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予生第1章 茶馆名酒换故事在线免费阅读

渡予生 顾空清 2025-03-15 08:47:43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诸位可知,为何这七年国运萧条,不敌当年盛景一半……”

说到这,说书人刻意停顿了一下,等台下看客眼中都堆满好奇,才摸着他潦草的山羊须神秘道“诸位可还记得七年前的今日,也是九九重阳,天下第一的顾青辞一人一剑杀入太安殿,朝堂上剑指天子,问了三件不平事,天子不愿作答,顾青辞就用剑气斩了正大光明牌匾,断了王朝三百年气运……”

台下显然有人不信,扯着脖子道“莫胡诌,若是顾青辞真有你讲的那么厉害,为何不能从皇宫全身而退,反而做了那御花园的养料,埋骨皇城。天下第一又如何,七年之后还不是你我茶桌上的一场笑谈。”

说书人听到这,表情微微有了变化,语气也不似平常“埋骨皇城?你可曾亲眼见到顾青辞的尸体做了花下肥料?所谓埋骨不过是谣传,如此名动天下的人物,若真被困在了金陵城,是何等的功绩与荣耀,金陵城里的那些大人物又怎会讳莫如深,整整七年避而不谈,他们集体沉默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顾青辞根本就没有死。”

说书人说的笃定,看客们将信将疑“若顾青辞没有死,又怎会七年无音信,任由碧海潮生阁四分五裂,那可是他倾尽心血所筑的天下第一门派。”

说书人笑了笑“自然是有些前尘往事,让天下第一的顾青辞也困在了心魔中,只是不知这其中缘由诸位可愿再听。”

看客的兴致被推上***,纷纷叫嚷着“先生详谈。”

说书人不疾不徐的喝了一口茶,用眼神示意小厮抱着木匣上前,待到木匣中的钱财堆到满意的位置,才缓缓放下茶杯“说起这段前尘往事,绕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当朝第一美人—朝阳公主,不知诸位可曾见过公主?”

看客们纷纷摇头,朝阳公主早逝,留在民间的只有口耳相传的故事,故事里的她容冠天下,才情过人,是神仙般的人物。

说书人骄傲的摸了摸山羊须,语气都有些上扬“鄙人不才,早年游历时,有幸在金陵城中见过公主的画像,那可真是倾国倾城,画中回眸一眼便叫满园失了春色,画尚且如此,真人更是何等风华。都说金陵女子好颜色,要我说这好颜色的十分,公主一人就占了九分”。

说着就陷入了久远的回忆,众人不禁质疑起来“果真这么好看?”

说书人笑了笑“能将顾青辞困住的美人,能让诗仙无法忘怀的容貌,就连史书工笔都愿着墨的颜色,怎会不美?只是……世间好物不坚牢,如此风姿荣华,终不能在人间长留。”

还没等说书人从回忆中走出来,就有人问“公主天潢贵胄,怕是从未出过皇城,如何识得顾青辞?你莫不是胡诌。”

说书人瞥了一眼那人,手中折扇一展“这就是皇家秘辛了。新朝初立时,楚国余孽未绝,楚人自知无力复国,便趁乱潜入宫中抱走了当时尚在襁褓中的朝阳公主。帝震怒,下令清洗楚国余孽,楚人为自保,将朝阳公主交给了山中农户照料,后农户遭逢变故,朝阳公主自此流落民间,机缘巧合被江南的一户商贾搭救。七年后,河东大旱,百姓易子而食,流民至江南,商贾乐善好施,在集市上买下了一个身世可怜的孩童,这个孩童就是后来的天下第一,碧海潮声阁阁主顾青辞。”

英雄美人的故事总是格外吸晴,说书人抛出两人相遇的依始,台下的看客顿时瞪大双眼,他们没想到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个人,竟然会有一段埋藏于众人记忆之下的过往。

人群迅速沸腾起来,说书人看着气氛到位,继续“鲜衣怒马少年郎,冰肌玉骨美娇娘,自然……”

故事还没讲完,说书人的话便被一个人打断,只见那人身穿黑袍,懒懒的躺在青牛上,脸上盖着一个斗笠,一身道士打扮,脸颊还有两络碎发,声音和人一样漫不经心“胡乱编排故事可不是个好习惯,斯人已逝,又何必再污人名节。”

说书人看着那人,到也未动怒,只是慢慢道“砸人饭碗也不是个好习惯。”

那人说了声“抱歉”,便翻身下牛,两三步跃过人群将腰间一壶酒置于说书人身侧,脚步身形不似常人,恰如“倏忽眼前过,欲寻却无踪”。

看客们惊讶于此等玄妙的身法,忍不住开口问“道友可是青城山的仙人?”

