的木牌,越看越气,抬脚就踹开了大门。
一个看门的衙役见状,立马冲过去将他拦住,呵斥道:“哪来的刁民不怕死,竟敢冲撞衙门,还不跪下……”
啪!
然而,他话还没说完,就被不知道从哪闪出来的大汉一巴掌扇晕了,然后捂住嘴被扛走了。
朱元璋眼睛也不眨,抬腿就朝衙门里走进去。
……
与此同时。
江宁县县衙后院。
一个二十岁出头,眉清目秀的男子,吃力地将一个大木头箱子从床底下拉出来。
打开后,满满一箱全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朱瞳眉开眼笑地蹲在地上数了起来。
“一百两,五百两,六百两……九千九百九十九两。”
“哈哈哈!这笔肥啊,三年知县官,十万雪花银,古人诚不欺我也!”
“啊啼!是哪个漂亮的妹子念叨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