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砚呵着冻得发红的指尖,借雪地上的反光盯着第七块冰砖。
冰面映出他蓬乱的头发和开裂的嘴唇,棉袄袖口露出的半截手腕瘦得像柴枝。
远处传来更夫梆子声,在死寂的雪夜里格外清晰。
"玉不琢,不成器......"他默念着《三字经》,铁锥尖在冰面上划出细痕。
突然,锥尖碰到硬物,迸出几点火星。
林砚凑近细看,冰砖内部竟嵌着半截青铜残片,隐约能辨"道生一"三个字。
"怪事......"他话音未落,整面冰墙发出刺耳的嗡鸣。
第七块冰砖突然进裂,碎冰如利箭般射向病榻。
林砚扑过去将母亲推出险境,后背被划出道道血痕。
"砚儿!"妇人挣扎着要起身,却被无形力量按回床上。
她脖颈处的皮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灰化,如同被吸干水分的枯木。
"娘!"林砚刚要触碰母亲的手,冰砖碎片突然悬浮在空中,拼成扭曲的文字:"教之道,噬心丸"。
与此同时,破庙梁柱上浮现出《道德经》金漆铭文,那些古老的文字仿佛活过来般蠕动着。
"先天炁......"林砚想起私塾先生讲过的传说。
他颤抖着伸出左手,发现指尖渗出的鲜血在空中凝结成红色雾气,与冰砖释放的青气纠缠成太极图案。
"咔嚓!"整面冰墙轰然倒塌,青气形成的漩涡中走出一位身着八卦道袍的老者。
他手持刻满《道德经》的紫竹杖,身后跟着三位周身萦绕不同颜色灵气的修士:青气绕指的剑修背负霜刃,赤焰缠身的丹修腰间挂着紫金葫芦,黄雾罩顶的阵修手持罗盘。
"九岁孩童,左手刻《三字经》引动人族气运,右手破妄见《道德经》真文。
"老者浑浊的眼睛突然亮起精光,"阴阳眼,道儒同修体......千年难遇的道种啊。
"林砚直觉危险,抱起母亲就要逃跑。
但双腿突然被冰棱缠住,整个人摔倒在雪地里。
他惊恐地看着母亲被一股青气托向空中,病弱的身躯在气团中逐渐透明。
"想救你娘?"老者抛出青铜令符,"随我入太虚阁,习'道生一'功法,解你娘体内'大道废'诅咒。
"令符上"虚其心"三个小字发出幽光,与冰砖上的"噬心丸"形成诡异呼应。
林砚攥紧冻裂的手指,看见母亲脖颈的灰化纹路正向心脏蔓延。
冰砖堆里,"教之道"的刻痕渗出黑色烟雾,化作锁链形状缠向母亲脚踝。
他咬着牙就要触碰令符,却听见一个清冷女声:"莫信太虚阁鬼话!"破庙外风雪骤然大作,一位身着儒生白袍的少女踏雪而来。
她腰间玉佩刻着"杏坛"二字,手持的竹简散发着浩然正气。
随着她挥动衣袖,冰棱瞬间融化成水,林砚感觉束缚消失。
"儒家修士?"丹修冷笑,"小小年纪也敢螳臂当车。
"他祭出紫金葫芦,赤焰化作火凤扑向少女。
少女不慌不忙展开竹简,"香九龄,能温席"的文字化作金色盾牌挡住攻势。
"林砚,接住!"少女抛出半块龟甲,"这是《三字经》残篇,可破道家幻术!"龟甲上"性相近,习相远"的文字突然发出强光,林砚右眼一阵刺痛,竟看见少女周身缠绕着儒家气运金龙。
太虚阁众人脸色大变。
老者沉声道:"杏坛书院果然不安分。
布阵!"三位修士迅速站位,青、赤、黄三色灵气交织成三才阵。
林砚只觉天旋地转,破庙突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混沌空间。
"这是三才幻境......"少女皱眉,"他们要困死我们!"她咬破指尖在竹简上疾书,"养不教,父之过"的血字在空中凝结成笔,"你我合力,以《三字经》破《道德经》!"林砚直觉握住龟甲的手传来暖意,他的左眼突然闪过《道德经》符文,右眼则倒映着《三字经》真意。
两种力量在体内冲撞,他闷哼一声喷出鲜血,却看见混沌空间裂开缝隙。
"就是现在!"少女趁机挥动竹简,"教之道,贵以专"化作金色长枪刺向三才阵薄弱处。
林砚也将龟甲掷出,"性相近"的光芒与长枪汇合,竟将幻境撕开缺口。
就在此时,昏迷的母亲突然发出凄厉惨叫。
林砚回头惊觉,她胸前浮现出一个黑色漩涡,正疯狂吞噬周围灵气。
太虚阁老者趁机出手,紫竹杖点在母亲眉心:"以身为炉,炼道种!""不!"林砚双目赤红,体内道儒两股力量突然爆发。
他的左眼化作太极图案,右眼变成《三字经》竹简纹路。
两股力量在他识海交锋,最终融合成一枚阴阳鱼形状的金丹。
"轰!"混沌空间剧烈震荡,林砚周身爆发出道儒交融的光芒。
太虚阁修士被震飞,少女的竹简也被吹得漫天飞舞。
母亲从空中坠落,被林砚稳稳接住。
她脖颈的灰化纹路已蔓延至心口,但在光芒照耀下逐渐消退。
"道儒同修......"老者咳出黑血,"你竟然......""滚!"林砚低喝一声,道儒光芒化作冲击波将众人击退。
太虚阁众人不敢恋战,化作三道流光消失在风雪中。
少女收起竹简,深深看了林砚一眼:"记住,道儒之争从未停歇。
"言罢也转身离去。
风雪渐停,林砚抱着母亲瘫坐在地。
他颤抖着查看龟甲,发现上面多了一行小字:"人之初,性本恶"。
远处传来雄鸡报晓声,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