黑袍青年笑了笑“诸位抬爱了,山野一散修,攀不上青城山的名号”,说完朝说书人拱手“我见先生眼白含血丝,想必同我一样是爱酒之人,此酒名消愁,玉楼春所酿,我愿用此酒跟先生买断这个故事,莫扰了已逝之人的清净。”

听到玉楼春三个字,人群一下躁动起来,玉楼春乃是有名的酒痴,一生专研酿酒,传闻他酿出的酒不仅味道罕见,还能增强内力,而他所酿之最就是消愁。消愁也因此被称琼浆玉酿,江湖中人无不趋之若鹜,只是玉楼春脾气古怪,消愁只赠不售,放言若非奇人不赠消愁,纵是王公贵族也无缘。

说书人看着桌上的酒壶,神情带了些玩味“消愁千金难买,有价无市,道长就换我一个故事?值吗?”

黑袍青年抬眸“世上之事无所谓值与不值,只看愿不愿意,先生愿意吗?”

说书人这才看清了他的模样,二十出头的样子,面容清秀,五官似水墨,脸色白的有些病容,眼尾微微发红,头发简单的用一根木簪束起,只是束发的手法不太娴熟,额间多碎发,看起来不大精神。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文弱道士会有这天下奇酒,说书人将探究的目光收回,用折扇将消愁推到青年身侧“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我愿与道长成此约,只是我护不住这天下奇酿,还要请道长将此酒送到我朋友手中代为保管,不知道长可愿?”

说书人走南闯北多了,看多了杀人夺宝的戏码,他想要酒,却不想因为一壶名酒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只能祸水东引,他想着以黑袍青年刚才的玄妙步法,不是绝世高手也应该有自保之力,只要黑袍青年在众人面前答应替他送酒,纷扰就可绕他而去,他之后再寻好友拿回此酒既可。

黑袍青年听出了说书人言外之意,懒散的身形微微正了些,语气依旧漫不经心“不知先生的这位朋友姓甚名谁?家住何方?”

说书人用手沾茶在桌上写下一句话“姑苏城,楚南。”

黑袍青年懒散点头,手指轻抬便将酒壶重新系在腰间,顺便将茶渍抹去“不错的名字,七日后,这位公子会收到消愁。”

说书人拱手垂眸“此约既成,我从此不再讲这个故事。”

黑袍青年打了个哈欠,飘出一个“妥”字,转身便走,干脆利落。

说书人站起身来,在他离开前问了一句“还未问小友名字?”

“陆长生。”

黑袍青年说完便跃上青牛,重新将斗笠盖在脸上,懒洋洋的拍了拍牛身“跑得快,走吧”。

名为“跑得快”的青牛“哞”了一声,似是听懂一般,驮着黑袍青年摇摇晃晃的朝城门走去了。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颇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

看客们没了听故事的心思,纷纷讨论起黑袍青年的来历,有人说他不愿提师门,定是青城山来的高人。也有人说他名酒买故事,说不准是来人间游历的仙人,觉得故事有趣要把故事买断带回天上……

总之越传越猎奇,很快就将顾青辞的故事忘的一干二净。吵闹间,角落里的一个声音冷冷响起“什么长生道士…仙人高手,明明就是个骗子,我昨日才见他在城东骗人。”

说话的是一位剑眉星目的少年,十六七岁的模样,穿着金线绣边的白色宽袖,手握镶嵌五色宝石的名剑,腰配上品翡翠玉佩,连束发的都是用整块白玉雕成的发冠,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有钱”,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非常有钱”。

旁边小厮疑惑的看着自家少爷,在他的记忆里少爷一向宽和仁厚,对江湖之事最是向往,换作以前遇到了这样的奇事,定要拉着那人畅饮三日,再结为异性兄弟,今日着实反常,忍不住问“少爷为何这样说?”

白衣少年忿忿“昨日我见他在张府门口算命,非跟张公子说他算的卦天下最准,拉着张公子不让走,张公子被磨的烦了,让他算了一卦,你猜他算出了什么?”

小厮摇头。

白衣少年无奈道“他说他算出张公子姓张。”

“然后呢?”小厮试探的问了一句。

白衣少年扶额,似乎觉得有些丢脸“被张府的小厮打了一顿,讹了些医药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