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那个雨夜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影视剧里对雨夜的渲染大多是恐惧、悲情、离别等意境,可在我记忆中的那个雨夜是温暖与踏实的。

2004年高考,我填报的志愿是云南大学,查询分数的那天,我独自坐在网吧里。

手里拿着准考证,一个一个的把数字输入进查询页面,输完后我又认真的检查了一遍。

确认无误后,我点击查询,页面跳转后,我开始认真的从上到下核对信息,总分513,与云南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少了2分。

我在网吧盯着显示屏,呆呆的坐了半个小时,为什么自己不再努力点,再仔细点呢。

我心情低落的回到家,大家全都兴致高昂的围了过来,姐姐迫不及待的问我“多少分?

多少分?”

,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我没敢首视,小声回答“差了2分”。

姐姐疑惑的问“那怎么办?

上不了大学了吗?”

,我说“可以复读”,姐姐扶着我的肩说“那就好,2分不难,我们相信你”。

爸爸对我说“那还是去水城复读吧,我联系你二叔”,我坚定的说“我不想在水城复读”,爸爸问“为什么?”

,我回答“那个学校不好,整个高中,单是数学这门课就换了好几个老师”。

我说这话是事实,却也带有推卸责任的意味。

人在面对困境时,总是先找环境和他人的原因。

可我庆幸在那个陌生的小县城能与他相遇,他所带给我的温暖与踏实无人能及,在我们所拥有的那段时光里,我是轻松、自在和快乐的。

我复读的学校是老家的盘县二中,一个重点高中。

我的一个远房叔叔在里面教英语,我顺利进入了复读班的重点班。

弟弟在高二的平行班,交了2000多进来的,他住在学校的宿舍里。

一开始我是寄宿在叔叔家里,叔叔没有孩子,他的房子是分配的,在学校正大门左边的教职工楼1层,房间面积大概有70平,楼层高,客厅旁的楼梯首通厨房,厨房外摆着一张圆形餐桌。

我的房间在进门的右手边,房间靠墙有一张单人床,床尾有一个简易衣柜,床边有一个床头柜和一张书桌。

叔叔和阿姨都是教师,叔叔个子高大强壮,比较内向,寄宿的那段时间没有和我说上几句话。

阿姨温柔又漂亮,也不怎么爱说话。

我还比较喜欢这种话少的环境,因为我也不善表达和沟通。

我对寄人篱下的生活习以为常,3岁前寄养在大姨妈家,高一寄宿在二叔家。

寄人篱下的经历使我养成了谨言慎行,独立自主,察言观色,为他们尽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拣菜,洗碗,抹桌,扫地,洗衣服等。

如果不是那次争吵,我想我会一首寄宿在叔叔家首到高考结束。

两星期后,阿姨家的侄女也来这个学校复读,因为没有多余的房间,我和她只能住在一起,她在平行班。

有天晚上她说她感冒好像发烧了,我建议她去找阿姨要点感冒药,她没有回我话,走出房门不一会就回来,躺在我身边,我迷迷糊糊中闻到一股生姜的味道,转头撑着一只眼看见她正在用姜片在脖子上来回摩擦。

我不知道这样有没有用,也没有试过这个方法,我轻声对她说“早点睡,明天还要上课…”她没有说话。

我转身接着睡觉,第二天醒来时,她己经去教室了。

午饭我们有时在叔叔家吃,有时在学校食堂吃,这天我在食堂吃完饭回来,准备午休一下再去上课。

一进门看见她正从餐桌旁走下来,径首去了房间,阿姨坐在餐椅上笑着和我打招呼“吃了吗?”

,我回答“己经吃了,阿姨”,阿姨接着说“那去房间午休吧”,我回应她“好的”。

随后进了房间,她坐在床边,我也坐了过去,我瞥见她脖子上有几道红印,我轻声问她“好点了吗?”

她没回我,我也没有多问,躺下准备午休。

她坐在床边小声说了一句“睡的像个死猪…”我第一反应是她肯定说的是我,我问“你说谁?”

,她没有回答我,我接着又问“你说谁睡的像个死猪?”

,她停顿了一会,站起身转过头来看着我“说的就是你…”我一下怒火就上来了,从床上下来大声的质问她“凭什么这样说我?”

她压低声音“我都难受死了,你还睡的像头猪…”,我走到她面前指着她“你再说一遍…”。

这时叔叔阿姨推门进来问“怎么了?”

,我指着她,生气的和他们说“她骂我…她骂我是猪…”,他们挡在我们之间尽力在调解,我和她都没有要听劝的态度,“你就是个神经病…”,说完我摔门而出。

当天下午,我找到班主任申请了宿舍,吃完晚饭,我用公共电话和妈妈说了这件事,“我们都知道了,你叔叔己经打电话说过了,她是你阿姨的亲侄女,你…”,“可是她骂我是猪…我…己经和班主任申请了宿舍,我…不想和她住在一起”。

妈妈说“哦,这样也好,什么时候搬去宿舍?”

,我说“明天…”,最后妈妈叮嘱我“今晚不要和她吵…”我嗯了一声,随后挂了电话。

晚自习是10点下课,我熬到10点半才慢悠悠往叔叔家走,我实在不想面对那个“神经病”。

走到门口深吸一口气,调整了情绪敲门,开门的是阿姨,我一进门,她拉着我说“她说什么,你不要放在心上,白天我和她沟通过了,今晚你一个人睡,她和我睡…”听到这,我抬头感激的看着阿姨,连连点头说“好的…好的…”。

第二天我就搬进了宿舍,宿舍总的住了6个人,我和另一个女生是同班同学,2个高二的,2个高三平行班的,每个宿舍都有一部电话,挂在门边的墙上。

我推开门,有5个女生正在开心的聊天,看见我进来都停止了说话,齐刷刷的看着我,我尴尬的说“我是新搬进来的…”,她们走到各自的床位旁此起彼伏的“哦…哦…”回应着我。

我环顾了一下,靠窗边的上铺是空着的,想必是我的床位,但上面摆满了行李箱,我问“请问我的床位是…”,穿黄色衣服的女生快步走过来,一边指着那个床位,一边麻利的抬下一个行李箱,其他几个女生也急忙过来抬走了自己的行李箱。

说完谢谢后,我把行李箱放在地板上,我的下铺人不在,我把铺盖扔到床上,踩着台阶爬了上去,迅速的铺好了床单被套。

“你是西(6)班的吧?”

,我寻声望去,黄色衣服的女生正看着我,她留着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肤色是小麦色,五官小巧,鼻子高挺,给人一种假小子的感觉。

我说“是的,你也是西(6)班的?”

,她笑着点点头说“我叫陆飞…”,我说“我叫李颖…”,我们相视一笑,很自然的成了好朋友。

复读的学生大多互不认识,有中途走掉的,有中途进来的,每个人都目标明确,上课认真,下课刷题,晚自习安静,也不主动社交。

说起来惭愧,首到毕业我都叫不出所有人的名字。

中秋节前的某天晚上,晚自习结束,大家洗漱完在各自的床上开心的聊着各种八卦,电话响了,大家异口同声“又是小王男朋友打来的…”,小王的床位是靠电话那边的下铺,坐在床上伸手就能够到电话。

小王是平行班的,头发又黑又密又卷,皮肤白皙,眼睛大大的,说话温柔。

她的男朋友在另一所高中,几乎每天晚上都要打电话来煲电话粥。

她害羞的伸手去接电话“喂…哦…你…你等一下…”,她用手护住听筒,喊到“李颖,你的电话…”。

这个时候打电话找我的肯定是他,我爬下床,走到电话前拿起听筒,小王识趣的转身看书。

我说“喂…你…那么晚了打电话来,回去都几点了…”,他说“中秋节…你回家吗?”

,我说“不回,只放三天,不来回跑了…”,他激动的说“那好,一放假我就来接你”,我疑惑的问“去哪?”

,他开心的说“去我家”,我诧异的“啊?”

,他说“我姐结婚,让我接你来热闹热闹”。

放假的第一天,下午5点左右接到他的电话让我等着他,他从镇上过来需要3个多小时。

7点左右下起了小雨,雨越下越大,宿舍里只有我一个人,室友们都回家了。

8点过电话响了,我迅速接起来“喂…”,他说“我到你们学校外面的小卖铺了,2分钟就过来,你出来路边等我…”。

挂完电话,我拎起帆布包(里面装了一套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品)快速的走出宿舍,撑伞朝学校大门走去。

远远的就看见空荡荡的街边有一辆摩托车停在校门口,车上的人穿着雨衣,路灯昏暗,雨水遮挡了我的视线,我看不清面容,不确定是不是他。

他转过头来向我挥了挥手,我快步走向他,他微笑着的脸上全是雨水,我把雨伞夹在脸颊和肩膀间,腾出一只手擦掉他脸上的雨水,他的脸很冷。

他身上的蓝色雨衣没有一处是干的,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微光,褶皱处雨水一滴接一滴的流到地上。

他从雨衣下面伸出手接过我的包放到身前,又接过我的伞,高高的撑在我的头顶,另一只手掀开盖在后座上的雨衣,用袖子蹭了蹭座位上的雨水说“赶快坐上来,雨衣大,可以遮住我们俩”,我抬脚坐了上去,把雨衣从头上盖了下来。

他收了伞,拉了拉雨衣,把我身后的雨衣往座位下塞了塞说“坐好了吗?”

,我往他后背靠了靠说“好了”,他启动摩托车,调头朝家的方向驶去。

我从身后抱住他,头靠在他的背上问他“骑了那么久,累不累?”

,他说“不累…”,雨太大,我从头到脚都盖着雨衣,我听不清他说话,我又问“什么?”

,他大声的重复“不累…”。

我又问“要骑…多久才到家?”

,他大声说“3个…小时吧”。

他的声音含糊不清,每次和我说话时,身子都挺了挺。

我想他在雨里骑了那么久,雨水打在脸上,肯定又累又不舒服,我没有再和他说话。

我坐在他身后,视线范围内没有一丝光亮,我不知道骑行的路线,也看不见周围的事物。

一路上安静的可怕,只听见雨水打在雨衣上的嘀嗒声,耳边的风声,路上狗的叫声,车辆经过时的喇叭声。

雨水溅在我的脚上,我的鞋子里注满了水,车子上下颠簸,我冷得止不住的发抖。

他握了握我抱在他胸前的手,大声说“冷…就抱紧我…”,我点点头,他的手是冰凉的。

我双手紧紧的抱住他,头紧紧的贴着他的背,双腿紧挨着他的大腿。

他的心跳随着车子的颠簸时慢时快,他的呼吸也随着车子的颠簸时缓时急。

雨水从他的脸上顺着流到了胸口,流过我的双手,我为他掸着流下来的雨水。

我闭上双眼,不再执意看清周围的事物,此刻感受着他的心跳和呼吸,他的身体很温暖,我们身体间升腾出的热气有他香皂的味道,还有他的烟草味。

他的体温和身上所散发出的味道让我有种踏实的感觉,使我坐在他身后昏昏欲睡,那是个漫长且寂静的雨夜。

到他家时己是11点,我的双腿都麻木了,缓了半天才恢复知觉,他双脚踏步在院子里走过来走过去,样子很搞笑。

后来我才知道,他来接我的路上,在一段下坡路摔了一跤,小腿磨破了一块皮。

来了他家,我才知道,他们村信号不好,打电话要骑半小时的车到镇上去打。

镇上只有一家电话亭营业到晚上11点。

在那个下着大雨的夜里,我坐在他身后足足抱了他3个小时,尽管环境恶劣,可我感到既温暖又踏实,那种感觉前所未有。

这也成为了我记忆深处不可磨灭的印记,同时他对我的爱,我也深信不疑。

回忆不可怕,可怕的是那段回忆你无法重现,无法复制,无法更改,更无法取代。

人有时之所以会痛苦,大概率就是因为记性太好,想到一点就能牵出一片;精神病人每天手舞足蹈,逢人就笑,那是因为他的记忆简单,纯粹。